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条搜索结果

素法身

谓唯有法身之现体而功德不具者,天台所谓理即佛,叁恶道之眾生是也。四教仪曰:「今虽然即佛此是理佛,亦是素法身无其庄严,何关修证者也。」是集注下曰:「无缘了功德庄严,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寺内葬

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阿育王

阿育王為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奉安佛舍利,及供养僧眾。据善见律毘婆沙一,谓阿育王统领之国,其数有八万四千,故王勅诸国建八万四千大寺,八万四千宝云。阿育王传一及阿育王经一等,谓王由海比丘知佛有悬记,诣王舍城,取阿闍世王所埋之四升舍利,又悉取他六所所埋之...

《佛学大辞典》 / 407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万四千

阿育王所立。见[阿育]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衍众

(衍者乘也,出翻译名义) 一、声闻,谓闻佛声教,依四谛法,修道证真,是名声闻。(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缘觉,谓禀佛教法,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是名缘觉。(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叁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

《三藏法数》 / 23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西域记九曰:「有窣堵波,谓亙娑Haṁsa,唐言雁。昔此伽蓝。习翫小乘,小乘渐教也。故开叁净之肉。而此伽蓝,遵而不坠,其后叁净,求不时获。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鴈飞翔,戏言曰:今日眾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鴈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生处

在世尊生处龙弥你之也。八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纳经文陀罗尼而供养之也。西天之法,凡造及像,则必纳舍利或经颂。其纳经颂者,即经也。寄归传四曰:「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略)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密教劝置陀罗尼。宝篋印陀罗尼经曰:「安置此陀罗尼於像中者,我等十方诸佛,随其方处恒常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种通

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轮相

顶上之轮盖也。通常有九层,俗曰九轮。经律中,谓為轮相,相轮,金剎,金幢,露盘等。寄归传四曰:「制底如小粟,上置轮相,竿若细针。」见[相轮]条。 又(杂名)观佛叁昧海经曰:「佛举足时,足下千辐轮相。」谓足掌纹如千辐轮也。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葬式

佛家之葬式,本依后分涅槃经净饭王泥洹经等所说及毘奈耶杂事所说之亡僧葬法(见[葬法]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不能

唐嵩岳之元珪,於佛立叁能叁不能。叁能者:一、空一切之相,成万法之智也。二、知群生之性,穷亿劫之事也。叁、度无量之眾生也。叁不能者:一、不能灭定业也。二、不能度无缘也。叁、不能尽眾生界也。传灯录四(元珪传)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转骨

禪林之葬式,入骨於时,由寝堂起骨向所,在途中,在门首,下骨使向里,以奠茶汤,谓為转骨之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供养佛髮之也。十诵律五十六曰:「起法者,给孤独居士白佛言:世尊游行诸国土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髮。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髮。佛言:听起髮。是名起法。」是為佛之嚆矢。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有龕室之。即常也。十诵律五十六曰:「佛听作龕。」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般若

见[八大灵]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天上四

一、箭,经云:太子年方十五,与诸释种角艺,太子一箭穿七金鼓,又一箭彻过七铁猪,复入于土,水泉迸出,遂名箭井。时帝释遂取其箭,于忉利天建供养。(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乃帝释所居之天也。) 二、发,经云:太子初出家时,自持宝刀,而发愿云:我今截落此发,誓与...

《三藏法数》 / 309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宝鐸

又云风鐸,簷鐸。今悬於堂之檐端之大铃也。法华经曰:「金鐸琴箜篌。」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毒鼓

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眾生之五逆十恶,使入於佛道也。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对於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证果之益,故譬之於天鼓,又如对於五逆十恶之眾生,说佛性常住之大乘极致,彼等却為生诽谤,堕於无间,故譬之於毒鼓。...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浮图

Buddha,又Stū a,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為觉。」秘藏记本曰:...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合九十五种外道为十一宗

宗即派也。谓外道教文传习西域,不出十一宗;而九十五种外道,无不尽摄也。 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名为数论。又论能生数,名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谛生者,百论云:从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

《三藏法数》 / 105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叁觉

觉有叁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唯妙觉果佛,具足叁觉。故华严经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是也。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惑虚妄,功成妙智,道证圆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诸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

