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条搜索结果

半斋

半日之斋也。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為限。故过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至夜分為食事而破斋,曰半斋。自正午至暮持半日之斋。至夜分而破斋也。故就昼食曰半斋。就夜分曰破斋。半斋破斋同意也。经律异相四十四曰:「破斋犹得生天第九。昔有迦罗越...

《佛学大辞典》 / 632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累七斋

又云斋七,谓人死后每七日营斋至七七日也。以人死生為中有之身,不得生缘则每七日死生而至七七日也。释氏要览下曰:「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五大虚空藏

虚空藏菩萨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藏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藏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印度

梵Sindhu=波斯Hindhu=希腊India(国名),Indus(河名),旧称身篤,身毒,贤豆,天竺等。新称印度,印特伽,译曰。西域记二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者,唐云有多名,斯其一称。(中略)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一度之忌日。与年忌相对。即每行於故人死亡日之法要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叁田

以喻菩萨,声闻,阐提之叁种。涅槃经叁十叁曰:「善男子!如叁种田:渠流便易,无诸砂塷瓦石棘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塷瓦石棘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叁者渠流险难,多诸沙塷瓦石棘刺,种一得一,為藳草故。善男子!农夫春先种何田?世尊:先种初田,次第二田,后及第叁。初...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面佛

此佛之寿命,仅一日一夜。华严疏钞十二曰:「如面佛寿,一日夜故。佛名经第六云:(中略)面佛寿一日夜,日面佛寿一千八百岁,梵面佛寿二十叁千岁。」弥陀经略记曰:「或有佛短眾生长,如东方面如来,彼佛寿命,一日一夜。」碧严第叁则曰:「马大师不安,院主问近日尊候如何...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佛之光明譬以,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灭度后,烦恼痴諍闇世间。」 又眾生之心水清,佛应现於此,如水中之,故云佛。金光明经二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无有障碍,如燄如幻。是故我今,稽首佛。」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大集经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无全本。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叁十一卷至叁十叁卷之日密分叁卷,北凉曇无讖译,為诸译中之大本。他藏本称之為大方等...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法处所摄色

总括诸法為十二处,摄属於法处而為意处之所对者,有五种,一极略色,分析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等有质之实色而令至极微者。二极迥色,分析虚空青黄等无质之显色而令至极少者,达见為难,故名极迥色。叁受所引色,即无表色也,是為依受戒而引发於身中之色,故名受所引色。四徧计所...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天子之宫殿。即之世界。起世经十曰:「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行香

行者,施与之义,香者為对佛信心之使(见[香]条),故施与僧而烧之以使劝请佛也。汉书高帝纪曰:「行田宅」,「苏林曰:行音行酒之行,犹付与也。」此事為法会之严仪,非大会不作,作之者多係上位之人。普达王经曰:「佛言:乃昔摩訶文佛时,王為大姓家子。其父供养叁尊,父命子传...

《佛学大辞典》 / 578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宝生如来

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叁,南方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為拳,右手开於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千僧斋

赵宋神宗元丰叁年正於大内设千僧斋,施千袈裟千金刚经為慈圣太后荐福。见佛祖统纪四十五。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以鼠譬也。见[白黑二鼠]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千手观音曼荼罗

第一内心地有九净轮,中央之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叁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眾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顰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瓔虎皮裙。无量忿怒眾,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又作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氏在大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大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册]捺陀

见[僧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五鈷金刚杵

又作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略之五鈷金刚,又云五鈷。鈷者支之义,又作股或[古]。即有五个支之金刚杵也。原為坚手天手所执之武器,真言家以之与叁鈷,独鈷,共為行者修法之道具而常用之。為显永断所谓难断之惑之金刚智德者,表五佛五智。中鈷表佛之实智,弯曲於内部...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行像

西域之俗,每年佛生日,庄严佛像载之以车巡行城内,谓之行像。法显传记巴连弗邑之行像云:「年年常以建卯八日行像,作四轮车,缚竹作五层。有承櫨偃戟,高二丈许,其状如塔。以白毡缠上,然后彩画作诸天行像,以金银琉璃庄严其上。悬繒幡盖,四边作龕,皆有坐佛,菩萨立侍,可有...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饭头

禪家之役名。司大眾之粥斋者。僧堂清规五曰:「此职与典座分劳,掌粥饭,常与菜头监粮等和合而护惜常住,其用心与典座同。慎饭粮之过不足,宜常熟读典座教训。」临济录冠註曰:「百丈清规有典座无饭头,此典座也,典座者职掌大眾斋粥一切供养。」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五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藏法数》 / 359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灌佛

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於禺中(正午)之时,授事(执事)便鸣健椎。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令诸妓女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畾/(冗-几+互...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空云

