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条搜索结果

四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见思二

,迷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着,于正道,流转生死,故名也。又名二缚,由此业缠缚,住着叁界,不能脱离也。又名二结,结即缚之义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见,分别曰见,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计断计常,...

《三藏法数》 / 167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来

一来者,谓二果斯陀含。于欲界九品中,前六品虽尽,后叁品犹在,故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是名一来。(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九品者,上中下叁品,每品中又分叁品也。)

《三藏法数》 / 76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八胜处

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九品往生之差别且教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间

旧云一种子。言不还向中一种之圣者,虽断欲界修九品然犹有一品或二品之餘残,更可受欲界之生者。俱舍论二十四曰:「一间者,间谓间隔,彼餘一生為间隔故,不证圆寂,或餘一品欲修所断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有一间者,说名一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一间,梵言翳迦鼻至迦...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佛入中国之始

茶香室丛钞十叁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叁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衒之术,於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叁尺,乃诸天神仙,巧丽特绝,人皆长五六分,分列幢盖鼓舞,绕塔而行,歌唱之音,如真人矣。...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见思二

,迷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着,于正道,流转生死,故名也,又名二缚。由此业缠缚住着叁界,不能脱离也,又名二结,结即缚之义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见,分别曰见,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计断计常乃至有...

《三藏法数》 / 16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九品往生阿弥陀经

九品往生阿弥陀叁摩地集陀罗尼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觉

一、自觉,谓觉知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一切诸法常无常等,悟性真空,了虚妄,功成妙智,能自开觉,故名自觉。 二、觉他,谓自既觉已,运无缘慈,广说诸法,开悟众生,皆令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名觉他。

《三藏法数》 / 88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八十一品思

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嗔痴慢四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叁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嗔痴慢四,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三藏法数》 / 206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五住地

五住者,谓叁界见为一住,叁界思分为叁住,根本无明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名住地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根本无明者,能生见、思二,故名根本也。) 一、一切见住地,一切见者,即叁界分别见也。谓诸众生,由意根对法尘,...

《三藏法数》 / 409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十八学人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叁界见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叁、二果向,...

《三藏法数》 / 753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法句经

又名曇鉢偈Dharma āda,二卷,法救尊者造,吴维祇难等译。即法句譬喻经中叁十九品之法句,凡有七百五十二偈。巴利语之原本现存。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八十一品思

如上所言,见者顿断之,思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為钝根故,分十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為一,於此加色界之四禪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為八十一品。既断见...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一断一切断

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无渐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即是真智,所以断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即智,达妄即真,外无智,妄外无真,所以一断则一切断也。

《三藏法数》 / 80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叁世业缘果报...

《三藏法数》 / 62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同异断

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為隔歷叁諦次第之叁观,其叁异断勿论矣。先於十住初位发心住以空观断叁界之见,至第七不退住復以空观断叁界之思,次叁住以假观断界内之尘沙,傍伏界外之尘沙,次於十行復以假观断界外之尘沙,次於十迴向,习中观,伏无明,次於...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二种性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法数》 / 201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叁十四心断结

谓叁藏教菩萨,扶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声闻四果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叁界见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中断前六品尽,后叁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

《三藏法数》 / 286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如意

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是亦一说也。然比丘之百一资具及曼陀罗诸尊之器仗,无见类於如意者,盖是始於支那也。佛祖统纪智者传曰:「南岳手持如意,临...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