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Go ikā,又作瞿毘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弥)(乔答弥)。译曰明女,守护大地。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太子第一夫人。十二游经曰:「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餘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1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释之姓。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復名憍尸迦?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為人时,為憍尸族姓。以是因缘故,彼释提桓因,復名憍尸迦。」智度论五十六曰:「昔摩訶陀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訶,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叁...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10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梵语Abhiṣ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水,灌於顶而表祝意。密教傚此世法,於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闍梨位时,设坛而行灌顶之式。显教虽说等觉菩萨於色界之魔醯首罗天由十方诸佛受灌顶而成佛之事,而无说於学人实行之之法则者。大日经疏八曰:「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
《佛学大辞典》 / 770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成自人畜粪尿之药也,又曰黄龙汤,為一种之陈弃药。吾国之僧俗用之,义净叁藏痛斥之。寄归传叁曰:「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小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堈盛瓮贮,号曰龙汤,虽加美名,秽恶斯极。」南山羯磨疏叁下曰:「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济缘记...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亦名解行地。叁贤位之内凡之上品。一救护一切众生相回向。菩萨摄无为众生不合住空。摄有为众生不令着俗。皆回邪倒而向正道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有则有为所不碍。回无为而向有为。则无为所不俱。有无俱通。则行成莫毁故。曰不坏回向。叁等一切佛回向。若行...
《法门名义集》 / 452字 / 10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后魏建昭玄寺,為僧尼之总管所。僧史略中曰:「后魏有曰:初立监福曹以统摄僧尼,寻更為昭玄寺也。故隋百官志曰:昭玄寺掌佛教,署大统一人统一人维那叁人,置功曹主簿员管诸州群县沙门矣。」佛祖统纪五十一曰:「陈文帝,置昭玄十统。」有昭玄大沙门统,昭玄沙门统,昭玄沙门都统...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於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叁、疑垢,於自己之功德生疑惑也。四、慢垢,於自己之功德与他校量而生轻他之心也。五、憍垢,於己之功德生贡高欣喜之心也。六、随眠垢,自己之功德盖覆於他之诸烦恼也(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七、慳垢...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9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欲垢,二见垢,叁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慳垢。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也。烦恼随逐於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犹如睡眠,故云随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為总垢。见瑜伽论十四。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9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
《佛学大辞典》 / 654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於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叁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鉢罗树(Pi ala)。见[毕鉢罗]条。谓贝多罗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西域记十曰:「陈那菩萨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愍世无依,思弘圣教。以為因明之论,言深理广,学者虚功,难以成业。乃匿迹幽巖,栖神寂定,(中略)放大光明,照烛幽昧。时此国王深生尊敬,见此光明相,疑入金刚定,因请菩萨证无学果。陈那曰:吾入定观察,欲...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Kauśāmbi,又作拘剡弥。作佛形像经作「拘盐惟国。」造立形像福报经作「拘罗瞿国。」优填王经作「拘深国。」十诵律叁十作「俱舍弥国。」经律异相六作「拘翼国。」皆旧译家之称。新称憍赏弥,憍闪弥。优填王之治国也。西域记五曰:「憍赏弥国,旧曰拘睒弥国,讹也。」慧琳音义二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為同伦,故曰俱伦。案五俱伦或作五拘邻,拘邻者,五比丘第一阿若憍陈如之别译也,然则俱伦,与俱邻,皆為梵语,五比丘中以拘邻為首,故略称之谓五俱伦也。无量义经曰:「我起树王诣波罗捺鹿野园中,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諦法轮。」应...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曇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眼鱉头入板孔。」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 98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者不二之义。如者不异之义。名不二不异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叁藏法数四曰:「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讚弥陀偈曰:「同乘一如号正觉。」教行信证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如理智,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智,则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三藏法数》 / 95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大指与拇指相捻如执花之形,餘指申散而竪之,即是。大日经疏十六曰:「执花印空风相捻,如执花形,餘指申散而竪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拈香烧之也,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谓之祝圣拈香。為佛拈者,谓之嗣法拈香。勅修清规开堂祝寿曰:「拈香祝圣,次拈帝师,省院、臺宪、郡县、文武官僚香,侍者逐一度香,法嗣香住持怀中拈出自插炉中。」嗣法拈香,住持自以香插於炉,其餘拈香,住持拈香付侍者,侍者以之插入炉中。...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諍闇世间。」 又眾生之心水清,佛应现於此,如水中之月,故云佛月。金光明经二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有障碍,如燄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一流转真如,谓有為法流转之实性也。二实相真如,谓显於二无我之实性也。叁唯识真如,谓染净法之唯识实性也。四安立真如,谓苦諦之实性也。五邪行真如,谓集諦之实性也。六清净真如,谓灭諦实性也。七正行真如,谓道諦之实性也。流转安立邪行之叁真如不通於佛,又实相唯识清净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Gavāṁ ati,又作伽梵波提,憍梵波提。译曰牛主。罗汉名。不思议境界经上曰:「伽傍簸帝,隋云牛主,旧名憍梵波提者。」阿育王经六曰:「伽梵波提,翻牛主。」见[憍梵波提]条。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法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妙法能洗烦恼之尘垢,故譬以水。无量义经曰:「法譬如水,能洗垢秽。(中略)其法水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诸恼垢。」金光明经四曰:「夏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凉法水,以灭是火。」圣无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智度论五曰:「诸菩萨如云,能雨法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