物之不坚实,譬之空中之浮云。维摩经观眾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中略)如空中云,(中略)菩萨观眾生為若此。」新译仁王经中曰:「叁世善恶,如空中云。」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金刚萨埵形像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者,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叁摩地,顺佛道念念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

《佛学大辞典》 / 360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天竺

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篤,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篤,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南泉水牯牛

「赵州问南泉曰:知有底人,死后向甚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州云:谢师示诲。泉云昨夜叁更到窗。」见会元四赵州章。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又作槌。打物发声之小木也。集韵曰:「椎,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说文曰:「击也,又銕椎也。」涅槃经十叁曰:「如鸣椎集僧,严鼓戒兵,吠贝知时,是名法世。」勅修清规法器章曰:「椎,斋粥二时。僧堂内。开鉢念佛唱食徧食施财白眾皆鸣之,维那主之,下堂时圣僧侍者鸣...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胜论宗

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宙万有為空间的之唯物的多元论也。别為六种,谓之六句义。实Dravya為本体。德Guna為属性。业Karman為作用。同Sāmānya為共通性。异Viśeṣa和合Samavāya為物物间之固有性。第五之异...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金刚爱菩萨

Vajrarāga,位於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轮五尊中阿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爱大悲箭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左边轮。」出生义曰:「於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斋粥

斋者午食。粥者朝餐。释门正统叁曰:「斋粥而不愆期。」又曰:「粥则见手掌文,斋则过午不食。」晓光渐现至得见掌中之文為粥时。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定水

定心湛然,譬如止水。往生十因曰:「若定水澄净,自见满尊。如净水為缘,见空中本。」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粪扫衣

又曰衲衣。火烧牛嚼鼠囓死人衣水衣等,天竺之人,弃之於巷野,与拭粪之秽物同,故名粪扫衣。浣洗缝治之而着於外也。又补纳粪扫之衣片而着用之。故亦名纳衣。比丘着此粪扫衣,不更用檀越之施衣,為十二头陀行之一。粪扫衣之功德,在於离贪着。行事钞下一曰:「粪扫衣,制着意,此...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制怛罗

Caitra,星名。此星现於正,故名正曰制怛罗。俱舍光记叁十曰:「制怛罗,是星名。正出现,正从此星為名。」西域记二曰:「春叁,谓制怛罗,吠舍佉,逝瑟吒。」 又人名。以此人生於此,故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制怛罗,人名也。此正星名,西国立名多此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底沙

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斋月

正五九之叁月也。见[叁长斋月]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罗睺阿修罗

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答:婆沙云: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苏达拏

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蜜时之名,又名须提梨拏,译曰好爱。太子须大拏经曰:「如来往昔為叶波国太子,好施。应敌国来求而与以国宝白象,父王怒,放之檀特山。太子携一妃二子至山中,后復施与之於...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内护摩

密教所修之护摩,有内外二法,如六种护摩法,用火坛乳木等焚火者,為外护摩。以是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坛,唯住於心轮,焚烧内心之烦恼者,為内护摩。又曰理护摩。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罗睺

Rāhu,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大日经疏四曰:「罗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之光明,即暗曜也。」见[罗睺阿修罗]条。 又佛子罗睺罗,略曰罗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腊八粥

宋时东京十二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初八日為腊日。魏臺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十六日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為腊,故八日為腊八。吴自牧书...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光童子

又曰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周忌斋

一周忌之法会也,供僧斋食名曰斋。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法性

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叁十二相

具名叁十二大人相。此叁十二相,不限於佛,总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為现叁十二相。天竺国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

《佛学大辞典》 / 1116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恶鬼神

夜叉,罗剎之类,恼害人者。药师本愿经曰:「不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大集藏经五曰:「诸恶鬼神得敬信品。」又為狱卒。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放灯

点灯放夜也。汉明帝时,佛法初东渐,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角法力胜之,明帝勅於上元(正十五日)点灯以表佛法大明。后代傚之,至叁元(正十五日,七十五日,十十五日)皆放灯云。僧史略下曰:「案汉法本内传曰:佛法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十二叁十日是此...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七眾

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七七斋

人命终后未受报之间,是中有也,中有之寿命但极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得生缘,则至七七日,七七日,罪业审定,方受其报。此间亲属為亡者修追福,则转劣而為胜云。古婆沙论五十叁曰:「尊者奢摩达多说曰:中有眾生,寿七七日。尊者和须蜜曰:中有眾生寿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前堂首座

已下為禪门私立之称。僧堂之前版谓之前堂。前堂之首座,為诸首座中之最上者,居住持之次席,因之而有第一座、座元、禪头、首眾等别称。僧堂坐禪号令之权,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谓之禪头,眾僧皆听首座之命也。勅修清规曰:「前堂首座,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坐...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准胝法

