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条搜索结果

摄摩腾

Kāśya a-mātaṅga,印度之僧,初至汉土译四十二章经者。开元释教录一曰:「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梁高僧传曰: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為任。汉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於彼...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外道之梵天

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七相怜愍

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业,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如理怜愍,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愍。...

《三藏法数》 / 32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修行九种差别

一、善行生死,菩萨成就道业,为化导有情,虽出没于生死中,不为生死染着。譬如病人服苦涩药,但为除病,不生嫌弃也。 二、善行众生,菩萨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譬如良医,亲近病者,心无厌也。 叁、善行自心,菩萨能调伏自心,破除烦恼,增长...

《三藏法数》 / 404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无上正法付属

涅槃经二,诸比丘再叁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訶迦叶,是迦叶者当為汝等作大依止。」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那婆私传付优波毱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奢那,梵音Śāṭaka,衣名。见[商那]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法数》 / 48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宫鐘

祖庭事苑四曰:「感通传云:西国修多罗院有一石鐘,形如吴样,色如青碧玉,可受十斛。鼻上有叁十叁天像,四面以金银隐。东西两面有宝珠,大如五升。一角分耀,状如华形。周匝作十方诸佛初成道像。至日出时,鐘上有诸化佛,说十二部经。卫城童男童女,悉来听之,闻法证圣。犯欲者...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大人觉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

《三藏法数》 / 40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Vijaya,又作微耶,毘社耶。见[微誓耶]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草创

谓堂塔寺等初建立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鹿母夫人

夫人有子,名鹿,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叁十二卵,一卵出一儿。俱光记八曰:「鹿母者,是毘佉夫人。毘佉是二月星名,从星為名。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云鹿母。从子為名,生叁十二卵,卵出一儿。」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觉分

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分,亦名七觉支。择、进、喜叁觉分,属慧;除、、定叁觉分,属定;念觉分兼属定、慧。故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 一、择法觉分,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

《三藏法数》 / 43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空寂

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於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叁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叁昧。独处凝然空寂,身心不动如须弥。」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知

(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知法,知法者,谓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

《三藏法数》 / 50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十一色

叁十一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烟、云、尘、雾、空,此十叁种,名为显色,以其显现为色故也;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与不正,此十种,名为形色,以其形量为色故也;取、、屈、伸、行、住、坐、卧,此八种,名为表色,以其表彰为色故也。

《三藏法数》 / 96字 / 3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大灵塔

佛之灵塔有八。经云:若人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事供养,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名称,是人命终,即得生天。然佛之利,人间、天上,建塔甚多,此经所载,乃如来降生等处所建之塔也。(梵语利,华言骨身。) 一、在迦毗罗城龙弥你园,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梵语龙弥你,...

《三藏法数》 / 489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境

台宗於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為首...

《佛学大辞典》 / 1090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百法

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卫城

或云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卫城又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见律曰:「卫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就道士乞為立国。以道士名,号為卫。又名...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音

八音者,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令诸众生闻即解悟,而有此八种也。 一、极好音,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未足为极;唯佛音声,闻者无厌,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极好音。(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柔软音,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

《三藏法数》 / 400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道场观

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白法

白法者,白净之法也。地狱等法,名为黑法;人天等法,名为白法。光明文句云:白法须尚,黑法须。是也。 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修习善法,止息恶行,是名惭白法。 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修习善法,止息恶行,是名愧白法。

《三藏法数》 / 114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隐遁者所住之茅屋。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刘熙释名曰:「草圆屋曰蒲,又谓之庵。庵,奄也,所以自奄覆也。」拾遗记曰:「汉任末编茅為庵。」后汉书曰:「皇甫规监关中兵,亲入菴卢巡视。注云:菴庐,军行宿室也。」按,今凡奉佛小称菴。翻译名义云:菴罗,本...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戒作法

受菩萨戒之作法戒经天台疏上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叁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网本之受法,梵网之受法是卢那佛為妙海王子(莲华藏世界)授戒之法,释迦从那所受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餘菩萨次第相付,而什师传来,出於律藏品(梵网经)。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内五法

经云:佛于俱犁国坐夏将竟,难提以久不见佛,特往瞻礼。佛告难提云:汝若见我,若不见我,常当行内五法。然此五法,亦名内五事。皆称内者,以此五法皆从心发故也。 一、不信意,谓佛弟子当于如来之法,常存正信之意,则无量法门,皆可从此而入,所谓信者道之源、功德之母也...

