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华严疏钞一上举叁解中,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如同学钞一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666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一应化佛菩提,於应当现之所,随即示现,谓出释氏宫去迦耶城不远,坐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得无上菩提也。二报佛菩提,十地圆满,得真常之涅槃。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谓「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是也。叁法佛菩提,如来藏性本来清净,眾生界即涅槃界也。经所谓「如来如实知见叁界之相,不...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叁諦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叁昧。此法华叁昧之名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叁昧之异名。法华叁昧者,天台之意,叁諦圆融為一实,譬之权实不二之花(花实為实,花瓣為权法),摄一切法使归一实相也。嘉祥云於叁一自在,长短无碍,谓之法华叁昧。慈恩云...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唐延兴寺吉藏,原為安息国人,其祖避仇移於南海,家於交广之间。后,移金陵而生藏,年七岁,从道朗法师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陈桂阳王深钦奉之,及隋定南地,东游而止於嘉祥寺,开皇末岁,煬帝置四道场於晋藩,引藏入慧日道场,优赏殊渥,藩王又置日严寺於京师,别...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多集之貌。又如云之集於无心之貌。言他方来之大眾也。八十华严经二曰:「尔时如来道场眾海,悉已云集。」大疏二曰:「多数大身,重重无碍,云之象也。又浮云无心。龙吟则起,菩萨无住,佛现爰来。」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傚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徧地重积,梵俗以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眾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叁昧,以叁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叁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于道场叁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
《三藏法数》 / 295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禪林或安普菴像於佛殿背后,普菴為临济十二世之孙,牧菴忠禪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菴,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初,师振化於袁洲之南泉山,道场之盛甲於天下,没后有灵,凡有祷者,其应如响。元朝加赠大德慧庆之号,因之号曰慧庆禪师。后元仁宗延佑年中南康沙门宗[王忽]相姑苏城西五...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又名水陆道场。事物纪原八曰:「今释氏教中有水陆斋仪,按其事始出於梁武帝萧衍,初帝居法云殿。一夕梦僧教设水陆斋,觉而求其仪,而世无其说。因自撰集,銓次既成,设之于金山,实天监七年也。」详见[水陆斋]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叁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叁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叁昧已,入金刚叁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叁昧者,金刚最坚至利...
《三藏法数》 / 25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告诸大众言。瑜伽行者。作金刚合掌。谛想众圣而作此想。我今建立道场。供养十方一切诸佛菩萨。至诚供养无胜负心。不求作国王。不求名利。不求生天殊胜妙乐。不求自身种种利益。应当至诚发愿。我今随力所建道场。或有见者。或有闻者。或有觉者。或有知者。皆...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 174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Kun-dgāgrags,西藏名。译言普喜名闻。又名胆巴Daui a,译言微妙。西藏甘突斯旦麻人。幼孤,為季父所养。十一岁,侍法王上师,习得经科,咒式,坛法,明方等。二十四岁,讲演大喜乐本续等文。寻奉上师命,至西天竺,就古达麻室利学梵典,尽得其传。元中统年中以国师发思八之蔦,...
《佛学大辞典》 / 52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又名密坛。行灌顶圣式之坛场,梵谓之曼陀罗。坛者非唯筑土之谓,且谓随於其法布列诸尊以作圆满之都会也。因此曼陀罗亦译為轮圆具足。此法由金刚智始。宋高僧传一(金刚智传)曰:「开元已未岁,达於广府,勅迎就慈恩寺,寻移荐福寺,所住之剎,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於四眾。」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Svāhā,又作苏婆訶,娑婆訶,莎缚訶,萨婆訶,率缚訶,娑嚩贺,苏和訶,馺婆訶,馺皤訶,沙訶,娑訶,莎訶等。真言之结句也。仁王经仪轨下曰:「娑缚贺,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依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观察十方无量无边尘数世界一切众生。如观掌中阿摩勒果。为众生故。生大悲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诸有情类。或有贪着财宝。或有贪着饮食。或有贪着五欲憎嫌三宝。或有爱乐歌舞恣情游戏。是等众生。未曾见闻真实...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诏译 / 1777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支那天台山之古佛道场,智者大师於此传法。大明一统志四十七曰:「银地岭在天台县北叁十里,与金地岭相接,相传為定光佛示现处。」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於无量生死中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萨於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叁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叁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於般若中不着於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叁界而到佛果...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经,善方便陀罗尼经,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皆同本。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也。 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叁业所作,一依法度,披陈过罪,求哀忏悔,是名作法忏。 二、取相忏,谓...
