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 条搜索结果

Kumbīra(鳩鞞罗,俱尾罗),一作金罗(俱吠罗)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罗,有鳞曰蛟龙。」西域记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罗兽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 又Kubera,北方沙门王之别名。阿育王经六曰:「復语鳩鞞罗(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焰摩

Yāma,欲界之名。欲界中第叁重之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叁十七曰:「灭焰摩宫乃至徧净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叁炎,乃至色究竟。」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叁百叁十六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百蝙蝠

结集大婆娑论之五百罗汉,前身為五百之蝙蝠。西域记叁曰:「南海之滨有一枯树,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有诸商侣止此树下,时属风寒,人皆飢冻。聚积樵苏,蕴火其下,烟焰渐盛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达磨藏,彼诸蝙蝠,虽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於此命终。...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形像

有二种:一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女品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為衣,在处常翘於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俱吠罗

Kuvera,神名。大日经一曰:「日,龙尊等,及俱吠滥。」同疏二曰:「俱吠罗。」案可与宫罗為一。见[俱罗]条(梵名Kubera者為旧形Kuvera者,新形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忉利

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多罗夜登陵舍。译言叁十叁。欲界六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銖、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面大黑

东密指為忿怒身摩訶迦罗。台密指為大黑沙门与辨才叁尊合一体。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王名,释尊因位為尸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叁十五曰:「尔时首羯磨,白释提桓因言:尸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叁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空无边处

六道之中属於道,故曰。在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四个楼阁,其一即此也。密教色心不二,故於显教以為无色之所,亦画色法之楼阁,以显其意。凡二层,下层有化佛。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黑耳

神女名。吉祥女之妹,常為损害於人者。新称黑耳。旧称黑闇。俱舍论光记五曰:「黑耳吉祥姊妹二人,常相随逐。姊名吉祥,所至之处能為利益。妹為黑耳,由耳黑故以名焉,所至之处能為衰损。旧云功德,黑闇女,译家误矣。」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沙门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月宫之子也。其名曰宝吉祥。势至菩萨之化现也。胎藏界曼陀罗以為外金刚部院之一眾而列之。起世经十及立世阿曇论日月行品说月宫之事。大日经疏五曰:「西门之南,与日相对,应置月,乘白鹅车。」秘藏记末曰:「月子,白肉色,杖上有半月形,乘叁鹅。」文句二下曰:「宝吉...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八

欲界有六。色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欲界六。第一四(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第二忉利(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第叁夜摩(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第四兜率陀(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第五化乐(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第六他化自在(威力...

《法门名义集》 / 365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内我

执身外之自在等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外我。执自之身心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内我。大日经疏七曰:「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禪,必当计着自心以為内义,彼见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我生,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等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力

是处非是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处非处力。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火神

又曰火。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陀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陀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陀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沙门

沙门品者,训以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净。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可以免众苦。 手足莫妄犯,节言顺所行, 常内乐定意,守一行寂然。 学当守口,宥言安徐,法义为定, 言必柔软。乐法欲法,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正而不费。学无求利,...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683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

世尊初生

会元十五云门章曰:「世尊初生下,一手指,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曰:下唯我独尊。云门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喫却,所贵者须下太平。」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厌魅

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陀罗。见[陀罗]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光子形像

画叁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萨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人形,置於左右,学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叁光像,大明星為菩萨形,日月二人形。若叁光俱依其本,即宜為菩萨形。若约其迹,则宜并為人形。今一是从本,二是就迹,本迹互显也。若约日月星辰阶位,则宜於日月后列明星。今...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辩才

又曰:大辩、大辩功德、辩才、大辩才功德、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妙音、妙音乐等。或為男,或為女,但以為女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或曰辩才,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8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臂

那罗延也。涅槃经二十四曰:「八臂摩醯首罗。」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八臂此云那罗延。」见[那罗延]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方

东方因陀罗,帝释也。南方燄摩罗,燄摩也。西方嚩嚕拏,水也。北方沙门沙门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也。东南护摩,火也。西南涅哩底,罗剎也。西北嚩庾,风也。约於八方之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兜率陀

