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 条搜索结果

如幻

尔时诸天子意念:“我等当云何从须菩提听受其教?” 尊者须菩提知诸天子意所念,语诸天子言:“今诸会者观听我所说,当如幻化人所听,受亦无所受,亦无所见亦不作证。” 诸天子言:“云何,须菩提!众生为如幻化耶?来会者亦如幻化耶?”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众生如幻,会...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155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叁人婬女梦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婬女,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於是到颰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优曇

Udumbara,又作乌曇。花名。具曰优曇婆罗,乌曇跋罗,鄔曇鉢罗,优曇鉢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曇花者,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曇花,讹略也。正音乌曇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佛在波罗捺国為四眾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於罗,為猎师所杀,以闻法功德生於忉利天。见贤愚经十叁五百雁群闻佛法生天,经律异相四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妙音菩萨

法华经妙音菩萨谓释迦如来放肉髻白毫二光,照东方八万亿世界,过此有国名净光庄严,佛名净华宿王智如来。妙音菩萨自彼世界,与八万四千菩萨,共来灵鷲山,时雨七宝莲华,百千音乐自鸣。花德菩萨问佛:此妙音菩萨植何善根,有此神力?佛言:过去有云雷王佛,此时妙音菩萨以十万种...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1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五百部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罗什叁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地之菩萨心地戒第十之一,此时道融道顥等叁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内四供养

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叁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叁本华严经

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叁本。下本有十万偈,叁十八,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上本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於阎浮提。支那所译之叁本,即皆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中峰

元天目山之普应国师。名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昼夜励精。后参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彻底。说法无碍,着书若干。仁宗闻而聘之,不至。製金文之伽梨衣赠之,并赐号佛日广慧普应国师。至元叁年寂,寿六十一。有广录叁十卷行于世。见中峰和尚行录。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世尊陞坐

「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七善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曰:「佛自讚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优波离因缘

尔时,输头檀王还宫未久,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从其前众来至佛所。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牵捉其子优波离手,将以奉佛,唱如是言:“此优波离,曾为世尊,剃除须发。”时优波离,即为世尊而剃发须。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白佛言:“世尊:优波离童子,剃佛须发,善能已不?”佛告优波离童子母...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065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中论

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叁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破因缘,破去来,破六情,破五阴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上托兜率

“尔时,护明菩萨大士,从于迦叶佛世尊所护持禁戒,梵行清净,命终之后,正念往生兜率陀天。何以故?或有众生,命终之日,为于风刀,节节支解,受于楚痛,或气欲尽,喘息不安,以是因缘,受大苦恼,失于本心,忘其宿行,不能专正寂定其心。菩萨不然,命欲终日,正心思惟,缘其前世...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035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覩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10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阿难因缘

又于一时,长老阿难,被诸梵行大德人辈劝请,令彼奉侍世尊。从尔已来,尽心尽力,意行调适,如来所说,悉皆受持。从如来口所闻之事,或世间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来咨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以是因缘,世尊集众,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357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那罗陀出家

“尔时,阎浮南天竺地有一国土,名阿槃提,彼国土中有一聚落,名猕猴食。其聚落内,有一巨富婆罗门,姓大迦旃延,其家多有资财珍宝,奴婢六畜,谷麦豆麻,屋宅园林,种种丰足,乃至如彼毗沙门宫,无有殊异。彼婆罗门,聪明智慧,读诵受持三韦陀论,博通诸物,一事十名[口祁]辀婆等...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04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形像

有二种:一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為衣,在处常翘於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自然智

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大念

大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叁昧曰:「於寂静处庄严道场,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念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餘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阎浮洲

此经宋藏题为起世经,阇那崛多共达摩笈多译,进之为前经编入澄函,而丹藏题为起世因本经,达摩笈多译,却之为后经。今捡《开元录》,丹藏为正,故题加“因本”二字,译除阇那崛多,却之为后经,为取函焉。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啰婆悉帝城迦利啰窟。尔时,彼处众多比丘...

