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条搜索结果

叁佛土

对於唯识论所说之叁佛身,定叁佛所居之国土:一、法性土,自性身之土,即真如之理也。此身土与体虽无差别,然相性不同,故以能知之觉相為佛(即身),以所知之法性為土。二、受用土,即报身受用之国土。為与大圆镜智相应之净识所变现,尽未来际而相续,以无漏之色為体。此中有自受...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牛角一触

牛角一触袈裟而生於天也。文句记叁中曰:「瓔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諍,念此袈裟生慈悲心。(中略)龙得一缕,牛角一触。」或作牛触一角。言牛触袈裟之一角。即死而生於天上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正道

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叁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四...

《三藏法数》 / 42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救蚁

沙弥名救蚁。杂宝藏经四曰:「昔有一罗汉,畜一沙弥,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与暇使归家,至七日头命还来。沙弥辞师便去,於其道中见眾蚁子為水漂流,命将绝,生慈悲心,自脱袈裟,盛土堰水,取蚁子置高燥处,遂悉得活。至七日头,还归师所。师甚怪之,寻便入定,以天眼观知,...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天帝生驴胎

辅行四曰:「法句经云:昔有天帝自知命终生於驴中,愁忧不已,云救苦厄者唯佛世尊,便至佛所稽首伏地,归依於佛。未起之间,其命便终,生於驴胎。[革]断破他陶宗坏器,器主打之,遂破其胎还入天帝身中。佛言殞命之际归依叁宝,罪懟已毕,天帝闻之得初果。」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行堂

行者之寮也。又云选僧堂。於行者中选其可為僧者故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本為世尊之居,今转為佛殿之异名。毘奈耶杂事二十六註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Gandhakuṭi,健陀是香,俱知是。此是香香臺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顏,故但唤其所住殿,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除盖障菩萨

除一切盖障之略名。除盖障院之中尊也。大日经一曰:「次行者於右方,次作大名称除一切盖障,执持如意宝。」同疏五曰:「次於第二重大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中略)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杀

一、自杀,谓无慈悲之心,于诸物命,辄自杀害,是名自杀。 二、教他杀,谓无慈悲之心,即自杀生,亦教他人杀生,是名教他杀。

《三藏法数》 / 5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普门

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菩萨以圆融中道,妙观通入,常住实际理地。故立此十门也。 一、慈悲普,慈能与乐,悲能拔苦。盖菩萨即于一念之中,遍观十界善恶苦乐,而起慈悲与拔之想。普令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故名慈悲普。(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1131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行

一、见行,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曰:「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捨。」智度论二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480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弘经叁轨

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求闻持

念虚空藏菩萨而求记忆力成就之法也。闻持者见闻忆持不忘。其修法画虚空藏菩萨於圆满之月轮中,安置之於内,具种种之供物,诵虚空藏菩萨之心咒,及一百万徧,即得悉地。又於日月蚀时置菩萨及坛於露地之净处,於种种供物外,取苏(牛乳煮者)一两盛於铜器,置之於坛上,以乳木搅乳...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菩萨十戒

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四土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谓自受用法喜之乐,名自受用身,即自报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实报土也。谓佛以...

《三藏法数》 / 393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慈严

慈悲,有威严,谓為慈严。所谓慈母严父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小乘五位

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灾难

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黑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五种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数息观成,入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也。二、不净观善根发相。定中起不净观,捨爱着之所而发善根也。叁、慈心善根发相。於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净之善根也。四、因缘观善根发相。於定中起正见,离断常之邪见,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发相。於定...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阿赖耶

Ālaya,又作阿剌耶。心识名。八识中之第八。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新称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外界)、正(身体...

