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阇世前白佛言:“唯然,世尊!常于诸法有大愍哀,诸法诳诈,因惑起想,随其所欲展转相惑。菩萨之行不可计量,彼为菩萨当修道行,至彼佛土具足严净,诸菩萨行皆当追学摄取佛土,如海龙王国土严净。”
佛言:“如是,如是!大王!一切诸法皆从念兴,随其所作各各悉成,诸法无住亦无有处。”
尔时阿阇世王谓海龙王:“快哉,龙王!为得善利,乃令如来授仁之决,当成佛时,国土清严不可思议。”
龙王答曰:“法无有决。所以者何?诸法皆静,因种.阴.入,假名曰人。其受决者,无阴.种.入,以有名色,假名为人。其受决者,无名无色,因缘报应,见思想念,假名曰人。其受决者,无有报应,无见无思,无想无念;假使菩萨等行德本,彼之德本亦无决矣。诸法相空,虚空无决,一切诸法无想无愿、无为无数,不授无想无愿、无为无数之决也。”
龙王复谓王阿阇世:“诸佛大哀不可思议!诸经无名,无有思想,而说名想。诸佛.世尊无名相识,而随习俗因而示现有授决也!彼亦无法受决,亦无内外当受决者。”
阿阇世又问龙王言:“以得法忍逮平等行,菩萨如是乃得决乎?”
海龙王曰:“其忍悉空,想不可尽;究竟晓了至于本际,无尽之际;平等之际,无我之际;吾我之际,审谛之际;至于究竟,无成就际。其际以空至于脱际,淫怒痴际有了是际,则无所猗。无所猗者,设于音声无合会;无合会者,不着无脱。无脱无行,行无所行,亦无不行,亦无所忧。已无所忧,于斯菩萨则都一切诸所作行所见无见。假使无所见,不作审谛,而已平等。入已、所住已平等度,不残不礼,不卒不暴,以等诸法然后得忍。彼所谓忍及所授决,若受决已及受决者,是一切法皆平等法乎。诸法界究竟无法界,无不以决了亦无所成,观此法已,察其义理,诸法无能计者,譬如虚空不可计数以度诸数,诸法如是。”
海龙王说是语时,二万菩萨得不起法忍,百比丘漏尽意解。
尔时王阿阇世白佛:“至未曾有。世尊!龙王之辩。”
佛言:“未足为怪,不以为难!新发意者闻是不恐、不难、不畏,是乃为难。所以者何?诸佛.世尊本之道法,如是难及,少有信者。天上、世间人不能受,不入不信而不喜乐。以故当知其有闻是深经法者,不以恐畏,此乃为难。前世供养无央数佛,安以为难?譬如有人,虚空无形而现形像,是为难不?”
对曰:“甚难!天中天!”
佛言:“其闻此经深奥之义,一切信乐,皆知无我、无人、无寿、无命。其有信者、甫当信者,此等则是如来顺明平夷之类亲友善师也。则能堪任信除垢尘,为一切人讲说经法,能诣道场以慈降伏百千亿魔及余官属,为于诸法而得自在。其心清净,诸通之慧近在目前;发意之顷成智慧明,逮最正觉;劝訹众生知一切心群萌诸根,而转无上大法轮也;疗一切病,开化异道,破坏怨敌,吹大法䗍。”
于是海龙王所愿皆获,不失本志,闻所受决,欣然大悦,善心生焉,踊在虚空以偈赞佛:
如虚空本清净,无色无受无数,
安住说法如是,若虚空普自然,
名不有而不无,造因缘及报应,
安住讲调不诤,无人命无寿识。
一切法甚清净,吾我清悉平等,
吾我静法等静,解是者则受决。
察法界本清净,人界静亦如是,
如众生界静者,佛法静亦复然。
若佛法清净者,诸佛土静亦等,
设佛土清净者,诸慧静无差特。
诸法净因数号,以计数不得名,
由想数名本空,其诸名数无碍。
群萌类志所念,无见无色无成,
如无成心意识,诸法尔空无心。
或有作则无作,有缘罪无受者,
终始瑕无行者,名泥洹无寂然。
入本际无碍原,虚空本无我际,
选诸际得等原,知众生本审门。
去来今现在际,顺明智此诸际,
于慧等无际门,究法界佛种性。
不起灭最胜幢,空无想愿本静,
无言声真谛法,是诸圣寂寞地。
若解诸法澹泊,自然悦如捉空,
彼无吾我身寂,假如此乐圣法。
十方佛所说法,当来佛所宣扬,
一切等未来声,因音现入无声。
声空自然如响,诸法空犹虚念,
无法非法教化,诚本无可不得。
一切法无主名,若干想念非明,
人名静不可得,诸法本静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