《三藏法数》 / 223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须弥卢金刚摩尼宝峰楼阁。至已。金刚界如来。以一切如来加持。于一切如来狮子座。一切面安立。时大菩提心不动如来。大福德聚宝生如来。三摩地妙法藏观自在王如来。毗首羯磨成就一切事业不空成就如来。一切如来加持自身。婆伽梵释迦牟尼如来。一切平等善通达故...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 大广智三藏和上于含晖院承明殿道场说 / 7104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复次瑜伽行者。作如是想。诸佛菩萨今当降临。示现威德大神通力。作此想已。复应观察释迦如来成道之法。如释迦菩萨。近菩提树一由旬内。修诸苦行。满足六年愿成佛道趣菩提树坐金刚座入金刚定。尔时毗卢遮那如来。观见是已。至菩提树金刚道场。示现无数化佛。遍满虚空犹如微尘。各共...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 5152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菩提树也。此树下有成佛之金刚座,故谓為道场树。无量寿经上记极乐世界之菩提树曰:「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法华经寿量品偈曰:「常在灵鷲山,及餘诸住处。眾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六句為法界道场偈,亦曰寿量四土偈。以此六句中自具四土也。文句言常在灵鷲山,是实报土,為叁世常住之净土,故谓為他受用报身所居之实报土,為证实相之理者所得之果报,故谓為...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梵字。C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车、绰、撦、捙、瑳、[奢多]。其字义说者不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磋字门,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大日经二曰:「车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是由梵语车野Chāyā,有影之义,故有此说。新华严经七十六曰:「唱车字时...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又名四阶成佛。小乘佛之成道有四阶:一叁阿僧祇劫之万行,二百大劫之相好业,叁最后身断下八地之惑,四坐於道场,於叁十四心断非想之惑,而成佛。大乘义章曰:「大智度中迦旃延子曰:略有四阶:一者叁祇,二者百劫,叁者后身断下八地,四者叁十四心断非想惑。毘曇同之,成实少异。...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輒行师事之。时有「通情则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难则观(慧观)肇(僧肇)第一」之称。尝着法华宗要,什见之称快。晚止京师道场寺,敷扬法化。尝判一代教分二教五时之相。是為吾国判教之嚆矢。刘宋元嘉年中寂。着有所辨宗论,顿悟...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
《三藏法数》 / 1000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一,传教灌顶,对於如法积行之人,传受秘法,使绍阿闍梨职位之灌顶也。又称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二,结缘灌顶,唯為使结佛缘,引入一般之人於灌顶坛,使投花而授其本尊之印与真言,无秘法之授受也。演密钞四曰:「灌顶之言,有二种别:一传教灌顶,二结缘灌顶。结缘者,准下疏明。...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叁心之一。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於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净影疏曰:「求心慇重,故曰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註曰:「肇曰:树心眾德深固,故难拔,...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华严经之异名。万行譬如华,以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百行交杂,谓之杂华。其意一也。华严玄谈九曰:「今经受称多种不同。(中略)其二从譬受名,如涅槃及观佛叁昧经,名此经為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观佛叁味经本行品曰:「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為普...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毘卢舍那佛所住之莲华藏世界也。文句九上曰:「华王世界。」大部补註九曰:「梵网经云:於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净名疏云:摄大乘说华王世界,旧摄论云大莲华王清净世界,新摄论云大宝华王清净佛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称阿字之一门曰一道法门。大日经六曰:「吾今演说差别道一道法门。」大疏十七曰:「谓一切法不出阿字门,即是一道也。道者谓乘此法,有所至到之义也。一道者即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七岁出家。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於市井。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Nālaya-maṇḍala,那為无之义,阿赖耶為依处之义,曼荼罗為道场之义,即无依处道场也。阿赖耶无染分之依处,而有净分之圆净,出生胜德而无尽,故名无依处道场。是善财童子南询第四十四参贤胜优婆夷所得之解脱门也。见华严大疏七十六。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平阳武阳人,俗姓龚。叁岁度為沙弥。姚秦弘始二年己亥,与同学慧景,道整等发长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学戒律梵语。还,经叁年达青州。后就京师道场寺译出经律。遂寂於荆州之辛寺。寿八十有六。有自着之旅行记曰法显传。见梁僧传叁。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叁法显发见西...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佛之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观经散善义曰:「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 又初地以上為佛家。观经慧远疏曰:「不思议佛法,是佛住处,名為佛家。初地已上,入佛家中。依之趣行,名生佛家。」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僧史略上曰:「案灵祐法师寺话凡有十名寺:一曰寺(义准释书),二曰净住(秽浊不可同住),叁曰法同舍(法食二同界也),四曰出世舍(修出离世俗之所也),五曰精舍(非麤暴之所居),六曰清净园(叁业无染处也),七曰金刚剎(剎土坚固道人所居),八曰寂灭道场(祇园有莲华藏世...