《三藏法数》 / 179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真智

又云圣智。缘真如实相之智,云真智。是无缘之缘也。故真智谓為无智。注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净土论註下曰:「实无相故真智无知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訶嚩

hva,悉曇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火。大品经四念处品云:「火字门,入诸法唤不可得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訶嚩字时,观察一切眾生,入堪住力,徧生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旧华严经五十七曰:「唱訶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退凡下乘率都婆

在天竺灵鷲山之二基石也。频毘娑罗王所建。西域记九曰:「宫城东北行十四里,至鷲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毘娑罗王為闻法故,发兴人徒,由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為阶,广十餘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率堵婆,一云下乘,王至此徒行以进。一云退凡,即简...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起骨

收遣骨来安置寝殿為佛事云安骨,其后入时為佛事云起骨。勅修清规尊宿灵骨入曰:「鸣鐘眾集,都寺上香毕,请起骨佛事,送至所,请入佛事。」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玄畅

河西金城(陕西南郑县治)人。姓赵。少年时,家门為胡虏所灭,往凉州出家。初名慧智。后至平城就玄高,為其弟子。北魏武帝用崔皓寇谦之言,禁私养沙门及巫覡,捕玄高慧崇等。师因脱走,将至孟津,遇追骑,投河中,仅以身免,遂渡黄河,涉扬子江,达扬州。时刘宋元嘉二十二年也。文...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恶比丘

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叁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则以捨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乾子之论,命终堕於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紇利俱字

石造或木造之,中心书紇利俱字者。是鍐字,表金刚大日果位之法界宫殿。紇利俱字為西方无量寿如来之根本种子,又為观音萨埵之种子。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智者大师真身

建於真觉寺内。智者大师之肉身在焉。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常智

智绝缘虑,谓之常智。诸法实相,离生灭而為无相,证其无相常境之智為无缘之常智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药王烧臂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曰:「过去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彼佛為一切眾喜见菩萨及大眾说法华经,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乐修苦行,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入此叁昧雨诸妙华妙香,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作是供养已,自念不如以我身供养,服诸妙香,身涂香油。於日...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Hāḥ,降叁世尊之种子也。见降叁世条(CBETA註:疑為见[降叁世种子]条)。 又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配之六大,以表风大。字记曰:「訶字许下反音,近许可反,一本音贺」。大日经曰:「贺字门,一切法因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贺字时,是害烦恼离欲声。」华严经曰:「唱訶婆...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安置佛像之柜,即厨子也。增韵曰:「浮图。」广韵曰:「下室。」勅修清规结制礼仪曰:「侍者於圣僧龕后立。」 又盛尸之棺谓之龕。释氏要览下曰:「今释氏之周身,其形如,故名龕。方志云:受也。广雅云:盛也,此名盖异俗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乘七善

夫七善之法,乃通大小。今依法华所明,是圆顿大乘之七善也。 一、时节善,谓法华一经,具乎序、正、流通叁分。即初善、中善、后善也。盖如来演说圆顿一乘之法,虽该序、正、流通,皆是当机得益之时,是名时节善。 二、义善,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其义深远,即是顿教了义之理,...

《三藏法数》 / 376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又作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永觉

永觉元贤禪师建阳蔡氏子。出家后,於崇禎甲戍,住鼓山。次住开元宝善及浙之真寂。丁酉坐脱。本山。师通内外典。所着补灯继灯禪餘诸书百餘卷行世。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大颠

传灯录十四谓石头迁法嗣潮州大颠,初参石头。石头问师曰:那个是汝心?师曰:言语者是。便為石头喝出。经旬日,师却问曰: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石头曰:除却杨眉动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石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心,无心尽同谤。师言下大悟。后辞师隐居潮州灵山。...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昧耶会

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叁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叁十天,共有七十叁尊。皆画其叁昧耶形。如大日為,宝生為五股杵,金刚歌為箜篌。杲宝抄曰:「叁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璽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冥一

混然而不可区别彼此也。止观一曰:「无相之境,无缘之智,智境冥一。」名玄第四曰:「冥是混一之义。」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四梵福

一、未起处起,梵语具云婆,华言高显。谓人能起者,当来之世,受初禅天福。经云:若有善信男子女人,求梵天福者,未曾起婆处,于中能起,是为初受梵天之福也。 二、补治故寺,谓修补破坏故寺,当来之世,受二禅天福。经云:补治故寺,是为第二受梵天之福也。 叁...