《起世因本经》 /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 / 6039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经供养

不限何经,书写之,為作佛事。谓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於叁宝中之法宝。供养经者,即供养法宝也。法华经分别功德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眾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繫於病比丘之颈,大...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0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尸弃佛本生地

尔时,菩萨住在优娄频䗍河岸之侧,行其苦行,坐卧随宜,着弊故衣,受随用器,一日之内,唯食一粒。所谓胡麻,或一粳米,或一小豆,或一菉豆,或一大豆,或赤粳米,或一青豆。当于彼时,输头檀王访觅菩萨,不知所在,借问他言:“我子今者住在何处?作何事业?”于是月日,私密遣使,...

《佛本行集经》 / 847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五百比丘因缘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舍利弗有五百波离婆阇迦删阇耶弟子,已堕邪见旷野险道,行颠倒行,其舍利弗乃能教化将诣佛所,佛见彼已,教舍邪见旷野险难,于诸苦中而得解脱?”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汝诸比丘!是舍利弗,非但今日将五百删阇耶弟子波离婆阇迦,堕大邪见旷...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144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衣裓

长方形之布帛,男女多掛於肩,用以拭手,或盛物。法华经譬喻曰:「当以衣裓,若以几案,从舍出之。」阿弥陀经曰:「各以衣裓盛眾名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义疏五曰:「衣裓者,衣衿也。」玄赞五曰:「裓者,孤得反,衣襟也。(中略)天仙之衣,应是彼类。」案悬於肩,则宜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0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答罗摩子

“尔时,于此阎浮提地,复更别有一大导师,名曰罗摩。其命已终,彼徒众主,即摩长子,名曰优陀罗罗摩子,主领彼众。其优陀罗,常为彼众,说生非想非非想法,近王舍城,一阿兰若林中而住。是时菩萨,遥闻其名胜前罗逻所说之法,闻已思惟:‘我今应当至优陀罗罗摩子边,行于梵行。’...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039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辩才天

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罗睺罗因缘

又于一时,输头檀王白佛言:“世尊!愿佛及僧,受我明朝所设饮食。”于时世尊,默然而许。输头檀王既见世尊默然许已,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围绕三匝,辞退而去。至本宫已,即于彼夜,办具微妙多种饮食,所谓餐食啮食唼食𠲿食,办具已讫,过夜至朝,洒扫铺设。即遣使人,白世尊言:“...

《佛本行集经》 / 6089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姨母养育

尔时太子既以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更不能得诸天威力,复不能得太子在胎所受快乐,以力薄故,其形羸瘦,遂便命终。 (或有师言:‘摩耶夫人,寿命算数,唯在七日,是故命终。虽然但往昔来常有是法,其菩萨生满七日已,而菩萨母皆取命终。何以故?以诸菩萨幼年出家...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913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说法仪式

尔时,诸比丘作如是念:“如来已许听我等辈五日五日聚集大会,应当赞说诸佛功德,乃至赞叹说六神通诸功德等。”彼诸比丘,五日五日遂即集聚,同发一声赞佛功德,乃至赞说六神通等功德之事。于时诸人各来听法,是时即有谈论毁呰,作如是言:“我等诸师,云何同出一音说法?譬如初学诸...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668字 / 9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叁迦叶

叁迦叶者兄弟也,皆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鬱為,译曰木瓜林,次云伽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叶,译河,又译江。十二游经曰:「叁年為鬱為迦叶兄弟叁人说法,满千比丘。」法华文句一曰:「毘婆尸佛时,叁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缘感报,遂為兄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伽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伽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五臺山

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臺山在五臺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叁十里。水经注,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臺。其中南臺去中臺八十里,臺高叁十里,顶周二里。金莲日菊佛钵华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华严经疏曰:「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9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说法仪式

尔时,复有众多外道波离婆阇迦,五日五日,恒常集聚为人说法,众人大集诣彼听受。以是因缘,诸外道辈波离婆阇迦等得大利养,恭敬尊重。于彼时间王舍大城摩伽国王频婆娑罗,于佛法中深生正信,作如是念:“今者外道波离婆阇迦,五日五日恒常集聚,为他说法,多有人众,诣彼听受。以...