《佛学大辞典》 / 28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莲宗九祖之第叁祖也。曾居衡山设教,人从而化者万计。法照国师言其师承远有至德,代宗欲徵之,度其不可,乃南向而礼焉。赐其居曰般舟道场,赐其寺额曰弥陀寺。贞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示寂於寺,年九十一。见莲宗九祖传。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释氏礼佛為人懺悔。俗谓之拜懺。因沿称其所诵经典亦曰懺。其事始盛於南朝梁武帝时。今所传梁王懺是也。文言谓之礼懺。梁书庾说传。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六时。礼懺不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十妙之一。眾生感佛菩萨灵应之善根发动曰机,应此机而垂佛菩萨之利益曰应。是有四句:一冥机冥应。於过去善修叁业,於现在未运身口,籍於往昔之善根,是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為冥应。二冥机显应。於过去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於现前得利...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化身佛证有餘涅槃之道场也。如释尊在摩竭陀国迦耶山头尼连禪河边之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是也。晋华严经一曰:「一时佛在摩竭陀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一、瑜祇经,谓金刚界徧照如来是自性身。二、分别圣位经谓有二种之受用身,卢遮那是二受用身也。叁、摄真实经言毘卢遮那示现化身至释迦菩提道场。又义诀言龙树先持诵毘卢遮那真言。感得现真身為说持念法,是变化身。四、略出经言毘卢遮那来天等之会者,是等流身。见菩提心义十。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法门之匠人也。如世之工匠,能成诸器,以喻名德,能成弟子之叁学也。演密钞四曰:「如世工匠成诸器,阿闍梨法匠能匠成叁乘叁学法器。」西域记十二曰:「為道场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也。」释氏要览下曰:「齐高僧僧印善讲经论,称法匠。」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炉為白象形,以之烧香置於道场之入口,行者跨之入内。薰身使清净之意也。用象者以象身有香气也。註维摩经一曰:「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是。」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降伏恶魔也。佛将成正觉坐菩提道场时,欲界第六天现恶魔之相来试种种之妨害。或以温言誑之,或以暴威逼之,佛尽降伏之,是云降魔。佛说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叁昧。成此叁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於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轨所说,身口意之叁密相应,则现成普贤之身。名曰普贤叁昧。 又普贤文殊二大士為...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梵语菩提曼拏罗Bodhimaṇḍala,谓佛成圣道之处。中印度摩竭陀国尼连禪侧,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西域记八曰:「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中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又得道之行法,谓為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中略)叁十...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一、中天竺山天寧万寿永祚寺,在杭州。二、道场山护圣万寿寺,在乌程县。叁、蒋山太平兴国寺,在南京。四、万寿山报恩光孝寺,在苏州。五、雪竇山资圣寺,在寧波。六、江心山龙翔寺,在永嘉县。七、雪峰山崇圣寺,在福建侯官县。八、云黄山宝林寺,在金华。九、虎丘山云巖寺,在苏...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幽玄之义理。深妙之义理。天台释诸经,先於文前绪论五重之深义,题為玄义。法华经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是也。法华玄义十下曰:「我以五章略谭玄义,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麤述所怀。」金光明玄义拾遗记上曰:「玄谓幽微难见也,义谓理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义而有五重。(中略)大师...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雍州新丰(陕西临潼东北)人。十五岁出家,师事曇延。受具后,就洪遵学四分律,涉猎律部者叁年。又於曇迁稟摄论,研讨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论,百论等。又造经四藏,备尽庄严。常慨懺悔授戒之法有亏,寻讨诸懺法,严饰道场,每春於受戒之首,依二十五佛及千转神咒,洁...
《佛学大辞典》 / 430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唐土郡县每建祝寿之道场,以為一郡一县聚会祈祷之处者。勅修清规圣节曰:「或住持赴郡县都道场所,归时,鸣鐘集眾,门迎诣方丈问讯。」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正直而无諂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註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諂,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於诚实。」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无量义经曰:「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显真实,是故眾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无量义经為法华之开经,谓法华以前未显真...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新罗国人。年代事蹟未详。或云玄奘门人,与元晓等同时出。所着颇多。有无量寿经疏叁卷,观经纲要,涅槃经总目二卷,大乘义林章十二卷等二十餘种。见义天教藏总录,东域传灯目录等。 又宋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义寂,字常照,温州永嘉人。受具已,往会稽学南山律钞,至天台山研究止观,...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楞严经七,言立道场,时以灵山白牛微细之粪,和旃檀,泥於地。(中略)方圆丈六,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之莲华。华中盛八月露水置於钵。更以十六莲华与香灯。参差庄严外围。取白牛乳為煎饼。砂糖。(中略)蜜,於莲华外,各各围绕十六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中略)敷设十...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梵僧名。译曰极量,中印度人,唐神龙元年,在广州之制旨道场译首楞严经十卷。见宋高僧传二。梵Paramiti(Pramiti)。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