《三藏法数》 / 225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覆钵

顶作覆鉢形,為九轮之基者,谓之覆鉢。俗名斗形者是也。玄应音义曰:「案西域别无旛竿,即於覆鉢柱头,悬旛。」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五行

一、圣行,圣即正也,谓菩萨依戒定慧所修之行,故名圣行。(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梵行,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叁、天行,天即是第一义天。谓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妙行,故...

《三藏法数》 / 194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水圆

本名火珠。谓上之宝珠也。俗曰珠圆。谷响集一曰:「上火珠者最上金宝珠,我俗忌惮称火,故呼為水圆。」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宗密

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禪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禪师,因求披剃。一日,於任灌家赴斋,得圆觉经,诵未终,即感悟。圆曰:此经佛授汝耳,速参方去。后謁荆南忠,洛阳照,皆契印可。继览华严疏,欣然曰:吾逢圆觉,心地开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书达清凉,...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虚堂叁问

虚堂在灵隐鷲峰,杜绝世諦,衲子请益,遂立叁问:使各着语。一己眼未明底,因甚将虚空作布裤着。二划地為牢底,因甚透者个不过。叁入海算沙底,因甚针锋头上翅足。」见虚堂录八。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八种人起

一、如来,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义真

唐人,乡贯未详。惠果之法孙,受法於义操。开成会昌顷,住长安青龙寺东院。有英名,究叁教,通五部,特精胎藏。日本僧圆仁圆行等,多就受密学,后武宗詔废佛教,破坏寺,使僧尼还俗,毁章敬青龙安国叁寺,以為内园。师不知所终。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续命神旛

是祈祷命延长之神旛也。药师经曰:「时彼病人亲属知识,若能為彼归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眾僧转读此经,燃七层之灯,悬着五色续命神旛。或有是处,彼识得还,如在梦中明了自见。」释迦谱十,说阿育王造八万四千,未成而得病。乃以造旛悬之功力,延十二年之命(经律异相六亦...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叁种慈悲

眾生缘,法缘,无缘也。见[慈悲]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佛叁不能

一、不能免定业,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 二、不能度无缘,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 叁、不能尽生界,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

《三藏法数》 / 128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种

如来,菩萨,缘觉,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转轮王也。此八人灭后,為必当立者,故有此名。翻译名义集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无缘

观叁界唯心无於心外缘法者,以行菩提之道也。大日经疏二曰:「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叁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露盘

上所建重重之相轮(俗云九轮),名為承露盘谓承露之盘也,略云露盘。谷响集曰:「又重重相轮,名承露盘。故高僧传中云:承露金盘一十一重,铁锁角张,盘及锁上皆有金鐸。承露盘或略云露盘,九重或云露盘九重。」又之重重屋根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若十二因缘经八种...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贤首

比丘之尊称。犹言贤者,尊者。义净译新律中多用此称。 又(菩萨)华严经贤首品有贤首菩萨。 又(人名)佛说贤首经有併沙国王妃贤首夫人。又华严宗第叁祖,唐法藏,字贤首。其祖康居国人,来居长安。藏年十六,诣四明山阿育王鍊一指,誓学华严。尝预玄奘叁藏之译场,然以所见不...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下曰:「时八王既得舍利,踊跃顶戴,还於本国,各起兜婆。彼婆罗门从诸力士乞分舍利瓶,自起兜婆。诸力士等取其一分,於闍维处合餘灰炭而起兜婆。如是凡起十处兜婆。」阿育王经六曰:「佛入涅槃,起八舍利,第九甖,第十炭。」又后分涅槃经条目曰:「阎...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住心

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於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於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 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

《佛学大辞典》 / 93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十诵律五十六曰:「起法者,给孤独居士深心信佛,到佛所,头面礼足,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世尊游行诸国时,我不见世尊,故甚渴仰。愿赐一物,我当供养。佛与爪髮言:居士!汝当供养此爪髮。居士即时白佛言:愿世尊听我起髮。佛言:听起髮,是名起法。」高僧传曰...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

阿育王山

在今浙江寧波鄞县。西晋武帝太康二年,有刘萨訶者,於此山得古一基以為阿育王八万四千之一,尊崇之,此山遂称為阿育王山。刘宋元嘉十二年,曇摩密多,建立寺。梁大同六年,武帝詔越州守臣萧詧重修寺宇。简文帝亦时奉钱。或云:寺本号广利寺,梁武帝时,改赐阿育王寺之名。尔...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