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 条搜索结果

二十五圆通

圆而通於法性之实者,谓之圆通。眾生之机缘万差,欲得圆通,须依种种之法,佛於严会上,对菩萨声闻,问本何法而得圆通。菩萨声闻,各举自得之法答之,有二十五种,即六尘六根六识七大也。此中始於陈那之圆通声尘至观音之圆通耳根而终,论圆通虽无优劣,而如来特使文殊选择,取耳...

《佛学大辞典》 / 545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意生身

又曰意成身。由Manomaya译之。初地以上之菩萨身。為眾生济度如意受生而得之身,故名。胜鬘经曰:「大力菩萨意生身。」宝窟中末曰:「意生身是初地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四卷伽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同经叁说叁...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女人求愿经

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遮罗国王经

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经》 / 1534字 / 1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1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唯识论

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叁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大乘唯识论。叁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六字陀罗尼

有叁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叁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叁、对...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者,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恶叉聚

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於一处,故云恶叉聚。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為聚故,以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於一聚中,法尔而...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梵摩皇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经》 / 479字 / 1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七空

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叁行空,叁业之所作不可得。四无行空,缘起之自性空,故行即无行。五一切法离言说空,一切法不可言说。六第一义圣智大空,佛之圣智,见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毕竟空谓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顶咒

又云严咒。首严经所说之白伞盖佛顶咒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下

尔时世尊。复告印捺啰部帝大王言。大王汝于往昔过去无量阿僧祇大劫之前。日清净光明如来法中。已曾为王号精进授。汝于是时与诸学众。于彼佛处已曾求学金刚大乘及诸法要。汝今于此娑诃世界我释迦牟尼佛所。又复求学如是金刚大乘。时印捺啰部帝闻此语已。即复合掌白世尊言。云何名为...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4683字 / 10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13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悉檀

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雀王经

昔者菩萨身为雀王,慈心济众有尚慈母,悲彼艰苦情等亲离,睹众禀道喜若己宁,爱育众生犹护身疮。有虎食兽,骨柱其齿,病困将终。雀睹其然,心为悲楚曰:“诸佛以食为祸,其果然矣。”入口啄骨,日日若兹。雀口生疮,身为瘦疵,骨出虎稣。雀飞登树,说佛经曰:“杀为凶虐,其恶莫大;...

《六度集经》 / 235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迷心

转倒事理之妄心也。严经十曰:「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大日经一曰:「云何迷心?谓所执异,所思异。」大乘入道章下曰:「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六解一亡

以一巾喻涅槃,六结喻眼等之六根聚集而现生死。然生死与涅槃,本由对待而感者。若解生死之结(六解),则涅槃之一巾亦泯亡。故曰六解一亡。严经五曰:「六解一亦亡。(中略)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於湛精...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趣

一、地狱趣Narakagati,二、饿鬼趣Preta,叁、畜生趣Tiryagyoni,四、人趣Manuṣya,五、神仙趣Bṣi,六、天趣Deva,七、阿修罗趣Asura也。严经九曰:「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调王经

闻如是: 一时众祐在无夷国,坐于树下,颜华韑韑,有逾紫金,欣然而笑,口光五色。当时见者靡不踊豫,咸共叹曰:“真所谓天中天者也。” 阿难整服稽首而曰:“众祐之笑,必欲济度众生之冥也。” 众祐曰:“善哉!实如尔云,吾不虚笑,即兴法也。尔欲知笑意不乎?” 阿难对曰...

《六度集经》 / 1362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九

圣勇菩萨等造 求彼真实无修可得,最上颠倒成就灾祸,善因无有憍慢情深,无我远离。是处伽蓝寂静无缚,布施虽多全无诤讼,有情所居广大清净,声闻动转大乘安固,彼天如空智慧最胜,秘密甚深因行无倒,了知边际力用无尽,虚空无性随顺容物,贪爱颠倒自性迁移,彼彼复增听闻诚实。...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5105字 / 9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07日

人见

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伽经叁曰:「是故我说,寧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得增上慢空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二根

一、浮尘根,浮尘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虚假不实,故名浮。无见闻觉知之用,故名尘。经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是也。 二、胜义根,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

《三藏法数》 / 142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六结

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虽一,而由妄相分别生六根也。伽经五曰:「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綰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一因结有异。」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智旭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歷二十七年五月叁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闢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叁...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9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乌芻沙摩

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芻涩摩,乌芻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為清净之德,因之於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芻摩沙,此云秽迹。旧翻為不净洁,皆讹。新翻為...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千手观音

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又名千眼千臂观世音Sahasrabhujasahasranetra,六观音之一。两眼两手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四十眼配於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表度一切眾生有无碍之大用也。為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所说。通途之千手观音是也。若依智通及菩提流支译之千手经,...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器世间

一切眾生可住居之国土世界,谓之器世间。对於眾生世间或有情世间之语。俱舍论十一曰:「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严经四曰:「无始眾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间,不能超越。」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咒心

咒者陀罗尼,心者精要之义,如般若心经之心,称其咒中之精要曰咒心。如佛说严咒已,称之曰咒心者,即是也。经七曰:「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徧觉,(中略)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顶授记。」因之禪家每年七月十叁日严会满散唱念称讚此咒后心咒之文曰咒心。见象器笺十...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具云释迦毘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毘伽宝以為其臺。」名义集叁曰:「释迦毘伽宝,此云能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菩萨以明离鬼妻经

昔者菩萨,时为凡人,年十有六,志性开达,学博睹弘,无经不贯练精深。思:“众经道术,何经最真?何道最安?”思已喟然而叹曰:“唯佛经最真,无为最安。”重曰:“吾当怀其真处其安矣。”亲欲为纳妻,怅然而曰:“妖祸之盛莫大于色,若妖蛊臻,道德丧矣。吾不遁迈,将为狼吞乎?”于是遂...

《六度集经》 / 524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

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徧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涅槃城

涅槃為圣者之所居,故譬之宫城。长阿含经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槃城。」严经十曰:「背涅槃城,生天魔种。」伽经叁曰:「缘自觉了向涅槃城。」智度论二十曰:「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叁门:空、无相、无作。」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儒童受决经

昔者菩萨,生钵摩国。时为梵志,名曰儒童。白师学问,仰观天文,图谶众书,闻见即贯,守真崇孝,国儒嘉焉。师曰:“尔道备艺足,何不游志教化始萠乎?”对曰:“宿贫乏货无以报润,故不敢退也。母病尤困,无以医疗,乞行佣赁以供药直。”师曰:“大善!”稽首而退,周旋近国,睹梵志五百...

《六度集经》 / 996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六贼

色声等六尘。以眼等六根為媒,劫掠功能法财。故以六贼為譬。涅槃经二十叁曰:「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訶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中略)六大贼者,夜则欢乐。六尘恶贼,亦復如是。处无明闇,则得欢乐。」最胜王经五曰:「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幻师

作幻术之人曰幻师。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现眾异像為男為女。」见[幻]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八十万。菩萨九十俱胝那庾多百千。复有自在大自在等诸梵天子。及无数百千净光天子。如是等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 尔时圣观...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诏译 / 5643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