Śāna,又作舍那,奢那。新作设诺迦,奢搦迦。艸名。其皮可以為衣。阿毘曇经下曰:「奢那衣者。奢那树似麻,取皮以為衣。」付法藏传二曰:「商那衣。」西域记一曰:「设诺迦艸衣。」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奢搦迦衣。」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Kāuś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衣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衣。西域记二曰:「憍奢耶者,野蚕丝也。」玄应音义一曰:「憍奢耶,此译云虫衣,谓以野蚕丝线作衣也。应云俱舍,此云藏,谓蚕藏在茧中,此即野蚕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憍奢耶,五分律云:野蚕所作绵,捻织為...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僧衣之异名。盖取悉多太子入山时,着鹿皮衣之故事。瑞应经上曰:「行数十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慾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中略)车匿悲泣,随路而啼。顾视太子,已被鹿皮衣。」异出菩萨本起经曰:「太子行十数里,道逢猎...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坏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指迦叶尊者,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云波利迦罗。译曰助身衣。十诵律六十一曰:「优婆离问佛:佛听诸比丘所着衣,覆身衣,拭身巾,拭面巾,僧祇支,泥洹僧,是衣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罗(晋言助身衣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罗,唐译助身衣也。」梵Parikara。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同註:「频毘娑罗王,梦见一[(畾/(冗-几+互))毛]裂為十八片,一金杖斩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餘年,有阿输迦王,威加赡部,时诸苾...
《佛学大辞典》 / 420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雪山童子。释尊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於雪山苦行,谓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经十四曰:「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於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中略)我於尔时住於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中略)我於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繫...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7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解脱幢衣,解脱幢相衣。袈裟之异名。言袈裟為求出离解脱之人之服。法苑珠林二十二曰:「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眾生。」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於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於尘沙,是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於此六大法界之叁昧,名為法界体性智,主...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憍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以鹿皮所製之衣也,释迦入山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如凡人被服宝衣有欲态也。乃脱身宝裘与猎者贸鹿皮衣。」止观四曰:「雪山大士,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為席,被鹿皮衣,无受持说净等事。」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智相法身,谓具足智慧,方能演说诸法,是则说法为智慧之相,由此智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智相法身。 二、福相法身,谓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故金刚经云: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福相法身。(七宝者...
《三藏法数》 / 136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如石中有金,水中有火,故云垢藏之中,佛性满足,是名如来藏也。 一、空如来藏,谓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非唯所起染净等法皆空,而...
《三藏法数》 / 183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袈裟名。六祖坛经曰:「朕积善餘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标註曰:「或云:高丽国產,世所珍奇,未见其所由,可重考矣。」东坡全集磨衲赞序曰:「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高丽所贡磨衲赐之。」鸡林志曰:「...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媱习因者,谓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
《三藏法数》 / 527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作安怛婆沙,安多婆裟,安多跋萨,安陀跋萨,安陀罗跋萨,安怛婆参,或作安多会。内住之义。译言中宿衣,内衣,里衣,或中着衣。叁衣之一。即五条而近身衬体着者。又曰下衣。唐则天尝缩小之,以与禪僧,遂至被着於法衣之上。今禪宗等所用之络子是也。其构造法,以一长一短為法,...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襴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裟為尊,衲袈裟為卑。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紫磨黄金。紫者紫色也,磨者无垢浊也。涅槃论曰:「阎浮檀金有四种:一青二黄叁赤四紫磨,紫磨金具有眾色。」本是汉名。孔融圣人优劣论曰:「金之精者名為紫磨,犹人之有圣也。」续博物志曰:「华俗谓上金為紫磨金,夷俗谓上金為阳迈金。」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七条以上之袈裟有二种:一曰平袈裟,又云一色袈裟,以一种之色体而製者。