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六云:「初胜军王(波斯匿王)嗣位,求婚於释种,释种鄙其非类,欺以家人女,重礼而嫁之。胜军王立為正后。其產生之男為毘卢释迦王。毘卢释迦欲就舅氏受业,至此城,见新讲堂,就中憩驾。诸释闻之,逐骂曰:卑贱婢子,敢居此室。此室者,诸释所建,拟佛之居。毘卢释迦嗣位后...
《佛学大辞典》 / 65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叁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贪欲之烦恼。二瞋结,瞋恚之烦恼。叁身见结,我见之烦恼。四戒取结,取执非理无道邪戒之烦恼。五疑结,狐疑諦理之烦恼。此五惑於欲界而起者,且為之不能超脱欲界,故谓之下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下分。见俱舍论二十一、大乘义章五末,四...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真言五种护摩中第一之息灾法曰寂灾法,又云寂静法。要略念诵经曰:「修寂静者,结跏趺坐,面向北方,对於圆相一心离缘,作成就法,名扇底迦。」Śāntika。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Viṣṇu,又作违纽天,毘纽,韦糅,毘瑟纽,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纽,毘瘦纽。译曰徧净等。大自在天之别名,生於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天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天,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俗云為脐带者,资道什记上曰:「九界袈裟者,寻其根元,宿胎内时,自脐生物,犹如海草,本小末大也。譬如袋中纳物,自面前覆背边,而御寒热,令赤子生长。正垂出胎,乃向產门,逆头而生。尔时身先生,衣那后出,故谓后物。於是量赤子臂长,切其脐尾,而以吉酒洗见之时。於其衣那,...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於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於恶色中,有阴有集,对於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為叁十六,配之於心意识之叁世而有百八,是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為九十...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之说法,能断烦恼,故以剑為譬。无量寿经上曰:「执法剑,建法幢。」同嘉祥疏曰:「剑有斩斫之用,内合佛说法以生物解,有断结之用。」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见结,我见也。二戒取结,行邪戒也。叁疑结,疑正理也。见惑中此叁者过最重,故以此叁结為见惑之总称,断此叁结為预流果。涅槃经叁十六曰:「迦叶菩萨白佛言: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一毛渧。此中如何说断叁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於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叁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
《佛学大辞典》 / 77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繫缚眾生使流转於叁界之妄惑,谓之结。有五种:一贪结,二恚结,叁慢结,四嫉结,五慳结。出於阿毘达磨集论四。详见[结]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结缚眾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也。一爱,二恚,叁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慳是也。即於六随眠加取嫉慳叁者。六随眠為根本烦恼,繫缚之义强,故特立為结。但五见之中,唯身边邪叁者,立為见结,又四取之中,唯见戒二取,立為取结者,有二义:一、叁见之体十八事...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略出经一曰:「若欲便转即作甲冑契庄严己身,即诵此密语唵砧(如如等同大空),以此密语拥护己身。其契法,以止观二羽各结金刚拳,申进力度(左中头指);於力度(右头指)头想砧字於其心上结;以进力度叁相遶之,如繫甲状,又移置背,復至脐腰处绕膝,咽喉顦额,颈前顶后,皆叁绕...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胎藏界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五位密号曰秘密金刚、轮圆金刚、集起金刚。与大轮菩萨同本誓,主诸法能生之德。為黑色忿怒形,叁目六臂,火灾髻,左右第一手结小金刚轮之印,仰安顶上,左第二手轮,第叁手独股,右第二手叁股,第叁手剑,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Peśi,作闭尸,箄尸,蜱罗尸。译曰肉团,结。胎内五位之第叁。玄应音义一曰:「蜱罗尸,或作闭尸,此译云肉团也。至第叁七日,结集成肉团,若男则上阔下狭,若女则上狭下阔。成肉团,犹未坚。」瑜伽略纂一曰:「闭尸,此名结。虽已成完,仍柔软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闭尸,彼相类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莲华之臺座,诸佛菩萨及念佛行人往生弥陀净土者之所托也。往生要集上本曰:「大悲观世音申百福庄严手,擎宝莲臺至行者前,(中略)当知草菴瞑目之间,便是莲臺结跏之程。」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Skandha,巴Khandha,又作乾度。译曰聚,蕴,积,藏,结,节。论律中篇章之名。南山戒疏一下曰:「受法戒法,各别聚处,名為犍度。」法礪四分律疏七本曰:「西音犍度,此方称聚,诸法之中当分说故称為聚,而存梵音总為犍度。」饰宗记七本曰:「西音犍度者,梵音塞犍陀。或云塞犍图...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大梵天王诣佛所曰:世有十五鬼神,对於诸童子,作种种之恼害。我说其鬼神之形相及童子恼害之相,及驱除之法。其调治之法有大鬼神王,名旃檀乾闥婆,於诸鬼神最為上首,当以五色之线诵此陀罗尼,一徧一结,作一百八结,并书其所害鬼神之名,使人齎此书与线言於彼徒,今疾走速如风。...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趺与跗同,足背也。置足背於髀上,谓之趺坐。有全跏趺坐,半跏趺坐之别。婆娑论曰:「结跏趺坐,是相圆满。」王维诗曰:「软草乘趺坐。」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
