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一切之有為法為叁聚:一色法,二心法,叁非色非心法。如俱舍七十五法中不相应行之十四法,是非四大所成,故為非色,是非与心相应之法,故為非心,因而名為非色非心法。又如成实论,以无作色(俱舍曰无表色)為非色非心。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蕴以积聚为义。谓一切众生,皆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故佛为瓶沙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此五种为喻焉。(梵语瓶沙,亦名频婆娑罗,华言模实,谓身模充实也。) 一、色如聚沫喻,色即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
《三藏法数》 / 365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修行之人,恐于自他身分,而起贪着,妨于正道,故令假作此不净之想,破其着心。故有七种也。 一、种子不净,种子有二:一内种,谓人之身从昔烦恼业因而生。二外种,谓此身受父母遗体而生,故名种子不净。 二、受生不净,谓人之生,父母交遘,赤白和合,以成其身,故名受生不...
《三藏法数》 / 322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跋渠Varga,此翻品,品类之义,聚类同者為一段,称為品也。又品别之义,彼此章段,义理差别,故名品。法华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為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同嘉祥疏一曰:「品者,外国名跋渠,此称為品。品云品别,明义各异,故称為别。二者...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巴Naiḥsargika ra-cittiya(Naiḥsargik- rāyaścittika),五篇罪之一。尼萨耆為尽捨,波逸提為堕。此罪聚总关於衣鉢等之财物,故以其所犯之财物,捨於眾中而懺悔之,谓之尽捨。若不懺悔,则结堕狱之罪,故曰堕。总有叁十种,称為叁十捨堕,行事钞中之一曰:「波逸提聚义翻為堕...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色聚之极小者。盖无单一极微而生之物,欲界之物质,其最為单纯者,為能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极微,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声,有无不定,故除之),极微等八种之极微,必以聚合俱生為法。因而所谓最小之色聚,称為微聚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依有部宗之意,极微有叁位:一极微之微,二色聚之微,叁微尘也。极微之微者,色声香味触五境与眼耳鼻舌身五根等十色之最极微分也。是实色极少,不可更分,故光记名之為极微之微。对於色聚之微而谓之為实之极微。旧译云邻虚。然此极微非有色之体用,随而非现量所得,唯以慧渐渐分析...
《佛学大辞典》 / 88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比丘虚受信施则死后為大肉山以偿其债。辅行一曰:「虚受信施后為肉山。」楞严经八曰:「誑妄说法,虚食信施,(中略)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僧护经曰:「佛告僧护,汝见肉山者,是地狱人也。迦叶佛时是出家人,為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势,偷眾僧物,断僧衣裳,故入地狱作...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王於如来涅槃之夜,见月落,日由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落,七彗星现於天上。又天上有大火聚,一时堕地。问之臣下,知如来涅槃不祥之相也。见大般涅槃经后分下。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日本真宗所谈。确得信心者,於现生住於所谓正定聚之不退位而未来必开涅槃之证也。现生十益中:「入正定聚益」是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眾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中略)人...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悲经说末法為万年。说末法者惟此经。更无异说。正像之二时,诸经论所说不同,总有四种:一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之说,大悲经也。又杂阿含经言正法千岁。善见律言正像各千年。二正像各五百年之说,大乘叁聚懺悔经也。叁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之说,悲华经也。四正法五百年像...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眾生十一种之稠林:一眾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叁聚差别之稠林。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锻炼陶镕,必假其力,起灭变化,莫测其由;至若尽群有而归一空,破诸暗而昭万象,是皆火之德也。菩萨修行,以智慧火,了妄即真,锻凡成圣,破有着而归空,照昏迷而为朗,故以火喻焉。 一、烧烦恼薪,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嗔痴等烦恼,净尽无余;譬如大火...
《三藏法数》 / 73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火聚於一处者。以譬不可触着之物体。智度论六曰:「是实智慧,四边叵捉如大火聚,亦不可触,法不可受,亦不应受。」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於圣而论。故经曰:即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二性自性,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於内,故名性自性。叁相性自性,可见而...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释迦如来之变身,五佛顶尊之一。坐於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左第四。梵名帝聚罗(火聚),斫羯罗,缚哩底,密号曰神通金刚,主以佛光聚一切眾生之德。虽有称為高顶佛者,然非广生佛顶。黄色,左手持莲,上安宝珠,右手屈无名指,竪餘指当胸,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Varga,译曰部,品。经论中之篇章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言讹也。正言伐伽。译云部,谓部类也,或言群,同其义也。」同十七曰:「跋渠亦言伐伽,此译云部,亦品之别名也。」法华文句一曰:「跋渠,此為品也。品是义类义。此中文句气类相从。节之為跋渠。例如律中有篇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蒙古之大沙漠也。西域记十二曰:「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集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达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尚书禹页曰:「东渐於海,西被于流沙。」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金翅鸟王与龙之类,皆具卵胎湿化四种而生。经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树,名曰居吒奢摩离,其树高一百由旬,枝叶遍覆五十由旬。此鸟王与龙等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其四面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梵语居吒奢摩离,华言鹿聚。梵语由旬,华言限量。) 一、卵生,...