一重无里,二曰衲袈裟,以诸种之色体,杂糅补衲者,必附里重厚製之。经律中谓之衲衣,又云粪扫衣。此乃补纳朽故破弊之布帛以為法衣者,其实為最贱之粪扫衣,然為修头陀行之高德比丘法衣,故以之為最贵之物而...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戒律之上,黄為五正色之一、為僧衣不如法也。僧史略上曰:「后周忌闻黑衣之讖。悉屏黑色。着黄色衣。起於周也。」然以黄色是不如法,一转而為褐色,是如法也。僧史略上曰:「时有青黄间色,号為黄褐,石莲褐也。东京关辅,尚褐色衣。」是宋代之事,至元则屡有赐黄色者,及明则喇嘛...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有二体:一為大日内眷属中之上首金刚菩萨(见[金刚萨埵]同以剑為叁昧耶形,然此以标本有之智,文殊之剑标始成之智,有本始之异。而本有之智即理,故对文殊不越理智相对之常法也。理趣经曰:「大乐金刚萨埵(即金刚萨埵),即是普贤金刚萨埵。」金刚曼荼罗大钞叁曰:「普贤菩萨,左...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曰数论师。唯识述记二末,言劫初有外道,名曰劫比罗Ka ila,古云迦毘罗者讹也。此曰黄赤,以鬢髮面色并為黄赤故。今西方之贵婆罗门种,皆黄赤色也。於时世号為黄赤色仙人。立二十五諦,论生死涅槃。其后诸门徒分為十八部。其上首名伐里沙。此翻為雨。以生於雨时故名。其雨之徒...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与[直裰]同。传灯录曰:「普化谓市人乞我一个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诗曰:「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苏辙孔平仲惠蕉布诗曰:「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按,说文,[袖-由+毒],衣躬缝也。集韵云:或作[袖-由+篤],[袖-由+督]。又周礼疏,中央為督,所以督率两...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勅许之色衣。元以香木染之,故名。后转為种种之色。但台密等所用者赤而带黄者也。禪宗济家用黄色,洞家有种种。净土宗紫緋之外皆通名香衣。但除蓝色。见啟蒙随录二。按香衣谓香染之衣。见[香染]条。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金胎两部之大日菩萨印,皆為徧法界无所不至之塔印,其真言,金大日為之五字明。金刚顶经曰:「诸法本不生(二地),自性离言说(二水),清净无垢染(二火),回业等虚空(二风二空)。」是说无所不至之塔印也。 又大日经真言品曰:「我觉本不生(二地),出过语言道(二水),诸...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王维诗曰:「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十驾齐养新录曰:「释子以袈裟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杭州刺史卢元辅磨崖刻七言诗,首句云:水田十里学袈裟。」板桥道情曰:「水田衣,老道人。」案时俗妇女以各色帛,寸...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Kaṭhina,又作迦提,羯絺那。衣名。译曰坚实,功德。比丘九十日安居行终后,人所供养之衣,此衣依安居之功,有五种之德,故名功德衣。五德者,一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一云说净作法),畜餘分之衣,亦无罪(寻常以為长衣戒禁之)。二叁衣之中,不携一衣,经一宿亦无罪(寻常以為...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僧伽梨,梵语僧伽梨,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而合成也。义净法师云:梵语僧伽胝,华言重复衣。宣律师云:此叁衣名,皆无正翻。今以义译之:大衣名杂碎衣,以条数多故也。若从用为名,则曰入王宫衣,又曰入聚落衣;谓于王宫说法时着,及聚落乞食时着也。萨婆多论云:大衣分叁...
《三藏法数》 / 262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象器笺十九曰:「业林谚语,名罗纱之直裰曰道具衣。」啟蒙随录曰:「道具衣由禪宗而名,又云装束衣。」又明着衣之次第曰:「於表裤着道具衣,掛九条或七条之袈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Uttarāsaṅga,又作嗢多罗僧,优多罗僧,郁多罗僧伽,嗢怛罗僧伽等。袈裟名。叁衣之一。译曰上衣。玄应音义十四曰:「鬱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或作沤多罗僧亦犹梵言讹转耳,此译云上着衣也。着谓与身相合,言於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云覆左肩衣。」慧...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有柄香炉也。唐语曰手炉。释氏要览中曰:「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於二兽头上别起莲华臺以為炉。后有师子蹲居,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臺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倣法焉。」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Jambunadasuvarṇ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叁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比丘之叁衣,必以青黑木兰之叁坏色染之。然其衣料极為细软,不堪染色。且外无叁衣之用者,故许割片端之缕而使用之,是曰割缕净。净者,与净肉,说净等之净同,谓无罪也。见行事钞中之叁。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帐形如覆斗。故以為名。汉刘熙逸雅六曰:「帐张也,张施於床上也。小帐曰斗,形如覆斗也。」佛本行集经十五曰:「作瓶天子化作一尸,卧在床上,眾人举行,復以种种妙色芻衣张施其上,作於斗帐。」起世经四曰:「妇女,丈夫命终,作种种斗帐幰盖而普周匝。」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梵语曰缚嚕拏Varuṇa,译為水。是龙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於金刚界曼荼罗之四大神,及外金刚部二十天,又胎藏界曼荼罗之外金刚部院各占一位。是為水神。故属於西方。為西方守护之天。大日经曰:「缚嚕拏龙王,羂索以為印。」同疏曰:「缚嚕拏,是西方护方龙王。持羂為...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毛,二芻摩迦,此方所无。叁奢搦迦,此方所无。四羯播死迦,白毡也。五独孤洛迦,紵布也。六高詁薄迦,是上毛緂,此方所无。七阿般阑得迦,是北方地名,彼处有此衣。又有名释者,是絁羂之衣耳。见有部毘奈耶十八。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Ajitakeśa-kambara,又作阿耆多颈舍甘婆罗。新称阿末多。外道六师之一人。执现世受苦则来世為乐之外道也。维摩经什註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麤衣也。」同肇註曰:「其人着弊衣,自拔髮。五热炙身,以苦行為道。」希麟音义九曰:「阿末多,旧云阿耆多颈舍甘婆罗。阿耆多...