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 条搜索结果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叁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瓔珞经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布萨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讽颂

梵语伽,一译讽颂。是以讽咏讚深妙义理,颂叁宝功德之言句也。名义集四曰:「伽,亦曰讽颂。」俱舍光记十八曰:「言讽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而為讚咏,或二叁四五六句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偈

一偈者,西域记云:旧曰偈,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华言颂。诸经虽五字七字,为句不同,皆以四句为一偈也。

《三藏法数》 / 59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散他迦多衍那

Śānta-kātyāyana,又曰珊迦旃延。比丘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迦多,姓也。衍那,子也。散他,标别其类也。旧经论作訕大迦旃延。或作珊迦旃延。皆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诸佛心印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乞[口*栗]双提赞Khri-Sron-Lde-bTsan

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罗尼及密乘修法等...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难因缘品

又于一时,长老阿难,被诸梵行大德人辈劝请,令彼奉侍世尊。从尔已来,尽心尽力,意行调适,如来所说,悉皆受持。从如来口所闻之事,或世间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来咨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以是因缘,世尊集众,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357字 / 10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水老鹤

又作水白鷺,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阿难与诸苾芻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说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时阿难闻已,告彼苾芻曰:汝所诵者,大师不作是语。然佛世尊作如是语:若人寿百岁,不了於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於生灭...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圣六字增寿大明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Sāṁkhya,正曰僧企耶,译曰数。外道之论名。玄应音义十曰:「僧,此语讹也,应云僧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為宗,旧云二十五諦。」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僧,此翻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依数起论名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上之中曰:「僧,...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尼,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饍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饍尼,半者河但尼。蒲饍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饍尼,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火神

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毘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毘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毘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梵摩皇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经》 / 479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厌魅

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毘罗。见[毘罗]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论师,以韦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Udāna,又作优那,乌南,鄔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兜率

天名。旧作兜率、兜率、兜率哆、兜术等、新作都史多、覩史多、斗瑟哆、珊覩史多等。译曰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欲界之天处,在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中间,下当第四重,分天处内处之二,其内院為弥勒菩萨之净土,外院则天眾之欲乐处也。四阿含暮抄下曰:「兜率,此云上足天。...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9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国名,旧称曰疏勒。西域记十二曰:「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域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為讹也。」Kāṣa。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兜率

即[兜率天]。欲界诸天之一。其义為妙足。亦译知足。谓此天人。於五欲皆知足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啟经

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叁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叁段,故名為叁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叁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毘舍

Viśākhā,又作鼻奢。星名,当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毘舍,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释迦谱一曰:「毘舍汉云沸星。」玄应音义十八曰:「毘舍,或云鼻奢。此译云别枝,即是氐宿。」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云毘舍,此云黑鹿。」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鞞鐸

见[毘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軻地罗

Khadira,又作珂地罗、朅地罗、軻梨罗、朅达罗、罗、朅地洛迦、达罗、朅达洛迦提迦等,木名。译曰山木、苦楝木、空破、紫橿木、毒树剌等。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罗。南地多饶此木。」罗...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8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七曜

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星也。宿曜经上曰:「夫七曜,日月五星也。其精上曜於天,其神下直於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復始。」宿曜经下列胡国波斯语天竺语之名。日曜太阳,胡名蜜Mihr,波斯名曜森勿Yek sumbad,天竺名阿弥底耶(二合)Aditya。月曜...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Kharoṣthi,又作卢。具云卢虱吒、路瑟吒。仙人名,译曰驴唇。月藏经七曰:「怯卢虱吒,驴神仙人,隋言驴脣,身体端正,唯脣似驴,是故為驴唇仙人。」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毘罗迦毘罗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毘罗,或曰金毘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金毘罗迦毘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阿利夜叁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维那

Karmadāna,梵语羯磨那,司寺中事务者,寺中叁纲之一。维為汉语,纲维之义,那取羯磨那之那。又称為纲维,次第,授事,知事,悦眾,寺护等。寄归传四曰:「授事者,梵云羯磨那。那是授,羯磨是事。意道,以眾杂事指授於人,旧维那者非也。维是周语,意道纲维,那是梵音,...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尼拘

