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乃理土也。谓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现外诸器界,则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也。(器界者,世界如器故也。) 二、受用土,受用土者,即报身如来受用之土也。受用有二:一者,若以相应净识所修,自利行满,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
《三藏法数》 / 26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无明薰炙真如而生妄法,谓之不思议薰。是真如為无為坚实之法,不可薰,而能受薰,故云不思议。楞伽经一曰:「不思议薰,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同註解曰:「薰谓薰炙,变谓转变,言不思议薰者,全真成妄也。言不思议变者,全理成事也。」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不思议薰者,谓无明能...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佛告舍利子言。信心住菩萨。于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十种不思议法中。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何等为十。一者于佛如来最胜身相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适悦之相发希有想。二者于佛如来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三者于佛...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2868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非云无心识。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故云无心。如五位无心是也。宗镜录四十五曰:「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叁昧,繫心一处。若久习成就,...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瞋起解。广如经说。若诸众生本住着痴。于瞋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不善之法。于不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善法。于...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591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修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叁种也。 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
《三藏法数》 / 23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以名大乘穷极之实教。后魏光统律师立叁教,第叁為圆教。圆教之名,自此始。其后由晋华严经五十五:「尔时如来,知眾生应受化者,而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之经文而立名。天台宗判四教,第四為圆教,华严宗復立五教,第五為圆教。今依台宗之说释之...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复次舍利子。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十种智力不可思议。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天人世间能师子吼转妙梵轮。所有一切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云何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业报智力。三者种种信解智...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3864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不可思议。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舍利子。诸佛如来以无碍知见转一切法。 复次舍利子。我今为汝譬喻宣说发明如来智波罗蜜多。令彼住信菩萨。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譬如殑伽沙等...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003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四无所畏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应发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其有四种。如来由具四无畏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舍利子。何等是为四无所...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99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广严城中有大菩萨离呫毗种名无垢称。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殖善根。得妙辩才具无生忍。逮诸总持游戏神通。获无所畏摧魔怨力。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满。明了有情意乐及行。善知有情诸根胜劣。智度成办说法淳熟。于大乘中决定修习。于所作业能善思量。住佛威...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1233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本地与垂迹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之应化,以化眾生。其实身為本地,分身為垂迹,地者能生之义,為利物而自本身垂万化,故能现之本,谓為本地。所现之末谓為垂迹。自本垂迹,由迹知本,是即一佛菩萨上之妙德也。然此本迹有高下,台家立本高迹下,本下...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於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玄赞一...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众所知识。尔时世尊。依舍卫大城。时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诸眷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多诸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是如来应供正遍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生处成...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 5964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2日涅槃经叁十二曰:「大海有八种不思议。以譬涅槃:一渐渐转深,二深难得底,叁同一咸味,四潮不过时,五有种种宝藏,六大身眾生居住,七不宿死尸,八万流大雨入海亦无增减。」又以此八喻譬僧伽。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作玉毫。佛之白毫相也。豪為毫之借字。慧琳音义十一曰:「玉豪,假借字也,正体从毛作毫。言玉毫者,如来眉间白毫毛也。皓白光润,犹如白玉,佛从毫相,放大光明,照十方界,故云玉毫瑞色也。」西域记张说叙曰:「玉毫流照,甘露洒於大千。金镜扬暉,薰风被於有截。」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若如是见一切法,一切我见悉皆舍, 佛行法及声闻等,皆从般若而成就。 如王不行于国邑,所有王务而自办, 菩萨离相依般若,自然获佛功德法。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 72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鬱金,草名。梵语,恭矩磨Kuṅkumaṁ,其花黄而香,可以為薰香。名义集叁曰:「恭矩磨,此云鬱金。周礼春官,鬱人采取以鬯酒。说文云:鬱金草之华,远方所贡芳物,鬱人合而酿之,以降神也。宗庙用之。」最胜王经七曰:「鬱金恭矩麼。」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业,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宣说诸佛如来于诸众生大悲随转。世尊如来大悲为有几种。以何为相以何为因。以何为缘为何所住。善哉世尊唯愿为我具足宣说。及说如来一切智智现证事业。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善...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 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 571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一、自性身,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一者,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二者,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
《三藏法数》 / 252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神境智证通,又云身如意通Ṛddhividhi-jñā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為通称。二天眼智证通Divya-cakṣ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无数佛国亿百那术,何等佛土为一切持一切有好师子之座?” 文殊师利言:“有,族姓子!东方去此佛国度如三十六恒沙等刹,其世界名须弥幡,其佛号须弥灯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其佛身八万四千由延,佛师子座六万八千由延。其菩萨身...
