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条搜索结果

一、法虚实观,色阴之法是也。二、受虚实观,受想行识之四阴是也。叁、名虚实观,法受之二是也。此叁者自实无体,依他方有,故皆称為。虚实观者,一虚一实,相形而不得称,叁者皆虚,凡夫谓為实,智者以為虚,实即為虚,故名虚实。是通教之意也。若依别教之意,则叁之中...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梵音曰波罗摄提Prājña ti,译作施设。為虚妄不实之义。為破实我实法之执而说叁种之。见[]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因成,谓一切诸法,必有所因和合方成。如诸众生,因于父母生成此身,是名因成。了达此身虚幻不实,是名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故名因成。 二、相续,谓众生心识念念相续,前念既灭,后念复生,是名相续。了此相续,本无实体,是名为;一切诸法相续不断,亦复如...

《三藏法数》 / 207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论玄义谓一切诸法皆是,然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如空有二禪,是非自有,由空故有,空非自空,由有故空,是因缘之义也。二随缘,如随叁乘之根性说叁乘之教门是也。叁对缘,如对治常而说无常,对治无常而说常是也。四就缘,外人说诸法实有,诸佛菩萨就彼诸法推求...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空

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此计,為说五蕴无我之理,二乘悟之入於无我之理,谓之人空。二、法空,诸法空无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计五蕴之法实,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為之说五蕴之自性...

《佛学大辞典》 / 71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幻有

幻之无事实以显法之有也。法华玄义二下曰:「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不退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叁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转也。此叁不退配於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復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谓之行不...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六观法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中观

叁观之一。观中諦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為观道之至极,法相宗以观徧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為中观,叁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為中观,天台宗以观叁千诸法一一绝待為中观。然天台所立之中观,有隔歷圆融之二法,别教所说,為隔歷之中,圆教所说,為圆融之中。隔歷之中...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合之身

谓人之身,是眾缘之和合物也。大乘同性经曰:「眾缘和合,名曰眾生。」原人论曰:「此身但是眾缘和合相,元无我人。」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宗镜录问云:不了唯识之徒,妄执我法,圣教之内,云何复言有我法等?答云:对机设,非同情执。有二种,故名二。 一、无体随情,谓执我之法,本自无体。但因随顺机情,虚施设,亦名我法,故名无体随情。 二、有体施设,谓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体本无名...

《三藏法数》 / 13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叁种等流果

分别等流果為叁种: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恶性无记性為因而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者。二、等流果,如前世杀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实為异熟果,然以前后短命之义相似,故名為等流果者。叁、分位等流果,如眼识之於声境乃至意识之於法境,皆為第八识所生之果,...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叁界

界,限也、别也。谓叁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叁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

《三藏法数》 / 316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二世间

世即隔别之义,间即间差之义,故名世间。 一、众生世间,谓一切有情众生,皆五阴和合众共而生,名为众生;又复各各差别不同,故名众生世间。(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器世间,谓一切无情世界,皆山河大地而成,有侧有仰,名之为器,又复各各差别...

《三藏法数》 / 126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通教十地

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一境叁諦

中叁諦,融即於一境之意。又曰圆融叁諦,不思议叁諦。是天台圆教之说。诸法无自性,故為空,因缘所成,故為,即空即,故為中。如是一一之境,叁諦之理,鎔融相即,叁一一叁,无碍圆融,為绝对不可思议也。法华玄义第一,谓此妙諦為天然之性德。盖此意也。但就叁千即空中...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平等观

台宗叁观中观之异名也。若破一(即)而用一(即空),则不名為平等,前於观知,破入空,今知空非空,破空入,空共破互用,故名為平等(前之空观破,今之观破空,前之空观用空,今之观用也)。止观叁曰:「从空入名平等观。」 又空观之异名。以空為平等...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隔歷叁諦

空為但空,破见思之惑。為但,破尘沙之惑。中為但中,破无明之惑。又自空观而入於观,自观而入於中观,如此空中叁者,次第各别。名為隔歷之叁諦,别教之分际也。玄义一上曰:「隔歷叁諦,麤法也。圆融叁諦,妙法也。」四教仪集註下,明别教之理智曰:「理则隔歷叁諦,智...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二方便

一、细作方便,方便犹善巧也。谓欲破众生执着色身之相,故佛喻,微细分析,善巧而说。如金刚经云: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宁为多不等。意谓由微尘而成世界,世界本来不实;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来是,是名细作方便。(叁千大千世界者,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

《三藏法数》 / 248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遍依圆叁性

一、徧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徧计度一切法,故曰徧计。為此徧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為蛇耳。是曰徧计所执性,吾人於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為之万法,為因缘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一心叁观

又曰圆融叁观,不可思议叁观,或不次第叁观。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於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叁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諦品,眾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為是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叁观者,此出释论。论云:...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2日

法四依

法四依者,谓依凭正法,则能成就万行之因,满足菩提之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

《三藏法数》 / 401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四种我

一、凡夫妄计我,谓世间凡夫之人,不了五阴等法皆空,于中妄计我身,强立主宰,造作诸业,流转生死,无有休息,是为凡夫妄计我。(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外道神我,谓外道之人,于五阴中,妄计识神,如麻豆等,或计遍身,起于我见,坠堕边邪,轮回生...

《三藏法数》 / 283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