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条搜索结果

地藏

梵名乞叉底蘗沙Kṣ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观察眾机,於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為地藏院中...

《佛学大辞典》 / 915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施无厌

摩揭陀国之那兰陀,译曰施无厌。玄奘久学於此。见[那烂陀]条。梵Nālanda。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牛头山

梵名瞿室[飢-几+夌]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闐市南十叁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餘里,有瞿室[飢-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於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放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庆昭

钱塘人。姓胡氏,字子文。出家后,侍奉先源清十七年。源清寂后,嗣其讲,不坠家风。景德元年,住梵天,讲风大振。初源清,洪敏,扶其师晤恩之光明玄义发挥记,作难辞二十条。知礼着扶宗释难以斥之。景德叁年,师与智圆共撰辨讹,亦救发挥之说。知礼作问疑反詰之。往復五番,经...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草堂

姚兴於长安建四个大,第一大名草堂。即罗什译场草堂所在之处。唐昭宗重建之。佛祖统纪五十叁曰:「昭宗勅罗什译经处,重建草堂。」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四韦陀院

天竺祇洹精捨之中,有四韦陀院,以许佛徒之研究。僧史略上曰:「祇洹中有四韦陀院。」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天童山

一作天潼山。在浙江鄞县六十五里。甚高秀。有玲瓏岩龙隐潭诸胜。本名太白山,以太白星化為天童降下,故名天童山,我国五山之一。天童在焉。佛祖统纪叁十七曰:「晋永康中,沙门义兴庐於山上,有童子来给薪水,曰吾太白星也,上帝遣侍左右。言讫不见。」大明一统志四十六曰:「天...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向大乘

总称一向专学大乘不兼小乘之。非一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方丈

禪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主曰方丈,因其住於此也。古来之说维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於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釐国宫城周五里,宫正北六里有塔,是说维摩经处。东北四里许有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叠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摩訶衍僧伽蓝

Mahāyāna-saṁghārāma,摩訶衍译曰大乘,僧伽蓝译曰眾园。即大乘也。法显传曰:「於阿育塔摩訶衍僧伽蓝甚严丽。」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普济

也。本称為前。普陀山志叁曰:「在白华顶南灵鷲峰下,歷代废兴不一,明万歷叁十叁年勅建,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禪。国朝康熙四年乙巳夏,遭红毛寇劫掠焚燬,大殿犹巍然独存。叁十八年南巡,御题普济群灵额赐前,遂改今名。」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驱龙

持戒之罗汉,依戒力而驱逐毒龙也。婆沙论四十四曰:「昔此迦湿弥罗国中有一毒龙,名无怯惧(梵云阿利那),稟性暴恶,多為损害。去彼不远,有毘訶弥(译曰),数数為彼龙所嬈恼。有五百大阿罗汉,共议入定,欲逐彼龙,尽其神力,不能遣。有阿罗汉自外来,诸旧住僧為说上事。时...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剎竿

长竿之上以金铜造宝珠焰形,以立之於前。剎者土田之义,以表梵剎,故名剎竿。又西国不别设幡竿,於塔上立竿柱(即九轮),竿头安置舍利,其义同土田,故亦名剎竿。竿之梵语,乃刺瑟胝(Yaṣṭi巴Raṭṭhi)也。见[金剎]条。联灯会要阿难章曰:「祖问迦叶云:师兄!世尊传金栏袈裟外...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天竺

印度之古称。西域记曰:「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云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应音义曰:「竺今作篤,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一说云:贤豆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也。」希麟音义曰:「竺音篤,或云身毒,或云贤豆,或云印度...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比丘尼所住之也。世亲传曰:「於阿输闍国起叁,一比丘尼,二萨婆多部,叁大乘。」我国西晋建兴中,尼净检等於洛阳城西,创建竹林,是為尼之始。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一向小乘

总称一向专学小乘不兼大乘之。非一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真觉

為隋开皇时所建。智者大师示寂於此。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法门

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见清一统志。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如天童有玲瓏严王印。日本禪剎皆有其之印。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谓入式之视篆者,即视此印也。见象器笺十九。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菩萨僧