《佛说维摩诘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329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7日二种生死之一。离叁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叁界五趣果报,曰分断生死,以所谓可求之菩提在实,可度之眾生在实之法执即所知障為助缘,起无漏之大愿大悲业所感得之细妙殊胜果报,曰不思议变易生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分段生死之...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时舍利子。见此室中无有床座。窃作是念。此诸菩萨及大声闻。当于何坐。时无垢称。知舍利子心之所念。便即语言。唯舍利子。为法来耶求床坐耶。舍利子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无垢称言。唯舍利子。诸求法者不顾身命何况床座。又舍利子。诸求法者不求色蕴乃至识蕴。诸求法者不求眼界乃...
《说无垢称经》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3264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為藏。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又曰:「若於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於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四住及无明,摄一切烦恼皆在其内,故名為藏。又此惑能藏如来法身,故...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此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为大事故出,为不可思议事、不可称事、不可量事、不可数事、无等等事故出。” 佛言:“须菩提!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为大事故出,为不可思议事、不可称事、不可量事、不可数事、无等等事故出。 须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2094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梵唄有叁节,初唄单云梵唄。復有如来唄与云何唄,在显行之法事,用如来唄,在密行之法事,用云何唄。如来唄曰:「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我归敬。」云何唄曰:「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復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中唄曰:「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复次善男子。如来安住四无所畏。能作种种诸佛事业。谓知自身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有能作如理说言如来世尊非正觉者。以何因缘说诸如来是正等觉。谓诸如来于一切法。平等正觉无有高下。何等一切法。所谓凡夫法有学法无学法。缘觉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诸法皆等正觉...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 6870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大日如来加持法界眾生有自在不思议妙力之叁昧也。大日如来住於此叁昧而现种种之身,说种种之法。此谓加持身说法。大日经疏一曰:「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住如是境界,则诸有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叁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现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世尊复告文殊师利童子言。善男子当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现证事业。善男子如来有三十二种正觉事业。何等名为三十二种。善男子如来于处非处如实而知。善男子云何为处云何非处。言非处者谓诸众生无有方便。身口意业造不善行。若得可意爱乐随心。遂求果者无有是处。所言处者若诸众生...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 8816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一生死肉身,叁贤位之菩萨,未证法性,為惑业受叁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也。二法性生身,既证得无生法性捨叁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也。此法性生身,经论之说,多谓是初地以上,或以為八地以上,如往生论註。智度论七十四曰:「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香名。似此方之薰陆香。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嚩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陆香。室利是具德吉祥义,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悉爱乐,故以為称也。」梵Śrivāsa。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大苾刍众五十万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余烦恼。安住寂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所作已辨。舍诸重担得大善利。诸有结缚皆悉已尽。正智无碍诸心善寂神通具足。复有菩萨摩诃萨众。皆得不退转地一生补处。当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347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二十卷之疏及十四卷之义释,皆為善无畏叁藏解释本经七卷中前六卷之经文者,其第七卷為说供养本经所说诸之次第者,叁藏未释之,后不可思议法师解释之,称為不思议疏。有二卷。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化仪者,如来出世一代化物之仪式也。 一、顿教,谓不谈小乘,直说大法,故名顿教。即华严经也。 二、渐教,渐即渐次,有渐初、渐中、渐末之不同,谓如来初于鹿苑,破斥邪法,建立正教,专为二乘,此名渐初,即阿含经也。次于方等会上,弹斥二乘小机,令其归向大法,此名渐中,...
