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条搜索结果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略十广

摩訶止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為五略。摩訶止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五,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业家

俱舍宗以叁时业為四业,四业復各开為二业,立為八业,故称為八业家。即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叁者,各开為时报俱定业,时定报不定业二种,顺不定业开為报定时不定业,时报俱不定业二业,故合成八业也。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行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 一、厌苦,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谓思惟欲界五尘...

《三藏法数》 / 513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旧云光世音,世音,略称音,新云世自在,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世音者,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世音,世自在者,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音有六音,七音乃至叁十叁音,但常称之音,指六音中之圣音。如法华普门品之音,无量寿经之...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八胜处

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八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道未增长,若多色,则恐难摄持,故少色,谓為外色少。但内身之不净,或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忍

一音声忍,同於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於上之柔顺忍。叁无生忍,同於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

《佛学大辞典》 / 563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禪秘要法经

叁卷,秦罗什译。说白骨,数息等种种之禪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身不净、二受是苦、叁心无常、四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聚

以叁聚该收一切眾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叁、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叁聚之义通於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餘。」预流向已上之圣者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為...

《佛学大辞典》 / 397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叁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叁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摩纳

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纳,或云摩纳婆,或云摩那婆,或云那罗摩那,或皆是梵音讹转也。此译云年少净行,或云人。」同二十一曰:「摩纳婆,又言摩纳缚迦,此云儒童,旧言摩那婆,或作那罗摩那,又...

《佛学大辞典》 / 404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经十六之一。念极乐之音菩萨身相也。经曰:「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当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陀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中略)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不定

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叁乘之种子皆具,或可為阿罗汉,或可為辟支佛,或可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叁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叁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叁...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毘婆尸

Vi aśyin,又作毘鉢尸,微鉢尸,鞞婆尸,毘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种种,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阿僧祇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种

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真空

华严宗所立叁之一。见[叁]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二。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二、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多子塔

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到一林间,见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陀林中,婬女弃一小儿於路边,眾皆往,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意解

谓依意识而了解也。八十华严十四曰:「其意解与同事。」深密经一曰:「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行事钞上曰:「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资持记上四之一曰:「意解即所见也。」 又意之解脱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漏尽意解。」又註曰:「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月轮

胎藏界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即肉团心之八分,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月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為十六分之月轮。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并之际,月光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於日月一分相过之后。月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於...

《佛学大辞典》 / 766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智

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谓如来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叁、妙察智,谓如来善能察诸法,圆融次...

《三藏法数》 / 204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羯磨

Karma,译曰作业。作授戒懺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行事钞上一曰:「明了论疏翻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為办事。」玄应音义十四曰:「羯磨此译云作法办事,优婆离问经作剑暮,此梵言之讹也。」慧苑音义上曰:「羯磨...

《佛学大辞典》 / 938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北洲

[北俱卢洲]也。此洲之定命千岁。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论十一曰:「北洲定千岁,西东半半灭,此洲寿不定。」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真空四句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故名真空。 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 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

《三藏法数》 / 263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当体即空

一切之有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為空,其事体本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如此当体即空,称曰体空。為天台四教中之通教法。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叁假

一、法假虚实,色阴之法是也。二、受假虚实,受想行识之四阴是也。叁、名假虚实,法受之二是也。此叁者自实无体,依他方有,故皆称為假。虚实者,一虚一实,相形而不得称,叁者皆虚,凡夫谓為实,智者以為虚,实即為虚,故名虚实。是通教之意也。若依别教之意,则叁假之中...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八不共法

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业

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时分不定异熟定业,时分不定异熟不定业也。大毘婆沙论第一百十四曰:「復有餘师,说五种业。谓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各唯一种。顺不定受业中復有二种:一异熟决定,二异熟不决定。」即是。又出俱舍...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瑜伽师

行者之总名也。瑜伽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见[瑜伽]条。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行即禪定相应之人,名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於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禪定為相应,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

《佛学大辞典》 / 231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缘中

缘中乃指心之所缘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论二十一曰:「初学繫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此是所缘之境。非缘中亦是境之名目。若缘中亦是境之名目。下当云及。不当用若字。小止曰:「尔时当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可知繫念鼻端,即是心住缘中。若谓缘中是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音懺法

宋咸平年中,天台遵式治定请音经消伏毒害之懺仪,现今所流布之音懺法是也。所述正意,為劝请世音及一切叁宝,懺悔叁业。以成就现当之二利也。其文或取经疏止等全文本意,或取其意而略其辞,或文意皆自作。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先照高山

佛出世先说华严经,蒙大乘之机,譬如日出先照高山也。止一曰:「华严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渐也,高山顿也。」(是以天台宗之意略抄经意之文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4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枯四荣

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融叁世间十身

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叁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叁世间之十身者:一眾生身,六道之眾生也。二国土身,六道眾生之依处也。叁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叁身属於染分)。四声闻身,四諦而求涅槃者。五独觉身,十二因缘而求涅槃者。六菩萨身,修六度而求菩提...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献珠

法华经提婆品,记龙女上宝珠於佛,以表己证圆果曰:「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叁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曰:甚疾。女言:以汝神力我成佛復速於此。」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