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条搜索结果

二十五有

开叁界為二十五有。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也。色界有七有,四禪天及初禪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禪中之净居天与无想天也。无色界有四有,四空处是也。通叁界而有二十五之果报,名二十五有。辅行二曰:「二十五有,总為颂曰:四域(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王,四禪四无色,...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尼犍

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乾,尼健。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陀。译曰离繫,不繫,无结。离叁界繫缚之义也。是為外道出家之总名。但此外道,特修裸形涂灰等离繫之苦行,故取总名為别名。自佛法毁之,名曰无惭。以彼母之名名為若提Jñātī,译曰亲友。彼為其子,故曰尼乾陀若提子N...

《佛学大辞典》 / 467字 / 1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不死药

雪山有上香药,人见之则年寿无量,名不死药。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訶,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往生十因曰:「雪山不死药。」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是为五戒。净度经云。持定者天令五护之。五戒定者二十营救门户不令恶□。

《法门名义集》 / 53字 / 1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五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白光

山城名胜志九曰:「大白光,梵云鬱多罗迦,天竺雪山也。有禪法拥护之誓,故劝请之,即十二之随一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亦曰夜叉。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九品大衣

大衣即僧伽梨有叁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叁条;中僧伽梨,下十五条,中十七条,上十九条;上僧伽梨,下二十一条,中二十叁条,上二十五条。下僧伽梨二长一短,中僧伽梨叁长一短,上僧伽梨四长一短。」古来所通行者其间上上品之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四无碍解

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於意业而谓為解,谓為智,约於口业而谓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无滞,名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詮之义理而无滞,名為义无碍。叁辞无碍,又云词无碍。於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1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一百一十知识

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於同处)。然结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叁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不空

叁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八十八佛

世合五十叁佛与叁十五佛,称為八十八佛。五十叁佛出於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叁十五佛出於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叁十五佛名礼懺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叁十五佛之像。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广

具名广大王。此王有二种:一称鳩那耶王,住於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主。二称遮毘佉罗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主与过患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王者,心真如门也。遮毘佉罗王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部净居炎摩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略曰五部净。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曰:「我遣梵摩叁钵罗,五部净居炎摩罗,常当拥护受持者。」即是。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十五、

昔外国有人,多种白㲲草,若过时不取,失色不好。至时大雇客,晨夜兼功略不得息,主人以作人勤苦,大为作好肉羹故饭。时羹欲熟香气四闻,有一老鸱当其上飞,爪护粪正堕着羹中,厨士见之,即欲断取,即消散尽。厨人念曰:“欲更作羹,时节已晚;欲持食人中有不净。计此少粪不足败味...

《杂譬喻经(上下卷)》 / 235字 / 1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同名天

二天之一。见[同生]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主夜

见[婆珊婆演底]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十五、

昔者外国从来久远,曾有一石当人路侧,时为车马践蹈小小损减。彼世有人嫌其妨道,务欲除之,时即打坏。见有毒蛇从石中出,得风转大,须臾之间身满阎浮提。阎浮提中众生人物,一日之中悉皆啖尽然后乃死。此是恶报尚速疾如是,况之菩萨本为凡人,积功累德动经尘数之劫,适从发意便成...

《杂譬喻经》 / 139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六根功德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所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叁世四方,宛转十二,流变叁迭,一十百千是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四方者,东西南北也。宛转十二者,以四方涉叁世,叁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

《三藏法数》 / 737字 / 1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那罗延

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真諦云:那罗,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罗什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优曇

Udumbara,又作乌曇。花名。具曰优曇婆罗,乌曇跋罗,鄔曇鉢罗,优曇鉢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曇花者,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曇花,讹略也。正音乌曇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六斋日

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也,斋者梵语曰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曰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斋

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於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嘆品曰:「復普广,若未来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叁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叁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於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徧,东西南北...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十五有

四恶趣(为四)四天下天(并前为八)六欲天(并前为十四)梵天(并前为十五)无想天(并前十六)五净居天(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有。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黑夜

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十种随烦恼

谓诸昏烦恼乱心之法,随逐众生,造无量业,故名随烦恼也。 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即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 二、恨随烦恼,恨即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 叁、覆随烦恼,覆即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

《三藏法数》 / 735字 / 1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一切经音义

唐玄应撰,二十五卷。详[玄应音义]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五苦

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叁、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阴盛苦,五阴為一身之总体,為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五苦,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叁藏法数二十四。 又...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观音经

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為观音经。法华传记一曰:「唯有什公普门品,於西海而别行。所以者何?曇摩罗懺,此云法丰,中印人,婆罗门种,亦称伊波勒菩萨。弘化為志,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语菩萨。即云:观世音此土...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二十五、

复次,夫修施者当离八危,若积财宝危难甚多,智人修施是乃坚牢。 我昔曾闻,有一国王谪罚商贾,而告之言:“汝所有财悉䟽示我。”估客至家,思惟先来所施之物,施诸乞儿一餐之食,乃至并施鸟兽所有谷草,悉䟽示王。王见是已问言:“如此之事何故䟽来?”估客答言:“王先约敕所有财...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072字 / 1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俱舍论

阿毘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叁十卷。阿毘為对。达磨為法,俱舍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為对法论藏。有摄持与所依之二义,第一义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法藏。即对法之二字,属於彼本论,藏之一字,属於此论。第二义為彼本论乃...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罗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曰:「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1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叁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僧伽梨

Saṁghāti,比丘叁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鵄,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為叁衣中之最大者,故称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叁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1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娘矩吒

虫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娘矩吒,此云粪屎虫。有觜如针,亦云针口虫。穿骨食髓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七有

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為二十八有。预流果之圣者,欲界九品之修惑祇润生七有即二十八生,更不受第八有(即二十九有),见[润生]条。 又一地狱有。二傍生有。即畜生也。叁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