《三藏法数》 / 290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唯为不思议乘菩萨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能知,普贤行人方能得入,是名正为。(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兼为,谓此经兼为未悟入众生闻者,而能信向成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故地狱众生,十地顿超;...
《三藏法数》 / 39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梵语地瑟娓曩Adhiṣṭhāna,译言加持。加附佛力於软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又佛所加之叁密力,於眾生之叁业任持也。又祈祷者,為加附佛力於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叁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谓...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 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
《维摩诘所说经》 /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85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9日称阿字本不生之理。大日经五曰:「说如是音声已,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义释十二曰:「此不思议,梵云阿真底。有阿声,意明从阿而出又从阿而入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分断生死,诸有漏善不善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叁界六道果报也。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曰分段。具见思惑之一切凡夫是也。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诸无漏之善业,依所知障助缘所感之界外净土果报也。為断见思惑之阿罗汉以上圣者之生死。不思议者。以业用之神妙不测而名,变易...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名第一义空。佛菩萨所得之空,為绝有无之空,而非二乘凡夫之所测知,故名不思议空。胜鬘经宝窟曰:「龙树云:空有叁: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谓二乘空智;叁者无所得空,谓菩萨空智也。今此无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议。」 又大日如来之大空叁昧也。此大空微妙而不可思...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而维摩詰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告天子。此妙吉祥菩萨从是已后。复于七十二殑伽沙数佛世尊所发菩提心。最初有佛。名尸邻捺啰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于彼佛所发菩提心。其后有佛。名宝光行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莲华上变化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清净宝吉祥。出现世间。其后有佛。名无边宝...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3573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教者,谓华严一乘圆顿之法也。盖毗卢遮那如来演说此经,化被群机,通有十类,故云教被十机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被无信机,谓邪见众生,无有善根,不能信受。或时闻已,反生诽谤,堕诸恶道。虽堕恶道,由闻名故,熏成其种,是名被无信机。 二、被违真机,...
《三藏法数》 / 726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 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及等觉菩萨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故也。...
《三藏法数》 / 28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於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叁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麤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為生死,故名。二,不思议身,菩萨以无漏定力及愿力而身所示现之妙用难测,故名。叁,意成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於十方世界,...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尔时普华幢天子复白佛言。世尊。今此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为久近耶。佛言天子。此妙吉祥菩萨过于无量无边殑伽沙数劫。已发菩提心。天子。我今为汝及诸大众。略说其一。是时普华幢天子白佛言。世尊。愿为我等一切众会。如理宣说。佛言天子。过去度如微尘数劫。尔时此娑婆世界。...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327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為所观。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於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明阴妄正為所观之境。观者观叁千之能观智也,犹如槌。不思议境者叁千之妙諦,即所观也,犹如砧。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阴妄之一念,犹如淳朴,何则?以观解阴...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解脱者叁昧之异名也,叁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於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繫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对於六字名号十字名号而言。即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之九字,讚嘆阿弥陀佛光明不可思议之名号也。大宝积经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谓之不思议光。曇鸞讚阿弥陀佛偈有曰:「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九字名号,即由此出。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在色者二缘和合,在心者四缘和合时,阿赖耶识所持之种子,生现行。