《三藏法数》 / 36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婆伽婆七义

婆伽婆者,总万德至极之名也。经云:婆伽婆具此七义。不翻华言者,多含义故。即五种不翻之一也。(五种不翻者,秘密不翻、多含义不翻、此方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能破烦恼,破者,裂断也。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谓如来断诸烦恼,乃至无明之惑,净尽无余。...

《三藏法数》 / 703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地寄乘

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月盖

离国长者之名。尝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请西方叁尊,救国内恶疫。禪宗之山门阁上。观音右边,安置长者之像者,即為其请叁尊也。维摩经香积佛品曰:「於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詰。」同注八:「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者,眾所推也。」...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二卷,失译。因毘佉母之问,广说优婆夷之净行者。方等部之摄。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人有障

障者,覆障也。谓一阐提等四人,各有所障,不能生正信入理,沉滞空寂,故言四人有障。(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一、一阐提不信障,谓此人不信有因有果,毁谤大乘,是名一阐提不信障。 二、外道执我障,谓其所执神我之见,多在理外,名为外道。我者,即于五阴身中,强立主...

《三藏法数》 / 27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十无碍

谓卢那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那,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转法轮堂

佛祖说法之堂也。禪宗曰法堂。教宗曰讲堂。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商诺迦缚娑

Śāṇakavāsa,又作Śāṇavāsa,旧云商那和修、那和修、那波私,阿难之弟子也。商那,商诺迦為衣名。世世着设诺迦衣,因以為名,设诺迦衣,此译麻衣,旧云胎衣者,义翻也。西域记一谓彼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续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常服此衣,今世...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罗什别室

出叁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礪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於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房,别立廨。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华,但...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般若十种利益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通达无碍,故获十种利益也。 一、一切,不取施想,谓菩萨修行般若,照了万法俱寂,是故虽行布施,而无能施之想,不着所施之物,不见受施之人,是为一切,不取施想。 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坚持净戒,无所毁缺;...

《三藏法数》 / 55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留陀夷死粪中

卫城有婆罗门家,应以声闻得度。迦留陀夷,念言我復度此家,则於卫城满千数。晨朝持鉢至其家,主妇闭门煎饼。迦留陀夷现种种神变以化其心,使至祇洹以其饼供僧。因说法使得初果证,与五戒為优婆夷。彼还家导其夫来,其夫亦得初果為优婆塞。夫妻既入道,尽力供养迦留陀夷,命...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颂

四卷,尊者毘佉造,唐义净译。摄略有部毘奈耶之偈颂。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茶头

禪林司煎点茶者。在诸寮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Piśāca,又作臂奢柘、毘闍、毘遮。食肉鬼名。孔雀王咒经下曰:「毘闍,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遮旧言毘闍,又作毘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癲狂鬼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噉精鬼,东方天王所领鬼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遮者,唐云食血肉...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十施

一、分减施,谓菩萨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妙饮食,分与众生,然后乃食。复念身中八万尸虫,依我身住,愿令普得充满。于凡所受之物,悉亦如是,是名分减施。(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竭尽施,谓菩萨得上妙饮食,香华衣服,资生之具。或有人言:汝今所有,...

《三藏法数》 / 870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十种烦恼现行

一、随所欲缠现行,谓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缚之业,相续不,故名随所欲缠现行。 二、不随所欲缠现行,谓出家之人,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故名不随所欲缠现行。 叁、无所了知现行,谓住恶说法之人,于善恶法不生分别,于一切境界无...

《三藏法数》 / 958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莲华叁喻

莲华叁喻者,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莲华则华果同时,妙法则权实一体,故取莲华以喻权实之法也。 一、为莲故华,为莲故华有二喻:一喻为实施权,谓莲以喻实,华以喻权。盖譬如来为一乘之实,而施叁乘之权。故经云: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是也。二喻从本垂迹,谓莲以喻本,...