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僧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白马

在河南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於鸿臚。遂取為名。创置白马。此僧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间,俱重修。洛阳伽蓝记曰:「白马,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在西阳门外叁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腊八粥

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為腊日。魏臺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又西域诸国志云:天竺国十二月十六日為腊,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為腊月,故八日為腊八。吴自牧书...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阿兰若

Āriṇya,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又作阿兰那,阿兰攘,阿兰若迦,阿练若,阿烂拏,阿练茹,曷剌[羊儿]等。译曰无諍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华严经一曰:「阿兰若法,菩提道场。」大乘义章十五曰:「阿兰若者,此翻名為空闲处也。」慧苑音义上曰:「阿兰若言阿兰那...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库头

之旧称。司内之出纳者。百丈清规副条曰:「副者,古规曰库头。今诸称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此一职。」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香山

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為唐日照叁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勅為香山。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龕,浮图八角,庄丽冠於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玄奘

唐大慈恩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紫衣

紫色之袈裟或上衣也。是非佛制之色,乃赐僧之紫衣,始於唐之法朗等。僧史略下曰:「按唐书,则天朝有僧法朗等,重译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為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由之革命称周,法朗薛怀义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袈娑金龟袋。其大云经颁於天下,各藏一本...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宝林

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 又(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叁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

《佛学大辞典》 / 531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白云宗

宋白云庵清觉,於禪门立一宗,取所居名為白云宗,其徒眾谓為白云菜。释门正统四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僧孔清觉,称鲁圣之裔,来居杭之白云庵。涉猎释典,立四果十地以分大小两宗,造论数篇传於流俗,从者尊之曰白云和尚。名其徒曰白云菜,亦曰十地菜。」释氏稽古略四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东天竺国人。说法时,能感群马,得解悲鸣,故曰马鸣。依百本大乘经,造起信论,是为初祖。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叁祖也。南天竺国梵志之裔。始生之日,在于树下,因入龙宫,而得成道,故号龙树。申明起信论义,是为二祖。(梵语梵志...

《三藏法数》 / 573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龙兴

唐玄宗勅天下诸郡建开元龙兴。见佛祖统纪五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行者

禪语。方丈之侍者。释氏要览上曰:「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鉢,欲依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禪林象器笺八曰:「有髮而依止僧,称為行者。」 又(术语)Ācarin,修行佛道者。释氏要览上曰:「经中多呼修行人為行者。」观无量...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高明

為唐时所建。智者大师之幽溪道场也。藏有大师之龙衣紫金鉢。又有天竺来之贝叶经。為大师所藏。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院主

又名主。禪家监事之旧名也,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主。院主之名,以住持之称号既滥,故改為监事云(住為一山之主)。释氏要览下曰:「监会要云:监者总领之称,所以不称院主者,盖推尊长老。」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高丽藏

高丽国彫刻之大藏经也。又称丽藏,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藏经,如前后凡有叁幅:一、显宗二年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為文宗朝所刻者。叁為高宗二十四年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為五千轴。藏於符仁。高宗二十年,為蒙兵所...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峨眉山

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县西。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一名大峨山,与中峨小峨相连故,合称叁峨。周迴千里,有石龕一百二十,大小洞四十。山顶有号光相。為普贤菩萨示现之灵场,因而着名。方舆记所谓:「自白水经八十四盘山,径如线,登躋六十里而至」是也。五杂俎四曰...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鹿

梵语疑[口栗]Mṛga,又曰捨麼攞。佛於鹿苑初转四諦法轮,因以鹿為转法轮之叁昧耶形。毘奈耶杂事曰:「佛言:凡印有二种: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施主名字。」梵语杂名曰:「鹿,疑[口栗]。又,捨麼攞Śambara。」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纲维

中之役名。纲领内维持佛事者。主,上座,维那叁者,谓之叁纲。见义楚六帖六。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六祖