此道场观,先观想地结上金刚墻内有大海,大海中有大宝山,山上有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臺,莲华上有轮,轮中有嚩字,其字变成未敷莲华,莲华变成七俱胝佛母尊。白黄色。有十八臂。持种种叁昧耶形(出本顶),着白轻罗绵,坐赤莲花。额有眼(即叁眼),眷属围绕。其印契以二小指二...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豆子爆

传灯录曰:「佛日和尚参夹山,问与[什麼]同行?师曰:木上坐。遂取拄杖掷於夹山面前。夹山曰:从天台得来否?师曰:非五岳之所生。曰:从须弥山得来否?曰:宫亦不逢。曰:恁麼即从他人得也。师曰:己尚是怨家,从人得堪作什麼?曰:冷灰里有一粒豆子爆。」张无尽流通海眼经偈曰...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尊胜法

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五种法身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叁、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

《三藏法数》 / 195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后堂首座

僧堂后版之首座也。勅修清规曰:「后堂首座,位居后版,辅赞宗风。规则端庄,為眾模范。盖以眾多,故分前后。斋粥二时过堂及坐禪,则后门出入。」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金刚界大日如来

金刚界曼荼罗五大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见[兔]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轮观

胎藏界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即肉团心之八分,观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观為十六分之轮。之十六分者,晦夕日相并之际,光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於日一分相过之后。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於...

《佛学大辞典》 / 766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十种发心

十种发心者,谓诸众生,迷妄失真,念念起心,贪着诸境,业报不同,苦乐有异,皆因发心不纯也。 一、发地狱心,谓众生念念起贪嗔之心,日增甚,造上品十恶,行火涂道,是名发地狱心。(上品者,谓人作恶,于欲作、正作,作已,叁时之中,俱不能悔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

《三藏法数》 / 854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册]那訶

见[僧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观音

世间所绘观水中之观音,谓之水观音。真言曰:尾瑟多(清净)鉢怚麼(莲华)萨怚缚(萨埵)係多(畿)莎訶(成就)见大疏五十卷钞。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涅槃夜阿闍世王梦

阿闍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不知如来涅槃。於涅槃夜,梦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陨,復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於天上,復见天上有大火聚。徧空炽燃,而堕於地。见后分涅槃经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龙华会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经当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於此土出世,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谓之龙华会,中世身化龙身,又入禪定,以待龙华会。荆楚岁时记曰:四八日,诸寺各设斋,以五香水浴佛,作龙华会,以為弥勒下生之徵。刘禹锡诗曰:「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内斋

皇帝诞日。詔选高德僧入内殿赐食加厚嚫。寻文起於后魏之间。多延上达徼福寿。唐自代宗置内道场。每年降圣节召名僧入饭嚫。谓之内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般若心经

有数本:一罗什所译摩訶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為佛说摩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重译普徧智藏...

《佛学大辞典》 / 911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僧兵

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叁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叁司令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於苏,走金...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八戒斋

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斗胜

佛教徒与道士比术而胜之也。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正元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朝贺之次,表请比较佛教与道教之优劣,帝许可之,於其之十五日,自临幸白马寺,使佛典与道经共焚。道经归於灰烬,佛典其轴為火,纸為黄色,而一字无损,故谓之斗胜。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星祭

宿曜经说人人当年星本命星侵犯则其人有灾。如来说大悲陀罗尼消除之。名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经曰:「我有大吉祥真言,名破宿曜,若能受持至心忆念,其灾自灭,变祸為福。」且大集经二十叁昧神足品曰:「二十八宿日随行,一切眾生日年岁皆悉繫属,若...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巴陵叁转语

巴陵,谓岳州顥鑑禪师也。碧严第十叁则评唱曰:「师,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叁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4日

僧那

具名僧那僧涅。旧译,僧那為弘誓,大誓。僧涅為自誓。皆谓菩萨之四弘誓也。即自誓四弘誓谓之僧那僧涅。或言僧那為鎧,僧涅為着,着鎧也。是以鎧喻四弘誓之语。玄应师译為被甲。辅行一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玄应音义叁曰:「僧那僧涅,应云摩訶僧那僧涅陀。旧译云摩訶言大,...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持世陀罗尼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建磔迦林,妙长者请问除贫愈病灭罪安危之法,佛為说陀罗尼。与雨宝陀罗尼经及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 《持世陀罗尼经》

密教普贤

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一念万年

谓剎那一念之心,而摄万年之岁无餘。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救苦斋

法会之名。梁武帝作之。佛祖统纪叁十七曰:「中大通元年,京城大疫。帝於重云殿,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為祷。」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摩伽陀

Magadha,新曰摩竭陀。旧曰摩伽陀。中印度之国名。见[摩竭陀]条。 又第十一之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伽陀(Māgha),当此间十一。」西域记二曰:「摩祛。」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