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条搜索结果

金翅鸟

又曰妙翅鸟。梵语迦楼罗,蘗嚕拏,羯路荼Garuḍa等。八部之一。翅翮金色,故名金翅鸟。两翅广叁百六万里,住於须弥山下层,常取龙為食。见[迦楼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弘愿一乘

一切生成佛之真实法,惟阿弥陀佛成就之弘愿念佛一道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千手观音二十八部

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叁重。(中略)第叁重有二十八部,有各各本形。一、密迹金刚士,二、乌芻君荼央俱尸,叁、魔醯那罗达,四、金毘罗陀迦毘罗,五、婆馺婆楼那,六、满善车钵真陀罗,七、萨遮摩和罗,八、鳩兰单托半祇罗,九、毕婆伽罗王,十、应德毘...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吽

Ahūṁ,阿吽二字,為一切文字音声之根本,阿者开声,吽者合声,一切之言语音声,尽归此二字。阿為大日如来之种子,吽為金刚萨埵之种子。悉曇叁钞下曰:「阿吽二字,出入息风,即是一切生性德,本具自证(阿字)化他(吽字)也。恒沙万德,莫不包括此二音两字。阿是吐声权舆,一心...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乾闥婆身

叁十叁身之一。乾闥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现之而為说法。」首楞严经六所谓「若乾闥婆乐脱其伦,我於彼前现乾闥...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果德天

胎藏界第十二金刚院之一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龙神

龙能具不测之力用,故称為神。八部之一也。法华经序品曰:「四龙神瞻察仁者。」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部

有二说:一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為天。二龙Nāga,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列八大龙王。叁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闥婆Gandhar...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教

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於杜顺,成於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叁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註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师,亲承於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佛学大辞典》 / 72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语萨埵Sattva,僕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生。生有多义:(一)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共生世,故言生。此据最初也。」(二)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為生。」注维摩...

《佛学大辞典》 / 388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阿罗汉

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為大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乐神

八部之一,乾闥婆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智

於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諦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叁类智,证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諦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諦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諦之智也。...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召请

劝请佛菩萨,又召致人也。大日经七曰:「召请如本教。」涅槃经一曰:「召请涅槃。」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妙音乐天

辩才天之异名,其妃曰辩才天女,密教以為胎藏界金刚部院之一,显教谓為妙音菩萨。法华妙音菩萨品说之。大日经疏五曰:「次地置萨囉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地并置其妃。」同十五曰:「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辩才天女,大辩谓后也。我出声胜百千梵声,故...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牛图序

一、寻牛序,二、见迹序,叁、见牛序,四、得牛序,五、牧牛序,六、骑牛归家序。七、忘牛存人序,八、人牛俱亡序。九、返本还源序。十、入尘垂手序。十牛图之作者,不能确定為谁。据会元,似廓庵禪师(大随静禪师之法嗣)作此图与颂,然在四部录等,见十牛图序,乃為所谓清居禪师...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甄陀

又作紧那罗,紧捺洛。八部之一。译曰人非人。见[紧那罗]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成一切成

一人成道即万人成道。一事成就即万事成就。一切例皆然。名之為事事无碍法界。此為华严经所明。华严大疏二曰:「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徧法界。(中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生成正觉。(中略)理徧事故,一成一切成。」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化城喻品

法华经第叁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生成佛之所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於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化城喻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

无遮大会

见[无遮会]条。梁武帝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陈武帝詔出佛牙於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并见南史。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牟呼洛

旧称摩睺罗伽。八部之一,大蟒神也。见[摩呼洛伽]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阿含经

一切之小乘经分类為四部,一增一阿含经,五十一卷,搜集法门之数者。二长阿含经,二十二卷,集长经文者。叁中阿含经,六十卷,集不短不长之经文者。四杂阿含经,五十卷,混集前叁者。四部之名,因经文之体裁而名。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梨师达多富那罗

