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条搜索结果

法句经序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33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双要品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 何解善言?随正意行,开解清明, 不为妒嫉,敏...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135字 / 1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述千品

述千品者,示学者经多而不要,不如约明。 虽诵千言,句义不正,不如一要, 闻可灭意;虽诵千言,不义何益? 不如一义,闻行可度;虽多诵经, 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 为战中上。自胜最贤,故曰人雄, 护意调身,自损...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38字 / 1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爱身品

爱身品者,所以劝学,终有益己——灭罪、兴福。 自爱身者,慎护所守,悕望欲解, 学正不寐。为身第一,常自勉学, 利乃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 然后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 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后我自受, 为恶自更,...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6字 / 1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学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为菩萨摩诃萨之所应学者?” 佛告须菩提:“内空、外空是菩萨摩诃萨之。五阴自空,乃至于道道亦自空。须菩提!是空为是菩萨摩诃萨之。于是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学消五阴为学萨云然?五阴不染为学萨云然?学灭五阴...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808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象喻品

象喻品者,教人正身,为善得善,福报快焉。 我如象斗,不恐中箭,常以诚信, 度无戒人。譬象调正,可中王乘, 调为尊人,乃受诚信。虽为常调, 如彼新驰,亦最善象,不如自调。 彼不能适,人所不至,唯自调者, 能到调方。 如象名财守,猛害难禁制, 系绊...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76字 / 1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沙门品

沙门品者,训以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净。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可以免众苦。 手足莫妄犯,节言顺所行, 常内乐定意,守一行寂然。 学当守口,宥言安徐,法义为定, 言必柔软。乐法欲法,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正而不费。学无求利,...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683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教学品

教学品者,导以所行,释己愚闇,得见道明。 咄哉!何为寐?螉螺蚌蠹类, 隐弊以不净,迷惑计为身。 焉有被斫创,心如婴疾痛, 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 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 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 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 所生福千倍,终不堕...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714字 / 1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安宁品

安宁品者,差次安危,去恶即善,快而不堕。 我生已安,不愠于怨,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我生已安,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我行无病;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众人有忧,我行无忧。 我生已安,清净无为,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我生已安,澹泊无事, 弥薪国火,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29字 / 1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道行品

道行品者,旨说大要度脱之道,此为极妙。 八直最上道,四谛为法迹, 不淫行之尊,施灯必得眼。 是道无复畏,见净乃度世, 此能坏魔兵,力行灭邪苦。 我已开正道,为大现异明, 已闻当自行,行乃解邪缚。 生、死非常苦,能观见为慧, 欲离一切苦,行道一切...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721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忿怒品

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 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 贪淫不见法,愚痴意亦然, 除淫去痴者,其福第一尊。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 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 胜者能施,至诚胜欺。不欺、不怒、...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12字 / 1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吉祥品

吉祥品者,修己之术,去恶就善,终厚景福。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 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 于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 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 若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 亦不祷祠神,是为最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 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53字 / 1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刀杖品

刀杖品者,教习慈仁,无行刀杖贼害众生。 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 现世不逢害,后世长安隐。 不当粗言,言当畏报,恶往祸来, 刀杖归躯;出言以善,如叩钟磬, 身无论议,度世则易。欧杖良善、 妄谗...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59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奉持品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 好经道者,不竞于利,有利、无利, 无欲不惑,常愍好学,正心以行, 拥怀宝慧,是谓为道。所谓智者, 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 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少闻, 身依法行,守道不忘,可谓奉法。 所谓老者...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96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老耗品

老耗品者,诲人勤仂,不与命竞,老悔何益? 何喜?何笑?命常炽然,深弊幽冥, 如不求锭。见身形范,倚以为安, 多想致病,岂知非真?老则色衰, 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 身死神徙,如御弃车,肉消骨散, 身何可怙?身为如城,骨干肉涂, 生至老死,...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9字 / 1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心意品

心意品者,说意精神虽空无形,造作无竭。 意使作㺃,难护、难禁,慧正其本, 其明乃大。轻躁难持,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意微难见, 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 独行远逝,覆藏无形,损意近道, 魔系乃解。心无住息,亦不知法, 迷于世事,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277字 / 1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恶行品

恶行品者,感切恶人动有罪报,不行无患。 见善不从,反随恶心,求福不正, 反乐邪淫。凡人为恶,不能自觉, 愚痴快意,令后郁毒。𣧑人行虐, 沈渐数数,快欲为人,罪报自然; 吉人行德,相随积增,甘心为之, 福应自然。妖𦾨见福,其恶未熟, 至其恶熟,自受...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65字 / 1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尘垢品

