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条搜索结果

优禪

又作忧承摩。鸟名。译曰高行。起世因本经二曰:「优禪摩,隋言高行,鸟名也。」异译经本曰:「忧承摩,此言高逝。」梵Uccaṁgama。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界

一世界也。严经一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又十界中任何界之一。玄义二上曰:「九界之权,一界之实。」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意生身

又曰意成身。由Manomaya译之。初地以上之菩萨身。為眾生济度如意受生而得之身,故名。胜鬘经曰:「大力菩萨意生身。」宝窟中末曰:「意生身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四卷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同经叁说叁...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罗国鉢

或作鬱罗,又名云优罗,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鉢,不受,佛听受畜。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中天竺寺

杭州飞来峰有叁处蓝: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九面观音

有九个头面之观世音菩萨像也。大佛顶首严经说观音之圆通,而现眾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叁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中略)八万四千烁迦囉首云。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华氏城

梵名婆吒梨那,波吒釐子Pāṭali utra,摩揭陀国之故城也。本名拘苏摩补罗城,唐名香花宫城Kusma ura,以王宫花多故也。后改為波吒釐子城,佛灭后无忧王(阿育王)迁都於此。西域记八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载,更...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Saṁghāti,比丘叁衣之一。新称僧胝,僧致,僧鵄,僧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為叁衣中之最大者,故称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叁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门

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復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严经一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入涅槃之门也。安乐集上曰:「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蓝堂

寺内空虚之室,俗谓之蓝堂。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作僧致,僧鵄,僧知,僧胝Saṁghāṭi。见[僧梨]项。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入供佛閼之土器也。见[閼]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剌那那

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曰:「剌那那罗,秦言宝积。」玄应音义叁曰:「剌那那罗,卢割切。光讚经作罗邻那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摩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臺,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訶菩提僧

Mahābodhisamghārāma,译曰大觉寺。在摩竭陀国菩提树园之北门外。锡兰王所建。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北门外,摩訶菩提僧蓝,其先僧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观阁叁层,周堵垣墙,高叁四丈。极工人之妙,穷丹青之饰。」法显传曰:「於阿育王塔边造摩訶菩提僧蓝甚严丽。」求...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恶叉聚

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於一处,故云恶叉聚。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為聚故,以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於一聚中,法尔而...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求那

Guṇa,由原质之意言之,原质者,必有活动,為作者之意,遂為德之意。胜论师六句义中之第二。译曰依,依止。地水火风等实体之色声香味等之德也。因而十句义论谓為德句义,而求那之数有不同。百论疏上中曰:「求那此云依諦,有二十一法:谓同异合离数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又作恒天。印度恒河之河伯也。见[殑]条。祖庭事苑七曰:「主河之名是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耶迦叶

Gayākāśya a,又作竭夷迦叶、耶迦叶簸,罗汉名。耶,译曰象城,叁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眾,住在耶城中。如来往化,即捨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空

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叁行空,叁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缘起之自性空,故行即无行。五一切法离言说空,一切法不可言说。六第一义圣智大空,佛之圣智,见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毕竟空谓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顶咒

又云严咒。首严经所说之白伞盖佛顶咒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耶山

新称羯闍尸利沙山,旧称耶山、闍山、种山等,译曰象头山。有二处,一在灵鷲山附近,一在菩提道场附近,见[羯闍尸利沙]条。西域记八,记近於菩提道场之耶山曰:「城西南五六里至耶山,溪谷杳冥,峰巖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自昔君王,驭宇承统,化洽远人,德隆前代。...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那夜迦

Vināyaka,又作毘那耶迦,毘那也迦,频那夜迦,毘那耶怛迦,毘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毘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毘那夜迦含光轨曰:「毘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如

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殑耆

河女神名。见[殑神]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Saṁghāti,僧胝之略,袈裟名,自九条至二十五条之袈裟也。可洪音义一曰:「胝丁尼反,袈裟名也。旧译云僧梨,此云复衣。从九条已上,至二十五条,皆名僧胝。」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悉檀

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若耶

译曰瞎眼,女人名。见开宗记四本。Kāṇeyā。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趣

一、地狱趣Narakagati,二、饿鬼趣Preta,叁、畜生趣Tiryagyoni,四、人趣Manuṣya,五、神仙趣Bṣi,六、天趣Deva,七、阿修罗趣Asura也。严经九曰:「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不空供养菩萨

在胎藏界曼茶罗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养宝菩萨。梵名阿利也阿目补惹摩尼,译言不空养。密号曰如意金刚。肉色,四手,左第一手莲,第二手索,右第一手剑,第二手叁股戟,坐赤莲上。或谓為赤色忿怒形。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人见

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经叁曰:「是故我说,寧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得增上慢空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