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条搜索结果

白象

象有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佛学辞典》 / 379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形像

日经一曰:「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执莲在鹅上。」日经疏五曰:「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

《佛学辞典》 / 142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光明佛

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訶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剋其本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為父,瞿那為母。」

《佛学辞典》 / 55字 / 10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阎曼德迦

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威德明王,六足尊。五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令轮身。胎曼陀罗钞叁曰:「威德密号也,威德金刚也,正名焰曼德迦也,汉号不明。」见[降焰魔尊]条。

《佛学辞典》 / 93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无相菩提

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於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為座,是也。」

《佛学辞典》 / 98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涅槃四种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乐。此即涅槃之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寂静,名为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矜羯罗

又作金伽罗Kiṁkara,不动明王八童子之第七,与制吒迦侍不动明王之左右者。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曰:「矜者问事也,羯逻者驱使也。(中略)此神作小童子形,有两种:一名矜羯逻,恭敬小心者是。一名制吒伽,难共语恶性者是。」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童子秘要法品曰:「法波罗蜜慈...

《佛学辞典》 / 215字 / 9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迷心

转倒事理之妄心也。楞严经十曰:「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日经一曰:「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乘入道章下曰:「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佛学辞典》 / 69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形像

不空羂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叁说:一者叁面十臂,一者叁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叁面六臂也。叁面六臂者叁面各有叁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叁面六臂。正中面慈悲熙怡,如首戴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

《佛学辞典》 / 283字 / 9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忿怒明王

一、焰鬘得迦忿怒明王,以為种子,字变成明王。光如劫火,身作青云色,有六面六臂六足,身短,腹,作忿怒相。利牙如金刚,面各有叁目,以八龙王為眷属,以虎皮為衣,以髑髏為冠,乘小牛,足蹈莲华,鬚赤黄色,有辩才,头戴阿閦佛而坐。恶相顾礼,正面笑容,右面黄色...

《佛学辞典》 / 1215字 / 9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喝里

夜叉名。又作訶利。译曰狮子。孔雀王咒经上曰:「訶利,梁云狮子。」孔雀王咒经曰:「喝里。」

《佛学辞典》 / 40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光明王发心因缘

贤愚经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说,光明王自外国得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於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菩提心。

《佛学辞典》 / 101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善施太子

旧称须拏太子,须提梨拏太子。新称苏达拏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拏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象与婆罗门之罪放国,携妻与一男一女,入檀特山住。时有贫老梵志名鳩留孙来乞二子,善施太子喜而与之。」

《佛学辞典》 / 91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宝幢如来

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眾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為拳,安於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為无点之字,以是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

《佛学辞典》 / 260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辞典》 / 606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佛母孔雀明王咒经

叁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芻為眾破薪,螫於黑蛇,苦痛甚,阿难向佛求救,佛為说孔雀咒,诸译中,今此本流通。

《佛学辞典》 / 47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光明王

释迦如来於过去為阎浮提之国王。称為光明。

《佛学辞典》 / 20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辞典》 / 617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除盖障菩萨

除一切盖障之略名。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日经一曰:「次行者於右方,次作名称除一切盖障,执持如意宝。」同疏五曰:「次於第二重日如来左方画除盖障菩萨,(中略)左手持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作施无畏手。此菩萨及诸眷属皆是慈悲拔苦除障门,正以此菩提心中如意宝珠施一...

《佛学辞典》 / 149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观音印

日经四曰:「以定慧手合,散舒五轮,犹如铃鐸。以虚空地轮,和合相持作莲华形,是观自在印。」

《佛学辞典》 / 40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蛇首尾

杂譬喻经曰:「昔有一蛇,头尾自諍,头语尾曰:我应。尾语头曰:我应。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在前,故应。汝无此术。尾曰:我使汝去,故得去,若我不去,则汝不得去。以身绕木叁匝,叁日不已,求食不得,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放我,听汝為。尾闻其...

《佛学辞典》 / 153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地震动,时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辞典》 / 355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密教结界法

密教於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叁虚空网,四火院,五叁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於地其橛為金刚橛,其橛之根或说到金轮际,或说到水轮际等。是十八道之第六也。第二四方结,又...

《佛学辞典》 / 516字 / 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辞典》 / 882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毘卢遮那

密教之本尊日如来也。之梵语為摩訶。而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毘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日。今梵汉双取,故曰毘卢遮那。但以毘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毘卢舍那]条。

《佛学辞典》 / 99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叁兽

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乘為叁兽。叁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辞典》 / 420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二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辞典》 / 716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度即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解即解脱也,谓众生未解烦恼业缚者,令其得解也。 叁、未安者令安,安即安住也,谓众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众生未灭生死...

