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条搜索结果

怛索迦

Takṣaka,龙王名。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怛索加,达反,龙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遶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释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所患,龙遂死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真空观四句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 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 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法数》 / 263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密迹

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尊胜法

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為救善住天子七徧堕恶趣之苦,由佛顶现轮王而说尊胜陀罗尼也。见尊胜轨。本尊乃大日如来也。百二十尊法曰:「观想坛中有八叶大莲华,莲华上有八师子座,座上有七宝楼阁,阁中有大叶宝莲华...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坐针锋

坐於针之锋端而听法也。法苑珠林叁界篇:「色界诸天下来听法,六十诸天共坐一锋之端,而不迫窄,不相碍。」智度论:「叁徧净天,六十人坐一针头而听法,不相妨碍。」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宣政院

元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十人,同知副使僉院各二人,同僉院判各叁人,参议经歷各二人,事叁人,照磨管勾各一人,僧俗并用。二十六年,置断事官四人。以后增省不一。至天歷...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天爱

愚者之异名。世间最胜者,无过於天。指至愚為天,犹指贫人而呼為富者,指痴钝而呼為聪明,调弄之辞也。此痴天当怜之,故云天爱。又一说,其人愚痴无所取,但為天所爱,仅得自存,故云天爱。唯识枢要上末曰:「天爱者,梵云没劫Moha,此名為愚。愚有叁名:一、提婆Deva,此云天。二...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功德聚

功德之聚魄。佛之德称。涅槃经叁十二曰:「右膝着地,以偈讚佛。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曰:「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讚阿弥佛偈曰:「斯等宝林功德聚,一心合掌头面礼。」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是故世人為...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涅槃夜阿闍世王梦

阿闍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不知如来涅槃。於涅槃夜,梦月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繽纷而陨,復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於天上,復见天上有大火聚。徧空炽燃,而堕於地。见后分涅槃经下。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王舍城

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僧兵

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叁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叁司令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於苏,走金...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印土

指印度。印度国土之义。出生义曰:「收迹史天宫,下生中印土。」梵网经本疏曰:「是故印土持菩萨戒者,无不背诵。」肇论新疏中曰:「天竺或曰印土身毒。」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Laṅkāvatāra-sūtra,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為本经叁译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罗者,入之义,佛入此山说法,故名入,新译云入楞伽经者是也。宝字乃译人添加,因楞伽宝表经义之无上宝也。或言阿者,无也,跋多罗者,上也,阿跋多罗宝即无上宝也。华严疏钞六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叁部

与[叁部法]同。

《佛学大辞典》 / 9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密跡

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知事

僧院司事务僧之总名。禪院诸役拟朝官,分两班,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诸役為东班,称此等僧為知事。僧史略中曰:「案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译為知事,亦曰悦眾,谓知其事悦其眾也。稽其佛世,饮光位眾於灵鷲,身子涖事於竹林,及沓婆摩罗年甫十六已证应真。其念身...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五位无心

无心,谓无分别识心也。非全无心,但分别识心不行,故言五位无心也。 一、睡眠,谓众生睡眠之时,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是名睡眠无心。(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闷绝,谓诸众生,惊倒闷绝,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是名闷绝无心。...

《三藏法数》 / 256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灵鷲山

旧称耆闍崛(巴Gijjhakūṭa),新称姞栗陀罗矩吒Gṛdhrakūṭa,译曰灵鷲,鷲头,新译鷲峰,鷲臺。又称灵山,灵岳,鷲岳。山形似鷲,名又以山上鷲鸟多,故名。摩竭陀国之正中名上茅城,五山周围如城郭,是為摩竭陀国之旧。自此东北四五里,有王舍城,毘婆娑罗王之新也,自此东北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维那

叁纲之一。律宗禪宗曰维那,教宗曰维那。见[维那]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开塔印

作塔印,其二大指间少开也。见[婆印]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枳哩枳哩真言

降叁世明王之真言,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曰:「以枳哩枳哩忿怒无对真言持诵香水。」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駄缚若

Dhvaja,译曰幢。大日经疏九曰:「梵云駄缚若,此翻為幢。梵云计Ketu,此翻為旗。」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枉死城

相传其城绕酆殿之右。冤魂各俟凶手到日,眼见受苦。使遭害者以消忿恨。直至被害之魂得有投生之日,提出解发诸殿各狱收禁受罪。非被遭屈之魂概入此城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光宅

梁杨光宅寺法云,善法华,世称光宅,其法华疏曰光宅疏。见唐僧传五。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真影

真身之影像也。通木像画像而言,性灵集七曰:「龙猛菩萨龙智菩萨真影等二十六幅。」教行信证六末曰:「图画真影。」又真身之影现也。承远和尚碑(韵府)曰:「胜缘既结,真影来影。」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讲堂

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為诸声闻菩萨大眾班定法时,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直掇