《佛本行集经》 / 663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叁宝阶

佛自忉利天降时,帝释所造之阶也。在劫比他国。西域记四(劫比他国)曰:「伽蓝大垣内有叁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叁十叁天降还也。昔如来起自胜林上昇天宫,居善法堂為母说法,过叁月已,将欲下降,天帝释乃纵神力建立宝阶。中阶黄金,左水精,右白银。」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优鉢

又作乌鉢。花名。优鉢罗之略。见[优鉢罗]条。法华经随喜功德曰:「优鉢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9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前二十五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久远劫

劫者,梵语劫波Kal a之异名。久远劫者,指长时而言。法华经方便曰:「从久远劫来,讚示涅槃法。」参照[劫]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优钵

又作乌鉢。花名。优鉢罗之略。见[优鉢罗]条。法华经随喜功德曰:「优鉢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五辛

首楞严经云:是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五种辛菜也。(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菩提...

《三藏法数》 / 232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苏油

牛乳所製之油,或食或涂身。寄归传一曰:「苏油(Ghṛta)乳酪,所在皆有。」又以苏摩那之花汁而作之香油。法华经法师功德曰:「诸树华果宝及苏油香气。」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9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富楼那

一作富娄那Pūrṇa,具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ūrṇamaitrāyaṇī- utra,富楼那弥窒那尼子,又作富囉拏梅低黎夜富多罗,富罗拏迷低黎夜尼弗多罗,布刺拏梅呾利曳尼子,富那曼陀弗多罗,新作布刺拏梅呾丽衍弗呾罗,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呾罗。富楼那,又作富剌拏,译曰满,是其名也。弥多罗...

《佛学大辞典》 / 587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法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眾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叁大会说法,九十...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9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甘露王

阿弥陀之别号。阿弥陀之咒,谓之甘露咒,故阿弥陀谓之甘露王如来。弥陀化身说法,澍甘露之雨,以是称其德也。但此时之梵语曰阿弥利帝。胎藏曼陀罗大钞一曰:「阿娑缚抄云:阿弥陀、阿弥利帝,梵语也。此翻无量寿,无量光,又正云甘露。故大咒云十甘露明,依之甘露王如来云:服甘露...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金刚神

具名执金刚神。又名金刚手,金刚力士等。為执金刚杵护佛法之神祇。法华经普门曰:「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為说法。」行宗记二上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大势佛

如来之德号。佛有大势力,能断眾生之烦恼,所谓大医王也。法华经方便曰:「以贪欲自蔽,盲瞑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性种性有十行菩萨

此是叁贤位之中。一欢喜行。前观解既满。今如解而得自行化人。离于邪倒庆子除得之利故。曰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行既转深。利他行弥广故。曰饶益行。叁无嗔恨行。既善利他。慈悲喜舍。怨亲平等。憎爱无二故。曰无嗔恨行。四无尽行。以无厌心度人不倦。利行增进无休无息故。曰无...

《法门名义集》 / 304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迹本二门

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门,皆能通至实相也。然此二门,惟法华一经明之。盖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皆不思议,故称为妙。诸经但论释迦近得成佛之迹,而不言久远已成之本;则显法华已今当说,最为第一,故得为经中王也。(实相者,离虚妄相名为实相,即中道真实之妙...

《三藏法数》 / 379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昔与魔竞

“尔时,菩萨于彼初夜,以手指地,降伏魔众波旬眷属。是时此地六种震动,乃至大震,犹打铜钟。是时一切聚落城邑国土,所居有诸人众,彼等皆悉见大地动,闻震吼声,心并生疑,各各自往至相师边,或卜师边,天文师边,或仙人边,或至所解占仰师边,悉皆借问:‘此事云何?何故大地如是...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868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十上经

佛勅舍利弗使说法,舍利弗因说十上法:一成法、二修法、叁觉法、四灭法、五退法、六增法、七难解法、八生法、九知法、十证法也。此之十法,於第一法说十法,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法。出长阿含经九。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十上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