《佛学大辞典》 / 296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正堂

禪林谓方丈為正堂。见象器笺一。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种懺悔心

欲為懺悔时,当起之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我与释迦如来,同為凡夫,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我犹轮转生死,无有出期,以此為惭愧也。二、恐怖心。我等凡夫身口意之业,常与罪相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应堕於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之苦,以此為恐怖也。叁、厌离心。我等於...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孔雀明王

一头四臂,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种子為字。叁昧耶形為孔雀尾。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於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於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繒轻衣,头冠瓔珞,耳璫臂釧,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同体慈悲

观一切眾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一身,而起拔苦与乐之心,谓之同体之慈悲。起信论曰:「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眾生,自然熏习常恒不捨,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又曰:「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眾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如来五种说法

一、言说,言说者,以言音而说法也。谓如来或说过去、未来、现在之法,或说世间、出世间法,悉为化导众生。乃至恒河沙劫,说无穷尽。虽如是说,而不坏法性,亦不着法性也。 二、随宜,随宜者,随顺众生之所宜也。谓如来所说种种诸法,或偏或圆,或顿或渐,皆是随顺众生之机,称...

《三藏法数》 / 368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五停心

停者,止也。谓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种过失之心也。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谓多贪欲之人,于男女身分,互相染着,须假作九想不净之观治之,令其贪着之心不起。故云多贪众生不净观。(九想者,胖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脓烂想、虫啖想、散想、骨想、烧想也。) 二、多嗔众...

《三藏法数》 / 755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五停心观

小乘叁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是為声闻乘入道之初。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贪着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叁、因缘观,观十二因缘,叁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四等

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慈悲喜舍品第五之一

复次舍利子。彼住信菩萨。诸佛世尊审知其器堪可任持菩萨藏正法之器。是诸佛法器。如是知已即诣其所。随应为说菩提道法。 舍利子。以是缘故。当知住信菩萨是大法器。 舍利子。我念过去世阿僧祇劫前。复过无量不思议阿僧祇劫数。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其名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1357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叁轨弘经

叁轨弘经者,弘传经教,必须具此叁轨。轨即轨范,亦轨则也。盖言弘经者,当以慈悲、忍辱、法空,叁法为之范则。故法华文句云:利物以慈悲为首,涉有以忍辱为基,说法以亡我为本;能行叁法,庶可自利而利他也。 一、慈悲,谓弘经之人,当须具大慈悲,覆护一切众生。以大慈故,...

《三藏法数》 / 253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慈悲十力无畏起

谓诸佛如来之慈悲由十力与四无畏而起也。无量义经偈曰:「戒定慧解知见生,叁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眾生善业因缘出。」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叁种精进

一、庄严精进,庄即端庄,严即严饰。谓菩萨发心时,精勤修习一切梵行,庄严道果;复为化诸众生,于叁界中示现受生,乃至为慈悲故,入地狱中代其受苦,心不休息,是名庄严精进。(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摄善法精进,谓菩萨既修六度梵行,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

《三藏法数》 / 22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灌顶

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顶而表祝意。密教傚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显教虽说等觉菩萨於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於学人实行之之法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

《佛学大辞典》 / 770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行供养

行善法而供养佛也。般若经理趣分曰:「修行一切波罗蜜多,於诸如来,广设供养。修行一切慈悲喜捨,於诸如来,广设供养。」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佛化身叁

一、大化身千丈,大化身千丈者,谓如来为应十地已前等诸菩萨演说妙法,令其进修,向于佛果,故化现千丈之身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小化身丈六,小化身丈六者,谓如来为应二乘、凡夫之人,说...

《三藏法数》 / 21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种无上

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摄取

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眾生也。无量寿经上曰:「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摄取不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放钵

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佛堂

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设怛缚矩里然。直指称佛者非,宜呼為香堂。毘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此是香香臺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顏,故但唤其所住之处,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八念

念者,内心存忆也。论云: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心于此,恐怖即除也。 一、念佛,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

《三藏法数》 / 594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尊胜佛顶

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舍卫

Śrāvastī,本城名,后以為国号。其国本名為憍萨罗国,為别於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城名為国号。新作罗伐,罗伐悉底。译曰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声之人,多生胜物故也。又有别名曰舍婆提城,尸罗跋提,捨罗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於此。城内有祇园精...

