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条搜索结果

枳王十梦

俱舍论九曰:「如讫枳王梦所见十事: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獼猴、广坚衣、斗諍。」俱舍光记八曰:「讫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迦叶白佛。佛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先兆:一,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以方便投身...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翳罗

又作黳罗,瑿罗。树名。见[垔]罗那条。(CBETA註:疑為见堙罗那条)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河

一、殑伽河,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以见其从高处而来也,又名恒河。此河从阿耨达池东面银牛流出,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八百里,金银琉璃玻璃铜铁等以饰其岸也。) 二、信度河,梵语信度,华言验河。此河从阿耨达池南...

《三藏法数》 / 259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文殊护身咒

谓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以齿[临]二字或叱洛呬燄四字合成一字者。见文殊条下「一字文殊法」项。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护摩法由来

大日经疏十九曰:「外典净行围陀论中,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然者,為摄伏一类故,以言韦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中略)佛所以作此说者。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故。以诸净行等於所宗韦陀典,自谓秘密而生慢心。今佛自说韦陀原本...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自然成就真言

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萨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吉祥海云

卍字之别称。慧琳音义二十一曰:「室利瑳,Śrī-vatsa,此云吉祥海云。」见[万字]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蘗罗訶

梵名Graha,又作蘗[]訶,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着於人也。大日经疏八曰:「蘗[]何是魅鬼着人者。」又出瑜祇经爱染王品。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饿鬼叁障

一、外障,谓此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干焦,常以其舌自舐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二、内障,谓此饿鬼,咽或如针,或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

《三藏法数》 / 183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僧伽理事二和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

《三藏法数》 / 204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又曰语业。叁业之一。谓之所作,即一切之言语也。大乘义章七曰:「起说之门,名之為。」 又业与孽通。业:谓两舌,恶,妄言,綺语也。净住子曰次懺业,此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唐宋人常取以言文学之事,白居易诗:些些业尚夸诗。苏軾诗:业不停诗有债。皆以诗為綺...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室利

Śrāvatsa,译曰吉祥海云。卍字形也。见[万字]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师迦

Vārṣiki,花名。见[[]沙迦]项。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锡杖

十八物之一。梵语,喫弃罗Khakkhara,译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显密之二意。显教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

《佛学大辞典》 / 601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鼠搂

搂者揽取也。[序-予+(袌-〦)]取也。凡鼠食,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名宗,谓诸法之性实,虽為空无,而假之諦非為全无也。不空假名宗者,对於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諦不空也。大乘玄论一曰:「不空假名者,但无性实有。假世諦不可全全,如鼠嘍。」...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九鬼

顺正理论叁十一云鬼之种类有叁:一,无财鬼。二,少财鬼。叁,多财鬼。此叁各有叁。无财鬼之叁者:一,炬鬼。二,鍼鬼。叁,臭鬼。少财鬼之叁者:一,鍼毛鬼其毛如针,以自剌剌他也。二,臭毛鬼。叁,癭鬼。多财鬼之叁者:一,希祠鬼。常居社祠中,希其食物也。二,希弃鬼。...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经典

佛说之。阿难结集之。初传之於。后书之於贝叶。其文句并书籍。谓為经典。无量寿经上曰:「菩萨经典,究畅要妙。」法华经序品曰:「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瞋斗[*后]地

瞋者忿怒,斗者狞视,[后]者怒号声,地者助字。赫怒之状。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E,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曀,蔼,曳[垔]。字记曰:「短蔼字去声,声近樱係反。」大日经作「翳」,金刚顶作「曀」,涅槃经作:「[垔]」。金刚顶经字母品曰:「曀字门一切法求,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曀字时,是起所求声。」大庄严经曰:「唱翳字时,出所...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世业

一、过去世业,谓过去世,若意起贪嗔痴等,即动身,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嗔、不痴等,即动身,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现在未来之报,是名过去世业。 二、现在世业,谓现在世,若意起贪嗔痴等,即动身,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嗔、不痴等,即动身,作诸善业。善...

《三藏法数》 / 172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獼猴着黐

涅槃经二十五曰:「如诸猎师,纯以黐胶置之案上,用捕獼猴。獼猴痴故,往手触之,触已粘手;欲脱手故,以脚蹋之,脚復随着;欲脱脚故,以啮之;復粘着,如是五处悉无得脱。於是猎师以杖贯之负还归之。(中略)獼猴者喻诸凡夫,猎师者喻魔波旬,黐胶者喻贪欲结。(中略)凡夫之...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马鸣

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业

意叁处之所作也。如身之所作,之所语,意之所思是。其他叁业有种种。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八字文殊法

是亦取真言字数而名之。即唵之八字也。此法為日本慈觉大师门徒最极之秘法。避天变怪异日月蚀之灾及兵阵之难之法也。其本经為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叁昧法),经曰:「若有诸国王统师欲斗战,书此陀罗尼於顶上安置,一心常亿念,不為怨敌害。一切诸刀杖...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有相安乐行

法华经安乐行品分别末世之道俗安乐修行法华之法為身,,意,誓愿之四种而明之。南岳大师就此安乐行而立有相无相之二门,入定观念為无相安乐行。散心念诵為有相安乐行。万善同归集二曰:「南岳法华懺云: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有相行,二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华严宗叁观

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叁观。法界者所观之境,叁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於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為空观。吾人所见之森罗万象,悉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為虚空,於...

