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3 条搜索结果

七种性自性

性即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是如来之自性,故云性自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心也。) 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乃是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云:即叁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二、性自性,谓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各有自性存于内故,...

《三藏法数》 / 437字 / 19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9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俱毘陀罗

Kovidār,又作拘鞞陀罗。树名。嘉祥法华疏十一曰:「拘鞞陀罗,此云大游戏地,地破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俱毘陀罗树花,此云破他。」(案他為地之写误)翻梵语曰:「婆利耶多罗者,游戏。拘毘陀罗者,地破。」立世及起世以為波利质多罗树之别名。法华法师功德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施食获五福报

一、施命,谓人七日不得食则死,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命。其施命者,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报。 二、施色,谓人不得食,颜色憔悴,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色。其施色者,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报。 叁、施力,谓人不得食,身羸力弱,若能以食施之,即为施力。其施力者,得世世多力...

《三藏法数》 / 205字 / 1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一大车

以一大车譬法华之妙法。又云大白牛车。法华譬喻曰:「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復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见[火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之全部有由多合成者。分一而书写之,名曰一。各均可书写其一。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法华為始。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四事供养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波斯匿王说法,王即请佛及比丘僧叁月供养,遂于宫门之外,作大讲堂,悬缯旛盖,及办一切供给所须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故云四事供养。(梵语舍卫,华言丰德。祇树给孤独园者,谓只陀太子舍树,给孤长者买园,建立精舍。请佛而住也。梵语波斯匿,华...

《三藏法数》 / 341字 / 1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1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一大宅

以长者之一大宅,譬叁界之火宅。法华譬喻曰:「譬如长者有一大宅。」见[火宅]条。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世主

世主天也。维摩方便曰:「释梵世主所敬。」见[世主天]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叁请

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叁请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叁请而说之。方便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懃叁请,岂得不说。」寿量曰:「是时菩萨弥勒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叁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叁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听。」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善星

是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心,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涅槃叁十叁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梵行

梵者清净之义,断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行法名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禪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婬,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断除婬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方便曰...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1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叁两

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叁两,卖於病家,得金钱五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见涅槃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1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德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金轮、银轮、诸转轮王,国王、王子、国臣、国民、国士、国女、国大长者,...

《无量义 / 1952字 / 1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

大般涅槃

常略称為涅槃。有大乘小乘之二。小乘之大般涅槃叁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无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 / 855字 / 16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五忍

一、伏忍,伏即隐伏,忍即忍可,又安忍也。谓地前叁贤之人,未得无漏。未能证果,但有智故,能伏烦恼而不能断,故名伏忍。(叁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菩萨也。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 二、信忍,信者,随顺不疑也。谓初地、二地、叁地菩萨,得无漏信,故名信忍。(初地即...

《三藏法数》 / 357字 / 1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八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含藏诸法文理,而有、律、论、咒之不同。者,法也、常也。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变坏,曰常。律者,法也。谓分判轻重,持犯之罪,如世之法律。论,议也。谓论议种种诸法甚深之义也。咒者,愿也。谓祈愿种种如意殊胜等事也。盖以声闻、缘觉、大小乘之...

《三藏法数》 / 443字 / 1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大乘七种大义

一、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由无量修多罗,广大法义,而以为缘,故名缘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行情。梵语修多罗,华言契。) 二、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故名行大。 叁、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

《三藏法数》 / 339字 / 1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如

又云十如是。法华之十如,出於方便。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

《佛学大辞典》 / 864字 / 1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道行般若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 / 835字 / 1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八邪

反於[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叁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维摩弟子曰:「不捨八邪,入八解脱。」同净影疏二本曰:「言八邪者,翻八正说八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普贤观曰:「八邪八难无不歷。」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六观音

有二种:一种:一大悲观音,二大慈观音,叁师子无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二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二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1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法船

佛使人渡生死海到涅槃之岸,故譬以船筏。涅槃一曰:「无上法船,於斯沈没。」心地观一曰:「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旧华严五曰:「兴造正法船,普拯所应度。」付法藏传六曰:「欲出叁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一切无障碍

言通达一切而无不及也。法华神力曰:「能持此者,於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如风於空中,一切无障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长阿含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 / 544字 / 1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於石洞,故云石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碑,逆思隋静琬尊者,刊石為,积盈大藏。窃校优劣,不胜悲惋。」憨山老人梦游集二十二曰:「及观光上国,游目小西天,见石,何其伟哉。盖有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马头观音

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师子无畏观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為自性身,以马置於头,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头大士。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為马头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戴马者,如转...

《佛学大辞典》 / 474字 / 1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十二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十二

复次,若人内心贤善,则多安隐利益一切,是故智者应修其心恒令贤善。 我昔曾闻,有诸比丘与诸估客入海采宝,既至海中船舫破坏。尔时有一年少比丘捉一枚板,上座比丘不得板故将没水中,于时上座恐怖惶悸,惧为水漂,语年少言:“汝宁不忆佛所制戒,当敬上座?汝所得板应以与我。”...

《大庄严论》 /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 649字 / 1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无师智

谓无师独悟之佛智也。法华譬喻曰:「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嘉祥疏六曰:「无师智者,前之叁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大日疏一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无言,观者无见。不同手中菴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之授决之时,即可成...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十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雨落人中皆为润泽,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杂譬喻 / 67字 / 1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七千夜叉

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為眷属。」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十二

龙树菩萨造,讚礼阿弥陀文一卷,禪那崛多译,此中叙礼拜之偈十二章,谓之十二礼,收入真宗教典上卷。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分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是法是菩萨法者,佛法复云何?” 佛报言:“以是法具足者便逮萨云若慧尽诸习绪,菩萨摩诃萨便尽逮觉是菩萨法,佛法者以一相慧应一切慧而得正觉,是者佛法与菩萨法而有差特。须菩提!譬如向道、已得道者,是二辈者皆是贤圣,菩萨住于两际中间,佛以过去...

《放光般若 / 1222字 / 1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二义

一、了义,谓诸大乘宣说胜义,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类,皆究竟显了,名为了义。 二、不了义,谓诸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

《三藏法数》 / 88字 / 1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