《佛学大辞典》 / 602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法数》 / 48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摩邓伽咒

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叁曰:「时母亦澡浴,着白服饰,以牛屎涂地,以五色綖结缕。盛满四瓶水,盛满四碗血,盛满碗四种香水,盛满四碗饼浆。以四口大刀竪牛屎四角头,竪四枚箭,然八明灯。取四死人髑髏,种种香涂其上...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誓扶习生

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於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叁界之生,以度眾生也。以於十地中第七之已办地,既断见思之正使已,不能受生於叁界六道而度眾生,将以何者满利他之行?若藏教之菩萨,叁祇百劫之间,不断一毫之见思(唯制伏之),故可以之而受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叁佛土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谓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现外诸器界,则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报身如来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应净识所修,自利行满,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

《三藏法数》 / 262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化土

叁土之一。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為秽土之化土,如兜率者為净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眾生言之,则為眾生自业所招之眾生秽土,然佛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於此土时,自以神通力,而变现...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金刚心

金刚是喻。金刚心者,谓菩萨之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觉了诸法,谓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知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一切微妙法门,无有遗余,故云觉了诸法。 二、化度众生,谓菩萨以无上涅槃之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得出...

《三藏法数》 / 53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慈水

慈悲之心,能使人滋荣,故譬之以水,曰慈水。性灵集七曰:「慈水奄游。」此云慈母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慈悲喜舍品第五之余

复次大蕴如来。告精进行太子言。云何名为菩萨大悲之心。所谓菩萨求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大悲心而为先导。譬如士夫所有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先导。积集大乘菩萨。以大悲心为其先导亦复如是。又如转轮圣王以其轮宝而为先导。即能获得诸宝。圆具菩萨大悲为先导故。即能获得一切佛...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90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无盖

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叁界。」同净影疏曰:「佛悲殊胜,餘不能加,不能盖上,名无盖悲。」同嘉祥疏曰:「无盖悲者,佛慈悲无所不覆盖耳。」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放鉢

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四事胜

一、根胜,谓菩萨根性聪利,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是名根胜。(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道胜,为菩萨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已,复能度脱一切众生,胜于声闻、缘觉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是名道胜。(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

《三藏法数》 / 21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世医四法喻如来

一、善知病,谓世之良医,善能知人种种疾病;以喻如来善知一切众生业惑等病也。 二、善知病源,谓世之良医,善知疾病所起之由;或由风湿,或由冷热,乃至饮食色欲之类,发于众病。以喻如来善知众生皆由无明烦恼为其根源,而有生死轮回之病也。 叁、善知病对治,谓世之良医,善...

《三藏法数》 / 310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我执能包藏一切之烦恼,故譬之以。释门归敬仪上曰:「我四蒙,包藏见爱。」同通记上本曰:「我有二种:人我法我。主宰為义,能藏见爱,喻之。」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毒鼓

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眾生之五逆十恶,使入於佛道也。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对於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证果之益,故譬之於天鼓,又如对於五逆十恶之眾生,说佛性常住之大乘极致,彼等却為生诽谤,堕於无间,故譬之於毒鼓。...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种无上

如来有七种之无上:一、身无上,具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二、道无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眾生也。叁、见无上,以正戒正见正命成就其身也。四、智无上,具四无碍智也。五、神力无上,如来神通之力,不可思议也。六、断障无上,断惑业苦之叁障也。七、住无上,住於大寂灭定也。见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龕塔

有龕之塔。即常塔也。十诵律五十六曰:「佛听作龕塔柱塔。」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教化地

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论曰:「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眾生,示应化身,迴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迴向故。」同论註下曰:「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僧伽理事二和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延命观音

叁十叁观音之一。补陀落海会轨第叁院东门之延命观音曰:「顶上大宝冠,其中住佛身。身相深黄色,慈悲柔软相。救世二十臂,引接群生类(云云)。」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龙树自杀

龙树传记有一小乘师见龙树高明,常怀忿嫉。龙树為入闲,自行蝉脱。西域记十记為引正太子自剄。见[引正太子]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四种法为菩萨实德

一、入空解脱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无作无受,如是通达,名空解脱,是为菩萨实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入无我无愿门,谓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有我;而于叁界之中,无所愿求。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是为菩萨实德。(叁界者,欲...

《三藏法数》 / 225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下品中生

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哀愍

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叁事法

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慈悲万行菩萨

慈悲万行之菩萨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