《佛学大辞典》 / 428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万字

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玄沙叁种病人

又曰玄沙接物利生。玄沙师备,假盲聋哑叁种病人之济度,示无為五官机能转於尘裡者,宜别开发真佛智见,有心眼存者。景德传灯录第十八玄沙传所谓:「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且问汝,只如盲聋哑叁种病人,汝作麼生接?拈槌竪拂,他眼且不见,耳又不闻,復哑,若接不得,则佛法尽无...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鱉不慎

鱉遇枯旱,湖泽乾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时有大鹤,住於其边,鱉来求哀,鹤衔之飞过都邑。鱉问此為何等?如此不止。鹤便应之,开鱉坠,人得而食之。见旧杂譬喻经下,法苑珠林四十六。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问讯

合掌而问安否也。但敬揖以表问安否之心亦云问讯。僧史略上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曰不审者何?此叁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也,心若不生崇敬岂能动身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住处无恶伴,水陆...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苾[*陵]吃[*]知

摩醯首罗天之子名。大日经疏五曰:「苾[陵]吃[]知,是摩醯首罗子。身极枯瘦,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為此形。私谓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也,所以住在南方。」梵Bhṛṇgiriṭi。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鬼分九类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叁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叁者多财无财复有叁种一者炬二者针叁者臭少财亦有叁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叁者瘿鬼多财亦有叁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叁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

《三藏法数》 / 778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八万细行

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共為一千,对於摄律仪戒等之叁聚而為叁千,又对於杀,盗,婬(身之叁支),两舌,恶,妄言,綺语(四支),之身七支而為二万一千,又配於贪瞋痴之叁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為八万四千,是即八万四千之律仪也,今言八万者仅举其大数而言之耳。...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离车

Licchavī,又作利车,离奢,粟唱,隶车,黎昌,律车,梨车毘,离车毘,粟呫婆,粟呫毘等。毘舍离城剎帝利种之名也。译曰薄皮。其祖先从一胞肉中生,因有此名。又译為贵族豪族等。善见论十谓往昔波罗捺国王夫人怀妊,生一肉团,赤如木槿华。以為耻,盛之器中,作金薄,朱书波罗捺国...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迦止

见[迦遮邻地]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业供养

叁业供养之一。发音,称美诸佛菩萨之功德也。见文句二下。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斩/耳]

又作聻。詰问辞之餘声也。[尔]亦同。诸录俗语解曰:「[斩/耳]亦作聻,正字通音儞,梵书聻為助语。如禪录云何故[斩/耳]未见桃花时[斩/耳],皆语餘声。」宗门统要七曰:「百丈夹起火曰:儞道无,这个聻。」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九漏

两眼两耳两鼻及大小便处之九穴也,此九穴常漏泄身内之不净,故云九漏。行事钞中之一曰:「九疮九孔九入九漏九流。」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尔]瑟吒麼洗

译曰叁月。梵Jyaiṣṭha-māsa。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垔]尼

又作咽尼。佛之德相也。译曰鹿王。玄应音义四曰:「[垔]尼又作咽,同於坚、於见二切,此译云鹿王。」见伊尼延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叁种忍行

一、身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吝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 二、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斗诤,是名忍行。 叁、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三藏法数》 / 113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迦遮邻地

Kācalindikāka,又云迦旃邻提,迦旃邻陀,迦止那,迦遮邻底迦,迦真邻底迦,迦邻提,迦邻陀等。鸟名。正法念经叁十曰:「迦旃邻提,海中鸟,触之大乐。有轮王出,此鸟则现。」慧琳音义二十五曰:「迦邻提,此云实可爱,谓水鸟,即鸳鸯之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丰干

丰一作封。原居天台山国清寺,剪髮齐眉,衣布裘,身量重七尺。餘人或借问,则止对曰随时二字,更无他语。尝乘虎直入松门。眾僧惊惧。唱道歌。时眾方崇重。终后於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常调。士庶见之,无不敬礼。尝养二士,云寒山拾得。见宋僧传,传灯录。又传灯录云:「閭...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驮心(草木心)、矣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驮心之二心。干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二摩多

又名十二转声。摩多译作点或韵。一之四摩多,总為十六摩多。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密哩多