《三藏法数》 / 152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菩提

佛之菩提,对於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為菩提而非。佛之无漏慧。乃為菩提而也。唯识论一曰:「由断碍解所知障得菩提。」法华论曰:「菩提有叁种: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佛果菩提也,今指之為佛菩提。

《佛学辞典》 / 108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四安乐行

此四安乐行者,乃清凉澄观国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谓涅槃之果,名为安乐;修此行者,能趣涅槃,故名安乐行。又住此四行,则身静神定,外苦不干,故名安乐行。(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毕竟空行,毕竟空行者,心境两忘,空有双会也。法华经云:行处近处。谓以观照理,如...

《三藏法数》 / 346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功德使

唐朝置管领天下僧尼之官,谓為功德使。僧史略中曰:「会要云:历十四年,勅内外功德使并宜停置。若然者,代宗朝早置功德使。」

《佛学辞典》 / 55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瑜伽宗

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日宗。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宗相对。菩提心论心钞上曰:「瑜伽日经宗通名也。谓日经等也。此经疏中指日经云此瑜伽宗故。」 又支那之法相宗在印度名為瑜伽宗。寄归传一曰:「所云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则瑜伽...

《佛学辞典》 / 124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辞典》 / 485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金刚藏王

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眾中即...

《佛学辞典》 / 414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莲华王

有二人:一,弥勒所问本愿经曰:「过去有太子,号莲华王。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出游,道见一人,身体病癩,见已悲念,问病者:何药能疗?答曰:得王身之髓涂身,其病乃愈。是时太子即破身骨,与髓於病人。欢喜惠施,心无悔恨,尔时之太子。即我身是也。」(取意)。一,百缘经四曰...

《佛学辞典》 / 307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宛列传曰:「月氏在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辞典》 / 189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髻文殊

顶上结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辞典》 / 280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佛顶白伞盖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三十三天善法堂中。与诸比丘诸菩萨天主帝释无量众俱。尔时婆伽梵敷座而坐。即入普观乌瑟尾沙三昧。时婆伽梵忽从肉髻。演出秘密微妙法行。 南谟一切诸佛诸菩萨众 南谟佛陀耶 南谟达摩耶 南谟僧伽耶 南谟七俱胝佛诸声闻众 南谟世间所有阿罗汉众...

《佛顶白伞盖陀罗尼经》 / 光禄大夫大司徒三藏法师沙啰巴奉诏译 / 4783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辞典》 / 449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六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辞典》 / 495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杀多生

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為贪财故,或復欲害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復欲造多无间业,我寧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於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佛学辞典》 / 369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势至

具名势至菩萨,得势。梵语摩訶那鉢Mahāsthāma rā ta,阿弥陀叁尊之一。侍於阿弥陀之右胁。主佛之智门者。菩萨之智至一切处,故名势至。真言以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叁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势至。」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曰...

《佛学辞典》 / 206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印,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辞典》 / 203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瑞像

优填王始以栴檀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精舍,高六十餘尺,有刻檀佛像,上悬石盖,鄔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昇天宫為...

《佛学辞典》 / 186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部般若

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觉世尊,前已為我等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辞典》 / 435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圆觉经

具名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光明藏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疏钞科叁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辞典》 / 433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鉢吒

Paṭṭa绢之幅无条相者,谓為縵衣。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畾/(冗-几+互))毛]。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辞典》 / 150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一切如来定

空叁昧也。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叁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為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者。如般若经说: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叁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多。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

《佛学辞典》 / 138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摩訶衍

具曰摩訶衍那Mahāyāna,译曰乘。声闻缘觉二乘之教法為小乘,菩萨之教法為乘。慧苑音义上曰:「摩訶衍,具云摩訶衍那,言摩訶者此云也,衍那者云乘也。」胜鬘经曰:「摩訶衍者,出世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起信论曰:「摩訶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智度...

《佛学辞典》 / 135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辞典》 / 582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辞典》 / 1921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降焰魔尊

又曰焰漫德迦,又曰六面尊,六足尊,威德王。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神验念诵法曰:「圣阎曼德迦威怒王。」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威德仪轨品曰:「阎曼德迦忿怒王。」又曰:「威德尊。」日经疏六曰:「降焰摩尊。」秘藏记末曰:「阎摩德迦尊。」仁王经仪轨上曰:「威怒六足金...

《佛学辞典》 / 242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荼吉尼

Ḍākini,又作荼枳尼、拏吉儞、吒枳尼。夜叉鬼之一类,有自在之通力。六月前知人之死,取其人之心臟食之。使修其法者得通力云:是外道邪法之一种,四门神供之一神也。慧琳音义叁十五曰:「荼枳尼,梵语。则鬼之总名,能魅人,与人通者也。」日经疏四曰:「荼吉儞,世间小术。亦於...

《佛学辞典》 / 604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辞典》 / 93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善逝子

日如来之称。日经七曰:「随善逝子,所修习。」

《佛学辞典》 / 22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