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中终南山道宣,作戒疏业疏行事钞,弘四分律,流转逾四百岁,释义近十家。於中宋嘉祐年中杭之大昭庆寺允湛律师,作会正记十二卷,释南山之行事钞,独尽於理。其后灵芝之元照律师,继承其宗,且以法华显圆意,作资持记。见释氏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梵语曰哩始,Ṛṣi称外道之高德者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仙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為五通仙。又称佛亦曰大仙。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云诸仙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劝修苦行成五通神仙。」楞伽经四曰:「大慧!...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亦名四结,出鞞婆沙论) 缚者,束缚也,又连续也。谓众生由欲爱等业束缚,流转生死,连续不断,故名四缚。 一、欲爱身缚,谓欲界众生,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贪爱,起诸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欲爱身缚。(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嗔恚身缚,...
《三藏法数》 / 274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叁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叁、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也。四、戒取,谓于非戒中,...
《三藏法数》 / 420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凡夫流转生死。无明之昏,未寝之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汝亦长夜随我受学。」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為生死长夜。」胜鬘宝窟中本曰:「长夜者,生死远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晓,故称长夜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百法五位者,谓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总成百法,各有所属,列为五位也。 一、色位,色以质碍为义。色有十一种: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一分色,以此十一种,皆有质碍,是名色位。(法处,是意所取之境。...
《三藏法数》 / 169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盖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得总摄一切诸法。生灭门是染净别相,别相之中,无所不该,故亦总摄一切诸法,此二门所以分也。 一、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三藏法数》 / 236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性即圆明之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是也。楞严经一曰:「性心失真,认物為己。轮迴是中,自取流转。」 又禪宗往往以性心与心性颠倒通用。见[心性]条。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理者,一真法界之性也;事者,一切世间之相也。盖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一切法。故一切法全理而不碍众相之发挥;真理全事而不碍一性之明现。十回向品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理事相望,融通无碍,互有不同,开为十门...
《三藏法数》 / 748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结集之义,繫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故谓之结,又繫缚眾生,而不使解脱,故谓之结。即為生死之因者。大乘义章五本曰:「结集生死,目之為结。结缚生死,亦名為结。」同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為结。又能缚心,亦名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叁藏...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蚕為茧而自缚,譬眾生自以烦恼之绳繫体也。叁啟经曰:「循环叁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涅槃经二十七曰:「如蚕作茧,内住自死。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见惑与修惑也。见道所断之理惑谓之见惑,修道所断之事惑谓之修惑。以见惑之故,不达於四諦之真理起种种之邪见;以修惑之故,作善恶之业而流转於叁界。此断尽见修二惑,而证真理,出离叁界。旧译家谓之见思见爱,新译家谓之见修。四教仪曰:「见思惑,又云见修。」同集註中曰:「见...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法,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706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宗,犹派也。圭峰密禅师云:大乘经教,统唯叁宗。 一、法相宗,谓此宗说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涉真如。故于色心诸法,而建立种种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即第八识也。) 二、破相宗...
《三藏法数》 / 269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猒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魔障之乡里。谓娑婆世界也。观经定善义曰:「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餘乐,唯闻愁嘆声。毕此生平后入涅槃城。」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烦恼者,谓见、思无明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由此烦恼,随逐众生,眠伏藏识之中,故名随眠。(藏识者,藏有含藏之义,即第八识也。) 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也。谓欲界散乱,不修禅定,以散乱故,眼等诸根烦恼,随逐不舍,故名不定地随眠。 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
《三藏法数》 / 1012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Saṁsāra,流者相续之义,转者起之义,谓有為法之因果相续而生起也。盖一切凡夫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轮迴於六趣也。瑜伽论五十二曰:「诸行因果相续不断性,是谓流转。」唯识述记四末曰:「流是相续义,转是起义。」圆觉经曰:「有妄业故有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唐华严经...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妙智所证之理曰圆通。性体周徧為圆,妙用无碍為通。又以觉慧周徧通解通入法性,谓為圆通。此前义就所证理体释之。后义就能证行门释之。楞严经圆通之目,据后义。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陈圆通之法门。谓音声為圆通之门乃至耳根為圆通之门也。经五曰:「阿难及诸大眾,蒙佛...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一、常论,谓外道计我及世间之法,皆是常住;又见诸识流转相续,从此世间至彼世间,无断绝故,发起常见,是名常论。 二、边无边论,谓外道若忆念坏劫,坏诸世间,即于世间起有边想。若忆念成劫,成诸世间,即于世间起无边想,是名边无边论。(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322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具名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唐义净译。佛对影胜王说诸有情依造业而流转诸有之义。诸有者二十五有也。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尽成就一切眾生。二,尽庄严一切世界。叁,尽供养一切诸佛。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五,尽修行徧法界之行。六,身恒住而尽未来劫。七,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八,尽觉悟流转还灭。九,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十,证得如来之智慧。见唐华严经十八。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Akṣara,译曰字。玄应音义二曰:「字者文字之总名,梵云罗剎罗,译言无异流转,或云无尽无尽。是字字存纸墨可得不灭,(中略)凡有四十七字,為一切字本。」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oṁ,胎藏界之陀罗尼,冠曩莫之语,金刚界之陀罗尼冠唵之语。秘藏记末曰:「唵字有五种义:一归命。二供养。叁惊觉。四摄伏。五叁身。」一归命者,归依於佛,献无二之命之义也。所归之佛体有自佛他佛之二,自佛者,自心之本觉佛,即在缠如来也,莲华叁昧经所谓「归命本觉心法身,(...