梨师达多,此云仙授,或翻仙施,又云仙餘。谓从仙人边求得子故也。富那罗,又名富兰那,此翻故旧,或云宿旧。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於拘萨罗国,钱财巨富,无与等者,而能於佛及四部等共受用,不计我所。杂阿含经曰:「富兰罗耑修梵行,离欲清净,不着香华,...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诸龙

八部之一。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枯木

唐石霜诸禪师会下有禪坐而不卧者。天下谓之枯木。宋僧传十二(庆绪传)曰:「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是也。」传灯录十五石霜章曰:「师止石霜山二十年间,学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天下谓之枯木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断肉

佛於小乘律,开比丘之食叁净肉,於大乘之经律,向菩萨严禁之。以大乘之教理,大悲心為主故也。而於涅槃经更制比丘之食肉,废前小乘律之说。故依大乘家之说,则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皆不得食肉。梵网经下曰:「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生见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萨不...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菴罗树园

在印度之毘耶离国,菴罗树女所献,佛於此说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曰:「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八千人俱。」嘉祥之维摩经疏一曰:「菴园者,即是别处,亦云捺女园。此事如祇陀园。祇陀园,给孤长者,买為佛起精舍。此处是捺女自捨,為佛起精舍。」梵Āmra āli-ārāma。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甄迦罗女

乐神名。八部之一。智度论十七有甄陀罗女。辅行四之叁误作甄迦罗女。紧那罗,坚陀罗,真陀罗等,梵语之讹转。见[紧那罗]条。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聚墨

以譬物之黑者。无量寿经上颂曰:「光顏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焰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光焰耀。皆悉隐蔽,犹若聚墨。」观佛叁昧海经叁曰:「优婆夷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叁藏

四部之阿含经等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為论藏。此叁藏之根本皆佛说,於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於小乘,故於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訶衍藏Mahāyāna iṭaka,以对小乘之叁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訶迦叶於耆闍崛山...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新作世尊,旧作祐。德助成,或福助成之义。玄应音义一曰:「祐。祐,助也,谓德相助成也。旧经多言祐者,福祐也。今多言世尊者,為世所尊也。此盖从义立名耳。」同二十一曰:「祐,於救切,世尊号也。谓有德自祐。祐,犹助也,梵言婆伽婆,正言薄迦梵Bhagavat也。...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部般若

又以八部总该般若。金刚仙论一曰:「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是),第叁部一万八千偈(光讚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鼓天

击鼓之天人。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陀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乘十八不共法

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叁念无失;四无异想,於一切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不离禪定也;六无不知已捨,佛照了一切法捨离之,而不执着也;七欲无减,欲度诸生而心无厌足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阿难放光

阿难為多闻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说法,故佛灭后,迦叶结集叁藏时使阿难昇师子座復演其说法。增一阿含经一颂之曰:「阿难仁和具四等,意转入微师子吼,顾眄四部瞻虚空,悲泣挥泪不自胜,便奋光明和顏色,普照主如日初,弥勒覩光及释梵,叉十希闻无上法。」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净菩提心门

清净之菩提心,是东方阿閦如来之叁摩地,一切生成佛之正因也。一切生必以此净菩提心為因,证入一切如来之境界,故有门之称。大日经疏一曰:「入佛智慧有无量方便门,今此宗直以净菩提心為门,若入此门即初入一切如来境界。」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香山大树紧那罗

居於香山大树之紧那罗也。紧那罗者,八部之一,音乐之神。见[大树紧那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螺髻梵王

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着心有高下,不依...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鬼城

乾闥婆城之异名。蜃气楼也。乾闥婆為八部之一,鬼神之类,故名鬼。见[乾闥婆城]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行观

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叁界分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麤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者静也,妙也,离也,观而欣之。依此厌欣之力,次第断下地之惑也。故亦谓之厌欣观。但依如此上下对望之厌欣力,不能断第九有顶地之惑,以彼為更宜对比之上地故也,断有顶地...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长髮梵志

梵志之头髮长者。伽耶山顶经曰:「与大比丘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髮梵志。」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双鱼宫

