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為意,意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為一切眾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觉悟之内,不入一切眾惑,故譬以城。圆觉经曰:「一切诸眾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中略)爱憎生於心,諂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圭峰疏曰:「了心性空,眾惑不入,如防外敌。」 又佛成正觉之都城。即摩竭陀国之伽耶城Gayā。因明大疏上曰:「乃振锡中区,以发...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oṁ,胎藏界之陀罗尼,冠曩莫之语,金刚界之陀罗尼冠唵之语。秘藏记末曰:「唵字有五种义:一归命。二供养。叁惊觉。四摄伏。五叁身。」一归命者,归依於佛,献无二之命之义也。所归之佛体有自佛他佛之二,自佛者,自心之本觉佛,即在缠如来也,莲华叁昧经所谓「归命本觉心法身,(...
《佛学大辞典》 / 500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溈仰宗之灵祐,依楞严经而揭叁种生,以提撕学者:一、想生,对於尘境而妄想之能思心也。二、相生,识情所思一切境界之相也。叁、流注生,识尘和合,念念相续之一切烦恼也。吾等无始以来以此叁者,污清净之镜智。人天眼目四曰:「师一日谓仰山曰:吾以镜智為宗要,出叁种,所谓想生...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俱生法执,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於一切法,妄生执着者。此妄执非由心分别而起,乃与自身俱生,故曰俱生。二、分别法执,為邪教及邪师所诱导,故分别计度而固执诸法之实有,是為分别起之法执。分别之法执,菩萨於见道顿断之,俱生之法执,於修道渐断之。见法苑义林章二执章。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见道,无始已来,初发真无漏智而观諦理,以断一切见惑之位。在声闻乘為世第一法后之预流向,在菩萨乘為初地之入心。二、修道,更观諦理而断一切修惑之位。在声闻乘為预流一来不还之叁果,在菩萨乘為初地住心已后乃至第十地。叁、无学道,证理断惑究意,更无法可学之位。在声闻...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体之义,因之义,不改之义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性者体也。」探玄记十八曰:「性是因义。」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体义名性,叁不改名性,四性别為性。」智度论叁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断绝生命之相续也。大乘义章七曰:「隔绝相续,目之為杀。」大日经疏十释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没[口栗]底也(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梵王所说之书云梵书。慈恩寺传叁曰:「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云实相日。越过现未叁时无相平等之日时也。大日经一曰:「越叁时如来之日。」同疏一曰:「以净眼观之,叁际之相了不可得,无终无始,亦无去无来,此实相之日。觉明常住,湛若虚空,无有时分修短之异。然以佛神力故,令瑜伽行者於无量劫谓如食顷,或演食顷以為无量劫,延促自在,...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為阿梨耶识,生一切万法,故指如来藏為识藏。楞伽经四曰:「如来之藏,是善不善之因,(中略)為无始虚偽恶习所薰故,為名识藏。」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譬禪定能正人之邪曲也。智度论曰:「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正,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直。」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小乘有部所说,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台家所谓见思二惑也。以无明為体,无明执着於事理之法,其性分不净,故曰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諦之真理,故曰无知。此无明俱起一切之餘惑,故举无明,即摄一切之烦恼也。二、不染污无知,以劣慧為体,劣慧為无始以来怠於学问研究之结...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俱生起之略。与吾生俱起之义。人之惑心之起,有二种,一曰分别起。二曰俱生起。若依邪师邪教邪思惟而起者為分别起。不假此叁者对於境自然而起者為俱生起。此中分别起,其惑强,却易断,俱生起弱而反难断。因而於见道先顿断分别起之惑,次於修道渐渐断俱生起之惑也。唯识论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為客。為污心性者,故名之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註「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於心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切世间,若眾生,若法,皆无有始,如今生从前世之因缘而有,前世亦从前世而有,如是展转推究,故眾生及法之元始不可得,故云无始。胜鬘宝窟中末曰:「摄论云:无始即是显因也,若有始则无因,以有始则有初,初则无因,以其无始则是有因。所以明有因者,显佛法是因缘义。」梵语杂...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真如為诸佛之证处,故云都。依随缘真如之义,吾等眾生由本觉真如之都而流出,轮迴於六道也。但是乃天台别教教道方便之所谈,非圆教证道之实说也。见[无始无明]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眾生之妄心,能使眾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眾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曰直往菩萨。渐悟菩萨之对。无始以来,於第八阿赖耶中,有菩萨之法尔无漏种子,无為二乘之修业,直进入菩萨之道位者。