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条搜索结果

祇园精舍鐘

祇园图经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银為饰。院有八鐘,四為白银,四為梨。银鐘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梨鐘在无常堂之四角。其梨鐘,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毘崙,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之气(无常堂置病僧)将大渐时,从是金毘崙之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鐘即自鸣,...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十颂圣般若罗蜜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罗蜜经於叁乘法,皆当摄受。 (CBETA註:原书条目為「五十颂圣般若罗蜜经」,其中「罗」二字倒置,应為「五十颂圣般若罗蜜经」。)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提婆投针

西域记十曰:「时提婆菩萨自执师子国(即锡兰)来求论议,谓门者曰:為通謁。门者通於龙猛(即龙树)龙猛知其名,盛满鉢水命弟子曰:汝持此水示彼提婆。提婆见水,默而投针,弟子持鉢怀疑而返。龙猛曰:彼何辞?对曰:默无所说,但投针於水。龙猛曰:智人也,满鉢之水,譬我智之周...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日本佛教

日本慧若所着释迦传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於钦明天皇十叁年,百济供佛像及经论之役。其后佛教殷兴,计分十数宗派:若俱舍,成实,律,法相,叁论,华严,南都之六宗,则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种,则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与中国之天台异。相承圆密禪戒四者之法门,以...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又作鉢曇。花名。见[鉢头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十颂圣般若罗蜜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有五十偈,说般若罗蜜经於叁乘法,皆当摄受。 (CBETA註:原书条目為「五十颂圣般若罗蜜经」,其中「罗」二字倒置,应為「五十颂圣般若罗蜜经」,故新增本条目。)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步掷金刚

播般曩结使,唐云步掷,普贤菩萨所现之明王也。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善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以右手把一旋盖,左手把金刚杵,徧身作虚空色,放火焰。」有步掷金刚修行仪轨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那

Ānā āna,旧称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称阿那那,阿那阿那。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法名。大乘义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观,自气息繫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教

,梵语具云蜜多,华言明支,中天竺叁藏沙门也。唐贞观年间,于大兴善寺,译星陀罗尼经等。以如来所说诸经圣教,约其义趣浅深不同,令众生修行有序,而立五教,故名五教。(中天竺,即西土之国名也。叁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梵语沙门,华言勤息。) 一、四谛教...

《三藏法数》 / 328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耆那教

教派名。起於印度。与[释迦牟尼]同时。或云為佛教之支派。耆那者,胜者之意。能起脱一切世苦之谓也。教祖大勇,為中印度剎帝利族。八岁出家。四十岁而為胜者。其教派有势力於印度。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那娑

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慧琳音义四曰:「半娜娑果,此国并无。」(Jack-fruit)。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Pha,又作叵。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二。金刚顶经曰:「字门,一切法不坚如聚沫故。」文殊问经曰:「称字时是得果作证声。」智度论曰:「若闻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罗Phala,秦言果。」 又(杂语)经论中多有有之语。玄应音义六曰:「诸书语辞也。」应法...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一諦

对於二諦叁諦而言。谓究竟无二之实义也。与所谓一实諦同。涅槃经第十叁曰:「文殊白佛言:第一义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佛答曰:世諦者,即第一义諦。有善方便故,随顺眾生,说有二諦。」是世諦即第一义諦,言有二諦者...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河

一、殑伽河,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以见其从高处而来也,又名恒河。此河从阿耨达池东面银牛口流出,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八百里,金银琉璃玻璃铜铁等以饰其岸也。) 二、信度河,梵语信度,华言验河。此河从阿耨达池南...

《三藏法数》 / 259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须弥

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智慧风

智慧能吹人入法性之海,故譬以风。六罗蜜经偈曰:「眾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愿得智慧风,吹入法性海。」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业处

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於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禪定麤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餘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於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浮图

Buddha,又Stū a,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為觉。」秘藏记本曰:...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渴树罗

果名。形小似枣。百一羯磨五曰:「形如小枣,涩而且甜。出斯国,中方亦有,其味稍异,其树独生,状如椶櫚,其果多有浆。至番禺时。人名為斯枣,其味与乾柿相似。」梵Kharjūr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理事无碍十门

理者,一真法界之性也;事者,一切世间之相也。盖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一切法。故一切法全理而不碍众相之发挥;真理全事而不碍一性之明现。十回向品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理事相望,融通无碍,互有不同,开为十门...