即[兜率]。欲界诸之一。其义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人。於五欲皆知足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蜫勒

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篋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篋藏也。乃至今行於南竺。」同十八曰:「智者入叁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叁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曇门,叁者空...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那夜迦

Vināyaka,又作那耶迦,那也迦,频那夜迦,那耶怛迦,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那夜迦含光轨曰:「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兜率

名。旧作兜率、兜率陀、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斗瑟哆、珊覩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处,在夜摩与乐变化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陀,此云上足。...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Vairocana,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云:檀越踏卢顶上行。帝云:寡人不会。国师云:莫认自己清净法身。」大慧普说二曰:「高步卢顶,不稟释迦文。」普灯录十八曰:「坐断卢顶[寧页],须...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五有

四恶趣(为四)四(并前为八)六欲(并前为十四)梵(并前为十五)无想(并前十六)五净居(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是名二十五有。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8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频婆罗

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频婆罗香,或色鲜赤。或能现影,準前释帐。」 又(杂语)一作频跋罗。新曰婆訶。数量名。当於此方之十兆。玄应音义一曰:「频婆罗,按佛本行经云:频婆罗此数当十兆也。」同二十一曰:「频跋罗。」俱颂舍疏世品五曰:「十大阿芻婆為婆訶。」梵Vimvara...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兜率

兜率,此翻知足,谓於五欲境知止足故。此依空而居。人间四百年,為此一昼夜。则人间十四万四千年,方為此一年。若此寿四千岁,则该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年矣。参照[兜率]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欲

欲界有六重之,谓之六欲:一、四王,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二、忉利,译言叁十叁,帝释為中央,四方各有八,故从数而名叁十叁。叁、夜摩,译言时分,彼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译言喜足,於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千眼

帝释之异名。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白佛言: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復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為人时聪明智慧,於一坐间思千种义,观察称量,以是因缘彼帝释復名千眼。」最胜王经曰:「千眼帝释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善现

五净居之第叁。在色界四禪。善妙之果报显现,故名善现。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欢喜

又云大圣欢喜,大圣,圣。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者大自在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阎浮洲品

此经宋藏题为起世经,阇那崛多共达摩笈多译,进之为前经编入澄函,而丹藏题为起世因本经,达摩笈多译,却之为后经。今捡《开元录》,丹藏为正,故题加“因本”二字,译除阇那崛多,却之为后经,为取函焉。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啰婆悉帝城迦利啰窟。尔时,彼处众多比丘...

《起世因本经》 /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 6039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十玄门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舍佉

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释迦谱一曰:「舍佉汉云沸星。」玄应音义十八曰:「舍佉,或云鼻奢佉。此译云别枝,即是氐宿。」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云舍佉,此云黑鹿。」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楞伽

具云释迦楞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楞伽宝以為其臺。」名义集叁曰:「释迦楞伽宝,此云能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子

父母有七子,於病子慈心最深。七子譬人,,二乘,藏通别叁教之菩萨也。涅槃经二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於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则偏重。」章安疏曰:「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谓人二乘叁乘菩...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罗陀迦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罗陀,或曰金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金罗陀迦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曜

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其神下直於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宿曜经下列胡国波斯语竺语之名。日曜太阳,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竺名阿弥底耶(二合)Aditya。月曜...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王名。见[尸迦]项。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目

自在面上之叁目,以譬法身,般若,解脱叁德之不纵不横不一。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和上告白:“已得频来,二果未通。”问之:“已得频来,碍何等事不至真人?”答曰:“欲睹弥勒佛时三会二百八十亿人得真人时,及诸菩萨不可限载。弥勒如来巨身至尊长百...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337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欲界之食物须陀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并诸眾,皆用彼须陀之味。(中略)欲食时,即於其前有眾宝器自然成满,须陀味种种异色。诸子中有胜堂者,其须陀味食色最白净。若彼子果报中者,其须陀味色则稍赤。若彼子福德下者,其须陀味色则稍黑。时彼子以手取...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谓叁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

《三藏法数》 / 255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