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制比丘贮放生器,日常罗漉水囊之生类容之,以放之於泉池河水。未有放生会之事。及天台智者制天台山海曲為放生池,使海上渔人放鱼介於此。放之当為授叁归戒,说大法以结法缘。盖取金光明经所说流水长者救生之事缘也。是為放生会之滥觴。其后天台之慈云四明,盛行之,慈云之金园集...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如来有十大弟子,此后大法会之大导师或灌顶式之大阿闍梨等拟之,引率十弟子,以是亦曰阿闍梨弟子。陀罗尼集经十二曰:「阿闍梨把香炉出,领六弟子,一一弟子各执一事,一人执华水,二人共舆煮熟五穀,一人擎食盘,一人擎蜜水盏,一人执炬火,随阿闍梨后行。普施与一切陪从,并及守...
《佛学大辞典》 / 29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Yama-rā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闍、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於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广施,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会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物亦是虚幻,乃至世间万物皆悉无常,由是观身非身,观物非物,纵心恣施,了无挂碍;复能广弘法施,开化愚蒙,故曰广施。(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
《三藏法数》 / 698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四经之第二。信者闻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於自心内也。此一品為譬喻品中第二之领解段。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法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為於上譬喻品广引叁车一车之譬,而说会叁归一之旨。於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连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欲...
《佛学大辞典》 / 154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信解品》 / 本站介绍:妙法莲华经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眾皆默然,唯迦叶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古今禪宗以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叁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禪僧,遂至被着於法衣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摩訶般若,二金刚般若,叁天王问般若,四光讚般若,五仁王般若。仁王经上曰:「五眼法身大觉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说摩訶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讚般若波罗蜜,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天台仁王经疏上曰:「从得道后二十九年,说四般...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金刚藏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藏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藏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藏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藏。在大眾中即...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女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据长阿含经叁,则说佛自行乞食,到周那(即准陀)宅受最后之供养,食旃檀耳羹,食已说法,中夜命终。是小机之所见也,大小感见之不同不可和会。涅槃经疏四曰:「若见佛自行乞食,到纯陀舍食旃檀耳羹,中夜入灭,轝向双林以火焚身。此小缘劣见,若见纯陀悲感但献八斛四斗不思议供,...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言答,谓华严经第一会至第八会,各有请问,皆以言说而答,是名言答。 二、示相答,谓华严经第九会入法界品,初起六十句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叁昧,现相而答。盖佛心自在,不待兴言,佛力殊胜,现相能答,是名示相答。(频申,奋迅貌。)
《三藏法数》 / 104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教意所趣谓之旨归。法华玄义八上曰:「体者一部之旨归,眾义之都会也。」同止观二曰:「旨归者文旨所归也,如水流趣海,火灾向空。」辅行曰:「旨者意也,归者趣也,教意所趣名為指归。」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Vajradhñ a,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根本成身会叁十七尊中,居於外四供养菩萨之第一位。司供养香於大日本尊。秘藏记末曰:「外四供养右下角金刚烧香,黑色持香炉。」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焚香云供养叁摩地,自受用故。从金刚云海叁摩地智流出金刚焚香,光明徧照十方...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唱弥陀之名号百万徧也,满百万徧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禪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徧之文,会之於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徧。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徧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禪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徧也,由此义...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常略称為大般若。四处十六会之说,唐玄奘译,六百卷。开元目录一曰:「唐太宗叁藏圣教序,唐高宗叁藏圣教记。」(缩印揭於目录之首,及十六会有各沙门玄别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十六会说,一万叁百叁十一纸。大唐叁藏玄奘於玉华寺译。」Mahā rājñā āramitā。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开与废及会也。天台所谓论本迹二门开会之叁义。开者开除,除权教及迹门也。废者废捨,捨权教及迹门也。会者会入,融会权教及迹门诸行使归入实教及本门也。开就教法之体而言,废就化导之用而言,会就所修之行而言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言请,言请者,谓以言说而请问也。即华严第一会叁昧品中,普贤菩萨以言重请下之叁品是也。(叁品者,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也。) 二、念请,念请者,谓不兴言说,唯以念想而请问也。即第二会如来名号品中,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为现神通等,是名念请。
《三藏法数》 / 11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会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会。佛祖统记叁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於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詔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斋会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Sumati,又作须摩那。菩萨名也。智度论叁十译為妙意。以五百金钱买须罗婆女五茎华,供养燃灯佛,受释迦文之记别。智度论叁十五曰:「如须摩提菩萨,见燃灯佛。从须罗婆女买五茎华,不肯与之,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华,女犹不与,而耍之而言:愿我世世常為君妻,当以相与。菩萨以供养...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佛将说妙法,现种种之祥瑞其中多放光而照眾机之瑞,是云光瑞。法华经序品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无量寿如来会曰:「世尊!我见如来光瑞希有。」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九会曼陀罗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於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叁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叁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唱弥陀之名号百万徧也,满百万徧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禪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徧之文,会之於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徧。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徧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禪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徧也,由此义...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印。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印。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印。见瑜祇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座,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曰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Gāngādevi,女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於般若会坐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论七十五。智度论七十五曰:「问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识故,何足求义?有人言:是女人父母供养恒伽神得此女,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
《三藏法数》 / 440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读经及说法之会座。多人会合曰会。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阿弥陀经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此為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之中央会。亦曰根本会,成身会。此為示诸尊之本体者,故名成身会。於四曼中為大曼(為身相之全体故),然名之為羯磨会者,以於真实之人体上,作业之义胜故也。秘藏记钞二说此会中有叁十七尊,贤劫千佛二十天,四执金刚,一千六十一尊。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真言宗祭供星天,专用纸钱。又禪林,於祈祷及盂兰盆会等雕纸如钱形,数十相连,与心经等於会毕时,焚化之,所以供鬼神也。唐书王璵传曰:「汉以来葬者皆有瘞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為鬼事,至是璵乃用為穰祓。」按,法苑珠林,纸钱起於殷长史。洪庆善杜诗辨证云:齐东昏侯好鬼神之...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言世之常会者,必有离散之时也。遗教经曰:「世皆无常,会必有离。」涅槃经二曰:「夫盛必有衰,合会有别离。」未生怨经曰:「盛者即衰,合会有离。」法句经曰:「合会有离,生者有死。」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為显一切眾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巖树之蜂蜜,叁[禾会]中之秔梁,四不净处之金,五贫家之宝藏,六菴罗果之种,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贫女之贵胎,九模中之金像。见大方等如来藏经,名义集五。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有同名异译二经:一、叁卷,為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品之一品(此中分一二叁),是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通常所说之金刚顶经,即指本经。一、二卷四品,设修习供养之方规。此乃仪轨也。皆為唐不空译。然金刚顶之全本,有十万偈十八会。其第一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有四大品...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於其南。摩訶僧祇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园图经曰:「次北第六院名為流厕,有大高屋,叁重而立,飞桥双上,甚是清净。下施厕坑,砌以伏竇,天帝手作,上无臭气。大渠从大院北西注,南入厕院,伏流入竇,北出会於大河,...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又作堊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闍罗国北部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之僧徒甚多。见西域记四。智度论叁。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
《三藏法数》 / 478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於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於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為定德。此数自应於叁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参照[九会曼陀罗]条。因於密教依诸尊废...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十卷,晋竺法护译。佛自舌根放光照叁千世界,光中生莲华,华上诸佛出现,称讚此般若,故云光讚般若。大般若经第二会之别译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有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
《三藏法数》 / 54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收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叁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
《三藏法数》 / 899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
《三藏法数》 / 805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