3722 条搜索结果

俱利伽罗

Kṛkāla,又作俱力迦罗,俱哩迦,古力迦,俱哩剑,律迦,加梨加。迦罗迦等。龙名。俱力迦罗,译曰作黑。迦罗,译曰黑。即黑色之龙。以此龙缠剑之形,為不动明王之昧耶形。俱利迦罗龙王经曰:「时不动明王智火大剑,变成俱利迦罗大龙有四支。」不动使者秘密法曰:「於壁上,画一剑...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2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字金轮法

具云一字金轮佛顶法。金轮佛顶者,尊体之名。以名具足之咒,為秘中之甚秘者。摩耶形為八辐轮。尊像為黄金色或白色。坐八叶白莲华上。手结智拳印。顶有肉髻之形。其上更有髮髻。形如轮王。故名。祈一切悉及除灾,修其法。是五佛顶尊之一也。大日经疏五曰:明五佛顶「此是释...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2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婆伽婆

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一...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乘

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2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0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八忍

一、苦法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法,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苦法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法数》 / 610字 / 2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1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俱缘果

准提观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之准提画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第六手把鉞斧。」然不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掌俱缘果,第六手持鉞斧。」又不空译之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梵Bi...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异熟因异熟果,异世成熟,名为异熟。谓今世所作善恶之因,即感未来世善恶之果,是名异熟因异熟果。 二、福因福果,谓布施持戒忍辱为因,即感现在及未来世所作种种事业皆得自在之果,是名福因福果。 、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

《三藏法数》 / 139字 / 19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阿鍐览唅欠

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曼多,没駄喃,阿鍐览唅欠。」种悉陀罗尼法曰:「下品悉,阿罗波左那。中品悉,阿尾罗吽欠。上品悉,阿鍐览唅欠。」佛顶尊胜佛果种悉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欠,毘卢遮...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变食真言

即「娜謨萨缚怛他蘗多,嚩卢枳帝,唵,二婆囉婆囉吽」二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徧,七徧,或二十一徧。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变成种种诸天餚饍。皆有五种色香上味。一一如须弥山。」案先念普供养真言,次念此变食真言,而后再念普供养真言。...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六游增

谓八寒八热大狱每狱有四门门各有四狱受苦众生于此诸狱次第游历其苦增故名十六游增也。 【一黑沙】谓热风吹热黑沙沙着于身皮骨燋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沸屎。 【二沸屎】谓沸屎铁丸自然满前驱逼罪人使抱铁丸烧其身手复使撮着口中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有...

《三藏法数》 / 1056字 / 1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欲流

四流之一。欲界贪瞋等之思惑也,由此思惑而流於欲界,故名欲流。又总名界之生死曰欲流,以是為依欲惑而得之流也。楞严经四曰:「汝今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安土真言

即「南无满哆,母驮喃,唵,度嚕度嚕,尾萨婆訶。」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此言土者,即坚牢神也。凡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禪讲解之处。此坚牢神稟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灭尽定与无想定四义不同

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身证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无想定者,谓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鱼蛰虫,不能断惑,证入圣果。故此二定,有四种胜劣之义也。(见、思即见、思二惑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 一、...

《三藏法数》 / 402字 / 1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八寒

一、頞浮陀,梵语頞浮陀,或云頞部陀,华言疱。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疱起也。 二、泥赖浮陀,梵语泥赖浮陀,或云泥刺部陀,华言疱裂。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疱即拆裂也。 、阿吒吒,梵语阿吒吒,或云嚯嚯(皆无翻)。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唇不能...

《三藏法数》 / 363字 / 1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字佛顶轮王经

唐菩提流支译,六卷。略曰五佛顶经。佛以金刚密迹主菩萨之请,入大,现大轮王之相,说一字佛顶轮王咒已,时大千震动,魔宫火起,苦息,观世音金刚主二大菩萨,闷绝躄。佛復说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萨即醒起身。次说白伞盖顶轮王咒,次说光聚顶轮王咒,次说高顶轮...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七种性自性

性即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是如来之自性,故云性自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心也。) 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乃是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经云:即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二、性自性,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性存于内故,...

《三藏法数》 / 437字 / 1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菩萨四心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日僧栂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与愿施无畏印。為法报应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七)八叶莲华印。解之。载於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十六观门

十六观者,往生西方极乐之门户,故云十六观门。 又真言準於显教九次第定之须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餘眾生界,立十六观门。无尽法界有八门:以一切心為一心(顺观),以一心為一切心(逆观),以一心為一心(门),以一切心為一切心(四门),以一切门為一门(五门),以一门為一...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毘沙门天

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毘沙门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天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於胎藏界曼荼罗在外金刚部院北方之门侧,於金刚界曼荼罗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与吉祥天,从古神话时代常相关连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八大童子印言

第一慧光童子。种子為,昧耶形為五股金刚杵,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竪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囉摩帝入嚩囉(金刚慧光)菩质多(菩提心)曩(种子)」。 第二慧喜童子。种子為,形為股鉤,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竪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1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种之因与种之果也。一、异熟因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於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现在及未来世得自在之果也。、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证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师论。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字轮王咒

金轮佛顶尊之咒文Bhrūṁ,见密咒圆因往生集。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威音王佛

梵名Bhiṣmagarjitasvararāja,法华经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劫名离衰,国号大成。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眾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於...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1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天鼓雷音佛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

一盖

一天盖也。维摩经中所说不可思之神变。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毘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徧覆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於中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