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8 条搜索结果

七俱胝佛母尊

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叁摩地,说过去七亿佛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黄...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四向四果

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1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六根功德

六根功德者,六根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叁世四方,宛转十二,流变叁迭,一十百千是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四方者,东西南北也。宛转十二者,以四方涉叁世,叁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

《三藏法数》 / 737字 / 1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计也。谓不必求道,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门释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前,悬谈一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六十二见

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四

是时如来令普明菩萨。说无尽法藏真际观门。三者有东方无极日耀世界普明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对于如来大众前。复为现在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陈说秘密真如性净法藏真际观。亦令当来一切菩萨及一切众生。修入诸佛一切般若波罗蜜海藏三摩地。尔时普明菩萨。同共一切诸佛说殑伽沙世界十...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10134字 / 1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大乘九部

谓佛大乘,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梵网

梵网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本与[华严]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论於最后译出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俱舍论

阿毘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叁十卷。阿毘為对。达磨為法,俱舍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為对法论藏。有摄持与依之二义,第一义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法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法藏。即对法之二字,属於彼本论,藏之一字,属於此论。第二义為彼本论乃...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灭受想定

灭尽定之异名。使六识之心心都灭而不起,故名為灭尽定。然其加行方便,特厌受之心与想之心二法而务灭之。故从加行而名為灭受想定。唯识论七曰:「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同述记七本曰:「彼心心灭,名灭定。恒行染污心等灭故,即此亦名灭受想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六

尔时释迦如来。当与大众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埵。次第则说如来金刚圣性平等观门。第三云何次第得入平等门。一者入跛字观本真无染着离垢义。宝生如来说法界真如平等门。就此门中演有二品。一者说秘密归止观照法性决择心地第五品。已上一品教法。于此教法观照决择心地品者。合于道场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908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拘留孙佛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曰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一切大众品第五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色青黄赤白红紫光明。照纯陀身纯陀遇已。与诸眷属持诸肴膳疾往佛。欲奉如来及比丘僧最后供养。种种器物充满具足持至佛前。尔时有大威德天人。而遮其前周匝围绕谓纯陀言。且住纯陀勿便奉施。当尔之时如来复放无量无边种种光明。诸天大众遇斯光已。寻听纯...

《大般涅槃》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381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一实境界

一实境界者,即一实相之理也。不变不异,无灭无生,自性清净,离虚妄相,犹如虚空,平等普遍,诸佛众生无二无别也。

《三藏法数》 / 58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六字陀罗尼

有叁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说,此六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叁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叁、对...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五

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大会众中有百亿菩萨摩诃萨众。五万亿声闻缘觉众。八万亿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四部弟子众。五万亿龙神八部众。八千亿鬼神夜叉众。世主四天王及诸转轮圣王有七万亿众八千亿天帝六欲诸天众。九...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9412字 / 1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九

第五云何次第得入解脱门。一者入曩字观本无无性自性义。不空成就如来说成就金刚菩提解脱门。就此门中说有一品。一者十圣菩萨入地等妙二位修学进趣圣道成佛菩提第九品。是时毗卢遮那如来。在一切诸佛千百亿法界清净海性秘密三摩地。如来显现千百亿微尘数莲华海藏世界。一一世界复现...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80字 / 10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女人求愿

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 / 834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七大

楞严说。七大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叁)。「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徧周法界。圆满十虚。寧有方。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七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菩萨修行次位。第四云何次第得入净土门。一者入左字观本净妙行义。观自在王如来说妙观理趣净土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演不思议法界圣道如来真如法藏自在圣智第七品。二者后说有三贤菩萨入法位次第修行回向菩提第八品。如来次第先当且说圣智品法义门。...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8496字 / 10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叁百矛

犹言叁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叁百矛。」梵网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叁百鉾刺心。」涅槃十一曰:「我寧以身受叁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床卧具。」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七流

见思之二惑使眾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諦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諦,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灭流,二果叁果之人,修四諦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叁、远离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諦之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餘。四、数事灭流,第四果之人,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遮罗国王

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 / 1534字 / 10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涅槃

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叁卷,失译,般泥洹叁卷,是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西晋竺法护译佛...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袈裟

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10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第一义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10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涅槃曰妙德,无行曰妙首,观察叁昧,大净法门曰普首,阿目佉、普超曰濡首,无量门微密、金刚瓔珞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二

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菩萨心等虚空性如法界。广度有情无尽众生。又令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与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作为导首。是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5177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八

是时毗卢遮那如来。在一切法界圣性中。现千百亿世界海。入一切诸佛圣智金刚三摩地百宝莲华海藏法性三昧。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坐宝莲华千光王座。毗卢遮那如来告语。一切诸佛一切菩萨当知谛听谛听。汝先长养十心者。于此大会众中。吾今为大智通菩萨等请。从是十发趣心。修入坚...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147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形像

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与使者法之各初章说,与大日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未说身色,然其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十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复从摩醯首罗天王宫下。至南阎浮提。来往说法。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会。如来在于百宝莲华台。于宝座上入师子奋迅金刚三昧从三昧。起光明遍照千百亿微尘世界佛刹净土一切三世法界有顶非想非非想天一切有情大梵诸天六欲天主帝释诸天四王大神转轮四圣王等百亿...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4714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三

尔时如来次说无动门。就此五门之中。第二门。云何次第得入无动门。一者入罗字观本空离尘义。阿閦如来说圆成实相无动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力第三品。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今者就此无动二门中。当从第一先说十方大菩萨出助证寤圣...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257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一食

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叁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叁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弥勒六部

弥勒下生,弥勒来时,弥勒下生成佛,弥勒大成佛。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弥勒下生成佛(此与上第叁雷同,疑有误,未敢擅改)之六部也。是等典专说关於弥勒菩萨者。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诸佛心印陀罗尼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五味

佛於涅槃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9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如来。在摩醯首罗天王宫中于毗楞伽宝摩尼宝殿中。如来在百宝摩尼宝座上。与共毗卢遮那如来。于金刚性海莲华藏会。同说此。与无量大梵天王等。并与微尘数一切菩萨摩诃萨众说。毗卢遮那如来法界性海秘密金刚界莲华台藏世界海。于中有大圣曼殊室利菩萨。现金...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8182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叁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叁昧起,汝自之。文殊遶女人叁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梵摩皇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 / 479字 / 9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枯木禪

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叁冬无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菴。」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9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因处。此显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不可思议解脱

维摩之异名。以此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首曰:「维摩詰,一名不可思议解脱。」 又华严之异名也。智度论叁十叁曰:「不可思议解脱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為此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為...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一如

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

《三藏法数》 / 149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