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舍卫之城,城名拘萨。国中有诸荡逸淫乱之众,专为凶恶,不随径路,一国患之,以为酷苦,伴党相追,共为恶逆,官家求取,驰走叵得。于时国中诸比丘尼,俱共游行,树下精专,思惟正道,不舍心怀。众比丘尼,智慧第一,名曰差摩;神足第一,名莲华鲜,各各有德行,威神巍巍。时天...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40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8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Kokālika,巴Kokāliya,又作俱迦离,仇伽离,瞿迦离,俱迦利。比丘名。译曰恶时者,牛守。提婆达多之弟子。大宝积经二曰:「俱迦利比丘(唐言恶时者)。」慧琳音义二十六曰:「瞿伽离,亦云瞿波离,亦云瞿和离,此云牛守。」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经书。时世穀贵,為人所轻,不供养之。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办具绳床,坐旷野中,扫洒庄严,依次而坐。外...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於越祇音声丛树,与尊比丘俱——一切圣贤,诸通已达,皆悉耆年——其名曰贤者舍利弗、贤者大目连、贤者迦叶、贤者阿那律、贤者离越、贤者邠耨文陀弗、贤者须菩提、贤者迦旃延、贤者优波离、贤者离垢、贤者名闻、贤者牛呞、贤者罗云、贤者阿难,如是之比,大比丘众...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2567字 / 8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一比丘,疾病困笃独自一身,无有等类,无有视者,亦无医药衣被饭食,不能起居,恶露自出。身卧其上,四向顾视,无来救济者,便自叹息:“今日吾身,无救无护!” 时阿难见,往白佛:“唯然大圣!吾身今日,得未...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957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尔时,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舍利弗有五百波离婆阇迦删阇耶弟子,已堕邪见旷野险道,行颠倒行,其舍利弗乃能教化将诣佛所,佛见彼已,教舍邪见旷野险难,于诸苦中而得解脱?”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汝诸比丘!是舍利弗,非但今日将五百删阇耶弟子波离婆阇迦,堕大邪见旷...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144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叁衣之用。僧史略上曰:「禪师则[卄/凶/ㄆ]笠,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為道具。」释氏要览中曰:「僧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畜月头刀子為割衣故。今比丘畜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帝释天之异名。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白佛言: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復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為人时聪明智慧,於一坐间思千种义,观察称量,以是因缘彼天帝释復名千眼。」最胜王经曰:「千眼帝释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无量寿经上载法藏比丘说四十八愿讫,更说偈,立叁重之誓愿。谓之叁誓偈,又云重誓偈:「我建超世愿。(中略)当雨玲妙华。」是也。六要钞二本曰:「六八愿上重有此誓,是故此偈云重誓偈。(中略)义寂云:望叁种果: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叁望名闻果。依此叁誓,此偈又名云叁誓...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昔有比丘,死时将至,会有外道婆罗门见,相是比丘,知七日后必当命终。时此比丘,因入僧坊,见壁有孔,即便团泥,而补塞之。缘此福故,增其寿命,得过七日。婆罗门见,怪其所以,而问之言:“汝修何福?”比丘答言:“我无所修,唯于昨日,入僧房中,见壁有孔,补治而已。”婆罗门叹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1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师者,授道之师也。凡诸比丘同一师学,当须和合欢喜无诤,犹如水乳,于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藏法数》 / 59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在浙江四明山。初称保恩院,宋至道叁年。法智大师知礼叹其颓弊,与觉圆共积十年之经营,遂重兴之,赐额曰延庆。天台之教院,讲席常盛。后元丰中比丘介然,绍兴中比丘清润,皆修饰之。见延庆寺净土院记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佛最初所度之五比丘也。此五人自过去世以来俱為同伦,故曰俱伦。案五俱伦或作五拘邻,拘邻者,五比丘第一阿若憍陈如之别译也,然则俱伦,与俱邻,皆為梵语,五比丘中以拘邻為首,故略称之谓五俱伦也。无量义经曰:「我起树王诣波罗捺鹿野园中,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諦法轮。」应...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藏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藏,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由观音普现色身叁昧应现之叁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叁十叁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叁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昔有比丘,名曰驼骠,有大力士力。出家精勤,得阿罗汉,威德具足,恒营僧事,五指出光,而赋众僧种种敷具。由是佛说营事第一。弥多比丘,自薄福德,当次会处,饮食粗恶,乃反恚言:“若此驼骠,料理僧事,我终不得好食自活,当设方便。”弥多有姊,作比丘尼,往共相教谤于驼骠,乃至...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89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二...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
《三藏法数》 / 228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生於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於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眾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过去世之一佛。空王為佛之总名,而今為一佛之名也。法华经说,释尊与阿难共於空王佛所发心。法华经人记品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於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又,阿弥陀如来於因位為比丘时,与他叁比丘共拜此佛之白毫相而成佛。见...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比丘尼所住之寺也。世亲传曰:「於阿输闍国起叁寺,一比丘尼寺,二萨婆多部寺,叁大乘寺。」我国西晋建兴中,尼净检等於洛阳城西,创建竹林寺,是為尼寺之始。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或作堆惕鬼,埠惕鬼,埠场鬼。以[怡-台+追]惕鬼為正。坐禪时来作人障碍之鬼名也。治禪病经下曰:「罗旬踰等一千长者子,始初出家,请尊者阿难摩訶迦叶舍利弗等為和上。摩訶迦叶教千比丘数息静处。鬼魅所着,见一鬼神,面如琵琶,四眼两口,举面放光,以手击攊两腋下及餘身分,口中...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於过去世為雁时,以供养雁王之功德,今生為罗汉后,常在天上。文句二上曰:「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食马麦。而憍梵波提,独在天上尸利沙园,受天王供养。增一云:乐在天上,不乐人间者,牛迹比丘第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僧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又曰驱遣,驱摈。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為折伏恶比丘摈出本处也。若随顺懺悔而乞解,则许还来。其摈出时僧眾相集,行白四之羯磨,谓之摈出羯磨。见行事钞上之二。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七月十五日也。安居九十日行既竣,而行所谓自恣作法之日也。十方诸佛,欢喜卒其安居之修道,故亦曰佛欢喜日。盂兰盆经曰:「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叁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代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
《三藏法数》 / 513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佛往昔修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提比丘。贤愚经名羼提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5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