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条搜索结果

二圆

天台家之名数。一今圆,二昔圆。今圆又曰开显圆,绝待圆,於今时之法华经开会藏通别之叁教,显扬一实绝待之圆教也。昔圆又曰相待圆,於昔时之诸经,藏通别叁教相待而说之圆教也。故昔圆虽為自圆而不能使他為圆也。又有部圆教圆之二者。前四时部之圆,為相待,无开会他之用,法华部...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乘

华严所立。说一切眾生悉可成佛之道之教法,谓之佛乘。此法不分二乘叁乘等,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云一乘。华严法华所说之圆教是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说法。」又曰:「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叁。」叁藏法数叁十二曰:「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眾...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二教

一显教,二密教。显教之判,有天台真言之别。天台就释迦佛之说法作法而立显密二教。盖以对一会大眾显露说法,使彼此相知者為显露教,此时更密对餘眾说法,使一会之人不能知之者為秘密教。如鹿园之会,八万诸天得闻深法,故在我為显露教者,於彼為秘密教。在彼為秘密教者,在我则显...

《佛学大辞典》 / 2250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天台四释

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叁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為释义之方规。惹眾生之乐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恶...

《佛学大辞典》 / 721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化法四教

化法者,佛化众生之方法也。 一、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 二、通教,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虽观无生四谛,但证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谓此教利根菩萨,证真空之理时,能于真空,...

《三藏法数》 / 252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修

在台家圆教,同时修空假中之叁观也。又圆满修万行也。圆觉经曰:「圆修叁种。」元照弥陀经疏上曰:「万行圆修,最胜独推果号。」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教四门

台家之四教配於四门也。四教仪四曰:「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然随教立义,必应逐便。若叁藏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之四门中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之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非有...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法界实相

法界与实相也。是一体异名,今重言之耳。四教仪曰:「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更有一义,实相者别教之理,法界者圆教之理。涅槃经四十曰:「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一生实相,万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辅行叁曰:「实相是法理,法界是圆理。」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善恶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瓔珞经以顺理為善,违理為恶。经下曰:「一切眾生识始起一想住於缘,顺第一义諦起名善,背第一义諦起為恶。」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

《佛学大辞典》 / 1135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界外理教

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叁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人四依

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别教无量四谛

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谓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前藏、通者,此教...

《三藏法数》 / 418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妙观

台宗对於别教隔歷之叁观而谓圆教圆融之叁观為妙观。光明记叁曰:「妙观者空即叁諦,假中亦然,名即一而叁。叁諦俱空,假中亦然,名即叁而一。」四教集解下曰:「以妙观观於阴心,显於叁千叁諦之理,故云观法也。」秘藏记本曰:「妙观察智,五眼高临。邪正不谬,因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普门

菩萨以圆融中道之妙观,通入常住之实际理地,故立此立此十门。一、慈悲普,菩萨於一念中,徧观十界之善恶苦乐,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使眾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二、弘誓普,菩萨於四諦之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諦逼迫楚毒之相,则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諦迷惑...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登住

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入十住之位者,谓之登住。然圆教菩萨之十住即当於别教菩萨十地之位,圆教之菩萨,有登住已去一分之断惑证理,别教之菩萨,於登地以后成之。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八位

圆教之位次也。法华之圆教,以六即為位次,而以分真即之位长,姑借别教之位,分其品秩。八位中前一位从法华经,后七位依瓔珞经。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方便

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 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及等觉菩萨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故也。...

《三藏法数》 / 28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悟

圆满觉真理也。圆觉经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圆教,叁諦叁观圆融,故空假中之諦理,同时觉悟也。指要钞上曰:「既不明性具十界,故无圆断圆悟义。」 又(人名)宜兴人。姓蒋氏,号密云。叁十岁,从幻有正传祝髮。过铜棺山,豁然大悟,四十九岁,传...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别理随缘

又曰但理随缘。理者真如也。谓别教之真如随缘而為一切万法,曰别理随缘。与圆教之真如,性具诸法,而為一切诸法异,纯一之真如,依无明之和合而取随缘之义,谓為但理随缘。此别教随缘之义,四明尊者对於严家盛所唱导。抑真如随缘之义,原為起信论所详说,严家之贤首作起信论之疏,...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即假

圆教之假諦,為空中二諦相即之假,故云即假,以别於别教之假諦。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二俱犯过

华严之圆教,虽与法华之圆教相同,然其圆教兼有别教之麤,不得谓為纯一,故不得如法华名為妙。譬之曰二俱犯过,又曰二人俱犯。释籤一曰:「总结四味不立妙名,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麤,如麤人细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為麤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无作四諦

涅槃经所说四种四諦之一。天台以配圆教之法门。四諦者,迷悟之因果也。圆教者,中道之理性,具本来十界诸法,则迷悟缘生之事相,為一一本具理性之德,别无造作,事相之当体,即為中道实相,故谓之无作四諦。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华严为诸教本有二

华严,即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如来出现于世,初说此经,而后演说渐顿诸法者,盖大小渐次诸教,皆从此华严性海流出故。此经能统摄该括以为诸教之本也。 一、为开渐之本,开谓开设,渐即渐次,即叁乘之教也。佛初说华严根本一乘圆教,诸大菩萨信解证入如来智慧。时有叁乘权浅之机,...

