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āragalva,又作牟娑洛,具名牟娑洛揭婆。译曰马脑。又作曰车渠。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牟娑洛揭婆,或言目娑囉伽罗婆,此云码瑙,经论中或云车渠也。」同二十二曰:「牟娑罗,或作謨萨罗,或作摩沙罗,亦作目娑罗,梵言讹转也。此云马脑,案此宝或色如马脑,因此以為名也。」同...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8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毘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叁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叁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毘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毘伽罗,羯陵伽罗,迦毘伽罗,鶡鵯伽罗,羯脾伽罗,羯鞞伽罗,迦毘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作金毘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叁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见[迦毘罗]条。劫比罗者Ka ila,金毘罗者Kumbhira,俱鞞罗者Kubera也,时时混用之。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那旧云富单那,或作富多那,此义云臭,是饿鬼中胜者也。」慧琳音义十二曰:「布单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秽,虽身形臭秽,是饿鬼中福之最胜者。」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佛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毘罗城,见父王。此时罗睺罗年六岁,耶输陀罗使罗睺罗持一欢喜丸於大眾中觅父奉之。罗睺罗直往佛所施之。见佛本行集经五十五。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Īśādhara又作伊沙陀罗。山名。俱舍光记十一曰:「伊沙驮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耸,犹如车轴。此山能持,故名持轴。」玄应音义二十四曰:「伊沙驮罗,旧言伊沙陀罗,此言自在持,亦言持轴。」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ākṣasa,又具曰罗剎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ākṣasi)。恶鬼之总名也。译為暴恶可畏等。按罗剎本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剎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剎女。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剎娑,或言阿落剎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叁,作「娑罗娑鸟迦邻提。宋,元,明叁本之涅槃经叁,作「娑罗迦邻提。」见[沙罗邻提]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云鞞醯勒,毘梨勒,新云毘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癩。」慧琳音义十六曰:「毘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毘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毘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毘醯勒,尾吠怛迦。」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於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闍,宾度罗跋罗惰闍。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āhu,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大日经疏四曰:「罗睺是交会蚀神。」希麟音义六曰:「罗睺或云罗护,此云暗障,能障日月之光明,即暗曜也。」见[罗睺阿修罗]条。 又佛子罗睺罗,略曰罗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Mātṛkā,又作摩怛履迦,摩夷,摩得勒伽,摩德勒伽,摩侄梨迦,摩多罗迦。论藏之别名。译曰本母,行母。本為理,论藏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玄应音义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伽,或言摩侄梨迦,...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Airāvaṇa,又作[[口垔]]罗婆那,白象王名也。天帝释所乘。」同十六曰:「伊罗跋象,此象王名。天帝释常所乘,有大神通。」华严经六十六曰:「伊罗婆拏大象。」 又龙王名。本行集经叁十七曰:「尔时海内伊罗鉢王,既受龙身。」经注曰:「尹罗鉢,隋言霍香叶。」慧琳音义叁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如宝爱染法也。诸宗章疏叁曰:「[女贝]罗誐法([女贝]為如宝之略字。罗誐Rāga者,爱染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藏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娑罗树之译。此树冬夏不凋,故以意译曰坚固。晋译泥洹经一曰:「坚固林中双树间。」凉译涅槃经一曰:「娑罗双树间。」涅槃经会疏一曰:「娑罗双树,此云坚固,四方八株。」玄应音义二曰:「娑罗,泥洹经作坚固林。」名义集叁曰:「娑罗,此云坚固。北远云:冬夏不改,故名坚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Caitra,星名。此星现於正月,故名正月曰制怛罗月。俱舍光记叁十曰:「制怛罗,是星名。正月出现,正月从此星為名。」西域记二曰:「春叁月,谓制怛罗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 又人名。以此人生於此月,故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制怛罗,人名也。此正月星名,西国立名多此也...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Bimbisāra,佛在世摩竭陀国王之名。又作洴沙,瓶沙,萍沙。新曰频毘娑罗。古译為顏色端正模实等。模实者,身模充实之义。又译形牢。玄奘译為影坚,义净译為影胜。深归佛法。积善根虽多,终為逆子阿闍世王幽囚,幽中照於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频婆娑罗王请佛供养经曰:「摩竭...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Takṣaka,龙王名。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怛索加,都达反,龙王名也。昔有仙人,曾咒此龙令其入火,龙王忧怖,遂投帝释遶座而住。仙人知已,更以咒,帝释与龙一时俱堕。帝释求哀,得免所患,龙遂死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Surā,又作苏罗,译曰酒。顺正理论叁十八曰:「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烝煮。和麴蘗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昏醉。」瑜伽略纂十一曰:「窣罗者,米酒也。迷隶(Meraya),即果酒也。末陀(Mada),蒲桃酒也。」梵语杂名曰:「苏罗。」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罗。译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為白,徧覆一切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女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拏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上第五位。主眾生自发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发生,慈愍慧。梵名昧怛利也。毘廋拏蘗多,译言慈发生密号称為慈念金刚。肉色。左手持无忧树。右手於膝上仰掌,立开敷莲。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作怛鉢那。译曰麨。玄应音义十四曰:「叹波那食,译曰麨也。」饰宗记八本曰:「怛鉢那,或為叹波那,此云乳粥。音义云:此云麨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Kokila,又作鳩那罗、拘耆那罗、拘耆罗、拘翅罗、拘枳罗、俱繫罗、瞿翅罗、瞿师罗、鴝[只鸟]罗、俱枳罗、瞿枳罗、具史罗等。鸟名。译曰好眼鸟,好声鸟,美音鸟,鵶鸥等。玄应音义五曰:「鳩夷罗,或云居枳罗鸟,此云好声鸟。」同十曰:「拘耆罗。或作拘翅罗。梵音转也。译云好声鸟...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一、揭逻蓝,梵语揭逻蓝,华言杂秽。谓人于胎位中,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是名揭逻蓝。 二、頞部昙,梵语頞部昙,华言疱。谓人于胎位中,二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疮疱,是名頞部昙。 叁、闭户,梵语闭户,华言凝结。谓人于胎位中,叁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厚肉,是...
