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条搜索结果

六欲天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优曇华

即优曇。亦名优曇鉢华。按此花為无花果类。產於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干高丈餘。叶有二种:一平滑,一麤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於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餘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叁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色界

叁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谓之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麤色而谓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火神

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毘陀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毘陀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毘陀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祖传

一卷,清世宗御笔恭绘古德道像叁十二尊又取其本传提纲摘要作為小传每传又作一讚刻石大内,以备摹搨流布。未既,世宗崩。高宗以所搨祖像叁十二轴赐武林理安寺。后修寺志,即以此传讚载於首册。然此传讚,未刻书板。民国七年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印光法师捐资刻於扬州藏经院。其叁十二祖...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忧陀那

Udāna,又作优陀那,乌陀南,鄔陀南,优檀那,鄔駄南,鬱陀那等。发语言时喉中之风。智度论六曰:「如人欲语时,口中风出,名优陀那。此风出己,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退,是名语言。」 又译曰丹田。圆觉经大钞十一之下曰:「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佛学大辞典》 / 637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诸佛大仙欲依自在叁昧之力,安一切眾生,以出生自在胜叁昧一切所行诸功德无量之方便而度眾生,即由其叁昧出生二十二门也。如供养如来门、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禪定寂静叁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大悲四摄门、无...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经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冥途

又书冥土。谓幽冥之道途,地狱饿鬼等之也。国清百录叁曰:「冥途虽隔,感应道通。」盂兰盆疏新记上曰:「一日盆供少顷修崇,能使冥途应时脱苦。」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雨落人中皆为润泽,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杂譬喻经》 / 67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切无不相应真言

四摄菩萨真言也。参照[四摄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念

菩萨於十种法常自观察,谓之十念。一身念,观身不净也。二受念,对於六根六尘有所领纳,谓之受,受念者,為观受悉是苦也。叁心念,观心為一切善恶之本,能爱护之,能调伏之也。四法念,法為意根所起之法,於贪瞋等之恶法断除之,於慈悲等之善法爱乐之也。五境界念,...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法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眾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叁大会说法,九十...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昔舍卫国梵志、长者出城游戏,展转到祇桓边。佛知其人有功德可度,佛即出坐一树下,放大光明照祇桓界,树木土石皆作金色。梵志见光,问从者曰:“此为何光乎?”从者答曰:“不知。”长者曰:“非是日光耶?”从人言:“日者光热,此光寒凉和调,非日光矣!”长者复问曰:“得无火光乎?”从...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287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十力

非是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力。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与上相违。名为非。佛于是非二。皆如实知。是名是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法门名义集》 / 293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于过去世五阴上。各横计四句。过去四句者。一者如去。二者不如去。叁者亦如去亦不如去。四者非如去非不如去。于未来五阴上计四句。一者有边。二者无边。叁者亦有边亦无边。四者非有边非无边。于现在阴上。各计四句。一者常。二者无常。叁者亦常亦无常。四者非常非无常。二阴上各起...

《法门名义集》 / 145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兜率叁关

续传灯录二十二曰:「室中设叁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只图见性。即今上座性在甚麼。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麼生脱。叁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四大分离向甚麼去。」大慧武库及无门关作「拨草参玄。」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胜

八胜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鸽园

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諍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时诸贤圣,和眾乖违,便捨鸡园,欲往他。王闻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臣奉王言,便将验试。时诸贤圣,各起神通。...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或名五通曼荼罗。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妙见

谓妙见大士妙见菩萨等。北斗七星之名也。有神咒拥护国土。经中不明其本地。诸师异说,或以為释迦,或以為观音,或以為药师。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二曰:「我北辰菩萨名曰妙见,今欲说神咒拥护诸国土,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见。於阎浮提眾星中最胜,神仙中之仙,菩萨之大...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七千夜叉

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為眷属。」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延寿堂

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鉢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有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象器笺二曰:「禪...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住地

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十八部眾

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眾,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為二十八部。」参...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如来说法华之岁也。法华玄义五曰:「传云:佛年七十二岁,说法华经。」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兽

兔马象也。叁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菩萨之悟道最深。见思之烦恼有正体与习气,声闻但断正体,缘觉兼侵习气,菩萨正习俱尽。法性之空理,或譬生死為河水,譬叁乘為叁兽。叁乘之人,虽证同一之法性,渡同一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肘

印度尺数名。俱舍论十二谓,七麦為一指节,叁指节為一指,横列二十四指為一肘,竪布四肘為一弓。西域记二谓,七宿麦為一指节,二十四指為一肘,四肘為一弓。据此而论,俱舍论之一肘,当一指节之七十二倍。西域记之说,仅当二十四倍。人指之广狭不同,肘之长亦无一定,惟有一说,一...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部经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经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经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胎藏界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鹿菩萨

有鹿菩萨,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问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将杀鹿。其人发癩。王问知,不杀鹿,因发心。见九色鹿经。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六行观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

《三藏法数》 / 513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音

一音者,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无相菩提

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即是於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為座,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境四心

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於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天见种种宝庄严地,人见是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定,即於是唯见虚空」云云。大明叁藏法数第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由观音普现色身叁昧应现之叁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叁十叁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叁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叁长者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名知非。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贤圣

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地。妙觉地。总合而数为四十二贤圣。

《法门名义集》 / 25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

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叁、善恶无记之叁性,四、欲色无色之叁界,五、有漏无漏,六、有寻有伺无寻无伺,七、有所缘无所缘,八、有执受无执受,九、大种所造,十、积聚非积聚,十一、能斫所斫,十二、能烧所烧,十叁、能称所称,十四、五...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鸡雀寺

在摩揭陀国波吒釐子城。阿育王所建。杂阿含经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曰:「鸡雀寺。」阿育王传叁曰:「鸡头末寺。」阿育王经五曰:「鸡寺。」西域记八曰:「鸡园。」皆同一也。见[鸡园]条。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因缘之一。在母胎内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十二,為六根六境之通称。根境為生识之依,故名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