是本有种子生果之功能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其现行之法,必随所应而薰种子,其薰之种子,即新薰种子也。此谓之现行薰种子。应知此时有叁法,成二重之因果。叁法者:一為能生之种子,二為所生之现行,叁為所薰之种...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说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為先天所固有,非新被薰习者,种子本来為第八识之功能作用,故為自无始即具有者,薰习惟增长其功能耳,若种子非先天的本有,则五性各别之义无意味矣。此為护月之说,法相宗之异义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 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 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林中;又有结发梵志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 218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佛菩萨之本体,曰本地,由其本体示现种种之身济度眾生,曰垂迹。佛叁身中法身报身為本地,化身為垂迹。此本地垂迹之义,為法华经寿量品所说,又為大日经胎藏界四重曼陀罗所说,大乘摄化门之枢纽也。於胎藏界第四重,外金刚院摄印度古来诸天诸神,皆是大日之垂迹也。维摩经序曰:「...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於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於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 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
《佛学大辞典》 / 932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普贤菩萨之叁昧也。大疏十谓佛境界是诸佛自证真实境界,非声闻等所能及,如法华方便品中所说,庄严者,即是如来自证体,有无量德自庄严云。义释七谓此佛境界,即是诸佛自证不思议平等心地之庄严,谓从大悲胎藏曼陀罗,普现色身,徧满虚空法界,一时行菩萨行,庄严种种佛剎,成就一...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告文殊,阿难事我二十餘年,具足八种不思议:一受特别之请待,不往施主之家,往必与眾共。二如来之衣,虽故物不受之。叁见佛以当见时。四见女人不生欲心。五听法不再问。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眾会之得益。八知佛所说之法。见涅槃经四十。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或為理之深妙,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於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叁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ṣa译曰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繫缚,脱叁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佛学大辞典》 / 482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阿弥陀佛国土之边地有一宫殿,以七宝庄严,若於疑心中念阿弥陀佛者,胎生於此宫殿中,五百岁间,不得闻叁宝之名。為疑惑人所住,故曰疑城。為胎生之宫殿,故曰胎宫。但笼居宫殿中,不得见佛闻法之益,故曰胎生。以其似四生中之胎生,故云。无量寿经下曰:「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十二部经之一。说希奇不思议事之经典也。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希法者,谓於此中唯说希奇。出世间法,由此能正显叁乘希有故。」梵名阿浮达磨,见[阿浮达磨]条。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事之甚少者,无相类者。无量寿经上曰:「顏貌端正,超世希有。」法华经序品曰:「是不思议,现希有事。」嘉祥法华疏叁曰:「旷世所无,故言希有。」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亦云希法。」四分饰宗记叁本曰:「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旧名未曾有。」法华玄义曰:「佛现种种神力,眾怪未曾有。」 又(经名)一卷,失译。说造...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為应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则实諦為偏直空理,叁界诸法本在理外,依惑业因缘而生,故断惑已,则叁界诸法归於空已。故菩萨欲永受叁界之生,而度眾生者,或故留惑,或由惑之习气势力也。然别圆二教之意,谓十界诸法以中道之理為本,中道之理,為...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不思议之叁諦,虽以无决定性之故,不可说之,然為机缘说之则不出叁意:一、随情说,此為大悲方便,或约於有门,或约於空门,而明之。此叁諦在圆教十行已前也。二、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语也。就情而说有空之二,就智而说中之一,此叁諦当於圆教十信位。叁、随智说,即随自意语也。...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心体原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於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着外境以染净心者,是六麤中之第叁执取相与第四计名字相也,二乘之极果及菩萨之十住位断之。二、不断相应染,不断為相续之义,於苦乐等境,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Nadikāśya a,叁迦叶之一。又作捺提迦叶簸。新曰捺地迦叶波。迦叶其姓,那提為河名,此人在那提河边得道。故谓為那提迦叶。光宅法华疏一曰:「迦叶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此外道,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眾,住在那提河边。值仙受道,得罗汉道犹以昔河為名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佛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观经散善义曰:「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 又初地以上為佛家。观经慧远疏曰:「不思议佛法,是佛住处,名為佛家。初地已上,入佛家中。依之趣行,名生佛家。」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菩提树下。成正等觉。其菩提树。名阿摄波。磐根深固。擢本修直。周圆无节。如栴檀柱。常于其上。飞禽回翼。无能过者。皮肤细润。众色间发。犹如罗绮。密叶青翠。繁枝布濩。周匝皆有妙花开敷。吐曜飞芳。甚可爱乐。除俱鞞罗。波利质多。余无比者。复有无...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 4652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