与[直裰]同。传灯录曰:「普化谓市人乞我一个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诗曰:「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苏辙孔平仲惠蕉布诗曰:「更得双蕉缝直掇,人浑作道人看。」按,说文,[袖-由+毒],衣躬缝也。集韵云:或作[袖-由+篤],[袖-由+督]。又周礼疏,中央為督,所以督两...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常悲菩萨

世尊昔為菩萨,曰常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常愁忧悲慟。其时有佛名京法无秽,灭度未久,经法尽。常悲梦闻其佛说法消除心垢,而入清净定,即捨妻子入山苦行,自慟哭我不遇佛,不见法僧,何由修佛道?天神下教之,使东行。常悲随教东行,数日即止。上方有佛飞来其前,菩萨见佛,...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劫比罗伐窣堵

Ka ilavastu,又作劫比罗伐窣。旧称迦毘罗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毘罗卫国,或曰迦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迦毘罗婆苏]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寺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6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五论师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

《三藏法数》 / 412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叁部

集胎藏界佛莲金叁部诸尊之坛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迦毘罗婆苏

Ka 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迦毘罗,迦毘罗婆,迦比罗皤窣,迦毘罗皤窣,迦夷罗,迦维罗卫,迦比罗婆修斗,迦随罗卫,迦尾攞缚娑多,劫比罗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迦谱六曰:「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迦毘罗婆苏,隋言...

《佛学大辞典》 / 373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旨归

教意所趣谓之旨归。法华玄义八上曰:「体者一部之旨归,眾义之会也。」同止观二曰:「旨归者文旨所归也,如水流趣海,火灾向空。」辅行曰:「旨者意也,归者趣也,教意所趣名為指归。」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鹿野园

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諦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

《佛学大辞典》 / 69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昔有一人在山中诵剎利书,有一野狐住其傍,专心听诵书,有所解。谓我解此书,足為诸兽中之王矣。於是游行而遇瘦狐,威吓之使之服从,展转伏一切之狐,伏一切之象,伏一切之虎,伏一切之狮子,遂得為兽中之王。乃作此念我今為兽中之王,应得王女而婚,乘白象,群兽,围迦夷城。城...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天神名。见[别他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帝释宫

帝释天之宫殿,在善见城内,名殊胜殿。俱舍论十一曰:「於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踰缮那。金城量高一踰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於践躡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大城,於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餘天宫,...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天五事妄语

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叁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於其门外闻一苾芻诵伽陀曰: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彼闻已欢喜,往一苾芻所请出家。大天聪明,出家未久,便能诵持叁藏说法,自称阿罗汉,上下归仰。后一夜起...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帝

相传即地藏王菩萨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香饌

谓忌日之斋食也。勅修清规达磨宿忌曰:「比丘眾,营备香饌,以伸供养。」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二种涅槃

一有餘涅槃,二无餘涅槃。新译曰有餘依,无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於惑业而曰餘。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餘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餘也。此二种之涅槃,同為一体。叁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时,虽证得之,而无餘涅槃之现,则在於命终之时...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祇园精舍兴废

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祇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Ketu,又曰计部,鸡兜,鸡。九曜之一。译曰旗星。即彗星也。大日经疏四曰:「计正翻為旗,旗星谓彗星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大志焚身

叁国佛教略史曰:「大业五年,詔天下僧徒无德业者,并罢道还俗。寺院冗餘者,亦皆毁折。庐山沙门大志素服哭於佛前叁日,誓捨身济法。乃诣东上表曰:愿陛下兴隆叁宝,贫道当燃身以报国恩。帝许之,遂以布蜡缠身,於大棚上,端坐焚死。於是帝停前詔不行。」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梵名駄缚若Dhvaja,又曰计Ketu,译曰幢。為竿柱高出,以种种之丝帛庄严者。藉表麾群生,制魔眾,而於佛前建之,或於幢上置如意宝珠,号之為与愿印,宝生如来,或地藏菩萨之叁昧耶形也。大日经疏九曰:「梵云駄缚若,此翻為幢。梵云计,此翻為旗。其相稍异,幢但以种种杂色丝标...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十叁佛

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黑白石

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黑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黑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黑平等,至满七日,黑石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女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日本佛教

日本慧若所着释迦传曰:「佛教之入日本也,始於钦明天皇十叁年,百济供佛像及经论之役。其后佛教殷兴,计分十数宗派:若俱舍,成实,律,法相,叁论,华严,南之六宗,则上古之宗派也。天台真言之二种,则中古之宗派也。日本之天台,与中国之天台异。相承圆密禪戒四者之法门,以...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吉祥茅国

王舍城之别名也。慧琳音义六曰:「吉祥茅国,古名王舍城,即摩竭陀国之正中心。古先君王之所处,多出胜上吉祥香茅,因以為名。亦名上茅城,崇山四周,以為外郭。」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血污池