《三藏法数》 / 567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亦云经五名,出华严经疏) 一、涌泉义,涌泉义者,谓如来正教,义无穷尽,犹如涌泉,注而无竭也。 二、出生义,出生义者,谓如来正教,义理深长,展转出生,而无尽也。 叁、显示义,显示义者,谓如来正教,显示事理,无有隐覆,而能开悟群迷也。 四、绳墨义,绳墨义者,谓如...
《三藏法数》 / 170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禪人坐法。(中略)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中略)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结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行事钞下之叁曰:「...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密教行者於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传云:念诵之时有要事立座出时,蟠念珠安坛上而出云云。」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译曰结节,教文之一结一节也。婆藪槃豆法师传曰:「伽兰他,译為结,亦曰节,谓义类各相结属故曰结。又摄义令不散故云结,义类各有分限故云节。」Grantha。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经所说六瑞中雨华瑞,由天雨四种之华。法华经序品曰:「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於无量义处叁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訶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訶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眾。」译者如其次第,译為白华、大白华、赤华、大赤华。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结集之义,繫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又繫缚眾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即為生死之因者。大乘义章五本曰:「结集生死,目之為结。结缚生死,亦名為结。」同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為结。又能缚心,亦名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叁藏...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会座,迹门叁周说法已后,涌出於灵山空中之多宝塔中二佛也。初宝塔涌出在空中,依大眾之请释迦佛开其塔门,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宝佛在宝塔中分半座使释迦佛坐,谓之二佛并座。多宝表法佛及定,释迦表报佛及慧,并座表法报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佛将成道时,奉吉祥草之童子。佛所行讚曰:「释帝桓因,化為凡人。执净软草,菩萨问言:汝名何等?答名吉祥。菩萨闻之,心大欢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菩萨又言:汝手中草,此可得不?於是吉祥,即便授草,以与菩萨,因发愿言:菩萨道成,愿先度我。菩萨受已,敷以為座。而於草上...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餘涅槃,无餘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叁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叁、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叁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叁业之所行,叁业道,乃...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宋四明山法智尊者知礼,字约言,后人依其所居号為四明大师。七岁出家,十五具戒,专学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宝云受天台之教观,淳化二年始受请,主乾符。咸平六年,日本国遣寂照持源信法师问目二十七条请答释。天禧元年结同志修法华懺,叁载期满,将焚身以供妙经,秘书监杨亿等致书...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不动尊之头髮也,莎者草名。以莎草结髮,故云莎髮。是西土奴僕之风,不动尊為童子奴僕之形,故结髮如奴僕也。表七觉支七佛七财等而造七莎髻,末一结之為辫髮而垂於左,以表一子之慈悲也。底哩叁昧经上曰:「头上七种髻表七菩提,左垂一髮向下者是垂慈悲之义,悲念下恶极苦恼眾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叁:一须善明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叁於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Prākāra,又作鉢囉迦罗,译曰墻。陀罗尼集经五曰:「结四方界法。」注曰:「梵音波罗迦罗。」梵语杂名曰:「墻,鉢罗迦罗。」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结即系缚之义。谓一切众生因此妄惑,造作诸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叁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爱结,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叁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广行不善者,谓广作杀盗淫妄等恶业也。) 二...