《三藏法数》 / 748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叁密

身密,语密,意密也。今分為如来自证之叁密与眾生修行之叁密而辨之,如来叁密者,身语意之叁业,本来平等,身等於语,语等於意,皆徧法界,谓為法佛平等之叁密。然则一切之形色為身密,一切之音声為语密,一切之理為意密也。而谓之為密者,非秘隐於人之谓,乃以此等之义為法佛自证...

《佛学大辞典》 / 709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六国王

印度古昔十六国之王也。仁王经下曰:「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毘舍离国vaśiali,憍萨罗国Kosala,室罗筏国Śrāvasti,摩伽陀国Magadha,罗痆斯国Bārāṇasi,迦毘罗国Ka ilavastu,拘尸那国Kuśinagara,憍睒弥国Kauśāmbi,般遮罗国Pañcāla,吒罗国Pāṭali utra,末吐罗国Mathu...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叵囉虞那麼洗

Phalgunamāsa,又曰攞遇抳,叵勒拏,勒窶拏。十二月也。叵罗虞那為星宿名,麼洗译月。西域记二曰:「勒窶拏月,十二月也。」梵语杂名曰:「十二月,攞遇抳。」饰宗记六末曰:「叵勒那月,十二月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刺斯

Pārsa,又作刺私,囉悉,国名。见[斯]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番真言

一大日,二四,叁四佛,四十六尊,五内供,六外供,七四摄。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日轮

世所谓太阳也,是日天子所居宫殿之外貌(见[日宫]条)。俱舍论十一曰:「日轮下面,胝伽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观无量寿经曰:「金莲华犹如日轮。」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日宫

日天子宫殿也。立世阿毘曇论日月行品曰:「从阎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此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乾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中略)是日宫者,厚五十一由旬,广五十一由旬,周迴一百五十叁由旬。是日宫殿,梨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际火分復為最多,其下际光亦為最胜,是其...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华严宗叁观

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叁观。法界者所观之境,叁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為虚空,於口...

《佛学大辞典》 / 428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湛然

台州国清寺湛然,姓威氏,唐晋陵荆溪人,时人尊其道,号為荆溪。天宝载剃落,持律森严,极止观之奥旨。法华释籤,文句记,止观辅行,其他净名广略疏,涅槃后分疏,金刚錍等。着书多。中兴天台之道。智者之后,第六代也。建中叁年二月寂,寿七十二。宋开宝年中吴越王钱氏请諡圆通...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佛国记地理攷证

一卷,清丁谦着。晋初统一,為时无几,即成偏安。当时四裔交涉寥寥,纪载因之简略。然幸赖此记,方得与南北诸史相接。是书攷证之要,大略有八:一曰揆地望,二曰度情形,叁曰审方向,四曰察远近,五曰核时日,六曰攷道途,七曰辨同异,八曰闕疑似。故全书攷证精密,為善本。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戒足

戒者进趣佛道之要具,故以譬足。行事钞上曰:「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资持记上一之叁曰:「戒以足譬,符发趣之义。」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虎丘派

禪宗之一派,以虎丘绍隆為祖,绍隆住虎丘山,故有此称。初杨岐下叁世孙有圜悟克勤,门叶多,道化布海内。绍隆与宗杲,皆受法於克勤,宗杲之法系,称大慧派,绍隆之法脉,号虎丘派。绍隆门风孤峻,得法者仅有应庵曇华一人。法孙有密庵,咸杰,禾山,心鉴等八人。密庵下破庵祖先,...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补涩

又作布瑟Puṣ 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禪宗正脉序曰:「布瑟印於饮光。」名义集叁曰:「布瑟,此云华。」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天竺叁时