《三藏法数》 / 361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法藏六万偈也。大方便佛报恩经四曰:「提婆达多,虽復随佛出家,嫉妒情深,窥望利养,虽復能多读诵六万香象经,而不能免阿鼻地狱罪。」智度论十四曰:「调达诵得六万法聚,与闍王共造五逆,生入地狱。」天台观经疏曰:「调达有叁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Skandha,巴Khandha,又作乾度。译曰聚,蕴,积,藏,结,节。论律中篇章之名。南山戒疏一下曰:「受法戒法,各别聚处,名為犍度。」法礪四分律疏七本曰:「西音犍度,此方称聚,诸法之中当分说故称為聚,而存梵音总為犍度。」饰宗记七本曰:「西音犍度者,梵音塞犍陀。或云塞犍图...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眾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於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阴者,梵本应言鉢罗娑陀。案阴音应以於今反注也,阴阳之阴也。(中略)若言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此名麤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蕴,或名...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大树名。慧琳音义五十叁曰:「拘吒赊摩利,赊,音奢,或云居吒奢摩离,大树名也。是诸金翅鸟所栖薄处,於此採取龙食,随自己类,居住此树四面也。」起世经五曰:「居吒奢摩离,隋言鹿聚。彼之大树,其木周围有七由旬。」梵Kūṭasālmali。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叁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復取第叁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佛法以外之教。印度有九十五种之外道,支那有九流百家等。佛祖统记叁十九曰:「沙门道安作二教论,以儒道九流為外教,释氏為内教。」二教论曰:「聚虽一体而形神两异,散虽质别而心数不亡。故救形之教,教称為外。济神之典,典号為内。」又。治心之术,名為内教。修身之教,名為外...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谓叁聚戒一一具叁聚戒而圆融无碍也。就杀生戒而云,则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為保护眾生是摄眾生。八宗纲要上曰:「此叁聚亦圆融行故,叁聚互摄。诸戒融通,如不杀生即具叁聚。乃至一切诸戒皆尔,随持一戒具叁聚。」参照[戒]条。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於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叁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五佛顶者,在释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经一曰:「救世释师子,圣尊之左方,如来之五顶,最初名白伞,胜顶最胜顶,眾德火光聚,及与捨除顶,是名五大顶。大我之释种,应当依是处,精进造眾相。」一、白伞佛顶,又作白繖佛顶,名曰白伞盖佛顶轮王,以白色伞盖為叁昧耶形之佛顶尊也...
《佛学大辞典》 / 835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无人之聚落。维摩经弟子品曰:「以空聚想入於聚落。」 又(譬喻)人身之六根,假和合而无实主,譬之无人之聚落。涅槃经二十叁曰:「空聚落者,是六入。」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金光明经一曰:「是身虚偽,犹如空聚。六入村落,结贼所止。」六十华严经...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放当死之鱼介,施食施法之池也。本依金光明经所说流水长者之缘,天台智者始立此法。佛祖统纪叁十叁曰:「放生,光明经述流水长者救鱼十千天子报德,此缘起也。智者买断[竺-二+扈]梁,悉罢江上采捕,此立法也。赴计詡狱中之难,报修善堂上之恩,此显验也(此叁事并见智者纪)。唐肃...
《佛学大辞典》 / 407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正性定聚,谓断贪嗔痴等,烦恼皆尽,心无邪伪,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正性定聚。 二、邪性定聚,谓四恶趣及一切边邪等见,不信正法,皆名邪性。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邪性定聚。(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叁、不定性聚,谓此性或可为邪,或...
《三藏法数》 / 129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与[阿毘达磨发智论]同本异译。苻秦僧伽提婆,竺佛念共译。叁十卷。犍度。译曰聚。积聚之义。发智论以有篇章八聚谓之八犍度论。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二十卷,隋净影寺之慧远撰。分义為五聚:一教聚,有叁门。二义聚,有六门。叁染聚,有六十门。四净聚。有一百叁十一门。五杂聚,欠缺。解释大小乘法相之古今第一书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