Amṛta,又作阿阿密[]多,阿密哩帝。译曰甘露。真言修行抄叁曰:「阿密哩帝,此云甘露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没[*]覩

译曰甘露。见大日经疏十叁,见[阿密哩多]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Ba,又作麼。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之喉声第叁,金刚顶经曰:「麼字门,一切法缚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麼字时,是解脱繫缚声。」智度论曰:「若闻婆字,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婆陀,秦言缚。」解脱繫缚由Bandha(缚)释之。 又Bha,又作嘙、[梵]。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私陀

又作悉陀,徙多,私多,枲多。四大河之一。自阿耨达池北面出,入於东北海。或言自西面出,入於西海。西域记一曰:「池北面颇胝师子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流潜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為中国之河源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徙多河,或...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种法师

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覩经,宣句读者。叁、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於世者。经曰:「若復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於此经卷...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二火神

内法之十二火神,大日经所说,疏二十详解之。一大因陀罗,二行满,叁摩嚕多,四卢醯多,五没[]拏,六忿怒,七闍吒罗,八吃洒耶,九意生,十羯攞微,十一(梵本缺名),十二謨贺那也。内法之护摩,就此中随所用而劝请之,观本尊之形,在於炉中。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蔑戾车

Mleccha,又作篾隶车,毕[]车。旧曰弥离车。译曰边地。下贱种也。见蜜利车条。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少/(兔-、)]罗陀补罗

梵名Anurādha ura,锡兰之古都。在岛之北部。此地自佛教初传以来至西历第八世纪末,以為锡兰岛之首府,故关於佛教之遗物存者不少。塔园,无畏山塔,逝多林园Jetavanārāma及铜宫,其最着者也。其中以塔园為最古。此地东方有眉沙迦山者,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初在此地教化国王及其岛人...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睒摩

新作商莫迦Śamaka,菩萨名。昔有长者,夫妻两目并丧,入山求道。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愍其意,生於长者家,名睒摩。至孝仁慈,年过十岁,与父母共入山奉事。着鹿皮之衣,提瓶汲水,时迦夷国王入山射猎,引弓射睒。盲父母仰天曰:睒至孝,天知之,则睒当更生。於是释梵四天,来下...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钵罗[*底]訶諦

A ratihata,译曰无对,无比力。见大日经疏九。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字观

真言宗之观法。观念阿字之方法也。辨惑指南一谓真言行者之要道,无过於阿字观。阿字观有叁别:一声,二字,叁实相。声观者其坐法与印相如常。每出息唱阿字於其声付意息息不懈,修时妄相自息,其心寂灭真智自生,明达一心之本源。字观者,先於我身之心中,观径一肘量之圆明月轮,...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2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二种恶骂报

一、常闻恶音,常闻恶音者,谓因前世无禁忌,发言粗恶,令不忍闻,故感今生常闻秽恶之音也。 二、恒有诤讼,恒有诤讼者,谓因前世恃力怙势,好诤健讼,恶逆无德,故感今生常致诤讼而不和也。

《三藏法数》 / 8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Brahmā,梵摩或勃[蓝]摩,婆罗贺摩,没罗憾摩,梵览磨等之讹略,谓梵天也。婆罗门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婆罗门亦云梵志。译作寂静、清净、净洁、离欲等。色界诸天离婬欲而清净,总名曰梵天,其中初禪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断绝生命之相续也。大乘义章七曰:「隔绝相续,目之為杀。」大日经疏十释死生之真言曰:「此真言没[]底也(二合)吠,此即死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為杀,由本意愿我断一切眾生命根,命根即是无始无明,诸烦恼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舍利弗瞋恚气分

智度论二谓「如舍利弗有瞋恚餘习,佛由禪定起经行,罗睺罗从佛,佛问罗睺罗:何故羸瘦?罗睺罗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苏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当自知。佛问罗睺罗眾中谁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偽经

汉魏以后,翻译為盛,偽似之经论,杂然而出。不可不辨。道安之疑经录序曰:「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受。同师所受,若十二十,转以授后学。若有一字异者,共想推校,得便摈之,僧法无纵也。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偽乎?(中略)安敢...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

一卷,宋法贤译。说迦叶仙人应[尔]嚩迦人请医女人產病之法者。全然為医书,不关佛教。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不二门

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二门,归结之於一念之心,以示观法大纲,发其深意。今以其本迹十妙与不二门之相摄列之如图。一、色心,有形质碍之法,而无知觉之用者,名為色,无形质而有知觉缘虑之用者,名為心。二、内外,眾生诸佛及依报名為外,唯自己之心法名為内...

