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教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叁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教菩萨观五阴、叁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2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昔如来于耆阇崛山中,与大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无量等众,演说大乘真经,名无量义。是时天雨宝华布濩充满,慧光现瑞洞烛幽显,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人天得未曾有,咸皆欢喜赞叹,以为是经乃诸佛如来秘密之藏,神妙叵测,广大难名,所以拔滞溺之沈流,拯昏迷之失性,功德弘...
《妙法莲华经》 / 592字 / 1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9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一、种子不净,种子不净有二:一者内种,谓观此身从昔烦恼业生。二者外种,谓揽父母遗体而成此身。以是观之,此身内外因种实为不净。大智度论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白净生,但从秽中出。是也。 二、住处不净,住处不净者,谓观此身十月在于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
《三藏法数》 / 413字 / 1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心,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心,谓菩萨发心度生,欲令叁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心。(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教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叁教,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叁教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1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叁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法数》 / 100字 / 1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叁、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法数》 / 446字 / 1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十六观者,往生西方极乐之门户,故云十六观门。 又真言準於显教九次第定之须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餘眾生界,立十六观门。无尽法界有八门:以一切心為一心(顺观),以一心為一切心(逆观),以一心為一心(叁门),以一切心為一切心(四门),以一切门為一门(五门),以一门為一...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经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三藏法数》 / 56字 / 1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经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叁种之因与叁种之果也。一、异熟因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於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现在及未来世得自在之果也。叁、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证叁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师地论。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无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无明。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1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慧命阿难,竹林中坐,心自思惟:“如来出世,甚奇甚特!今诸弟子,蒙佛恩泽,于四供养,无所乏少,各获安隐,得尽苦际;一切世间,诸王臣民,亦得大利,遭值三宝,人民安乐,悉思世尊威力所致。”作是念已,从坐处起,来诣佛所。尔时世尊,为...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2570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经》 / 8517字 / 1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又作迦末罗。病名。译曰黄病。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迦末罗病,旧云迦摩罗病,此云黄病,或云恶垢。言腹中有恶垢,即不可治者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迦摩罗病,此云大风病。」名义集六曰:「亦云癩病。」Kāmalā黄目(名义大集二八四) 又(人名)仙人名。见[阿罗逻迦罗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夏安居竟,往至佛所,礼敬问讯。佛以慈心,慰喻抚恤:“汝等住彼,得无苦耶?”慈心矜笃,极怀怜愍。阿难见之,而白佛言:“世尊!慈愍垂矜特隆。不审,世尊!发如是心,为远近耶?” 佛告阿难:“若欲知之,当为汝说。过...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315字 / 1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国内,有豪富长者,生一男儿,面首端政。其儿生已,家内自然,天雨众华,积满舍内,即字此儿,名弗波提婆,晋言花天。儿年转大,往至佛所,见佛颜容相好无比,见已欢喜,心自思惟:“我生处世,得值圣尊...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580字 / 1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城中,有大长者,长者夫人生一男儿,名曰金财,其儿端政殊特,世之少双。是儿宿世,卷手而生,父母惊怪谓之不祥,即披儿两手,观其相好,见二金钱在儿两手,父母欢喜,即便收取;取已故处续复更生,寻更取...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628字 / 1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叁、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也。十...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一竪出,圣道门自力之教,歷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横出,净土门他力之教,不歷修行地位,但念弥陀而生净土者。乐邦文类四择映辨横竪二出曰:「竪出者,声闻修四諦,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须自有才学,又如歷任转官,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迦兰陀竹园。尔时阿难,在林树间,静坐思惟,欻生此念:“如来正觉,诸根具足,功德慧明,殊妙难量。世尊先昔,本何因缘,发此大乘无上之心?修习何事,而得如是胜妙之利?”作是念已,即从禅起,往诣佛所,头面作礼,前白佛言:“如诸世尊,于诸世间人...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550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