印度以一岁分為叁期,而立名者,亦云叁际。热时(Grīṣ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叁期冥加,世尊叁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叁时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

《佛学大辞典》 / 446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楞伽经义疏

四卷。明释智旭撰述。其后序曰:「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於禪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着述多。独此楞伽,拟於阅藏毕后方註。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叁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於长水南郊之冷香堂,谨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叁易地而稿始脱。」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南阳

名慧忠。受六祖之心印,居南阳之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肃宗闻其道行,上元二年,勅中使孙朝进召趣京,待以师礼,使居千福寺之西禪院。帝屡问道,领会。及代宗世,迎止光宅寺者十有六载,随机说法。代宗大历十年十二月寂,諡大证禪师。见传灯录五。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乌婆陀

译曰薄甘蔗糖。见善见律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本形

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并非有本经本轨之典据,但据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传耳,其本经轨之说,如大日经疏五曰:「地藏菩萨,於种种间饰杂宝庄严地上,以金银胝水精四宝,為莲华座,令穷极巧丽。其菩萨在华座上,光燄周徧,其身如在胎藏。(中略)此圣者主持宝王心地...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修跋拏婆婆鬱多摩因陀罗遮阅那修多罗

Suvarṇa 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译曰金光明帝王经。金光明玄义上曰:「真諦叁藏云:修跋拏,此言金。婆婆,此言光。鬱多摩,此言明。因陀罗,此言帝。遮阅那,此言王。修多罗,此言经。都云金光明帝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Prabhākaramitra,叁藏法师名。续高僧传叁曰:「迦罗蜜多罗,此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大庄严经论序曰:「摩訶驼国叁藏迦罗蜜多罗,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剎利王之种姓也。」唐高宗武德九年达京,住兴善寺,译大庄严经论等。太宗贞观七年寂,...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结集

Saṁgiti,佛灭后,诸弟子相会,為防止异见邪说,诵佛陀之说法,举各自所闻确实者,结合集成之,為大小乘经典。但经论所传不同,以下顺次大别而记之。第一為小乘经之结集。第二為大乘经之结集。第叁為秘密经之结集。第一小乘经之结集有四期。第一王舍城之结集,第二毘舍离城之结集...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闍罗

Vajra,又作髮闍罗。见[缚曰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迦叶

又作迦摄。Kāśya a,迦叶,迦摄之略。译曰饮光。古代之姓氏。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梵言迦叶。迦叶,此云光。,此云饮。」慧苑音义上曰:「迦叶,具云迦摄,此曰饮光,斯则一家之姓氏。」佛十大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之罗汉,谓之摩訶迦叶,略称迦叶。见[饮光]条。 又(天...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莎罗

Prbhāvara,夜叉名,译曰最光明。见孔雀王咒经上。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慧净

常山真定人。姓房氏。十四岁出家。隋开皇年间,於长安开讲筵,声誉甚高。唐贞观二年,新经来,师当选,笔受大庄严论,撰疏叁十卷。於是名誉喧传,叁藏等叹為东方之菩萨。十九年,玄奘归朝,勅师与译经。病不赴。其年寂。年六十八。所着有杂心论疏叁十卷,俱舍论疏叁十餘卷等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支提

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於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叁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欧文佛书之一

〈编者按:此名相内容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一。〉欧美各国开佛教研究之端绪者,虽在百年以前,然当其初期,不过仅街谈巷议,试其臆说耳。惟曾驻札尼罗加德门府之霍奇孙,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彼地初发见梵语之佛典,千八百叁十七年以来,寄赠之於各地图书馆,法...