《三藏法数》 / 46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经

一卷,不空译。先有归命本经二十八尊之颂,次说成就此法之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叁作如理瑜伽观,四随法而行修奢摩他毘钵那。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眾寮

禪林,眾僧依止之寮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般遮罗

Pañcāla,又作般沙罗,国王名,译曰五执。此王仁慈,废死刑,但缚罪人之五体,捨之於山林,因而国人称為般遮罗。王妃卵生五百子,各於他国生长而还,欲寇父王,王妃出而镇之。慧琳音义十八曰:「般遮,唐云五。数名也。罗,名為执。此乃国名,王之美称也。言彼国王性多慈爱。纵有...

《佛学大辞典》 / 379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论藏华梵四名

一、摩怛理迦,梵语摩怛理迦,华言本母。谓反覆论议,则能出生一切义理故也。 二、奢萨怛啰,梵语奢萨怛啰,华言议论。谓评议辩论空有假实等法故也。 叁、鸟波你,梵语乌波你,华言近说。谓从近从略,说经中要义故也。 四、阿毗达磨,梵语阿毗达磨,华言对法。谓能对所问...

《三藏法数》 / 125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种邪见

一、破世间乐邪见,谓人若言无罪福报,亦无如来等贤圣,因起此邪见,善为恶,当堕苦趣,失人天乐,是名破世间乐邪见。 二、破涅槃道邪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人贪着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因起善故,得世间之乐;因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道,是名破涅槃道邪见。

《三藏法数》 / 114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寄位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之位,智明生信,发菩提心,依此而起净行,参诸善友,修远离法,见诸法空,顿圆自性,发足南行,顺智光明,是名寄位修行相。(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

《三藏法数》 / 505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粥有十利

律云:佛住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

《三藏法数》 / 34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优婆提

U adeśa,又作鄔波题鑠,优婆题,优波提,鄔波弟鑠,优波替等。译曰论议。十二部经之一。大乘义章一曰:「优婆提,此正名论,论诸法故。」同卷曰:「优婆提,此名论义,问答论理,名论义经。」法苑义林章二之本曰:「鄔波题鑠,古优婆题,此云论议。」玄应音义十七曰...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毘湿婆部

Viśvabnū,又作鞞。见[毘浮]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佉优婆夷

Biśākhāu āsikā,又云毘佉鹿母,毘佉母。单云鹿母,又云鹿子母。夫人名。毘佉者,星名。此夫人之生日当於此星,故以為名。优婆夷者,总谓女子之信佛道者,又从子而称鹿母或鹿子母。俱光记八曰:「鹿母者,毘佉夫人。毘佉,是二月星名,从星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无住处村

时拘萨罗国,有一村,无僧伽蓝及停留之。有居士為福德故,造立住处。备诸饮食,供给往来眾僧。唯施一食,不能多供。因以福德施设,故餘律皆名福德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祇树给孤独园

卫城有长者哀恤孤危。世人呼曰给孤独Anāta indika,佛在摩揭陀国时,来闻法叁归為优婆塞。后乞佛来卫城度国人,以园林献佛。佛许之。长者归国选园林以太子誓多之园林Jetavana為第一。弥勒上生经疏上,慈恩以二人之名载园林名之因缘。曰:「地唯挟塏,泉林繁鬱,壁方五里,可...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囉婆拏

又作毘罗Vaiśravaṇa,毘沙门之具称。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瓶碎失宝

瓶即天德瓶也。智度论十叁曰:「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復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迦兰陀竹林

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无為

无為者,涅槃也,涅槃為人之安宅,故云。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為。」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同别二教

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於二乘叁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也。五教章上明其十别。同教一乘者,為使二乘叁乘等机入於一多无尽之法界,以一乘无尽之法寄显於始教之叁乘法,或终顿之一乘法而说也。然则同教一乘约於所寄之法则為终顿二...