Nyagrodha,又作尼瞿,尼俱,尼拘律,尼拘尼,尼拘卢,尼俱类,尼拘类,尼拘娄,尼拘屡,诺瞿等。树名。原语有生长於下之树之意味。即榕树(Ficus Indica)也。以下诸释中以纵广树為最当。玄应音义叁曰:「尼拘尼,应云尼拘卢,此译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

《佛学大辞典》 / 247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雀王经

昔者菩萨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尚慈母,悲彼艰苦情等亲离,睹众禀道喜若己宁,爱育众生犹护身疮。有虎食兽,骨柱其齿,病困将终。雀睹其然,心为悲楚曰:“诸佛以食为祸,其果然矣。”入口啄骨,日日若兹。雀口生疮,身为瘦疵,骨出虎稣。雀飞登树,说佛经曰:“杀为凶虐,其恶莫大;...

《六度集经》 / 235字 / 8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目支邻

Mucilinda,又作目脂邻,目真邻,目邻,母真邻那,母止邻那,文真邻。龙王名。译為解脱。闻法而脱龙苦,故名。住於金刚座侧之池中及目真邻山之目真邻窟。西域记八曰:「帝释化池东邻中有目支邻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味。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九

圣勇菩萨等造 求彼真实无修可得,最上颠倒成就灾祸,善因无有憍慢情深,无我远离。是处伽蓝寂静无缚,布施虽多全无诤讼,有情所居广大清净,声闻动转大乘安固,彼天如空智慧最胜,秘密甚深因行无倒,了知边际力用无尽,虚空无性随顺容物,贪爱颠倒自性迁移,彼彼复增听闻诚实。...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5105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7日

吒迦

印相名,旋舞之形。慧琳音义叁十六曰:「吒迦,梵语也,以义译之云。以左右手腕相近,柔耎轮散十指,共於心前,叁翻旋舞,心住悦喜观也。」梵Khaṭak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毘鐸

Piṭṭaka,又作鞞鐸。伽蓝名。译曰嚼杨枝。西域记一曰:「象坚窣堵波北山巖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於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為茂林。后人於此建立伽蓝,名鞞鐸,唐言嚼杨枝。」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毘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罗尼经曰:「金毘罗。」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天食

欲界天之食物须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天王天,并诸天眾,皆用彼天须之味。(中略)欲食时,即於其前有眾宝器自然成满,天须味种种异色。诸天子中有胜堂者,其须味食色最白净。若彼天子果报中者,其须味色则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须味色则稍黑。时彼天子以手取天...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渴伽

Khaḍga,又作朅伽,伽。译曰犀牛。玄应音义一曰:「伽婆沙,又作喝伽,皆讹也。正言朅伽。朅音去謁切,此译云犀牛。毘沙拏,此云角,谓犀牛一角也。一亦独也,喻独觉也。」大日经疏十五曰:「独觉本云犀角,论云麟角。」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化佛

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毘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毘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阿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Suta,Sudhā,旧称须,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味,旧经中作须饭,此天甘露食也。」瑜伽论四曰:「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摩调王经

闻如是: 一时众祐在无夷国,坐于树下,颜华韑韑,有逾紫金,欣然而笑,口光五色。当时见者靡不踊豫,咸共叹曰:“真所谓天中天者也。” 阿难整服稽首而曰:“众祐之笑,必欲济度众生之冥也。” 众祐曰:“善哉!实如尔云,吾不虚笑,即兴法也。尔欲知笑意不乎?” 阿难对曰...

《六度集经》 / 1362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佛说回向轮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

《佛说回向轮经》 / 1541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镜面王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众比丘以食时持应器入城求食,而日未中,心俱念言:“入城甚早,我曹宁可俱到异学梵志讲堂坐须臾乎!”佥然曰:“可。”即俱之彼,与诸梵志更相劳来,便就座坐。是时梵志自共争经,生结不解,转相谤怨:“我知是法,汝知何法?我所知合于道,...

《六度集经》 / 994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五趣生死轮

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耶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娑婆

Sahā,又作沙訶,娑訶楼。新云索訶。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眾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眾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為叁恶五趣杂会故也。此為叁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即数论师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须大拏经

昔者叶波国王号曰湿随,其名萨阇,治国以正,黎庶无怨。王有太子,名须大拏,容仪光世,慈孝难齐,四等普护,言不伤人。王有一子宝之无量,太子事亲同之于天。有知之来,“常愿布施拯济群生,令吾后世受福无穷。愚者不睹非常之变,谓之可保。有智之士照有五家,乃尚布施之士。十方...