《三藏法数》 / 327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諦相即

谓天台圆教之空假中叁諦圆融不二也。以简别於别教叁諦之隔歷。辅行一曰:「即者尔雅云合也,若据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犹疏。今以义求体不二故名為即,即叁而一,与合义异。」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相待妙

法华二妙之一。圆教之外,存藏通别之叁教,以叁教之麤,显圆教之妙,是名相待妙。泯叁教而归圆教,妙之外无麤之形可待,是名绝待妙。即法华已前所说之圆教為相待之妙法,法华所说之圆教為绝待之妙法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权实二教

如来以权智初开叁乘之教為权教,后示一乘之理為实教。如此开会之妙用,悉為权智所使然。就四教而判之,则藏通别之叁教為权教,圆教之一為实教。若就华严之五教而判之,则顿教已下皆权教,如法相叁论者,止於天台通教,华严始教之分,故贬之為权教权大乘,以我而称实教实大乘。玄义...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家

地持论七说四家:一般若家,二諦家,叁捨烦恼家,四苦清家。章安以之配於台家四教,般若家為别教,諦家為圆教,捨烦恼家為通教,苦清家為叁藏教。见法华玄义十。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无作

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叁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 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叁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 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种叁諦

不思议之叁諦,虽以无决定性之故,不可说之,然為机缘说之则不出叁意:一、随情说,此為大悲方便,或约於有门,或约於空门,而明之。此叁諦在圆教十行已前也。二、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语也。就情而说有空之二,就智而说中之一,此叁諦当於圆教十信位。叁、随智说,即随自意语也。...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性横修纵

台家所说法报应之叁如来,正了缘之叁佛性,行智理之叁法,法般解之叁德等,在圆教為不纵不横,在别教為纵横差别,约之於性修因果二门,而谓之性横修纵,因纵果横。性横修纵者,就叁德明之,则此叁齐為性德,般若解脱之二德不更為智断之修用,叁法自立,互不相融,如叁帝王之鼎立,...

《佛学大辞典》 / 649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华严圆教说诸法之数量,总以十。以此现其圆满无尽故也。探玄记叁曰:「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设有七八十二等数,皆是增减云十。」演密钞五曰:「十数表圆,以彰无尽。」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二道

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叁十曰:「残秽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 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繫缚於惑...

《佛学大辞典》 / 107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通

通教之通有叁种之别:一因果俱通,叁乘同依於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叁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叁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於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叁乘皆断证,...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真言十地

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準於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

《佛学大辞典》 / 39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理即

台家所立圆教六即位之第一。一切眾生皆具中道佛性為理,此理具之位与究竟之佛果不二為即。即叁恶道之眾生,无一毫之善者,是理即也。见[六即]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生不生不可说

涅槃经所说四不可说之一。理者本不生也,事者以理之故,事亦不生也,是名不生不生。此理玄妙,故曰不可说。天台以之為圆教詮之理。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种叁乘

始别终同叁乘(小乘),始终俱别叁乘(始教),始终俱同叁乘(终教),始终俱离叁乘(顿教),始终俱同叁乘(圆教)之称。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唯识圆教

南山所立叁教之一。大乘之深教也。见[叁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界外教

对於断见思惑离叁界,於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為界内教,别圆二教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叁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註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教十真如

以前之十真如,是别教之义也。圆教之十真如,為法华所说,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如是等十如是之法也。故十如是与十真如,名义相同。天台谓之无作之无作,真言谓之真如十界。理趣释释上下十峰之金刚智处中表如来之十地十真如十法界者即是也。即身成佛义释十界中,列地狱等十界,...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不受叁昧

法华经普门品,无尽意菩萨奉佛勅以珍宝之瓔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天台解之云若约事而解,则无尽意奉佛命為供养,我未奉命,何可輒受,若就理而解,则是不受叁昧广大之用也。观音义疏下曰:「不肯受者,事解者,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须逊让...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种圆融

