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条搜索结果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所修之因,而证一之果也。(叁者,声闻、缘觉、菩萨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菩萨摩诃萨

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此人发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别教中。此是大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大威德明王

五大明王之一。配於西方,本地為阿弥陀。叁面六臂。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致

一致者,谓佛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叁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是也。(叁者,声闻、缘觉、菩萨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十二门

诸佛大仙欲依自在叁昧之力,安一切眾生,以出生自在胜叁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眾生,即由其叁昧出生二十二门也。如供养如来门、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禪定寂静叁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道

一道者,一实之道,即佛所说最上之法也。若依此道而修,则能顿断诸惑,顿出生死,非如二等次第超出。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是也。(二者,缘觉声闻也。)

《三藏法数》 / 78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方便

之七贤位也,是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详见[七贤]条。 又天台涉於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為人,天声闻,缘觉,藏教之菩萨,通教之菩萨。别教之菩萨。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叁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之迷执,而申大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之迷执。而申小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种辟支佛

一者出无佛世。独悟非常思惟得道。名为缘觉辟支。二者值佛为说十二因缘之法。观因缘之理而得悟道。名为声闻辟支。于叁中。此为中。亦得有余无余二种涅槃。辟支佛者此云缘觉。辟支者此言缘。佛者此言觉。

《法门名义集》 / 84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佛,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极

一极者,谓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也。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疏云:一极唱高,二绝听。是也。(二者,声闻、缘觉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谓小也。譬之马之駑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叁藏,下,有差别故,则成二藏。」 又谓下所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巖,编石為阶,广十餘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代半满教

释尊一代中所说有半字教、满字教也。半满教者,犹言大小。见[半满教]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身

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叁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於报土而自受法乐者。四他受用身,对於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者。五胜应身,对於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六劣应身,对於二凡夫示现者,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兽

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為叁兽。叁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如去

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涅槃中之义也。又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马

譬菩萨,声闻,一阐提之叁者。涅槃经叁十叁曰:「大王有叁种马:一者调壮大力,二者不调齿壮大力,叁者不调羸老无力。王若者,当先谁?。(中略)调壮大力喻菩萨僧,其第二者喻声闻僧,其第叁者喻一阐提。」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音

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子

父母有七子,於病子慈心最深。七子譬人,天,二,藏通别叁教之菩萨也。涅槃经二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於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则偏重。」章安疏曰:「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谓人天二菩...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大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行仙

一、地行仙,谓其服食药饵,能驻一期之寿,而不能轻举,故名地行仙。(一期者,从生至死也。) 二、飞行仙,谓其餐食黄精松柏之类,久而身轻,故名飞行仙。(黄精,药名;松柏者,谓松柏之叶也。) 叁、游行仙,谓其久服还丹,化形易骨,游戏人间,故名游行仙。(还丹者,谓神...

《三藏法数》 / 333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如

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众,妨修大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诸行也。(二者,声闻、缘觉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迦旃延

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位一切位

言得一位,则同时得一切位也。為华严经所明。与[一门普门]同。探玄记一曰:「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同卷曰:「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运即一切运,名不思议。」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即运载之义。谓二之人,四谛、十二因缘之法,运出叁界生死,至于涅槃,故名为。(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闻佛声...

《三藏法数》 / 209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种藏

一、如来藏,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藏,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藏法数》 / 280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阶佛法

信行禪师,於教立二阶,就根机立叁阶。教之二阶者,即一教与叁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禪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叁者即别解别行及叁差别,并先习小后趣大是也。一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叁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之...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妙门

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定,后叁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法数》 / 552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行香

行者,施与之义,香者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僧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时,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叁尊,父命子传...

《佛学大辞典》 / 578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火宅喻

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僕。其家广大,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叁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