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3 条搜索结果

僧伽

Siṁhala,译执师子。释迦如来往昔為大商主时之名。亡剎国而立僧伽国。西域记十一:「昔有大商主云僧伽,其子名僧伽。率五百商人入海採宝,為风波飘流至一剎女国。剎女来迎之,诱入铁城中。后悟其為鬼女,一心祈祷,感一天马,五百商人皆乘之免危难。剎女知诱惑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论宗

依中论等叁论而立宗,故名叁论。言祖师之血脉则以文殊菩萨為高祖,马鸣為次祖,龙树為叁祖。龙树有二弟子,分二流,一者龙树,龙智,清辨,智光,师子光,一者龙树,提婆,多,沙车王子,什。什来中国,尽译叁论,為此土之高祖。弟子事之者称叁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1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俱毘陀

Kovidār,又作拘鞞陀。树名。嘉祥法华疏十一:「拘鞞陀,此云大游戏地,地破也。」慧琳音义二十五:「俱毘陀树花,此云破他。」(案他為地之写误)翻梵语:「婆利耶多者,游戏。拘毘陀者,地破。」立世经及起世经以為波利质多树之别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悉怛多般怛

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悉怛多般怛,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伽毘

神名,见[迦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阿氏多尊者

十六汉之一。出於叁藏法数四十五。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广神

具名广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种:一称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毘佉神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神主与过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门也。遮毘佉神王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俱尸

又作拘翅,瞿翅,鴝鳲,瞿师,劬师。鸟名。译好声鸟。鶿鸥。见[鳩夷]条。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一乘菩提

言一乘為真实之菩提,非二乘叁乘方便之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菩提

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禪师,修行於祝融峰十年,自以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於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1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经下:「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末利夫人

Mā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舍卫城波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為要誓,愿脱婢使而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1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不空羂索观音

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尼集经四:「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夜叉神。其本名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昔有转轮圣王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僧祇支

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僧却崎唐言掩腋,旧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如来十身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中印度诸国

玄奘西域记:「中印度诸国波理夜呾秣菟(原注亦谓叁波訶),萨他尼湿伐窣禄勒那,秣底补瞿毘霜那,堊醯掣呾删拏,劫比他(原注旧谓僧伽舍),羯若鞠闍,阿踰陀,阿耶穆佉,耶迦,憍赏弥(原注旧谓拘睒弥),鞞索迦,...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光胜,佛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妙宝,佛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圆满香积,佛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金刚般若波蜜经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婆提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 尔时,诸比丘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

《金刚般若波蜜经》 /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6995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不空

叁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AmoghaΛ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叁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真諦云:那,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什云:天力士,名那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那,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优曇

Udumbara,又作乌曇。花名。具优曇婆,乌曇,鄔曇鉢,优曇鉢等。译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优曇花者,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优曇花,讹略也。正音乌曇,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注荼半托迦

Cūḍa anthaka,十六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汉]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伽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井驴

井户与驴马也。曹山录:「师问德上座: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说应底道理?德:如驴覷井。山祇道得八成。德:和尚作麼生?山:如井覷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尸半尸

尸咒,半尸咒也。以毘陀法阴杀人,用全尸谓之尸咒,用无头之尸谓之半尸咒。瑜伽论记十七:「泰云:有人欲杀他,咒令死身长令杀怨家,故名尸咒。无头尸不作言语,令杀他人,故名半尸。测云:有人欲杀他,以咒咒鬼令鬼杀他。令尸杀眾生,故名為尸。或以尸手足等杀有情,故名半尸...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肇: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梵语修多,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毕竟空

一切之有為法与无為法,毕竟為空,名為毕竟空。智度论叁十一:「毕竟空者,以有為空无為空破诸法无有遗餘,是名毕竟空。」又:「问: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毕竟空者名為无有遗餘。性空者名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賁疏中一:「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金毘

又作金毘囉,禁毘,宫毘。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 又(动物)译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揭路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六斋日

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也,斋者梵语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0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