相传在酆殿后之左。无论男妇,好宰杀血溅厨灶神佛庙堂经典书章字纸一切祭祀器皿之上者,及虐待婢僕打扑出血者,皆入此池。或云无论男女,凡不顾神前佛后,不忌日辰如五月十四十五日夜八月初叁十月初十此四日犯禁交媾者,除降恶疾暴亡外,死后浸入此池。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如来禪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僧伽婆罗

Saṁgha- āla,译曰眾养。扶南国僧,来齐,住於正观寺,為求那跋陀罗之弟子。梁天监五年,勅召於杨,译出大育王经解脱论等十一部。普通五年寂於正观寺,寿六十五。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额上珠

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餘力土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中略)是时力...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迦腻色迦王结集叁藏

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於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叁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龙光瑞像

行事钞下二曰:「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取图,如是叁反,方乃近真。(中略)中国之僧,欲将来汉地诸国各爱护之,不使出境,王令依本写而留之。今所传者,乃至四写也,彼本今在扬州长乐寺。又曰龙光瑞像。」同资持记下叁之二曰:「中国之僧,即鳩摩罗琰,自西天负...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深密解脱经序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外。幽宗冲秘。旨绝名相之域。是以。大圣秉独悟之灵姿。镜寰中之妙趣。实相廓然。与虚无齐其量。法性憺尔。与幽冥同其源。神辉潜映而不灭。万相俱应而不生。然此生也。生所不能生。此之灭也。灭所不能灭。显既非有。隐岂为无。寂焉而动。动焉而寂。出没无方...

《深密解脱经》 / 沙门都释昙宁造 / 545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阿提佛陀

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 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毘卢遮那之普贤Samantabhadra,谓之Kuntu-bzaṅ- o(至善法身),即梵语之Dharmakā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贤),盛崇拜之,新派谓為跋折囉陀...

《佛学大辞典》 / 544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十宗收教

唐贤首法藏国师为宗计不同,乃开十宗,判五教,收释一代圣教,理无不尽。故前六宗收小乘教,第七宗收始教,第八宗收顿教,第九宗收终教,第十宗收圆教。故云十宗收教也。 一、我法俱有宗,谓此宗执着有我,及计有无等法悉皆是有,是为我、法俱有宗。 二、法有我无宗,谓此宗计...

《三藏法数》 / 65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苾芻

Bhikṣu,又云煏芻。同於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芻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

《佛学大辞典》 / 667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宝誌

六朝时高僧。金城人,俗性朱。师事僧俭,修禪业。往来邑已五六十年。宋齐之交。稍显灵迹。齐武帝忿其惑眾,收付狱。旦日咸见游市里。既而检校。犹在狱中。武帝乃迎入华林园。梁天监中无疾而终。世称宝公。亦作誌公。详见梁僧传十。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行宣政院

元顺帝元统二年,革罢广教总管府,置行宣政院於杭州。官有院使同知副使各二人,同僉院判各一人,首领官经歷二人,事知事照磨各一人,按至元二年,西番寇起,亦置行宣政院。又至正二年,江浙行宣政院,设崇教所。拟行中书省理问官,以理僧民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华严四分

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龟兹

Kuche,又作丘慈,俱支曩,屈支。汉西域古国名。唐置龟兹督府。安西护尝治此。即今新疆库车县地。国治延城。在今库车城南百四十里。沙雅县北四十里。古来佛教繁昌之地。鳩摩罗什之生国也。西域记一曰:「屈支国,旧曰龟兹。」玄应音义四曰:「丘兹或言龟兹,正言屈支也,屈音...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达赖喇嘛

DalaiLama,达赖者,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语,Lama,胜者之义。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於黄衣派。為禪定菩萨之化身,在主剌萨。相承者,喇嘛死时,国内派人以奇瑞為表徵,求死喇嘛之转生者,令婴儿继嗣。西藏新志中曰:「达赖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国所最尊崇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瞻波国

Cam ā,瞻波,木名,以木名国。在中印度恒河滨,此国城名瞻波城,中印度城之元始也。西域记十曰:「昔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处,未知宫室。后有天女降迹人中,游殑伽河,濯流自媚,感灵有娠。生四子,分王瞻部洲,各擅区字,建筑邑,封疆画界,此则一子之国,瞻部洲诸城之...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迦毘罗

Ka 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毘梨,劫毘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諦之义。百论疏上中曰:「迦毘罗,此云黄头仙,亦云金头。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毘罗,此云赤色仙,劫初时,从空而出。」玄应音义二十叁曰:「迦比罗,此云赤色,谓赤色仙人...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彦琮

北齐赵郡柏人(直隶唐山县治)人。姓李氏。十岁出家。改名道江。才藻清新。十二岁,游鄴,参讲席。十四岁,入晋阳,齐后召赴宣德殿,讲仁王经。齐亡。北周武帝召為通道观学士,侍讲大易老庄之书。师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及隋文帝為相,佛教稍兴。便為朝士讲般若经。年...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

迦毘罗皤窣

城名。见[迦毘罗婆苏]项。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