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条搜索结果

小乘叁宝

一、小乘佛宝,谓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示现丈六紫金之相,以应声闻、缘觉、人、天等机,是名小乘佛宝。 二、小乘法宝,谓阿含等经,为声闻说四谛教,为缘觉说十二因缘教,令其依之而修,超凡入圣,是名小乘法宝。(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藏法数》 / 303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八、

为无常家说譬喻。有一大树,其果如二升瓶,其果垂熟,有乌飞来住树枝上方住,果落乌头杀。树神见此,而作偈言: 乌来不求死,果堕不为乌, 果熟乌应死,因缘会使尔。 人在世间罪福会迟速合,无有前却,黠人得罪不怨、得福不喜,尔乃为谛信佛言受持不离。三界之中有九十六...

《杂譬喻经(一卷十一经)》 / 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 / 190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八吉祥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及诸天龙、鬼神等。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从此佛世界,向东方过一恒河沙世界,有世界名曰天胜,彼土有佛,名善说吉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从彼佛世界,向...

《八吉祥经》 /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 105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八种身品第八

佛告诸来会菩萨摩诃萨。学无学及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众生所可供养。或有众生。见地。薄地。净地。如来地。辟支佛地。不退转地。道场地。说法地。由此八地成无上等正觉。云何见地。菩萨发意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坐道树。自伏其心...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 / 3445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一切皆成

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叁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叁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阿难四问

佛将入灭,语阿难大众言。我灭度后,汝当精勤教诫我诸眷属,早求出离,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时阿难闻佛语已。悲哽呜咽,举体迷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今日则有,明旦则无。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问已。佛言,汝致四问,为最后问,大能利益一切世间。汝等...

《三藏法数》 / 545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四向

一、须陀洹向,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谓此人将入须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初果也。 二、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叁、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

《三藏法数》 / 195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小乘五位

一、资粮位,资粮位者,如人远行,必赍粮以为路资也。其位有叁:一、五停心,二、别相念,叁、总相念。若欲出于叁界,必以此叁种观法,而为资粮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叁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别相念、总相念者,...

《三藏法数》 / 444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八

复次舍利子。彼然灯如来应正等觉。于三世中普以慧眼。悉能了知。时宝云梵志如是知已。以金色髻布散于地。请佛声闻及余比丘右旋履蹈。所以者何。佛告诸比丘。宝云梵志。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舍利子。时彼...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138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八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舍利子。如来大悲心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常行悲愍为成熟故。随悲心转而无不转。是故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复无等比。亦无数量。不可称说。最为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4108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

阿那律天眼

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為天眼第一。增一阿含经叁曰:「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所谓阿那律比丘是。」天眼是六神通中之天眼通也。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菴摩罗果。」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八犍度

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 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等法不一,故名杂犍度。(四善根者,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即四加行也。四...

《三藏法数》 / 871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阿那波那

Ānā āna,旧称安般,安那般那,阿那般那。新称阿那波那,阿那阿波那。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法名。大乘义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观,自气息繫心数之,勿令忘失,名数息观。」安般守意经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论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修摩提女

Sumati,又作须曼女。增一阿含须陀品第叁十曰:「阿那邠邸长者(须达长者)女修摩提嫁满财长者子,使其家供佛僧,同悟道。」支谦译之须摩提女经,此品之别译也。有混Sumati与Sumāgati者宜注意。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律分品第一

尔时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威力难思。光超千日。一心而住。于大会中。有一童子。名曰苏婆呼。大悲淳厚。即从座起。虔诚顶礼执金刚足已曲躬合掌白言。大威尊者。我今抱疑日久。欲有少问。唯见听许。 尔时执金刚大药叉将言。汝所疑者。今恣汝问。我为汝决疑情断除。苏婆呼童子曰。...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制译 / 2251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八大龙王

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灵神

灵魂也。四十二章经曰:「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果。」 又灵异之神鬼也。西域记中曰:「灵神警卫,圣贤游息。」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八龙王

