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不亡曰有,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有。(六趣者,天趣、人趣、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地狱有(亦名不可有),地狱者,此狱在地之下也。谓众生由过去恶逆之因,感现在地狱之果,因果不亡,故名地狱有。 二、畜生有...
《三藏法数》 / 371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顺即随顺,流即流转。谓诸众生因此十心,则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也。 一、无明昏闇,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嗔痴,广造诸业,是以流转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
《三藏法数》 / 467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佛在王舍城。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依止提婆达多,常得苦恼,依止如来世尊者,现得安乐,后生善处,得解脱道。” 佛告比丘言:“非但今日,乃往过去时,有二猕猴,各有五百眷属。值迦尸王子游猎,围将欲至。一善猕猴语一恶猕猴言:“我等今渡此河,可得免难。”恶猕猴言:“我不能渡...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19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一、现报,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极恶之业,即于今生现受善恶之果报也。 二、生报,生报者,谓今生作善恶业,来世身中受善恶果报也。 叁、后报,后报者,谓今身造业,来世未受,多生之后,乃受果报也。 四、无报,无报者,谓由无记业,而受不善不恶之果报也。(无记业者,即不...
《三藏法数》 / 133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无明习气梦,谓由无明烦恼积习气分覆蔽真如之性,无所明了,以致心神颠倒,形于梦想也。 二、善恶先征梦,谓人凡有善恶吉凶之事,必先形于梦寐,以为征验也。 叁、四大偏增梦,谓人由地水火风四大而成于身,若地大增,身则沉重;水大增,身则浮肿;火大增,身则状热;风大增...
《三藏法数》 / 17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身识。眼等五根。二,身者识。染污识也。叁,受者识意根也。四,应受识。色等六尘。五,正受识。眼等六识。六,世识。生死相绩不断绝之识也。七,数识。一乃至阿僧祇数之识。八,处识。器世界。九,言说识。依於见闻觉知之一切言说也。十,自他差别识。自身他身依止之差别也。...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叁、迴向发愿心,迴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叁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叁者迴向发愿心。具叁心者,必生彼国。」 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叁类境之一,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浮实我实法之相如,现空华兔角之境,所现之相,多為相分。此相分非有实体,惟為意识之见分所变现之影像。故名之為独影境。对於带质境之相分有本质,而谓為独。对於性境之相分有实性,而谓為影。故独影境者,為一时妄分别之反应。為情有理无之法,...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不能记别当来之果,又于善恶法中,无所记别,故名无记。 一、能变无记,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五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五法者,一作意、二触、叁受、四想、五思,是名遍行五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二、所变无记,谓根身、...
《三藏法数》 / 284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 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 98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
《三藏法数》 / 515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物之不坚实,譬之空中之浮云。维摩经观眾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月,(中略)如空中云,(中略)菩萨观眾生為若此。」新译仁王经中曰:「叁世善恶,如空中云。」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藏法数》 / 60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菩萨名。诸行无行经下说喜根胜意二菩萨之事。智度论六引此。文殊师利白佛言:昔有佛名狮子音王。时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喜根,容仪质直,不捨世法,又不分别善恶,不讚少欲知足,不讚戒行头陀,但说诸法实相。语诸弟子,一切诸法,婬欲相、瞋恚相、愚痴相,即是诸法实相,方便教弟子...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谓人生世间,作善作恶,罪福昭然,纤毫无隐;及临终时,将感来生善恶果报,先有六验。 一、验生人中,谓若作善之人,将死之时,先从足冷至脐,脐上犹温,然后气尽者,即生人中。 二、验生天上,谓若作善之人,将死之时,头顶皆温,然后气尽者,即生天上。 叁、验生饿鬼中,谓...
《三藏法数》 / 26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总而合数为叁十七道品。四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四正勤。恶法未生方便令不生。名一正勤。恶法...