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曰欢喜地。菩萨修道位十中之第一地。菩萨既竣第一阿僧祇劫之行,无始已来,初发真无漏,而达於一分二空所显之理,断分别起之烦恼,因而得离凡夫之性,成為法身之菩萨。為极生欢喜之位,故曰极喜地,又曰欢喜地。唯识论九曰:「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一、相言说,执着色等诸相而生之言说也。二、梦言说,依梦中所现境界而生之言说也。叁、妄执言说,以念旧所闻,旧所作,而生之言说也。四、无始言说,无始以来,执着戏论,依种子薰习而生之言说也。五、如义言说,如义而生詮旨无殊之言说也。此中前四言说以虚妄说之故,不能谈真,...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地持经一说:一性种性,性者本性,谓自无始以来,法尔六处殊胜,而未种解脱分之善也。二习种性,习為习修,闻法界等流教法,习修眾善而成之种性也。唯识论九曰:「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阿难於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也。增一阿含经叁曰:「知时明物,所至无碍,所忆不忘。多闻旷远,堪任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得道力。」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名根本无明,无始无明。迷於中道实相之理者,名為无明,其无明有浅深麤细之别。故天台之别教分之為十二品,圆教分為四十二品,其中最微细深远之元本品类,谓之元品。是一切眾生所迷之元初根本,故名根本无明,此无明与真如之无始皆為无始,故名无始无明。然则此元品无明,為无始...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执持己心而不离之见解也。就种种之妄见而言之。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妄习,执见鏗然。」显密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对还灭门之语。无始以来,无明烦恼,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即惑业苦次第缘起之迷之因果也。四諦中苦集二諦為流转门。灭道二諦為还灭门。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菩萨於十地断十障,而证十真如:一於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适行真行,异生性障者,此地入心中断之所,即见道所断之烦恼所知二障也,此二障為无始以来凡夫异生之性,故云异生性。二於第二地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邪行障者其体為俱生所知障之一分。於诸有情身為行邪之障,故名邪行障。...
《佛学大辞典》 / 607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谓菩萨经叁祇百劫修行登因地最后之等觉位,入金刚喻定也。金刚喻定者,正将成佛时所入之定,知慧坚固,故以金刚為喻,一念打破无始无明而到达无上佛果之因位最后道心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二无知之一。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道理,法门之义理也,即智慧之劣者。是无始以来不学之结果也。但此无知非执着於物之不净性分,故云不染污,是以此无知非為悟諦理离生死之自行障,但為了知一切法成一切智人,普教化人之化他障,因而亦谓之化导障之惑,阿罗汉独断染污无知,不断不...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十八空之一。由因果之理推之,则世间一切之法,实為无始,更以慧眼观之,则诸法皆空,而无始之相亦不可得,此谓之无始空。见智度论叁十一。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自道体而生之力用得道,故由道发无畏之力用也。楞严经一曰:「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智度论二曰:「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明真妄互為熏习,染净之二法,相续不断也。一无明熏习,眾生有无始之无明,熏习真如,以熏习故,生妄心也,妄心者业识也。二妄心熏习,以此妄心还熏於无明,使增不了之念,更转而使现妄境界,妄境界者,转识及现识是也。叁妄境界熏习,此妄境界还熏动妄心以起诸浪,造种种之业,受...
《佛学大辞典》 / 290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线香之类。又有香气之灯烛。楞严经六曰:「能於如来形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迴於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起信论分无明為根本枝末之二、迷於法界理之原始一念,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叁细六麤之惑业,為枝末无明。依此判,则小乘之无明局於枝末无明,不问根本无明也。以彼不会真如不断法执故也。根本无明一名无始无明,真言称之為无始间隔,台家号之為微细无明与障中无明,胜鬘所说...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又曰即心是佛,即心成佛。為诸大乘教之极谈。言是心即是佛也。传灯录七(法常章)曰:「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同六(马祖章)曰:「僧问:和尚為什麼说即心即佛?师云: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碧严四十四则曰:「即心即佛即...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最极微细之无明也。就生起之次第而谓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等。就伏断之次第而谓為最后品无明。七帖见闻七曰:「约流转初无始无明云也。又元初一念无明云也。是即法性都忽然念起,名為无明。迷始一念无明也。又还灭门时断惑终故最后品无明云也。又终品无明释。」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谓生死之轮迴也。是依虚妄之惑业所感,其体非真宗,故云虚妄。讚阿弥陀佛偈曰:「我从无始循叁界,為虚妄轮所迴转。」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