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Nanda,跋罗陀龙王U ananda,娑伽罗龙王Sāgara,和修吉龙王Vāsnki,德叉迦龙王Takṣ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 t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鉢罗龙王Ut alaka,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四果

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為须陀洹果Srotā anna  hala,巴Sotā anna  hala,斯陀含果Sakrdāgāmi,阿那含果Angā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叁果翻名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阿耨达龙王

八大龙王之一。住於阿耨达池,分出四大河以润阎浮洲云,长阿含十八谓唯此龙王无叁患。智度论七谓:「阿那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西域记一之说,见[阿耨达池]条。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阿那婆达多龙王

法华经序品所列八大龙王之一。文句二之下曰:「阿那婆达多,从池得名,此云无热。无热池,长阿含十八云:云山顶有池,名阿耨达池。中有五柱堂,龙王常处其中。」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涅槃像曼陀罗

画释尊横卧宝床,五十二类异眾围绕之而哀慟之相也。画虚空云中有一僧,携锡杖立於前,无数天人从於后而降临之相者,是尊者阿那律(又曰阿泥楼駄),於如来身入棺后,昇忉利天,以世尊入灭之事,告摩耶夫人,摩耶闻之哀慕,自天下趣於双树间也。见摩訶摩耶经下。佛北首下娑罗树之枝...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八等品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何故赞扬菩萨八等之义?于此菩萨远于八邪,获致脱门而无所著。 不猗八正,度凡夫法,立于道义,获致中正,超于凡俗,愿立道慧,不见得涂,出于邪迳,常住正观,获平等迹。离于贪身,愿住道义,逮致佛身。除超人想,常思佛教,等心一切。 远众...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1465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8日

大人八念

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也。(梵语阿那律陀,华言无灭,佛之弟子。) 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

《三藏法数》 / 515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大乘四果

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三藏法数》 / 396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四王生八子

四王同出师子颊王,各生二子,故通有八子也。 一、净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悉达多,华言顿吉。以其生时诸吉祥瑞顿出现故,即释迦牟尼佛也。第二子,梵语名难陀,华言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欢喜。 二、白饭王生二子,第一子,梵语名调达,华言天热。以其...

《三藏法数》 / 290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阿那律失明

出家之初,贪睡眠。佛訶之為畜生之类。闻责乃七日不眠,遂失明。见楞严经五。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叁种大师

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

《三藏法数》 / 233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阿缚卢枳低湿伐逻

Avalokiteśvara,旧称阿那婆娄吉低输,阿梨耶婆楼吉弖税。译曰观世音,光世音。新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阿婆卢吉帝舍婆罗,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等。译曰观自在。观世音也。西城记叁曰:「阿缚卢枳低湿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禪行敛意经

阿那律八念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佛说呵鵰阿那含经

一卷,东晋曇无兰译,说佛印可呵鵰阿那鋡之德行及说法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千人皆弥勒等。 佛告贤者舍利弗及诸比丘:“皆一心听!” 佛告贤者舍利弗:“东方去是一恒沙,有佛名安隐嘱累满具足王如来.至真.无所著.最正觉,今现在说法,其世界名曰满所愿聚。 去是二恒沙,有佛名...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34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毘婆娑罗王幽死

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闍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当知人命无常,终不上位,而中命终,不亦痛乎,王子於时宜断父王命,统领国人,我今当杀沙门瞿曇,而為无上至真等正觉。於摩竭陀国界為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贯云,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声闻叁道

一、见道,谓声闻因断叁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

《三藏法数》 / 247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王舍城结集

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於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 ala或七叶窟Sa ta 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於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结集,又云五百结集。此结集后世传说甚多,或言有窟内窟外之二派,有上座大眾之异见。遂由此传说之无根据,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二福田

一学人田,小乘见道位已后,修学圣道之圣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叁信解,四见到,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八向须陀洹,九得须陀洹,十向斯陀洹,十一得斯陀洹,十二向阿那含,十叁得阿那含,十四中般涅槃,十五生般涅槃,十六行般涅槃,十七无行般涅槃,十八上流色究...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阿那