禪宗衣鉢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叁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一日谓眾曰:吾於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鉢。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要...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开善

梁武帝為宝德大士建塔名曰开善,礼敬智藏法师使居之。见稽古略二。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西明

唐高宗时於长安立之。佛祖统纪五十叁曰:「唐高宗勅建西明大殿十叁所。」稽古略叁曰:「戊午显庆叁年,六月十二日,帝创西明成。十叁日帝出绣像长幡,送安奉。(中略)七月,詔迎玄奘法师入居西明。」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开元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詔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即以纪年為号。其后兴废不一。现今存者已无多。 又福建泉州温陵开元。唐中宗嗣圣叁年,郡儒黄守恭所创基。以匡护為第一世。九年号兴教,神龙元年,改為龙兴,开元二十六年,玄宗勅各州郡置开元,復更称為开元。至宋代支...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马苑

汉之白马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院之役员。西土称之為净人。比丘尼传曰:「告官,官共视。」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鹿园

在东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求法高僧传上曰:「那烂陀东四十驛许,寻弶伽河而下至蜜栗伽悉他鉢那。唐云鹿园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鸡园

见[鸡园]项。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僧祐

梁京师建初僧祐,律学之名匠也。出出叁藏记,释迦谱,释迦方誌,弘明集等行於世。天监十七年寂,寿七十四。见高僧传十一。唐南山律师為此师之后身云。见宋高僧传道宣传。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知事

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禪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都,监,副,维那,典座,直岁诸役為东班,称此等僧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稽其佛世,饮光位眾於灵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对出家送丧

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毘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芻,可令能者诵叁啟无常经并说伽陀為其咒愿。事了归,便不洗浴随处而散。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不净洁,身近死尸身不洗浴。佛言:不应尔,可洗身。彼即俱洗。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不...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沙弥着香為龙

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鉢授沙弥使洗,鉢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两手捉绳床脚,其师去时与[绳床]同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沙弥得饭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染着,即作恶愿。我当作福夺此龙宫殿。龙言后...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玉华

即玉花。见[玉花]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观音籤

於观音之前,引竹籤以卜吉凶者。释门正统叁曰:「又有菩萨一百籤,及越之圆通一百叁十籤,以决群迷吉凶祸福。祷之诚者,纤毫不差。叙其事者,谓是菩萨化身所撰,理或然也。」依此说则有一百籤与一百叁十籤之两种:一百籤者从天竺之观音院起,一百叁十籤者从越之圆通起。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都总

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黄教

喇嘛教之一派,十四世纪顷,宗喀巴Tsongkha a慨红教之腐败而别為开始者,衣冠等皆用黄色,行於西藏,蒙古,伊犁。西藏新志中曰:「黄教之大喇嘛有四:一达赖喇嘛。二班禪喇嘛。叁哲布尊丹巴。四多伦诺尔阿嘉胡图克图。相传哲布尊丹巴,為菩萨之转生,其势力普及蒙古地方。在图...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不思议疏

解释大日经第七卷之疏也。為唐灵妙沙门不可思议法师所着,有二卷,附於大日经疏之后。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朝鲜之佛教

叁国佛教略史曰:「世尊灭后一千叁百餘年,当西洋纪元后四百年代(佛教入汉叁百餘年),秦主苻坚遣沙门顺道送佛像经文於高勾丽。是為朝鲜佛教之始。时高丽王小兽林二年也。王受之。越叁年,始创肖门以置顺道。是為佛之始。」又曰:「朝鲜之佛教,现所存者有二派:一渐派,又名...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禪宗六知事之一。监督一者。与[主]同。释氏要览下曰:「会要云:监者惣领之称,所以不称院主者,盖推尊长老。」祖庭事苑八曰:「僧史曰:知事叁纲者。若网罟之巨缕,提之则百目正矣,梵语摩摩帝,此云主,即今监也。详其主起於东汉白马也,既爰处,人必主之。於时虽...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玉花