《三藏法数》 / 214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Caṇḍā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為业者。男曰旃陀罗。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為自标故。」玄应音义叁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印,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Vakkula,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鳩蠡。罗汉名。译曰善容,或伟形。法华文句二曰:「薄拘罗者,此云善容,或伟形,或大肥盛。(中略)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薄俱罗,旧言薄俱罗,此云善容,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者也。」俱舍宝疏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Paricitra,又曰波利质罗,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罗拘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徧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罗,具云波利耶怛罗拘陀罗,此云香徧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徧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徧也,亦曰周匝。质多罗,云间错庄严也。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佉罗提耶山之略,地藏菩萨所居。地藏菩萨仪轨曰:「尔时释迦牟尼佛,在佉罗提耶山与无量诸地藏菩萨俱。」性灵集二曰:「提山埀迹。」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6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6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Haritaki,又作訶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訶梨怛鸡、呵梨得枳、贺唎怛繫、訶罗勒等,果名,译曰天主将来。五药之一,又曰訶子。毘奈耶杂事一曰:「餘甘子、訶梨勒、毘醯勒、毕鉢梨、胡椒,此之五药,有病无病,时与非时,随意皆食。」善见律十七曰:「訶罗勒,大如枣大,其味酢苦,...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Śāri 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為鸟名。译曰秋露,鶖鷺...
《佛学大辞典》 / 743字 / 6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鉢罗步多囉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曇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
《三藏法数》 / 393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叁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禪僧,遂至被着於法衣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又,尔时贾客五百眾者,则五百罗汉是。今佛寺中每有五百罗汉。考之佛经,其说不一。盖佛既累次转生,此五百人者。亦累次转生,故所见非一也。餘见[罗汉]条。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Gomatī,曰牛粪。密教修法时,於造坛之际涂之。又有為护摩供物之一种,投於炉中者。盖印度吠陀以来,神圣视牛之结果,以其粪為清净者。於祭坛涂之使為清净,其风习入於密教,至於造坛法亦涂牛粪也。大日经疏四曰:「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罗,和合涂之。若浅略释者,此是牛粪及液,為顺...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囉,鉢呾罗,播怛囉,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毘陀罗法所用之鬼名。菩萨戒疏咸註中曰;「毘陀罗者。西土有咒法。咒死尸令起。谓使鬼去杀人。」文句十下曰:「吉遮起尸鬼。」见[毘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Asaru,药名。止观一之五曰:「如服阿娑罗药先用清水。」同辅行曰:「阿娑罗药,未详形状。」(罗BhumeaLacera)。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阿利罗跋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卫城岸之河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跋提河。讹也。」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提(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与[大乐金刚萨埵]同。坐於胎藏界曼荼罗徧知院之最南。梵名摩訶缚曰罗母伽叁昧耶萨怛缚。译言金刚不空真实菩萨。密号称為真实金刚。即普贤延命菩萨也。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Ka ilavastu,又作劫比罗伐窣都。旧称迦毘罗卫。国名。慧琳音义六曰:「劫比罗伐窣堵国,旧曰迦毘罗卫国,或曰迦罗,皆梵语讹略也。即是释迦如来降生之地,净饭王所治之境。」见[迦毘罗婆苏都]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提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宝庄严,於中有曼荼罗,曼荼罗中心有字,字变成佛鉢,鉢变成释迦如来。住於说法印,相好圆满,大眾围绕。有根本陀罗尼,能诵持之,则成就一切所愿。见宝楼阁经,百二十尊法。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陈那為新因明之祖。与迦毘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迦毘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寿。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為陈那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6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Āmra,一作菴罗,菴没罗。果名。新称阿末罗,阿摩洛迦,菴摩洛迦等。旧称菴摩罗,阿摩勒,菴摩勒等。译曰无垢清净。谓如林檎。汉字之使用混乱。Āmra相当於菴罗,菴没罗,Amara译曰天果,Amala译曰无垢,通用阿摩罗,菴摩罗等。汉名混用之而不分明。西域记八曰:「阿摩落迦。印度药...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寄归传一曰:「频婆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悕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芻,教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此即先兆,王勿见忧耳。」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Vaisṣka,又作吠世师迦。具云吠世史迦奢萨怛罗。译曰胜论。论中立六句义,称為胜於他,故名胜论。论师名嗢露迦Ulūka,此译鵂鶹。又羯拏僕。此译食米斋。先於佛出世甚久远。见[优楼迦]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一、流转真如,流转,即运动之义。真如者,真名不伪,如名不异也。谓诸众生造作一切行业,流转生死,而真如之体,本无动摇,然亦不妨随缘转变。论云:一切行无先后性。是也。(无先后性者,谓于一切行业,不离真如之理性故也。) 二、实相真如,无虚妄相,故名实相。谓一切法中...
《三藏法数》 / 608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Ka ilavastu,又作迦维,迦维罗阅,迦维罗越,迦毘罗,迦毘罗婆,迦比罗皤窣都,迦毘罗皤窣都,迦夷罗,迦维罗卫,迦比罗婆修斗,迦随罗卫,迦尾攞缚娑多,劫比罗伐窣堵等。城名。悉多太子之生处。释迦谱六曰:「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本行集经二十四曰:「迦毘罗婆苏都,隋言...
《佛学大辞典》 / 373字 / 5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羯磨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