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為自身相,六尘缘影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為尘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依有部宗之意,极微有叁位:一极微之微,二色聚之微,叁微尘也。极微之微者,色声香味触五境与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极微分也。是实色极少,不可更分,故光记名之為极微之微。对於色聚之微而谓之為实之极微。旧译云邻虚。然此极微非有色之体用,随而非现量所得,唯以慧渐渐分析...
《佛学大辞典》 / 88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一人成道即万人成道。一事成就即万事成就。一切例皆然。名之為事事无碍法界。此為华严经所明。华严大疏二曰:「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徧法界。(中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眾生成正觉。(中略)理徧事故,一成一切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尘,即垢染之义。谓此五尘能染污真性故也。 一、色尘,谓眼所见青黄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耳所闻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是名声尘。 叁、香尘,谓鼻所嗅栴檀沉水饮食,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舌所尝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
《三藏法数》 / 154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尘即色尘,谓眼、耳、鼻、舌、身五种胜义根,及色、声、香、味、触等法。乃至禅定中所发之色识,心缘想过去未来之境,皆是尘也。以此色尘微细难见,不可分析,邻于虚空,故名邻虚。然于此极微之中,又有五种不同,非人、天之眼能见,乃慧眼等所见之色也。(胜义根者,即五根所具...
《三藏法数》 / 297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以显佛菩萨和威德光,近诸恶人,又示现种种身之义。如观音之普门示现,即和光同尘也。止观六之二曰:「和光同尘,结缘之始。八相成道,以论其终。」同辅行曰:「和光下释现身也。同四住尘,处处结缘。作净土之因,為利物之始。眾...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叁十一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烟、云、尘、雾、空,此十叁种,名为显色,以其显现为色故也;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与不正,此十种,名为形色,以其形量为色故也;取、舍、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种,名为表色,以其表彰为色故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如尘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钞上一曰:「法界尘沙。」资持记上一之叁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 又(术语)天台所立叁惑之一,谓為尘沙。尘沙之惑,称為化道障之惑,菩萨教化物之障也。菩萨教化物,必通达如尘沙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间昧。不能通达此尘沙之法门,...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徧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叁、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
《佛学大辞典》 / 553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法华经化城喻品明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劫量也。「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知胜如来。(中略)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令有人磨以為墨。过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復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於...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叁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叁种,起苦受、乐受、不若不乐受、复成十八烦恼,共成叁十六种。更约过去、未来、现在叁世,各有叁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好、恶...
《三藏法数》 / 184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Nirvā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暱缚喃Parinirvāṇa。译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
《佛学大辞典》 / 60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常略名四住。叁界见思之烦恼也。一见一切住地,叁界之一切见惑也,二欲爱住地,欲界之一切思惑也,思惑之中以贪爱為重过,故举重而摄他。叁色爱住地,色界之一切思惑也。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一切思惑也。於此加入无明住地,称為五住地,皆言住地者,以此五法為生一切之过,恒沙之...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严饰珍宝之塔也。法华经宝塔品曰:「尔时多宝佛,於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佛祖统纪四十一曰:「无着禪师入五臺,至金刚窟见山翁。翁说偈曰: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恆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名為命过旛。以命过之时所建故也。随愿往生经(灌顶经亦名普广经)曰:「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命未终日,当為烧香燃灯续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悬命过旛,转读尊经竟叁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為修福。愿亡者神生十方无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佛以色声等六尘而说法,眾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尘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论,则仅色声法之叁尘而已,如眼见经卷而悟解者,色尘说法也,耳闻金口之声教而悟解者,声尘说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尘说法也,其中此土之眾生,尤以耳根锐利,偏用声尘而说法。无量寿经上...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梵语摩訶般涅槃那Mahā arinirvāṇa,译言大入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入等。大者美灭德之称,灭者,灭烦恼灭身心之义,息者安息之义,度者,超度生死之义,圆寂者圆满功德寂灭相累之义,入者归於灭也。大乘义章十八曰:「摩訶般涅槃那,磨訶為大,大义有六。(中略)槃,此翻為入,...
《佛学大辞典》 / 354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一、念念坏灭无常,谓根、尘相对所起心念,前念既灭,后念复生,生已还灭,念念不住,皆悉无常,是名念念坏灭无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和合离散无常,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
《三藏法数》 / 209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 一、铜宝轮对十住位,铜似金色,不具金用。虽无铁之粗垢,而犹有查滓,若炼磨攻治,则能成诸器皿,济用于世。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粗垢,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未能尽断,如铜之...
《三藏法数》 / 783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溈仰宗之灵祐,依楞严经而揭叁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於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叁、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叁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师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為宗要,出叁种,所谓想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為因,所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与因性真实同者,故名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杀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义,故假名等流,谓之假等流。叁分位等流,眼等诸识,各随自类转变。如眼识。(中略)身识皆从第八识之种子而生,对於色等诸尘,名...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又曰日光尘。梵Vātāyanacchidriarajas,飞散空中,肉眼仅得辨认之尘也。与极微之八十二万叁千五百四十叁倍相当。参照[极微]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 叁、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
《三藏法数》 / 197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等流者,等即平等;流即流类也。 一、真等流,谓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果与因性真实是同,故名真等流。 二、假等流,谓前世杀生,令他命短;故感今世自亦短命,有相似义,假名等流,故名假等流。 叁、分位等流,谓眼等诸识,各随自类转变。如眼...
《三藏法数》 / 218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法华经寿量品明释迦久远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叁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尘。过於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佗阿僧祇国乃下一点。如东行尽此微尘。(中略)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着者,尽以為尘,一尘一劫。我成...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小乘有部所说,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台家所谓见思二惑也。以无明為体,无明执着於事理之法,其性分不净,故曰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諦之真理,故曰无知。此无明俱起一切之餘惑,故举无明,即摄一切之烦恼也。二、不染污无知,以劣慧為体,劣慧為无始以来怠於学问研究之结...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徧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叁、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
《佛学大辞典》 / 553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為客。為污心性者,故名之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註「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於心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六根与六尘也。旧译六根云六情。智度论二十叁曰:「情尘识和合,所作事业成。」又心情之尘垢也。慈恩寺传九曰:「定凝慧水,非情尘所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二色之一。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之十二,显然可见者。此中青黄赤白之四為本色,餘八色為此四色之差别。俱舍论一曰:「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赤白,餘显是此四差别。」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