《佛学大辞典》 / 500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Vāraṇa,一作婆罗那。国王名。译曰流转。唯识枢要上末曰:「婆剌拏者,此云流转,即先婆罗那讹也。」是眉稀罗国之王,容貌端正,闻迦旃延比丘之宿因发心出家,入阿般地国山中修道,於时国王将宫人入山游猎,宫人见流转王之美貌,围绕看之,国王见之大瞋,鞭流转王殆至死而去。流转...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 二、处希有,处希有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叁千世界之中;佛不于余处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也。(梵语迦...
《三藏法数》 / 264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為疑惑所驱役,而流转於叁界,谓之疑使。十使之一。大乘义章六曰:「使者如地论说:随逐缚义,名之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繫缚。烦恼亦尔,久随行人,繫缚叁有,不令出离,故名為使。有人释言,驱役名使,於义无爽,但非经论。」法界次第上之上曰:「使以...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梵语波罗,旧曰凡夫,新曰异生。对圣者之称。谓无些少之断惑证理者。凡者常也。又,非一也,凡常而遮类多,故云凡夫。梵网经上曰:「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觉,号為卢舍那。」法华经曰:「凡夫浅识,深着五欲。」大威德陀罗尼经曰:「於生死迷惑流...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转即运动,变即改易。此是外道妄计形相等九种,各有迁变之不一也。盖外道不了法从缘生,本无自性,一切境界,起灭唯心,而妄计有无,遂成邪执。如来恐诸末世众生,堕斯等见,故于楞伽会上,对大慧菩萨说此九种邪计之相也。(梵语楞伽,华言不可往。) 一、形处转变,形处即四大...
《三藏法数》 / 454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Akṣara,译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变之义,取為不改转之义。唯识论述记四曰:「恶察那,是字。无改转义。」俱舍论光记五曰:「梵云恶剎罗,唐云字,是不流转义。谓不随方流转改变。」大日经疏十四曰:「字轮者。梵音云噁剎囉轮。噁剎囉。是不动义。」同十七曰:「字者梵有二音:一...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大菩萨摩诃萨。无量百千人天大众。一心恭敬围绕而住。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尔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往竹林中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在一面坐...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919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梵语曰补特伽罗Pudgala,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者。旧译曰人。玄应音义一曰:「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由疑真諦之理,作种种之妄业,為叁界所繫缚,不能出离,名之為疑结。九结之一。结為结缚不出之义。大乘义章五末曰:「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為结。亦能缚心,亦名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称為结。」叁藏法数叁十五曰:「疑结,谓诸眾生,於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广...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愚痴有十种之不净:一、身不净。不惯上品清净之佛性律仪,其身在於生死之泥中,故身不净也。二、口不净。不说上品真如藏性之诚言,徒说烦恼戏论之杂言,故口不净也。叁、意不净。不知自性清净之心体,起妄想不净之诸念,故意不净也。四、行不净。不游行根本智之大地,而游六道轮迴...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烦恼之异名也。就喻以名烦恼。世之公使随逐罪人而繫缚之,烦恼亦随逐行人。繫缚叁界使不出离,故名使。又使者驱役之义,烦恼能驱役人,故谓之使。大乘义章六曰:「使者如地论说,随逐繫缚义名之為使。盖乃就喻以名烦恼,如世公使随逐罪人得便繫缚。烦恼亦然,久随行人,繫缚叁有,...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一、入息风,谓诸众生处胎卵位时,先于䐡中,有业风起,穿身成穴,如藕根茎。复有外风渐从口鼻相续而入,名入息风。 二、出息风,谓入息风适至身内,有风续出,名出息风。 叁、发语风,谓风从䐡中生,流转冲喉,鼓动唇舌,由此势力,而能发声,名发语风。 四、除弃风,谓有别...
《三藏法数》 / 186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结即系缚之义。谓一切众生因此妄惑,造作诸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叁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爱结,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叁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广行不善者,谓广作杀盗淫妄等恶业也。) 二...
《三藏法数》 / 719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又作沙罗那。优填王之子,后出家得道,故谓之娑刺拏王,亦曰沙罗那比丘。译曰流转。迦旃延以通力现梦度此人。宗镜录六十四曰:「娑刺拏,此云流转。」见[迦旃延]条。梵Sāran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有情流转之根本识也。依根本无明,而一如之真心,初生动作之念者。起信论曰:「一者名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然论中二样用之。一对於他之转识现识等,一对於分别事识即意识。因之前者当於阿赖耶识中之自体分,后者当於阿赖耶识全体。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弥陀本愿之谓也。生起者,生即起,谓佛愿之因之起源。弥陀於因位之昔,见苦恼之眾生以大悲心起愿行,故佛愿之生起,為眾生流转之苦相也。本者,因位之本愿修行;末者,果上之名号也。或云本者,第十八愿;末者,餘四十七愿也。又云本者,真实之第十八愿;末者,方便之十九、二十愿...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谓生死流转,一有情之故骨,一劫之间如山也。杂阿含经叁十四曰:「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於一劫中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毘富罗山。」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