十二宫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一。以二鱼為叁昧耶形。见胎曼大钞六。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九方便

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平等法

一切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斯芩王

支娄迦讖译之般舟叁昧经劝助品曰:「佛告颰陀和,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名私訶摩提,有大国名颰陀和。有转轮王维斯芩往到佛所。佛為说是叁昧(念佛叁昧),王闻之欢喜,持珍宝散佛上。时私訶摩提佛般涅槃后,维斯芩王寿终。还而自生於其家為天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婆沙论

Vibhāṣā-śāstra,广解广说经论之义者,总名毘婆沙论,是通名也,然别题毘婆沙论者,藏中有四部:一、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鞞婆沙论。叁、五事毘婆沙论(已上小乘)。四、十住毘沙论(是大乘)也。其他律部有善见律毘婆沙。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小二乘

大乘小乘也。一切经自教义之上分此二者,以对於小机说罗汉之道。為小乘,以对於大机说作佛之道為大乘。四部之阿含经等為小乘,法华经维摩经等為大乘。智度论百曰:「阿难知筹量生志业大小,是故不於声闻人中说摩訶衍。(中略)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他人之别,是故有大小乘...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现一切色身叁昧

略称普现叁昧。如妙音观音自在示现一切生色身之叁昧名。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中略)得现一切色身叁昧。」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生佛一如

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生,佛者,悟之佛陀,一如者,无差别之义也。或曰凡圣一如。谓為迷悟不二亦同。即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也。宝积经曰:「生如即如来如,如来如即生如,生如来无二无别。」不增不减经曰:「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生界,此二法者...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訶利帝母

即[鬼子母神]也。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往昔王舍城中有独觉佛出世,為设大会,有五百人各饰身共诣芳园,途中遇怀妊牧牛女持酪浆来,劝同赴园。女喜之舞蹈,遂堕胎儿。诸人等捨之赴园内,女独止而懊恼,便以酪浆买五百菴没罗果,见独觉佛来女傍,顶礼而供养之,发一恶愿曰:我欲来...

《佛学大辞典》 / 368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通戒

又云略戒:「诸恶莫作,(或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之偈颂也。是过去七佛所通说,又為通於一切大小乘之戒经,故谓之通戒。七佛各有通戒。见七佛通戒条。(CBETA註:疑為见[七佛通戒偈]条)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青龙寺仪轨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之异名。叁卷,唐法全在青龙寺译出。大日经四部仪轨之一。又有青龙寺仪轨一卷。失译。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知识

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与六麤相中之智相同。就心体云智识,就无期之相云智相。见[智相]条。 又(术语)朋友之异名。如云知人,我知其心识其貌之人也。又我所知之人也。非多知博识之义。诸经之初有「皆是大阿罗汉。所知识。」即就為人所知而云:其人善,為善友善知识。恶,则為恶...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喫素

郑康成礼注曰:「素食平常之食。」汉书霍光传曰:「昌邑王典丧不素食。」注云:素食,菜食无肉也。金史世宗纪曰:「山陵每以朔望致祭,朔则用素,望则用肉。」东京梦华录曰:「有素食店。」剑南集曰:「有素饭诗。」鼠璞曰:「今俗人食叁长月素。释氏智论,天帝释以大宝镜照四部神...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部合断

五部者,迷於四諦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於世上事相之一部修惑也。叁界九地各有此五部。依萨婆多部之义,则佛与独觉先於凡夫地以有漏智之六行观,合断下八地之见修五部也(不能以有漏智断第九地之惑见[六行观]条),合断此之法,八地之五部,分上上品乃至下下品之九品,先自上上品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二部

小乘之分派,诸说不定,今记其梗概,有二部四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之五种。但四部五部為以戒律為本之异说,二部,十八部等则正為宗义之分派也。二部即上座部大部。此有二种:一為结集之异同,非宗义之别称。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於窟内与窟外两处结集叁藏。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恶知识

