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徧身青色,两眼俱赤,揽髮成髻,其头髮之色,黑赤交杂,如叁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耳,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黑间错,其像有。八臂手,...
《佛学大辞典》 / 536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经轨无十二面观音,是誌大士等之化现也。佛祖通载九曰:「梁武令僧繇写誌公像,公以指[(改-己+牙)/力]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山谷外集十四曰:「十二面观音无正面,注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庆,遂捨宅归焉,即今寺也。见宋高僧传。」临济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 又(寺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叁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
《佛学大辞典》 / 53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仰两手掌,其头指已下四指头,左右各捻,左右大指,各着於其头指侧。饭食供养印与地神印,佛部叁昧耶印,地藏菩萨之印,共為此鉢印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外道指恒河而云。百论疏上中曰:「外道谓恒河是吉河,入中洗者,便得罪灭。彼见上古圣人入中洗浴,便成圣道故,就朝暝及日中叁时洗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此道场观,先观想地结上金刚墻内有大海,大海中有大宝山,山上有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臺,莲华上有月轮,轮中有嚩字,其字变成未敷莲华,莲华变成七俱胝佛母尊。白黄色。有十八臂。持种种叁昧耶形(出本顶),着白轻罗绵,坐赤莲花。额有眼(即叁眼),眷属围绕。其印契以二小指二...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形,或作宝形等,随修法而不同。於坛上等结界设之,意使道场之地分,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恼害也。法见苏悉地羯罗经中,大日经疏六等。 又(术语)印契名。修法道场,结界...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指西藏语之Bodi-ci果,可以作数珠,產於雪山地方,非菩提树之实也。校量数珠功德经曰:「若用菩提子為数珠者,或用搯念,或但手持数诵一徧,其福无量。」见[数珠]条。案菩提子一名川穀,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叁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指印度。印度国土之义。出生义曰:「收迹都史天宫,下生中印土。」梵网经本疏曰:「是故印土持菩萨戒者,无不背诵。」肇论新疏中曰:「天竺或曰印土身毒。」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慈明圆禪师,泉大道来参。问曰:白云横谷间,道人何处来?泉顾指左右曰: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呵曰:未在,更道。泉作虎声。师打一坐具。泉推倒慈明。明亦作虎声。泉退身大嘆云:我对七十餘员善知识,唯师可继得临济正宗。见会元十二。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
《三藏法数》 / 477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梵曰惮哆家瑟诧Dantakāṣṭha,译曰齿木。嚙小枝之头為细条,用刷牙齿者。杨枝者义译也。寄归传一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中略)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缓须熟嚼...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Aṅgulimālya,旧称央掘摩罗,央仇魔罗,央崛鬘,新称鸯崛利摩罗,鸯窶利摩罗。译曰指鬘。佛阤在世时,住於舍卫城者。信奉杀人為得涅槃。因此邪说,出市杀害九百九十九人,切取各人之指,戴於首為鬘,第千人,欲害其亲生之母,佛怜愍之,為说正法,即改过懺悔而入佛门,后得罗汉果...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大眾中即...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一、真谛,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叁乘归实际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俗谛,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
《三藏法数》 / 12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慈明圆禪师,一日於方丈内安一盆水,上横一口剑,下着一双草鞋,横安柱杖而坐。见僧入门,便指,僧拟议,师便棒。见会元十二。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开权显实之略。是乃法华经一部之说意,天台宗之判释也。权者方便,实者真实。开方便而显真实,乃本经一部之主意。开方便者,指四十餘年之方便说,开示此為方便。不开示之,谓為闭方便门。至於法华,方便之说,装如真实,闭方便之门,故不得见真实之义。然今以开示方便為方便,而知...
《佛学大辞典》 / 611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时节极促也。」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观无量寿经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往生论註上曰...
《佛学大辞典》 / 710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毘卢遮那(即大日如来)之入定印也。大日之入定印為法界定印,其印相,仰左手右手重於其上,二大指相拄,舒着头指。左右头指之中节上下重合。深入禪定而观见法界眾生之相也。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一。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见五鈷印条(CBETA註:疑為见[五股印]条)。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鈷,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鈷,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鈷,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鈷通成五鈷。而交叉左右之无名指,容於掌内,為内五鈷印,出於手背,為外五鈷印。见图印集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妙音天之印相名。作奏乐之形也。广大仪轨中曰:「辩才即妙音,慧风持空,定仰在脐舒,运如动奏乐,名為费拏印。」(慧者右手,风者人指,空者拇指,定者左手)。梵Viṇā。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说法之印契也。有叁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餘指舒散,左手仰於心前,右手覆於其上,而勿使相着。二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头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横左手安於胸上,竪右手安於乳。叁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叁指并舒,左手仰掌,安於胸上,以右手腕着於...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於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徧,结此印,诵此陀罗尼,而行法之行者,即变成般若波罗蜜菩萨,為一切诸佛之母。见仁王般若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為五百戒(实為叁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為四波罗夷,十叁僧残,二不定,叁十捨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学,七灭諍。比丘尼之叁百四十八戒,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叁十捨堕,一百七十八波...
《佛学大辞典》 / 453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指叁界之生死而言。有者果报之事(果报实有,故云有),海者譬生死之无边。宝积经曰:「生死有海,苦哉痛哉。」俱舍论一曰:「由惑世间漂有海。」颂疏界品一曰:「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叁有死海中。」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梵名达磨駄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就事而言:法者诸法也,界者分界也。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则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总该万有亦谓之一法界。是為严家所判四种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约...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Kauśeya,又作憍奢耶,憍尸。绢名。寄归传二曰:「高世耶乃是蚕名,作绢还受此号。」饰宗记五末曰:「今叁藏云:高世耶者,即是野蚕之名。此蚕不养,自生山泽,西国无桑,多於酢果树上。而食其叶,其形皓白,麤如拇指,长二叁寸。月餘便老,以叶自裹,内成其茧。大如足指,极為坚...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二手相叉於内二小指相鉤,二无名指各入左右虎口,二中指竪合,二头指各捻中指之背,二大指各捻中指之中节。见观母成就法。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印度之俗,上厕以左手之第四指第五指洗肛门,故左手无论,左手之四五指皆為触指,忌触於食器也。触者增韵云污也。日用轨范展鉢法曰:「以两手大拇指迸取鐼子,从小次第展,不得敲磕作声,仍护第四第五指為触指不得用。」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八位。密号曰超越金刚。主内证坚固不坏,又名坚固深心。菩萨形肉色,右手持莲上有羯磨杵,左手立大指,轻屈头指,握餘指,仰置膝上,坐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色界之第二禪,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之叁天,名曰叁光。旧译仁王经上曰:「九梵叁净,叁光叁梵。」 又指日月星而言,见[叁光天]项。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眾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座,口出五色光莲华叶形舌,讚嘆大悲者调御师子法。」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护摩坛四方之小柱也。仁王道场念诵仪轨曰:「於坛四角钉佉陀罗木橛,若无此木,铁橛紫檀木橛亦得。长十二指,入地四指。」大日经疏六曰:「橛首如一股拔折罗形,其下銛锐。」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