《法门名义集》 / 246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习气果(亦名所依果),谓数习宿世善恶气分,感于果报也。如往世修善胜故,则今世为善心重;修恶胜故,则为恶心重,是名习气果。 二、报果,谓由宿世善恶为因,感报今世之果也。如往世作诸善业之因,则感今世富乐之果;作诸恶业之因,则感贫苦之果,是名报果。
《三藏法数》 / 116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十二显色之一。俱舍论一曰:「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见名影。」 又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以譬因缘生之事物。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金刚经曰:「一切有為法,如梦幻泡影。」 又以譬物之不相...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 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
《三藏法数》 / 488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自相别,相即相状。谓如身是身自相,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如受是受自相,于此受中,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各别故。如心是心自相,于此心中,有眼等六识各别故。如法是法自相,于此法中,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
《三藏法数》 / 358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牵引因,谓由无明之惑,于先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招引现生果报,如是展转牵连不断,故名牵引因。 二、生起因,谓由无明之惑,于现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感得后世果报,如是展转相生不绝,故名生起因。
《三藏法数》 / 11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随说因,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所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名随说因。(不系缚法者,即出世之道法也。) 二、观待因,待即对待之义,谓诸有情,欲求叁界有系缚之乐,及出世间不系缚之乐,于彼诸缘,或为求得,或为受用,观彼对此,是名观...
《三藏法数》 / 52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亦名七使,出阿毗达磨毗婆沙论) 烦恼妄惑依附不舍曰随,五情暗冥曰眠。以无明种子潜伏藏识,而能生起一切烦恼结业,故名随眠。又名七使者,使犹驱使也,由此妄惑,驱使心神,流转叁界故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之情也。藏识者,即第八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故也。叁界者,...
《三藏法数》 / 42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谓第八识能含藏诸法种故。 一、能摄一切法,摄谓摄持,即含藏之义。盖此识摄持一切善恶之法,犹如库藏,含藏宝贝而不遗失也。 二、能生一切法,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法,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三藏法数》 / 115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恶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 “云何修行十法,生恶趣中?于是,有人杀生、盗劫、淫泆、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斗乱彼此、嫉妒、瞋恚、兴起邪见,是谓十法...
《增壹阿含经》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 7297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0日五蕴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种种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蕴。俱舍论二曰:「想蕴谓能取像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叁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叁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
《三藏法数》 / 323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忍,耐也。又忍,可也。谓于一切逆顺善恶之境而能忍受安心不动,故名为忍。 一、耐怨害忍,谓人以怨憎毒害而加于我,即能安心忍耐而无返报之心,是名耐怨害忍。 二、安受苦忍,谓疾病水火刀杖等众苦所逼,即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是名安受苦忍。 叁、谛察法忍,谓审察诸法体性...
《三藏法数》 / 148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亦名叁际,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世即迁流之义,亦隔别之义也。 一、过去世,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已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变灭,过去所摄,是名过去世。 二、未来世,谓善恶诸行,未起、未生、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所摄,是名未来世。 叁、现在世,谓善恶诸行,现...
《三藏法数》 / 133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占筮之法也。密教之秘法观我心為月轮或莲华,於其上观字,变阿字為如意宝珠,使其宝珠徧满法界,故其中一切善恶之相悉现,可以知其吉凶祸福。大日经疏四曰:「当自观心莲华上如意宝珠内外明彻,彼諦观察时,所有之善恶悉於中现。」又曰:「此如意珠只是阿字引耳。」秘藏记末曰:「...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分别曰见。谓外道于诸法中执己为是,以正为非,迷惑不解,失于正理,故有七种之见也。 一、邪见,谓无正信,诽谤正法,而于善恶果报,及正因缘所生善法,一切拨以为无,是为邪见。(正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能生一切诸法,非如外道计从梵天生,或计从微尘生。...
《三藏法数》 / 493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於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諦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叁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諦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諦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諦之智也。...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