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註曰:「大士处世,犹日月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见形為知,见心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禁

谓五戒也。寄归传一曰:「若泛為俗侣,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遂广彰於七篇。」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百毳徒

毳徒,着毳衣之徒。毳衣,以鸟毛织成之衣也。五百,五百人也。传灯录曰:「道潜禪师,河中府人,姓武氏。初诣临川謁净慧,慧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而為王侯所重。后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化定慧禪师,建大伽蓝,号曰永明。请居之,师坐永明大道场,常五百。」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十二

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生也。佛将於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 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叁,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叁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

《佛学大辞典》 / 595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神力无碍用

一、多世界置一尘无碍用。二、一尘现多佛剎无碍用。叁、海水置一毛孔往返十方不嬈生无碍用。四、多世界内自身中示现一切神通无碍用。五、一毛繫多金刚山持行十方令不怖无碍用。六、多劫作一劫力作多劫示现成坏差别无碍用。七、多世界现四大变坏不恼生无碍用。八、多世界叁...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断绝生命之相续也。大乘义章七曰:「隔绝相续,目之為杀。」大日经疏十释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没[口栗]底也(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灌佛偈

勅修清规佛降诞曰:「维那宣疏毕,举唱浴佛偈云: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五浊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偈出浴像功德经。日本莹山清规浴佛偈曰:「稽首大圣薄伽梵,天上天下两足尊。我等今以功德水,灌浴如来净法身。」未知出於何典。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邪婬戒

五戒之一。对在家之二禁止姦他妻等不正之婬事也,若為出家戒,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婬戒。如梵网经之十戒是也。梵网经疏下曰:「五邪正俱制,二但制邪婬。」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梵语僧伽Saṁgha,此译,旧译家谓四人已上之和合,新译家谓叁人已上之和合。天台观经疏曰:「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法华义疏二曰:「四人已上,至万二千人以还悉名為。」法华玄赞一曰:「者僧也。理事二和,得名也。叁人已上得僧名故。」见[僧]条。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生根

生之根性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解法相,知生根。」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感应妙

十妙之一。生感佛菩萨灵应之善根发动曰机,应此机而垂佛菩萨之利益曰应。是有四句:一冥机冥应。於过去善修叁业,於现在未运身口,籍於往昔之善根,是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為冥应。二冥机显应。於过去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於现前得利...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界皆成佛

法华经迹门中说地狱等十法界之生成佛。其中佛界為已成,故不言之,序品五佛开显中,过去佛章若有生类以下之文,明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五界五乘之成佛,又譬喻品之首法说段之终,四领解之文具出八部。八部中,天与修罗,天界修罗界也,龙与迦楼罗及摩睺罗伽,畜生界...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四部

义净叁藏渡天时,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归传一曰:「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国相承大纲唯四。註云:一、阿难耶莫訶僧祇尼迦耶,周云圣大部。分出七部,叁藏各有十万颂,合叁十万颂,周译可成千卷。二、阿离耶悉他陛攞尼迦耶,周云圣上座部。分出叁部,叁藏多少同前。叁、阿离...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经

说四諦十二因缘之理,詮空寂之涅槃者,十二部经中唯存九品。四部之阿含经等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成就生力

菩萨十力之一。见[十力]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陀罗尼形

谓如来万德轮圆具足之总持身也。大疏十八曰:「陀罗尼形者,谓总束真言轮而以為身,即成智门身也。」义释十叁曰:「陀罗尼形者,谓总成向来真言轮,而以為身,即成普门身也。由住此总持身故,於一切生前,示所喜见身,说所称机之法,无有差谬,同入佛智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般若

一共般若,即台宗之通教也。通声缘菩叁乘说之,叁乘共修证之,故曰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台宗之别圆二教也。唯对於别圆之二菩萨说之,不共於声缘之二,故曰不共般若。见智度论百。 又一世间般若,未行寂静真实之般若,常行有见有相之般若也。二出世间般若,於其中心如虚空,平等...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