宫名。唐玄奘叁藏,於玉华宫译大般若经。释门正统八曰:「显庆四年,以玉华宫為,追崇先帝,詔居之,於此译大般若经,涉四年,成六百卷。」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呼召三十三天印第二十

先以左手四指把拳。次以右手握左手大母指。亦如把拳。令左手大母指。在右手虎口中出头。以右手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俱智俱智(二)俱耶利(三)遮利遮利(四)遮犁隶(五)苏婆诃 此陀罗尼印咒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临欲眠时。诵此咒一百八遍。心中所愿于梦寐中悉得知见。若能...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88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大天五事妄语

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叁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彦悰

乡贯不详。唐贞观末,学於玄奘门。着大唐京师录傅十卷,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大慈恩叁藏法师传十卷,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叁卷。年寿并缺。出於大唐内典录等。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可观

四明法智之四世法孙,宋秀州当湖竹庵之解空尊者,名可观。少依车溪择卿之讲席,得旨,择卿印可之,又见慧觉於湖州,在雪窓之下读指要钞,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云云。豁然喜曰:世间之文字言语,皆糟糠耳。高宗绍兴戊午司当湖德藏院,乾道七年秋,住北禪之天台,淳熙九...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结跏趺坐

佛陀之坐法也。结加趺於左右髀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释尊...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内葬

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长生库

贮长生钱之库藏。今俗呼典当為长生库。老学庵笔记曰:「今僧輒作库,质钱取利,谓之长生库。梁甄彬尝以束苧就长沙库质钱,后赎苧还,於苧束中得金五两,送还之。」则此事亦已久矣。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千臂总摄印第五

起立并足。先仰右手掌。五指各相附。后以左手掌。仰压右掌上当心着。此名总摄千臂印。此印能伏三千大千世界魔怨。咒曰。 怛侄他(一)婆卢枳帝(二)摄伐啰耶(三)萨婆咄(徒讷切)瑟吒(四)乌诃耶弥(五)莎诃(六)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01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传灯

明释传灯,字无尽,号有门。居高明。博通内典。传南教宗。释楞严维摩诸经。着天台方外志。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长明灯

又名续明灯,无尽灯。佛前夜昼常明之灯也。五百问曰:「问:续佛光明昼可灭不?答不得,若灭犯堕。」勅修清规亡僧曰:「夜点长明灯。」刘餗隋唐嘉话曰:「江寧县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按自晋迄唐,凡五百许年。可谓久矣。又日...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尸罗不清净

义林章表无表章曰:「定道得缘者,经中说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又万善同归集曰:「经曰:尸罗不清净定不现前。」谓戒行不清净,心身不安稳,则禪定不成就也。天台之止观四反之,而谓「尸罗清净叁昧现前。」又,唐高僧传廿二曰:「释真慧隋开皇十二年出家,受具大通诸禪师。禪...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慧琳

唐西明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始事不空叁藏為沙弥。印度之声明,支那之训詁,无不精奥。撰大藏音义一百卷。元和十五年,寂於西明,寿八十四。见宋高僧传五。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善导

唐光明善导,称光明和尚。闻河西道绰讲净土之观经,发心於念佛一门,悃篤精苦,头燃如拂。续至京师,激发道俗,专使愿求往生。叁十餘年无别寝处,除洗浴外,曾不脱衣,举目不见女人,一切名利心不起念,写阿弥陀经,十万餘卷,所画净土之变相叁百餘堵,尝称佛名,口出光明。高...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金山

在江苏省镇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始於此,设水陆会。至宋改号龙游。以佛印禪师了元,尝住此,与苏軾问答而着。见释氏稽古录二,续传灯录五等。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

天衣怀

叁十二祖传曰:「义怀,北宋真仁间人,永嘉乐清陈氏子也。长游京师,依景德為行童。天圣中试经得度,至姑苏,礼明觉於翠峰。因汲水折担,忽然有悟。其后七坐道场,化行海内。崇寧中勅謚振宗禪师,清雍正十二年封圆湛振宗禪师。」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