《佛学大辞典》 / 623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罗什别室

出叁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礪小检。修行者非之。什自得於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房,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华,但...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虎溪叁笑

庐山慧远法师之故事也。庐山记二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輒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叁笑图,盖起於此。」此事诸书采录之者多,唐李龙眠始图之,孤山智圆作图赞,东...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妙色

梵语曰苏楼Surū a,佛之报身报土色相不可思议者。胜天般若经七曰:「尔时有一人,名苏楼,陈云妙色。」名义集叁曰:「经云:妙色湛然常安住,不為生老病死迁。」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那和提

天名。玄应音义叁曰:「那和提天,新道行经云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理事无碍十门

於事(现象)、与理(本体)之关係立十门:一理偏於事,一、真法界之理徧在一切之事法,虽理无分限,事有分限,而事既即於理,则亦无分限,故一一微尘具足真理。二、事徧於理,理既徧於事,事亦徧於理,以有分限之事,具无分限之理,故徧在一微尘法界。叁、依理成事,依真如之理,...

《佛学大辞典》 / 46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臛臛婆

Hahava,又作嚯嚯婆,阿。八寒地狱第叁之名。俱舍宝记十二曰:「臛臛婆者,是寒转增故,舌不得动,但得作臛臛声。」旧俱舍八曰:「阿。」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如意足

又名四神足。為叁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禪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钵多罗

Pātra,又作多罗,呾囉,鉢呾罗,播怛囉,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宝

七宝诸经所载不同,旧出二种,其间名同而华梵不一,今依翻译名义,亦列二种,皆以梵语为名,而用华言,各释其下也。 一、苏伐罗,梵语苏伐罗,华言金。大智度论云:金出山石沙赤铜中,而有四义:一者色无变,二者体无染,叁者转作无碍,四者令人富。以是等义,故名为宝。 二、...

《三藏法数》 / 433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同世五师

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师。叁论玄义曰:「同世五师者:一、曇无德,二、摩訶僧祇,叁、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然大集经二十叁,则為一、曇摩毱多,二、萨若帝婆,叁、迦叶毘部,四、弥沙塞部,五、蹉富罗。...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科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叁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叁门皆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為凡夫之迷执有偏,迷於心偏重者,合色而為一,开心而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為迷於色偏重者开色而為十,合心而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耨达池

在赡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黎饰其岸,金沙弥漫,清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之故,化為龙王,中有潜宅,出清泠水供给赡部洲。见西域记一。按喜马拉亚山之佛母岭,高出海岸一万五千五百尺处,有一湖名玛那萨罗华,即阿耨达池也。殑伽,信度,缚芻...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希迁

唐南岳石头山希迁,粤人,姓陈氏,闻曹溪六祖道风,师事之。六祖寂后,於罗浮山受戒。偶闻青原行思补溪席,又归从之。天宝初,往南岳南寺,於寺东大石上结菴居焉,时人尊之曰石头和尚。门人归崇者多,时江西以马祖為主,湖南以石头為主。年九十一寂,勅謚无际大师。见宋高僧传九...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孤山

奉先源清弟子,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名替夫,又曰病夫。就奉先源清学天台叁观之旨,居西湖孤山。以接学者。着书多。宋神宗乾兴元年寂,寿四十七。崇寧叁年赐諡法慧大师。造楞严经等十经之疏。号十本疏主。见佛祖统纪十。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摩訶目犍连

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参寥子集

宋释道潜撰。道潜性褊寡合。故其诗少含蓄,然落落不俗,亦因於此。其集世有二本,卷帙相同,而次序少异。一题叁学法嗣广宾订,一题法嗣法颖编,考集中有与法颖倡和诗,则法颖本当不失真也。凡十二卷。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婆底

Prabhāvati,阿修罗王之妹名,译曰明妃。婆藪槃豆法师传曰:「阿修罗有妹,名婆底(知履反),译為明。婆底,译為妃。」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塞建陀

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眾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於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阴者,梵本应言鉢罗娑陀。案阴音应以於今反注也,阴阳之阴也。(中略)若言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此名麤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蕴,或名...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龙河

尼连禪河之异名,此河中有龙住,故名。在金刚座之东而不远。破僧事五曰:「尼连禪河龙名伽陵伽,此云黑色。以先业缘住此河中,两目皆盲,若佛出世眼即得明,若佛灭后其眼还盲。」寄归传一曰:「创成正觉龙河,九有兴出尘之望。」同四曰:「择散宝於龙河,达其妙。」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大日与释迦

