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叁经,其餘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叁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择集本曰:「道绰禪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捨圣道正归净土。」教行信证六本曰:「凡就一代...
《佛学大辞典》 / 2032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梵语杂名曰:「摩迦罗。」Markaṭa,经中以譬凡夫之妄心。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涅槃经二十九曰:「眾生心性,犹如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性亦復如是。」同叁十一曰:「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中略)躁扰不住,犹如獼猴。」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亦名唯识观,出宗镜录) 一、寻伺,谓推寻伺察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叁观观之,是名寻伺。(粗心在缘曰寻,细心分别曰伺。叁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真如,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 102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谓唯心之弥陀心,得己身之净土,而念自己心中之佛也。心者周徧法界,假如说弥陀隔十万亿佛土,尚是吾心佛所现,吾人之心性,本為清净之佛体,唯為无明烦恼所覆不能显,其不显者,谓隔十万亿土而已。故观无量寿经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净土门以外诸大乘家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净影维摩经义记叁本曰:「经中说捨,汎有七种:一心性平等亡怀称捨。情无存着故曰亡怀。二於眾生捨离一切怨亲等碍,目之為捨。叁捨一切贪瞋等过,名之為捨。四见生得脱不復忧念放捨名捨。五证空平等离相名捨。六自捨己乐,施与他人,说之為捨。七益眾生无所希望,名之為捨。」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為叁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叁界,声闻缘觉以之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叁乘之...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一)谓无间道金刚喻定相应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经叁百九十叁有曰:「从此无间以一剎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麤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叁諦中之空諦。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止观一曰:「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拾遗记下曰:「叁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叁諦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為冰,法性之水,后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為迷冰者指水為冰,為迷水者指冰為水...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觉悟如如理体之佛也。又佛体即如如之理也。宗镜录九曰:「古偈云:识心达本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古灵神讚禪师录曰:「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禪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人人固有之佛性,灵灵照照,而放光明者。百丈禪师上堂曰:「灵光独耀,迴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见五灯会元叁百丈章。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盖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诸法。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中,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此二门所以分也。 一、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三藏法数》 / 236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復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復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復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性即圆明之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是也。楞严经一曰:「性心失真,认物為己。轮迴是中,自取流转。」 又禪宗往往以性心与心性颠倒通用。见[心性]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古时南印度之铁塔也。相传大日如来所说之法门,其上首金刚萨埵辑录為经文藏於塔中,龙树菩萨开之,由金刚萨埵授其经典。关於此传说,古来有法尔随缘之二说。依法尔说,则铁塔為指龙树之内心者,不外乎吾人各自之心性。依随缘说,则铁塔為实际存於歷史的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如尘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钞上一曰:「法界尘沙。」资持记上一之叁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 又(术语)天台所立叁惑之一,谓為尘沙。尘沙之惑,称為化道障之惑,菩萨教化物之障也。菩萨教化物,必通达如尘沙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间昧。不能通达此尘沙之法门,...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一、唯识观,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知惟自心,于念念间,悉以叁观观察所起之心,是名唯识观。(叁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 二、实相观,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于念念间,悉以叁观,观于本心所具实相之理,是名实相观。
《三藏法数》 / 113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物全然显出也。传灯录云门章曰:「问:树凋叶落时如何?师曰:体露金风。」传灯录古灵章曰:「师登座举唱百丈门风。乃曰:灵光独燿,迴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心性广大,含容万象,譬之於大虚空。故曰心空。吽字义曰:「无始以来,本住心空。」 又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故云心空。仁王经中曰:「空慧寂然无缘观,还照心空无量境。」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天台所立观心之法规,有叁种:一、託事观,又名歷事观,事相一一入於心而於实理成观也。如观王舍城為心王,观万二千声闻於十二入各具千如而為万二千。文句一曰:「一一句入心成观,故云观与经合。」辅行二曰:「槃特扫帚。支佛华飞。并是託事具理之明文也。」四释中之观心释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梵云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显未了知之法也。法华文句五曰:「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託此比彼,寄浅训深。(中略)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经二十九说八种之喻法:一,顺喻,随顺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起信论四觉之一。谓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之位也。起信论曰:「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叁藏法数九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於本觉故名究竟觉。」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