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条搜索结果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译曰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曰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曰:「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祇树

祇陀太子之树林,略名祇树。是太子供养佛者。祇陀林,祇洹林,祇洹饭,祇哆槃皆同。新称誓多林。慧琳音义十曰:「祇树,梵语也,或云祇陀,或云祇洹,或云祇园,皆一名也。正梵音云誓多Jeta,此译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给孤长者,就胜太子,抑买园地,為佛建立...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魔子

魔所生之子也。又子者指物之称,直谓魔為子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碧巖四则评唱曰:「他南方魔子,便说即心是佛。」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拘留孙佛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地,羯句忖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伊沙

Īsa山名。译曰自在。见增一阿含二十叁。 又(天名)伊沙之略。见[伊舍]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股

又作五鈷、五古、五[月古],具名五股杵、五股金刚杵。股為枝之义,独头之杵,谓之独股;分為五头,谓之五股。股通作[月古],杵以金作鈷,借字也,餘為略字或当字。凡金刚杵,西土之战具也,以表退治烦恼之金刚智。其中五股表金刚界之五部,合两头而為十枝,以表十波罗蜜也。诸部要...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10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拘物头

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屈摩罗,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叁曰:「句文罗,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1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Guṇa,由原质之意言之,原质者,必有活动,為作者之意,遂為德之意。胜论师六句义中之第二。译曰依,依止。地水火风等实体之色声香味等之德也。因而十句义论谓為德句义,而求之数有不同。百论疏上中曰:「求此云依諦,有二十一法:谓同异合离数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楞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世尊陞坐

「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梁皇懺

梁武帝初為雍州剌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為巨蟒,入后宫通梦於帝。帝制慈悲道场懺法十卷,请僧令懺礼。夫人化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其懺法行世称曰梁皇懺。见释氏稽古史略二。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曰:「后酷妒忌,及终,化為龙入於后宫,通梦於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10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阿若憍陈如

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伽罗

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曰宝积。经中作罽者误。智度论七曰:「剌伽罗,秦言宝积。」玄应音义叁曰:「剌伽罗,卢割切。光讚经作罗邻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摩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揭婆,此云宝臺,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富楼出家品

“尔时憍萨罗聚落,去迦毗罗婆苏都城邑其间不远,有一村陌,彼村有一大婆罗门,为净饭王作于国师,其家巨富,多饶财宝,乃至屋宅,犹如北方毗沙门天宫殿无异。彼婆罗门,有于一子,名富楼弥多罗尼子(隋言满足慈者),极大端正,可喜少双,为诸众人之所乐睹。巧智聪慧,细意细心,...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573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七佛通戒偈

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0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散他迦多衍

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陀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子也。散他,标别其类也。旧经论作訕大迦旃延。或作珊陀迦旃延。皆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口*垔]罗

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二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或云伊罗婆,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见[口垔]罗条。(CBETA註:疑為见堙罗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由他

Nayuta,又作庾多,由多,术,述。数目名,当於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叁等。故诸师定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叁曰:「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由他,正言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讚经云:亿,述劫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龙汤

成自人畜粪尿之药也,又曰黄龙汤,為一种之陈弃药。吾国之僧俗用之,义净叁藏痛斥之。寄归传叁曰:「自有方处鄙俗久行,病发即服大便便,疾起便用猪粪猫粪。或堈盛瓮贮,号曰龙汤,虽加美名,秽恶斯极。」南山羯磨疏叁下曰:「腐烂药者,世所同弃而实可收,即大小便也。」济缘记...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佉陀尼,佉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尼,半者河但尼。蒲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尼,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功德衣

梵语曰迦絺。译言功德衣。修了安居之人所受之袈裟,受之之人,有五德,故曰功德衣。见[迦絺]条。四分律四十叁曰:「安居竟,有四事应作。何等為四?应自恣,应解界,应结界,应受功德衣。」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健驮梨

咒名。持之则能腾飞於空中,是由健驮罗国女巫所出之咒,故从女声而云健驮利。俱舍论二十七曰:「有咒术名健驮梨,持此便能腾空自在。」同光记二十七曰:「真諦云:有女天名健驮梨,翻為持地。此咒是健驮梨所说,从能说女天為名,故称健驮梨。」玄应音义二十叁曰:「健驮梨,持咒女...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忧陀

Udāna,又作优陀,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鄔駄南,鬱陀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照拂

禪林谓维之点检也。照為监视之义。拂音弼,辅弼也。勅修清规圣节曰:「维烧香,点汤,照拂。」正字通曰:「拂与弼通,荀子諫諍辅拂。」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夜迦

Vināyaka,又作毘耶迦,毘也迦,频夜迦,毘耶怛迦,毘吒迦,吠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毘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毘夜迦含光轨曰:「毘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富楼

一作富娄Pūrṇa,具名富楼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弥窒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忘七

指月录曰:「庞居士见丹霞士,以拄杖划地作七字。霞於下划个一字。士曰:因七见一,见一忘七。霞便起去。」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处。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孔雀

梵名摩由罗Mayūra,鸟名。涅槃经叁十四曰:「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身。」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毘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耆闍崛

梵音Gṛdhrakūṭa。耆闍崛者巴利音Gijjakūṭa。又曰伊沙堀,揭梨駄罗鳩胝,姞栗陀罗矩吒。山名。译曰鷲头,鷲峰,灵鷲。山顶似鷲,又山中鷲多,故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释尊说法之地。智度论叁曰:「是山顶似鷲,王舍城人,见其似鷲故,共传言鷲头山,因名之為鷲头山。...

《佛学大辞典》 / 317字 / 8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Karmadāna,梵语羯磨陀,司寺中事务者,寺中叁纲之一。维為汉语,纲维之义,取羯磨陀。又称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眾,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陀。陀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杂事指授於人,旧维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是梵音,...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菩提萨埵

Bodhisattva,同菩萨。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阿闍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捨义也。然声明有如是法,若论文字,其义虽正,音韵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论师谓為萨埵,传习者随顺其辞。」见[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8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目支邻陀

Mucilinda,又作目脂邻陀,目真邻陀,目邻,母真邻,母止邻,文真邻陀。龙王名。译為解脱。闻法而脱龙苦,故名。住於金刚座侧之池中及目真邻陀山之目真邻陀窟。西域记八曰:「帝释化池东邻中有目支邻陀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光明土

无量光明土之略。西方极乐国之德名。平等觉经曰:「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至无量光明土,供养无数佛。」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