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 条搜索结果

十遍处定

智度论云: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叁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叁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灭受想...

《三藏法数》 / 601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六观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眾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諦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七佛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四卷,晋代失译。说七佛菩萨各神咒。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发心供养品下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告阿难言:“阿难!诸佛菩萨昼夜常说一切诸法,有四种摄而摄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益,四者同事。”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十指掌,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往昔供养几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何佛...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326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还辩见者,以所见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闻经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发心供养品中

“阿难!彼普贤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月如来。阿难!彼月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分陀利如来。阿难!彼分陀利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无垢如来。阿难!彼无垢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证我如来。 “阿难!彼证我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大雨如来。阿难...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654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斛食

斛四斗之略,如言万四千而言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摩竭陀国之粳米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於一切大会之眾使之充足。涅槃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叁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堆惕鬼

圭峰起信论疏下曰:「堆惕鬼。」叁藏法数十二曰:「[怡-台+阜]惕鬼。[怡-台+阜]音堆。惕音剔。」起信论义记下曰:「埠场鬼。」止观曰:「[怡-台+追]惕鬼。」正作[怡-台+追]惕鬼。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一盖

经云: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五百盖者表五阴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显五阴之法,全是一心也。(梵语毗耶离,华言广博严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昔有国王喜食人肉,敕厨士曰:“汝等夜行密采人来以供厨。”以此为常。臣下后咸知之,即共斥逐捐于界外,更求良贤以为国王。于是啖人王,十三年后身生两翅行啖人,无复远近,于山中向山树神请求祈福:“当取国王、五百人祠山树神,使我得复还国为王。”于是便飞行取之,得四百九十九人...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673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如来

如来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散支

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毘沙门天王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叁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曰:「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六十四、长者造舍请佛供养以舍布施生天缘

王舍城有大长者,新造屋舍,请佛供养,即以布施,而白佛言:“世尊!自今已后,入城之时,洗手洗钵,恒常来此。”其后寿尽,生于天上,乘天宫殿,来诣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白言:“以何因缘,得生于天?”佛言:“昔在人中,造新屋舍,请佛布施。由是善业,上生天宫,遂于我...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16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行仙

一、地行仙,谓其服食药饵,能驻一期之寿,而不能轻举,故名地行仙。(一期者,从生至死也。) 二、飞行仙,谓其餐食黄精松柏之类,久而身轻,故名飞行仙。(黄精,药名;松柏者,谓松柏之叶也。) 叁、游行仙,谓其久服还丹,化形易骨,游戏人间,故名游行仙。(还丹者,谓神...

《三藏法数》 / 333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复次,夫身口业不能自在,要由于意。 我昔曾闻,有比丘尼至赊伽罗国,于彼国中,有婆罗门,五热炙身额上流水,胸腋怀中悉皆流汗,咽喉干燥唇舌燋然无有涎唾。四面置火,犹如融金,亦如黄发,红赤炽然,夏日盛热以炙其上,展转反侧无可避处,身体燋烂如饼在𨫼。此婆罗门常着缕褐...

《大庄严论经》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1250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功德池

功德水之池。在极乐。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叁十乃至百千由旬。纵横深浅,各皆一等。功德水湛然盈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十二、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缘

尔时复有一天女,头上华鬘,光明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时诸天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时天帝释,以偈问曰: 汝昔作何福,身如真金聚, 光色如莲花,而有大威德? 身出微妙光,面如开敷花, 光明甚炜炜,以何业行得? 唯愿为我说。 天女即便,说偈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65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观音曼荼罗大菩萨

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叁、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鉤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云施无畏)。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观自在菩萨。、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胜处

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三、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

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鞠,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鞠,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如来极能赞叹父母。”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世,雪山...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77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禪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禪而起。缘初禪之色也。以上二者...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十一、天女本以华鬘供养迦叶佛塔缘

尔时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得须陀洹,即还天上,集诸天众,赞佛法僧。时有天女,头戴华鬘,华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诸天之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释提桓因,即便说偈,问天女言: 汝作何福业,身如融真金,光色如莲花,而有大威德? 身出妙光明,面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87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三、须达长者妇供养佛获报缘

昔佛在世,须达长者,最后贫苦,财物都尽,客作佣力,得三㪷米,炊作饮食。时炊已讫,值阿那律来从乞食。须达之妇,即取其钵,盛满饭与。后须菩提,摩诃迦叶,大目揵连,舍利弗等次第来乞,其妇悉亦各取其钵,盛饭施与。末后世尊,自来乞食,亦与满钵。于是须达,在外行还,从妇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32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佛眼尊

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叁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一、兔自烧身供养大仙缘

舍卫国,有一长者子,于佛法中出家,常乐亲里眷属,不乐欲与道人共事,亦不乐于读经行道。佛敕此比丘:“使向阿练若处精勤修习,得阿罗汉,六通具足。” 诸比丘疑怪,而白佛言:“世尊出世,甚奇甚特!如是长者子,能安立使得阿练若处,得阿罗汉道,具六神通?” 佛告诸比丘:“...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56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福田

梵网经有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福田者:一佛、二圣人、叁和尚(受戒本师)、四闍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种能恭敬供养,慈愍...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成就受持供养神咒法分第二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说神咒之法。若有欲诵此神咒时。应先洗浴着新净衣。洁净诵咒受菩萨戒。起慈悲心哀愍众生意乐。作真实语远离嫉妒。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直心净信爱乐功德。舍离贪爱瞋恚愚痴。忆念三宝期心报恩。应广供养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烧香散花涂香末香。庄严幢幡及...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449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大乘结集

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於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亿四千阿罗汉眾。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叁部,於其菩萨藏结集藏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三十九、天次第问法缘

昔佛在世,于夜分中,忽有天次第而来,至世尊所。其初来者,容貌端政,光照一里,有十天女,以为眷属,来诣佛所,至心顶礼,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娱,快获安乐。”于时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心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时,于...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001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不共法

是限於佛之十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界者,谓眼识、耳...

《三藏法数》 / 465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