Aniruddha,旧称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少/(兔-、)]楼駄,阿楼駄,阿[少/(兔-、)]駄,阿泥[少/(兔-、)]豆,阿泥嚕多。译曰如意无贪。新称阿泥律陀。译曰无灭如意。佛十大弟子之一。為佛之从弟,迦毘罗城之释氏也。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那律陀,旧言阿那律,亦云阿[少/(...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人四依

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於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叁贤四善根),二须陀洹(即预流果),斯陀含(即一来果)之人,叁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诸...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念经

具名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為中阿含八念经之别译。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八种人起塔

一、如来塔,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6日

八念

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於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拔苦与乐也。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烦恼也。叁、念僧,念僧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為...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十二品生死

一无餘死,阿罗汉也。二度於死,阿那含度欲界之死也。叁有餘死,斯陀含往还於欲界之人天也。四学度死,须陀含之见道諦也。五无数死,八忍八智之人也。六欢喜死,学禪一心之人也(念佛一心之人亦是也)。七数数死,恶戒之人也。八悔死,凡夫也。九横死,孤独穷苦之人也。十缚苦死,...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六根互用

断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净,则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经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餘根亦然。」是真六根互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说菩萨在六根清净之位,六根互用之德。法华论曰:「又六根清净者,於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补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其山峰峙众宝所成。无垢清净阎浮檀金。摩尼宝王种种珍宝。妙色光明常普照曜复有如意天劫波树。恒时流出阿僧祇数。苏罗鼻香栴檀沉水。俱苏摩华柔软适意。妙色芬芳处处严饰。复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 宋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三藏明教大师天息灾奉诏译 / 2910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无热池

又云无热恼池。梵名阿耨达池Anavata ta又,Anavadatta,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匝八百里,赡部洲之中心也。住於此之龙王,名阿耨达龙王。俱舍论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叁徙多河,四缚芻河。无热恼池纵横正...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八种塔

如来塔,菩萨塔,缘觉塔,阿罗汉塔,阿那含塔,斯陀含塔,须陀洹塔,转轮王塔也。此八人灭后,為必当立塔者,故有此名。翻译名义集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阿那篱攞嚩

Aṇāsrava,译曰无漏。无烦恼之义。见华严疏钞叁十。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八等品第十九

佛告喜王菩萨。何谓八等度无极有六事。若信八等笃乐执御不堕八邪。是曰布施。于八等行执持道法不为俗荣。是曰持戒。既在等行存平等业。而得自在无侵欺者。是曰忍辱。一坐不兴逮成罗汉。行度三界无复生死。是曰精进。因从八等致于道迹。往来不还无著真人。是曰一心。以越众流分别若...

《贤劫经》 /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 4167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3日

自家宝藏

顿悟入道要门论下曰:「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愿,拋家散走作什麼?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麼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不还果

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於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果之圣者,有五种七种九种之差别。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无热

梵语阿耨达阿那婆达多。法华义疏二曰:「阿那婆达多,此云无热。」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舍利弗:“我亦仓卒说弟子法,我亦具说,但为难得解者。”舍利弗便白佛:“仓卒说亦可,弟子法具说亦可,弟子法会有解者。”佛便告舍利弗:“当学如是,身识俱外一切思想,我是是我所,憍慢使便不复有,所意解所慧解,自见法自解自...

《杂阿含经》 / 276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2日

化七子经

阿那邠化七子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徧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禪那

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禪定]同。心定一境而审為思虑者。是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為寄於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禪那之体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阿那律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即中阿含经长寿王品中八念经之同本异译。阿那律起八种之正念,一一对明之。佛知其所念住讚之。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呵鵰阿那含经

一卷,东晋曇无兰译。佛讚呵鵰优婆塞八事。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佛说八师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佛足。天尊曰就座。梵志就座。须臾退坐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巍巍堂堂。犹星中月。神智妙达。众圣中...

《佛说八师经》 /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 1573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阿菟楼陀

Aniruddha,见[阿那律]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