尘垢品者,分别清浊,学当洁白,无行污辱。 生无善行,死堕恶道,住疾无间, 到无资用。当求智慧,以然意定, 去垢勿污,可离苦形。慧人以渐, 安徐稍进,洗除心垢,如工炼金; 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 反食其身。 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 不严...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64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地狱品

地狱品者,道泥犁事,作恶受恶,罪牵不置。 妄语地狱近,作之言不作, 二罪后俱受,是行自牵往。 法衣在其身,为恶不自禁, 苟没恶行者,终则堕地狱。 无戒受供养,理岂不自损? 死啖烧铁丸,然热剧火炭。 放逸有四事: 好犯他人妇、 卧险非福利、毁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55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言语品

言语品者,所以戒口,发说、谈论当用道理。 恶言骂詈,憍陵蔑人,兴起是行, 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 弃结忍恶,疾怨自灭。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诤为少利,如掩失财,从彼致诤, 令意向恶。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 好...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2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生死品

生死品者,说诸人魂,灵亡神在,随行转生。 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恩爱,可淫入泡影, 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 自此受苦乐,身死神不...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25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慈仁品

慈仁品者,是谓大人、圣人所履,德普无量。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 是处不死,所适无患。彼乱已整, 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 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 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是...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34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二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尔时佛告梵王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袈裟

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广衍品

广衍品者,言凡善、恶,积小致大,证应章句。 施安虽小,其报弥大;慧从小施, 受见景福。施劳于人,而欲望祐, 殃咎归身,自遘广怨。已为多事, 非事亦造,伎乐放逸,恶习日增。 精进惟行,习是舍非,修身自觉, 是为正习。既自解慧,又多学问, 渐进普广,...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53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好喜品

好喜品者,禁人多喜,能不贪欲,则无忧患。 违道则自顺、顺道则自违, 舍义取所好,是为顺爱欲。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 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是以莫造爱,爱憎恶所由, 已除缚结者,无爱无所憎。 爱喜生忧,爱喜生畏;无所爱喜, 何忧?何畏?好...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02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笃信品

笃信品者,立道之根,果于因正见,行不回倾。 信惭戒意财,是法雅士誉, 斯道明智说,如是升天世。 愚不修天行,亦不誉布施, 信施助善者,从是到彼安。 信者真人长,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智寿寿中贤。 信能得道,法致灭度,从闻得智, 所到有明;信...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25字 / 10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道利品

道利品者,君父师行,开示善道,率之以正。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宿命有福庆,生世为人尊, 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从。 王为臣民长,常以慈爱下, 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 处安不忘危,虑明福转厚, 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以...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80字 / 10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戒慎品

诫慎品者,授与善道,禁制邪非,后无所悔也。 人而常清,奉律至终,净修善行, 如是戒成。慧人护戒,福致三宝, 名闻得利,后上天乐。常见法处, 护戒为明,得成真见,辈中吉祥。 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 寤则常欢。修戒、布施,作福为福, 从是适彼...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69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七慢

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而谓己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二过慢,於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0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世俗品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舍浮华,勉修道用。 如车行道,舍平大途,从邪径败, 生折轴忧。离法如是,从非法增, 愚守至死,亦有折患。顺行正道, 勿随邪业,行住卧安,世世无患。 万物如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 奈何乐此?若能断此,伐其树根, 日夜如是,必...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45字 / 10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者平,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也。因此义故,方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名方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也。若理方,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0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阎浮洲品

此经,宋藏题为起世因本经,阇那崛多译,却之为后经,编入取函,丹藏题为起世经,进之为前经。今检《开元录》,丹藏为正,故今题中除因本二字,进之为澄函焉。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罗石室。时,诸比丘食后皆集常说法堂。一时坐已,各各生念,便共议言:“...

《起世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 5881字 / 10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6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罗汉品

罗汉品者,言真人性脱欲、无着、心不渝变。 去离忧患,脱于一切,缚结已解, 冷而无暖。心净得念,无所贪乐, 已度痴渊,如雁弃池。量腹而食, 无所藏积,心空无想,度众行地。 如空中鸟,远逝无碍,世间习尽, 不复仰食。虚心无患,已到脱处, 譬如飞鸟,暂...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256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10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沙弥十戒

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愍,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二、不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叁、不淫戒,...

《三藏法数》 / 350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乞[口*栗]双提赞Khri-Sron-Lde-bTsan

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惟念品

惟念品者,守微之始,内思安般,必解道纪。 出息、入息念,具满谛思惟, 从初竟通利,安如佛所说。 是则照世间,如云解月现, 起止学思惟,坐卧不废忘。 比丘立是念,前利后则胜, 始得终必胜,逝不睹生死。 若见身所住,六更以为最, 比丘常一心,便自知...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70字 / 10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