华严宗立叁种之圆融: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如水波相即也。说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生死即涅槃者。此门也。二事事圆融,如波与波相即不二也。说须弥芥子,大海毛端,互相入不相碍,说邪正不二,烦恼即菩提者。此门也。叁理理圆融,如水与水一味融和也。说万圣所具真理一...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天台叁教

一顿教,二渐教,叁不定教,是於化仪四教中除秘密教一者,此称為大纲之叁教。此叁教惟摄法华已前之诸经。法华玄义十曰:「大纲叁种:一顿二渐叁不定,此叁名同,旧义异也。」 又一渐教,二顿教,叁圆教圆教即法华经。此叁教摄一代。日本智证之唐决曰:「经云唯此一事实,餘二则...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法身说法

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於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剎剎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

《佛学大辞典》 / 123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门禪

谓小乘七方便中之五停心观也。有五门禪经要用法一卷。 又维摩经弟子品中迦旃延章说之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五义是也。维摩以之為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一一双非。取其双比之义,為圆教之五门禪。释籤四之一曰:「言五门禪者,如净名迦旃延章五门是也,取结成双非以显中道為圆...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秘密教

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之一,见[四教]条。 又為真言宗之总名,见[秘密藏]条。 又為圆教之别名。以圆教甚深,非二乘之所见闻也。五教章上曰:「四名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一切无尽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华严是也。亦名秘密教,以声闻等不见闻故。」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二十一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以有因缘故可得说。」此中天台取四种之不可说,配於自家所判之四教:一生生不可说,藏教说能生之因缘,所生之诸法,俱為实有,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南山叁教

一、性空教,分析小乘教诸法之性分,唯观其自性之空无,尚许因缘生之假相者。二、相空教,观大乘浅教诸法之自性為本末如幻即空,不许其假相者。叁、唯识圆教,见大乘深教万法唯识之圆理者。见行事钞中四。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观

天台宗圆教所说之观法,即圆顿之观法也。圆者,圆融圆满圆顿等之义。见[圆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今圆

第五时法华经所说之圆教,谓之今圆。以前大乘经所说之圆教谓之昔圆。是台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兼但对带

天台之名目。五时中,前四时之说相也。第一之华严时圆教兼别教而说,故云兼,第二之阿含时,但说藏教,故云但,第叁之方等时,藏通别圆之四教,彼此对望而说,故云对,第四之般若时,圆教挟对藏通别之叁而说,故云带。玄义一上曰:「当知华严兼,叁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復...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八圆

四教仪一出圆教之法,列八种: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业苦叁道,即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妙理,或谈诸法实相,凡圣一如,生佛不二等。是教圆之相也。二理圆,叁諦之妙理,中道不偏。是理圆之相也。叁智圆,照一切种智之中道。是智圆也。四断圆,一断一切断,断...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无作叁身

天台圆教之叁身也。如法相宗权教,修因感果之佛,為报叁大劫修行之因而成之佛,故谓之為有為法佛。圆教之佛,叁身皆為本有自尔之性佛,非因行之造作,故谓之為无作叁身。守护国界章下之中曰:「有為报佛,梦里权果。无作叁身,梦前实佛。」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行

圆教之行法。谓一行即一切行也。四教仪集註下曰:「圆行一行一切行。」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妙

台家释圆教之圆,有圆妙之一义。空假中叁諦圆融而不可思议。谓為圆妙。妙者以不可思议而名。四教仪集註下曰:「叁諦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非情成佛

圆教之极说,立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义,是曰非情成佛。圆教之意,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问有情无情也。但由迷情故,见二法之差别,然色心依正,只為一大觉,一佛成道,则无非此佛之依正,故言草木之非情,亦有成佛之义,若成佛得道,由於发心修行,草木之非情无此义者,是见色心...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偏圆

判教理胜劣之称。偏者偏僻所说之理偏於空乃至中也。圆者圆满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则小乘為偏,大乘為圆。然再往论之,则大乘中亦有偏圆,华天所谓圆教独圆,如他之通别二教(台家),终顿二教(严家),偏教也。止观叁曰:「偏名偏僻,圆名圆满。」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圆顿

台宗之圆教,就其行位而谓為圆顿。见[圆教]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光统叁教

后魏光统所立。一、渐教,為未熟者先说无常后说常,先说空,后说不空,如是次第者。二、顿教,為已熟者於一法门顿说常无常空者。叁、圆教,為上达者说究意之果海圆极自在之法门,即华严经是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胜应身

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叁身,其报身分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於自受用而名為应身,对於第叁应身之劣而名為胜,盖胜应身為他受用之报身也。法华文句记九之一曰:「故他受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故。」止观一之二说见相发心,四教之人见佛之...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