台密谓大日与释迦為同一佛,但有法身(大日)与应身(释迦)之差,东密谓二佛别体,各具叁身。守护国界守陀罗尼经九曰:「佛言:秘密主!我於无量无数劫中修集如是罗蜜多,至最后身六年苦行,不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大毘卢遮那。坐道场时,无量化佛犹如油麻徧满虚空。(中略)...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罗夷

Pārā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严重罪也。新作罗闍已迦,罗市迦。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於内法而弃於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於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种圆融

华严宗所明:一、事理圆融,事如,理如水,与水之相即也。二、事事圆融,之相即也。叁、理理圆融,水与水之相即也。见法界观门,七帖见闻一本。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楞伽经註解

四卷。明释宗泐如玘於洪武十年冬十月奉詔笺释。十一年七月进呈。太祖皇帝览之,叹為精确。命流布海内,使学者讲习。宗泐即奉詔刻於京师天界禪林,后如玘又刻於杭之演福寺。末有宋濂题辞。载其事详。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迦罗阿育

Kālāśoka,佛灭百年顷君临摩訶陀国之王,而难陀王朝(Nanda)之始祖也。此王歷史古来有议论。為未决之问题。此以北方所传无此王之记事故也。排之者以為迦罗者时之义,為补某时代缺陷故作虚构之人物云,或谓迦罗者黑色之义,為欲大达磨阿育王归佛后之光彩,故指归佛前兇暴之时代...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戒坛

授戒之坛场也。梵云曼陀罗,译曰坛。高筑之,故云坛。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法既尊特,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结坛场,羯磨咒术,其类固。」其滥觴,在天竺者,楼至菩萨请筑戒坛為比丘受戒,佛许之,使於祇园精舍外院之东南建坛。见释氏要览上。在支那者,曹魏嘉平正元中,曇柯迦罗...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闇室忽明

如来密藏经下曰:「迦叶!若闇室中然火灯明,是闇能作如是说。我百千载住,今不应去。迦叶白言:不也,世尊!当然灯时,是闇已去。佛言:如是,迦叶!百千万劫,所造业障。(中略)诸烦恼等,智慧灯照,势不能住。」大集经一曰:「譬如一处百年闇室,一灯能破。」止观一下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难陀补罗国

Ānanda ūra,西印度之境。小乘之僧徒多。见西域记十一。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起信论义记

七卷,附别记一卷,唐释法藏撰。据清杨文会言:藏内贤首疏五卷,圭峰删削多,人皆病其割裂。近年求得古逸内典於日本,内有起信论义记,仍不免為日本僧徒割裂之病。求之数年復获藏公原文,讎校再叁,重加排定,併刊别记,以成完璧。日本南条文雄与余友善,此记赖以得之。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胝迦

与[黎]条。梵S haṭika。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密教四无量观

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叁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於八识时,第九识摄於第八识,五智摄於四智时,法界智摄於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於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徧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

《佛学大辞典》 / 730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数息观

五停心观之一。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梵名,阿那那。见[阿那那]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月轮

谓太阴也。俱舍论十一曰:「日月径量,几喻缮那,日五十一,月唯五十。(中略)月轮下面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能照。」见[月宫]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置迦

见[玻璃]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罗吒

见[罗堕]项。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尸罗钵

Śila rabha,译曰戒光。道琳法师在梵之名也。见求法高僧传下。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世间相常住

是示俗諦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极说,台家之眼目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於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法位者,真如也。住於法位者,谓十界叁千之诸法住於真如也。即性具之谓也。故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论十九曰:「中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世...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欧文佛书之叁

〈编者按:此名相内容多,特将其分為叁部份,此為之叁。〉Prātimoksha Sutra,ou le Treit d’Émanci ation Selon la Version Tibtanie,avec Notes et Extracts du Dulva.戒经(同人着,一八八四)。The Land of the Lamas.喇嘛教国(同人着)。Buddha a...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宝

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於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叁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金银、商佉。」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叁...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释氏稽古略

四卷,元觉岸撰。用编年之体。以歷代统系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為纬。援据博。见四库提要。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