《佛学大辞典》 / 607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不唧[*留]

唧[留]者,秀与就之反切语也。犹言秀者唧[留]切,就者唧[留]切,不唧[留]者,不秀不就之义也,指不秀不成就之钝汉,而云不唧[留]也。类书纂要曰:「杭州人以秀為唧[留]。」俗呼小录曰:「说人之不慧曰不唧[留]。」宗子京笔记曰:「孙炎作反切语,本出於俚语常言,故...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又作讫哩吉、鸡梨祁、吉利。译曰作事。太古印度出世之王。迦叶佛即其子云。见起世经,起世因本经等。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沙迦懣囊

见[沙门]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牛皮

被牛皮而向日,则弥坚,繫龙鬚而入水,则益痛。牛皮龙鬚虽贵,还害身。以譬人天有漏之福,伤法身之慧命也。止观五曰:「设便欲捨叁途欣五戒十善,相心修福。如市易转换,翻更益罪。似鱼入笱,蛾趣灯中。狂计邪黠,逾速逾远,渴更饮咸。龙鬚缚身,入水转痛。牛皮繫体,向日弥坚。...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梵字g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哦,我,[虐],仰,蘗,竭,釳,乾,犍,乾,虐,疙,俄。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云:「称誐字门,一切法行不可得。」大日经入漫荼罗品云:「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涅槃经八曰:「俄者,一切诸行破坏相。」盖誐ga者為ga...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五十字门

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叁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註)、[[吕]]ḍa,无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於随音点...

《佛学大辞典》 / 969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恒]迦罗

Kaṅkara,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恒迦罗,隋言数千万亿。」俱舍颂疏世间品五曰:「十大鉢罗廋多為矜羯罗。」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唵嚤呢叭[*尔]吽

梵语Om maui  admehūṃ又作唵摩尼鉢头迷吽,唵麼抳鉢訥铭吽。祈宝珠莲上之义。喇嘛教徒常唱之咒文,即莲华手菩萨Padma āṇi祈未来极乐往生时所唱之六字题目也。彼教徒信此菩萨,如彼阿弥陀如来,在极乐莲臺,救济祈者,生生世世,出离因果无穷之生死,故不问僧俗,皆唱之,...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摩多通别

十二摩多中前十字為别摩多,后狸四字為别摩多。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蛇行

佛告诸比丘有蛇行法,何等為蛇行法?谓杀生手常血腥,乃至行十不善等。彼尔时身蛇行,蛇行,意蛇行。如是身意蛇行已,向地狱或畜生之一趣。蛇行眾生,谓蛇鼠猫狸等腹行眾生,是名蛇行法。见杂阿含经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Li,又作力,鲁,[吕]。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吕]字门一切法染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力字时是生法相声。」 又Li,又作卢,嚧。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嚧字门,一切法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嚧(引)字时,是叁有染相声,原语未考。」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又曰诀,授。即不可笔录之秘法以传授也。法显传曰:「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传,无本可写。」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梵字g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誐,[[虐]]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述嚕怛罗

Śrotra,译曰耳。梵语杂名曰:「耳,羯[赖]拏,又羯叻拏Karna,又述嚕怛罗。」义林章叁本曰:「梵云戍缕多,此云能闻。」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释翅[打-丁+(容-+夕)]迦维罗卫尼拘律园

释翅[打-丁+(容-+夕)],此云能也。迦维罗卫,此云赤泽。总谓能仁住处赤泽城也。鼻奈耶云:释翅[打-丁+(容-+夕)]者,释种也。迦维罗卫,亦云迦毘罗卫,又翻赤泽,又翻黄头。尼拘律如大房戒释。此园在赤泽城南叁四里。是释迦如来成等正觉已,还国见父王,為说法处。时净饭王知佛...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痾[*路]祇

Ārogya,大比丘受沙弥礼时返礼之辞。祈无病安全之义。寄归传叁曰:「大受小礼,自可端拱而云痾[路]祇,是咒愿彼令无病义耳。」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空界色

有部之所立。虚空之外,别有空界,眼可见,门窗鼻等内外之窍隙是也。既為眼可见,故附色之名,而谓之空界色。俱舍论一曰:「诸有门窗及鼻等内外窍隙,名為空界。」此空界色,名邻阿伽色。见[邻阿迦色]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尸利沙迦

译曰头者。比丘名。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八。梵Śiriṣaka’。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阿毘遮嚕迦

Abhicāraka,又作阿毘拓[留]迦,阿毘左[留]迦。译曰调伏,降伏。缚一切万物使不自在之意。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瞋斗詬地

瞋者忿怒,斗者狞视,[后]者怒号声,地者助字。赫怒之状。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讫哩吉

见[讫枳]项。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圆悟祸门

公案名。意谓佛教之真理非言语文字所能詮,徒弄言端语端遂失其真也。圆悟录有曰:「圆悟克勤禪师,僧问如何是佛?师云:是祸门。」即是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半]惮南

Vandana,见[和南]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读经

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行之一。对文曰读。正心端坐,目覩经文,宣句读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