《三藏法数》 / 719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结,即见惑。众生由此见惑结缚,不能出离生死。声闻之人,断此惑尽,即证初须陀洹果,故名初果叁结。(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一、身见结,谓众生于五阴等法中,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是名身见结。(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三藏法数》 / 21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从法华经见宝塔品末:「尔时大眾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结跏趺坐。」至嘱累品中:「多宝佛塔还可如故。」佛与大眾悉住在虚空之中,故名虚空会,加以前后之两会在灵山,谓之两处叁会之说。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标结界相之石也。有二种:一為摄僧界中结大界标其外相之石牓。四分律行事钞所谓「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标」,又「结已,即须牓示显处,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是也。二為禁荤酒等入门内之石牓,亦称禁牌石,又曰荤酒牌。是禁荤酒等入结界内,令僧眾道业精进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爱亲憎怨也。八十华严经二十八曰:「愿一切眾生,捨爱憎心,断贪恚结。」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由疑真諦之理,作种种之妄业,為叁界所繫缚,不能出离,名之為疑结。九结之一。结為结缚不出之义。大乘义章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為结。亦能缚心,亦名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称為结。」叁藏法数叁十五曰:「疑结,谓诸眾生,於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广...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大通智胜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现前。」参照[十劫]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贪结,贪着生死法之烦恼。二恚结,忿怒违情事之烦恼。叁慢结,恃己凌他之烦恼。四嫉结,妒他盛荣之烦恼。五慳结,慳惜财物之烦恼。见阿毘达磨集论四、叁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 (一)叁藏之一。对於律及论而言。即佛所说之教法也。涅槃经第十五所谓:「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大毘婆沙论第一等所谓律及论,詮戒及慧,而经则詮定者,即是也。论其字义,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五,谓:「能...
《佛学大辞典》 / 1373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半跏坐為吉祥坐,结跏趺坐為莲华坐。大日经不思议疏曰:「凡坐法圣善之寺叁藏和上边面受,左足先着右髀上,右足次着左髀上,名為莲华坐。单足着右髀上,名為吉祥坐也,别此坐者非圣坐也。」 又莲华之臺座也。诸佛恒以莲华為坐床者,取莲华藏世界之义。又智度论举诸释。见[莲华]项...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偈名。数经论之文字满叁十二字者。百论疏一曰:「婆娑列四种偈:一者以八字為一句,叁十二字為一偈。此是结偈法,名阿菟吒阐提,是经论数法,亦是计书写数法。二者或六字為句,名初偈。叁者二十六字為句者,是后偈。此偈名摩罗,四者减六字為句,此偈名周梨荼。」(梵Anuṣṭubhchan...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以草所造之庵也。法华经信解品曰:「犹处门外,止宿草庵。」往生要集上本曰:「当知草庵瞑目之间,便是莲臺结跏之程。」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语禪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见,与教相应。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规矩最备者,无过於禪宗。增一阿含经十二曰:「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弥陀经上曰:「念经者,思道者;坐禪者,经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Mālā,又作麼罗。译曰鬘。玄应音义十八曰:「梵云麼罗,此云鬘。西域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為条贯。」梵语杂名曰:「鬘,麼(引)攞。」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