《佛学大辞典》 / 46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寺十种异名

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叁曰法同(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非麤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叁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剎(剎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

《佛学大辞典》 / 287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异世五师

阿育王传於佛灭后传化之师,揭五人:一摩訶迦叶,二阿难,叁摩田提,四商那和斯,五优婆毱多也。此中摩田提与商那和斯,同稟於阿难,同世之师也,故於付法藏传二十叁人之次第相承中不加之。然梁之僧祐,撰萨婆多部记五卷(出叁藏记十二),揭有部之资师相传中次第此五师,嘉祥,南...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阿那陀宾荼駄写耶阿蓝磨

Anātha iṇḍadasyaārāma,阿那邠阿蓝磨,阿那邠阿蓝,阿那陀宾荼陀私那(正耶),阿罗禰,阿难邠坻阿蓝,皆為梵音之讹略。译曰给孤独园。卫城之富豪,须达长者园之梵名。玄应音义叁曰:「阿那陀,此云无亲,旧人义译為孤独。宾荼駄写耶,此云团与,旧人义译為给。犹是须达多之别...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非时食戒

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叁十七戒也,总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城,尔时未為比丘制非时食,迦留陀夷,着杂色衣,面黑眼赤,闇中乞食。怀妊妇人电光中见大惊唤言:毘遮!毘遮(鬼名)!迦留陀夷言:我是沙门,非毘遮。便骂言:汝何冥夜乞食?餘沙门波罗门一食...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那婆修

又作那婆私。比丘名。见[商那和修]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给孤独长者

中印度憍萨罗国卫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在王城听释迦说法,深归依之,请至其国,购太子祇多之园林,以赠释迦,使之说法,由是佛教大行於其地。参照[给孤]条。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失译 佛在卫祇桓阿难邠坻阿蓝。时,国王波斯匿夜卧梦见十事。何谓为十事?一者见三瓶并,两边满中央空,两瓶满沸气交往来,不入空瓶中。二者见马口亦食,尻亦食。三者见小树生华。四者见小树生实。五者见一人切绳,人后有羊主食绳。六者见狐坐于好床,食以金器。七者见大牛还...

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 1825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1日

外道十一宗

九十五种之外道,以十一宗统收之。 一数论师,计冥諦生。从数起论,故名為数论,又论能生之数,故名為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计冥諦生者,百论云:由冥生觉,乃至神我,共成二十五諦。前二十四諦从神我生,以神我為主。神我者常觉明了,常住不坏,而摄受诸法。是...

《佛学大辞典》 / 833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说卫国王十梦经

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卫国精,时有国王名波斯匿,夜梦十事:一者、三釜罗,雨边釜沸气交往来,不入中央空釜中。二者、王梦见马口亦食,尻亦食。三者、见大树生花。四者、见小树生果。五者、见一人切绳,人后有羊,羊主食绳。六者、见胡虏坐金银床上以食金银器。...

《佛说卫国王十梦经》 / 1130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1日

十务

禪寺置十务,谓之寮。置首领一人。管多人之营事。如主饭者名饭头,主菜者名菜头,等。然十务未一一稽其目。见象器笺七。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萍沙,瓶沙,频婆娑罗。新云频毘娑罗Bimbisāra,见[频婆娑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真际

真言之边际,即至极之义,空平等之真性也。仁王经上曰:「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维摩经阿閦品曰:「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楞严经一曰:「不能折伏娑毘罗咒,為彼所转溺於婬,当由不知真际所指。」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过去七佛

第一毘婆尸佛Vi aśyi,第二尸弃佛Śikhi,第叁毘浮佛Viśabhā,第四拘留孙佛Krakucchanda,第五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第六迦叶佛Kāśya a,第七释迦牟尼佛Śākyamuni也。此中前叁佛出於过去庄严劫之末。拘留孙佛以下,出於现在之贤劫。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叁十。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那尊特

那佛之尊特身也。即华严之教主是。见[尊特]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皤施迦罗拏

Vaśi-karaṇa,又作嚩,嚩誐羯囉拏,嚩始迦鲁拏。译曰敬意。四种坛法之第叁。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曰:「叁嚩,此云敬爱。」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行仪轨曰:「嚩誐羯囉拏法,敬爱也,赤。」要略念诵经曰:「皤施伽罗拏。」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