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条搜索结果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布萨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叁昧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偈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讽颂

梵语伽,一译讽颂。是以讽咏讚深妙义理,颂叁宝功德之言句也。名义集四曰:「伽,亦曰讽颂。」俱舍光记十八曰:「言讽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而為讚咏,或二叁四五六句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散他迦多衍那

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标别其类也。旧经论作訕大迦旃延。或作珊迦旃延。皆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九会曼罗创起

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叁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於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曼罗大钞一,秘藏记钞二等。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水老鹤

又作水白鷺,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毘奈杂事四十曰:「阿难与诸苾芻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说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时阿难闻已,告彼苾芻曰:汝所诵者,大师不作是语。然佛世尊作如是语:若人寿百岁,不了於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於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迦叶

Gayākāśya a,又作竭夷迦叶、伽迦叶簸,罗汉名。伽,译曰象城,叁迦叶之一。光宅之法华疏一曰:「伽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眾,住在伽城中。如来往化,即捨邪从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伽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千手观音小咒印言

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竪,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达磨(法),(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勤行

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火神

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毘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毘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毘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光天子形像

画叁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萨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天人形,置於左右,学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叁光像,大明星為菩萨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叁光俱依其本,即宜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為天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於日月后列明星。今...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佉尼,佉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饍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饍尼,半者河但尼。蒲饍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饍尼,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召请方便真言

南麼叁曼多勃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囉(二合)鉢囉(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鉤菩提折嚩(菩提行)鉢[口履]布囉迦(满足)莎訶(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鉤,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徧一...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乳色

生盲人说乳色也。涅槃经十四曰:「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復问:是乳色者如贝声?答言不也。復问贝色為何似?答言犹稻米末。盲人復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稻米末者,復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末,冷如雪?雪復何...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厌魅

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毘罗。见[毘罗]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9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Nirṛ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底方。大日经疏五曰:「西南涅底。」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菴摩罗识

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金刚叁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菴摩罗。」辅行叁之一曰:「菴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宗镜录五十六曰:「阿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识。」旧译家以為阿赖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伽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伽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伽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Udāna,又作优那,乌南,鄔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9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兜率

天名。旧作兜率、兜率、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斗瑟哆、珊覩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此云上足天。...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9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紧那罗

Kiṁnara,又作紧捺罗,紧罗,甄罗,真罗,紧捺洛。旧译曰人非人,疑神。新译曰歌神。即乐神名。八部眾之一。注维摩一曰:「什曰:秦言人作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非人?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闥婆。」文句二下曰:「紧那罗,亦云真罗,此云疑神...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毘那夜迦

Vināyaka,又作毘那迦,毘那也迦,频那夜迦,毘那怛迦,毘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毘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毘那夜迦含光轨曰:「毘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八叶印

八叶莲华开敷之印相也。為阿弥如来之印。见图印集上。又莲华部之叁昧印也。见[叁昧]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9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兜率

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於五欲皆知足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伽若

译曰瞎眼,女人名。见开宗记四本。Kāṇeyā。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啟经

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叁、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叁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叁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毘梨勒果,次往瞿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軻地罗

Khadira,又作珂地罗、朅地罗、軻梨罗、朅达罗、佉罗、朅地洛迦、佉达罗、朅达洛迦佉提迦等,木名。译曰山木、苦楝木、空破、紫橿木、毒树剌等。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佉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佉罗。南地多饶此木。」罗...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七曜

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天,其神下直於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宿曜经下列胡国波斯语天竺语之名。日曜太阳,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天竺名阿弥底(二合)Aditya。月曜...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金毘罗迦毘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毘罗,或曰金毘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金毘罗迦毘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维那

Karmadāna,梵语羯磨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叁纲之一。维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那之那。又称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眾,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那。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杂事指授於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尼拘

Nyagrodha,又作尼瞿,尼俱,尼拘律,尼拘尼,尼拘卢,尼俱类,尼拘类,尼拘娄,尼拘屡,诺瞿等。树名。原语有生长於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Ficus Indica)也。以下诸释中以纵广树為最当。玄应音义叁曰:「尼拘尼,应云尼拘卢,此译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目支邻

Mucilinda,又作目脂邻,目真邻,目邻,母真邻那,母止邻那,文真邻。龙王名。译為解脱。闻法而脱龙苦,故名。住於金刚座侧之池中及目真邻山之目真邻窟。西域记八曰:「帝释化池东邻中有目支邻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天食

欲界天之食物须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天王天,并诸天眾,皆用彼天须之味。(中略)欲食时,即於其前有眾宝器自然成满,天须味种种异色。诸天子中有胜堂者,其须味食色最白净。若彼天子果报中者,其须味色则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须味色则稍黑。时彼天子以手取天...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金毘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罗尼经曰:「金毘罗。」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大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大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大,作大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大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大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大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红颇黎色阿弥

带红颇梨色之阿弥佛尊像也。叁摩者,八叶莲华上横五鈷杵,杵上竪独鈷杵,上有红莲,其上阿弥佛结跏跌座,头上戴金刚五佛之宝冠。左右两手住於定印,佛身及衣等悉带红颇梨之色,威容端严。盖以五大之色配於五方,赤色当於西方,弥本土西方之色,為本佛之身色光明也。无量寿...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化佛

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毘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毘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Suta,Sudhā,旧称须,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味,旧经中作须饭,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论四曰:「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智真言

即五佛之种子,恶(不空)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歌利王害忍辱仙

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叁昧戒者,亦向东方以阿閦如来為本尊。盖叁昧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趣生死轮

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娑婆

Sahā,又作沙訶,娑訶楼。新云索訶。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眾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眾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為叁恶五趣杂会故也。此為叁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阿弥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吉祥天

吉祥梵名室,又作室利或尸里。女天名。详见[吉祥天女]项。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伊吾

在新疆之东北端。现今為哈密之地也。约隔二百,与甘肃之瓜州相对。其中间即沙漠,古所谓莫贺延沙磧是也。玄奘备尝艰苦,以八日通过之。见慈恩传一。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7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摩[少/(兔-、)]摩

Manomaya,又作摩[少/(兔-、)],摩奴末。译曰意生身。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从自意化生之身也。华严疏二十曰:「摩[少/(兔-、)]摩者,此云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玄应音义一曰:「摩[少/(兔-、)],正言摩奴末,此云意生身,言诸天等从意化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优填王

Udayana,旧称优填,于闐。新称优延,鄔衍那,嗢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鄔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迦方誌上曰:「鄔衍那王,古优延也,唐云出爱。」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演那(此...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阿育王有一子,名摩哂,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摩哂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為和尚,摩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曇摩波罗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摩哂...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预流果

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 anna,声闻乘之人,断叁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已,方预参於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月*册]捺

见[僧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一切如来普贤摩訶菩提萨埵叁昧

大日如来东方金刚手菩萨出生之叁昧也。见略出经註一。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不落因果

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彼不落因果之一句既得五百生狐身。」百丈野狐之因缘也。见[百丈]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