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复次,此身不坚,是故智者应当分别供养尊长,是则名为以不坚法易坚固法。 我昔曾闻,牟尼种中有王名曰阿育,信乐三宝,若于静处见佛弟子,不问长幼必为下马接足而礼。尔时彼王有一大臣,号名耶赊,邪见不信,见王礼敬诸比丘等,深生谤毁,而白王言:“此诸沙门皆是杂种而得出家...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48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Yā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叁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叁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徧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叁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叁百叁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又作五鈷、五古、五[月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刚杵。股為枝之义,独头之杵,谓之独股;分為五头,谓之五股。股通作[月古],杵以金作鈷,借字也,餘為略字或当字。凡金刚杵,西土之战具也,以表退治烦恼之金刚智。其中五股表金刚界之五部,合两头而為十枝,以表十波罗蜜也。诸部要...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1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元天目山之普应国师。名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昼夜励精。后参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彻底。说法无碍,着书若干。仁宗闻而聘之,不至。製金文之伽梨衣赠之,并赐号佛日广慧普应国师。至元叁年寂,寿六十一。有广录叁十卷行于世。见中峰和尚行录。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Viśāla,神王名。佛祖统纪叁十七曰:「染武帝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乃遣郝騫等往西竺求之,(中略)郝騫谢文华等八十餘人,应詔西行求像。至舍卫国,从王乞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叁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午时既就。顶放光明,际霪香雨。騫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1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叁卷,失译,般泥洹经叁卷,是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经。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经,西晋竺法护译佛...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於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於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
《佛学大辞典》 / 463字 / 10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王名,释尊因位為尸毘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叁十五曰:「尔时毘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毘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叁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释之姓。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復名憍尸迦?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為人时,為憍尸族姓。以是因缘故,彼释提桓因,復名憍尸迦。」智度论五十六曰:「昔摩訶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訶,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叁...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Vajrakotu,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之一。以宝幢之叁昧耶标注宝雨。秘藏记末曰:「肉色,二手持幡幢。」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幢契故,能注杂宝雨。」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宝幢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幢菩萨形,住宝生如来左边月轮...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叁行空,叁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缘起之自性空,故行即无行。五一切法离言说空,一切法不可言说。六第一义圣智大空,佛之圣智,见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毕竟空谓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阿弥陀佛往昔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歷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為眾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
《佛学大辞典》 / 354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眾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諦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梵语曰缚日罗夜叉Vajrajakṣa,又译曰金刚食。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标咬噉一切怨敌之德,住於金刚药叉叁摩耶形,有大牙。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作拳当臆。」略出经曰:「由结金刚牙契故,设是金刚尚能摧破。」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金刚神之名。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囉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画像仪轨分曰:「方可求彼勇猛正直人衣,或求女人隐触之衣,或求女人產生衣。若无如是等衣即用尸衣,求得衣已,即於寂静无人到处,令彼画人择日起首。(中略)大金刚陪囉嚩相者,一身九面,裸形黑色,叁十四臂,一十六足。(...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9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外论之名。译曰观察。闍提首那所造。广释二十五諦。饰宗记七末曰:「依涅槃经第叁十九,名闍提首那,彼造叁弥叉论,此云观察,广辨二十五諦。」涅槃经叁十九曰:「闍提首那,与佛论二十五諦遂屈伏,剃髮而為弟子。」梵Samiksa。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叁十叁天,帝释天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叁十叁天。叁、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於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阎魔王之别称。以其公平司罪福之业也。慧琳音义五曰:「梵音爓魔,义翻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演密钞曰:「炎魔王此云平等王。」五会法事讚本曰:「若得念佛深叁昧,不怕叁途平等王。」佛祖统纪叁十叁曰:「华严感应传,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因诵若人欲了知四句偈...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Uruvilvā,巴Uruelā,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毘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叁十四曰:「如释迦文佛,於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楼频蠡,亦优楼毘,(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一音声忍,同於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於上之柔顺忍。叁无生忍,同於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
《佛学大辞典》 / 563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印相名,旋舞之形。慧琳音义叁十六曰:「佉吒迦,梵语也,以义译之云。以左右手腕相近,柔耎轮散十指,共於心前,叁翻旋舞,心住悦喜观也。」梵Khaṭak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Garuḍa,又云迦留罗,迦娄罗,揭路荼。迦嘍荼,伽楼罗,誐嚕拏,蘗嚕拏等。鸟名。旧译曰金翅鸟。新译曰妙翅鸟。顶癭鸟,食吐悲苦声等。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為食。八部眾之一。法华文句二下曰:「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叁百叁十六万里。」探玄记二...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
《三藏法数》 / 513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高齐僧稠禪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巖,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又隋曇询禪师有此事。续高僧传十六(曇询传)曰:「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為翳,语云:同居林藪,计无大乖,...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昔优陀羡王,住卢留城,聪明解达,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甚爱敬,情最宠厚。时彼国法,诸为王者,不自弹琴。尔时夫人,恃已爱宠,而白王言:“愿为弹琴,我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弹,夫人即举手而舞。王素善相,见夫人舞,睹其死相,寻即舍琴,...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041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大辞典》 / 654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守佛制戒之善神也。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善神护之,又受五戒者,五戒一一各有五神,合有二十五神,护持五戒者。灌顶经一曰:「是故我说是言,令清信士女劝受归戒,归有叁十六鬼神之王,随逐护助。戒有二十五神,营护左右门户之上,辟除凶恶。」参照[二十五神]条。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Kuṇḍa,又作军荼。译曰火炉,即护摩坛也。慧琳音义叁十六曰:「君荼,唐云地火炉,即护摩坛也。」同四十二曰:「军荼,唐云火炉也。其炉形状,而有多种,方圆叁角,金刚杵,莲花等形,所用名别。」 又明王名。千手陀罗尼经曰:「君荼,鸯俱尸。」报乳记叁曰:「君荼者,军荼利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叁、善恶无记之叁性,四、欲色无色之叁界,五、有漏无漏,六、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七、有所缘无所缘,八、有执受无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叁、能称所称,十四、五...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由观音普现色身叁昧应现之叁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叁十叁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叁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昔者世尊,语诸比丘:“当知往昔波罗㮈国,有不善法,流行于世。父年六十,与着敷屡,使守门户。尔时有兄弟二人,兄语弟言:“汝与父敷屡,使令守门。”屋中唯一敷屡,小弟便截半与父,而白父言:“大兄与父,非我所与。大兄教父使守门。”兄语弟言:“何不尽与敷屡,截半与之?”弟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66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梵曰斫迦罗代棘底曷罗闍Cakravarti-raja,又作遮迦越罗,转轮圣王,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此王身具叁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灭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