《六度集经》 / 4676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炖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

《妙法莲华经》 / 417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儒童受决经

昔者菩萨,生钵摩国。时为梵志,名曰儒童。白师学问,仰观天文,图谶众书,闻见即贯,守真崇孝,国儒嘉焉。师曰:“尔道备艺足,何不游志教化始萠乎?”对曰:“宿贫乏货无以报润,故不敢退也。母病尤困,无以医疗,乞行佣赁以供药直。”师曰:“大善!”稽首而退,周旋近国,睹梵志五百...

《六度集经》 / 996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Sundari,孙罗难尊者之本妻,译曰艳。 又Sundari罗汉名。一聚落之小儿,生而端正,名孙利,波斯匿王率小儿诣佛所,佛说四諦之法,小儿悟道,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十。 又有婬女名孙利,在大眾中诽谤佛,是佛十难之一。佛说其往昔之因缘。名為孙利宿缘经。摄於兴起行经...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优填王

Udayana,旧称优填,于闐。新称优延,鄔衍那,嗢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鄔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释迦方誌上曰:「鄔衍那王,古优延也,唐云出爱。」瑜伽略纂十六曰:「云出爱王者,即旧言优填王也,正本音言嗢演那(此...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菩萨以明离鬼妻经

昔者菩萨,时为凡人,年十有六,志性开达,学博睹弘,无经不贯练精深。思:“众经道术,何经最真?何道最安?”思已喟然而叹曰:“唯佛经最真,无为最安。”重曰:“吾当怀其真处其安矣。”亲欲为纳妻,怅然而曰:“妖祸之盛莫大于色,若妖蛊臻,道德丧矣。吾不遁迈,将为狼吞乎?”于是遂...

《六度集经》 / 524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育王一子一女出家

阿育王有一子,名摩哂,有一女名僧伽密多,王弟帝须比丘,请王令二子出家。王问二子,二子大喜,欲出家,即使二子出家入佛法。摩哂时年满二十。推目犍连帝须為和尚,摩訶提娑為阿闍梨,受具足戒。僧伽密多年十八岁,推曇摩波罗為和尚,受六法。此為王登位后六年之事也。摩哂...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草木成佛

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於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徧之教文,由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之道理而成立。圆实之意,谓中道佛性,徧於法界,故不隔有情无情,无情已有佛性,岂无成佛之理乎。然如华严谓真如随缘在有情之边為佛性,在无情之边...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Khara,又作楼,仙人名,见[楼]条。 又升量名,Khāraa当於一斗。见名义集叁。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预流果

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ā anna,声闻乘之人,断叁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叁界之见惑已,方预参於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山王

十山皆称王者,谓依海而住,高出一切诸余小山,以喻十地菩萨修行,同入如来智海,高出一切二乘诸行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雪山王,谓此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不可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法药,用之无竭,以破无明,超前行位,如雪山王也。 二、香山...

《三藏法数》 / 688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势至

具名大势至菩萨,得大势。梵语摩訶那鉢Mahāsthāma rā ta,阿弥叁尊之一。侍於阿弥之右胁。主佛之智门者。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真言以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叁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月支

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叁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大宛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汉书西域传上曰:「大月氏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里。」玄应音义四曰:「月支国,薄罗国应是也,在雪...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月*册]捺

见[僧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法野菩提道场,坐金刚摩尼宝师子之座,有菩萨摩诃萨众周匝围绕,复有十佛刹百千俱胝那由他众听佛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思议光王,即从座起,瞻视大会诸菩萨已而白众言:“汝诸佛子,今当谛听!此娑婆世界满一大劫,较量时分,是彼...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 618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1日

优楼迦

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嗢露迦,沤楼(僧)、优楼(僧)。译曰鵂鶹。仙人名。出於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鵂鶹仙,云鵂角仙,亦云臰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於...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洹、斯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Madya,酒之总名。俱舍论十四曰:「酝食成酒,名為窣罗。酝餘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若令醉时,名末酒。」瑜伽略纂十一曰:「末蒲桃酒也。」翻梵语九曰:「摩池,译曰醉也,增一阿含经叁十叁。」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