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条搜索结果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乾沓

又云犍沓,健沓惒,八部眾之一。乐神名。见[乾闥婆]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大梵寺

刺史韦宙请六祖说法处也。广东通志二百二十九曰:「韶州府曲江县,报恩光孝寺,在河西。唐开元二年,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韦宙请六祖说坛经处。宋崇寧叁年,詔诸州建崇寧寺,致中改天寧寺。绍兴叁年,专奉徽宗香火,赐额曰报恩光孝寺。」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下口食

四种邪命食之一。谓比丘种植田园合汤药等,以求衣食也。对於仰口食而语。见智度论叁,叁藏法数十九。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丸香

种种之香以為丸者。建立曼荼罗仪轨,谓「以丁香,白檀,沈香,熏陆,龙脑香,荳丸,白芥子及苏合香,半為末,半為丸。丸以苏蜜之者。」是也。為修护摩特烧而供养者。或谓表示总集烦恼。或為表示以智火烧尽烦恼云。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十叁力

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合,能起行。叁、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也。十...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大般涅槃经序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1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身同。口同。意同。戒同。施同。见同。是谓六同。等修佛法。离诸慢争。故名敬。亦名质直心。

《法门名义集》 / 33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八种粥

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米粟煮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米粟煮為粥也。叁胡麻粥,取胡麻之子米粟煮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等之乳米粟煮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等米粟煮為粥也。...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1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七五叁

称名之谱有七五叁之别。天台山不断念佛发愿表白曰:「高七五叁之唱。」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道行般若经序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经》 / 544字 / 1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摩诃萨发意以来,为几时能具足行沤拘舍罗乃如是?”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发意以来不可计阿僧祇劫。” 须菩提言:“世尊!能行沤拘舍罗菩萨摩诃萨者,为供事几佛?” 佛告须菩提:“是菩萨已供事如恒边沙佛以来,乃能逮得是沤拘...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0174字 / 1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叁摩近离

译曰集。道俗相集為佛事之供养也。西国於安居竟日,道俗云集,為大法乐,名為叁摩近离。见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欢喜丸

又曰欢喜团。饼名。梵语曰摩呼荼迦。涅槃经叁十九曰:「酥面蜜薑胡椒蓽茇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合,名欢喜丸。」大日经疏七曰:「欢喜丸,应以苏煮诸饼,糅以眾味及叁种辛药等,令种种庄严。」智度论十七曰:「佛告诸比丘:此耶输多罗,非但今世以欢喜丸惑我,乃往过云世时,亦...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拘舍罗劝助品

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人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 须菩提谓弥勒菩萨:“复有菩萨摩诃萨,于阿僧祇刹土诸佛所而作功德,一一刹土不可计佛,其般泥洹者,乃从本发意已来,自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至阿惟三...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3547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五会念佛

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经上有「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之文。故分念佛之调音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叁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徧,以五会為一周。见五...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Va,又作婆,,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女人求愿经

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遮罗国王经

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经》 / 1534字 / 1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世尊陞坐

「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七大

楞严经所说。七大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经叁)。「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徧周法界。圆满十虚。寧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五瓶

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穀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於此插宝花而奉佛。大日经疏八曰:「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洩漏。如毘尼中方便灌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穀五药。(中略)又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水,兼置龙脑牛黄,於瓶口插以宝华...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