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游止庐山,与高僧朝士结缘修行,故云诸教叁昧其名甚眾,功高易进念佛為先,因以莲宗名其社焉。」又曰:「元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觉道破衣和尚,钦奉圣旨勅开莲宗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白色之僧衣也。是為非法。僧史略上曰:「近有衣白色者,失之太甚。佛记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此得非是乎?(中略)南方禪客多搭白衲。」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叁世诸佛之法,过中一髮,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转轮王感得之宝器,王游行之处,必自前进,而制伏四方者也。有金银铜铁四种,故分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四等。俱舍论十二曰:「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中略)若王生在剎帝利种绍洒顶位,於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臺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旧云商那Sāna,麻类,可以作衣。七种衣之一。 又(人名)比丘名。旧曰商那和修Sānavāsa,有部毘奈耶杂事四十曰:「其子生时,以奢搦迦衣里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即是麻类。此方先无,高共人等,堪织為布。旧云商那和修者讹。」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由光明而成之金臺。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為金臺,如须弥山。十方法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祇园图经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银為饰。院有八鐘,四為白银,四為颇梨。银鐘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颇梨鐘在无常堂之四角。其颇梨鐘,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毘崙,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之气(无常堂置病僧)将大渐时,从是金毘崙之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鐘即自鸣,...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即羚羊角。以譬烦恼也。金刚至坚,喻佛性。羚羊角能坏之。即烦恼能坏佛性也。传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无,非有非无,总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觅者也。」又云:「设你有者,皆名羊角。」六祖金刚经序曰:「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羚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智度论四云:「菩萨过一阿僧祇,还从一起,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能知我必当作佛,口不称我当作佛。叁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言我於来世当得作佛。释迦文佛,自过去释迦文佛至罽那尸弃佛為初阿僧祇,其中菩萨永离女人身,自罽那...
《佛学大辞典》 / 423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Ajiravati,旧称阿利罗跋提,阿夷罗拔提。新称阿恃多伐底。阿夷罗婆底。阿尔多嚩底。阿脂罗婆提。译曰无胜。别名[口尸]罗拏伐底。译曰有金。世尊於此河边入灭。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旧曰阿利罗跋提河,讹也。典言谓之[口尸]剌拏伐底河,译曰有金河...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十戒,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戒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戒。(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戒,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拈者撮也。佛传法而付法衣时,弟子撮之下法语,谓之拈衣,此為弟子初出世,开堂时行之者。勅修清规受请人际坐曰:「若新命是嗣法弟子住持付法衣,有法语被衣。」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Śāṭaka,旧云舍勒,又云涅槃僧。译内衣及裙。所善轻重仪下曰:「舍勒,四分云涅槃僧,此名内衣,即舍勒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舍勒,此翻為衣,或云内衣也。」梵语杂名曰:「裙,舍吒迦。」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鐃与鈸,為二物,西戎南蛮之乐器也。叁才图会曰:「金鐃如火斗,有柄以铜為匡,疏其上,如铃,中有丸。执其柄而摇之,其声譊譊然,以止鼓。」杜氏通典曰:「铜鉢亦谓之铜盘,出於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法华经曰:「琵琶鐃铜鈸。」后混為一...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為縵衣。又曰縵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毘奈耶二十叁曰:「织作鉢吒。」注曰:「言鉢吒者,谓是大[(畾/(冗-几+互))毛],与袈裟量同,总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畾/(冗-几+互))毛]。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鉢吒也。此云縵条。」大日经叁曰:「鉢吒為裙。」同...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僧祇律云:有比丘久病,佛因见之,躬与阿难为其洗身及衣,又为说法。问云:汝曾看病否?答:不曾。佛言:汝既不看,谁当看汝。佛乃制戒,自今以后,令诸弟子应看病比丘。若欲供养我,应供养病人。故说瞻病有五德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谓供给病人...
《三藏法数》 / 323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宋译药师经曰:「金毘罗大将。」善珠之药师经钞下曰:「宫毘罗大将,宋译本云名金毘罗。宫金不同,传梵本经重為异。」(宋本今不传)。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同鬱多罗僧。七条衣也。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多,於六反,或作鬱多。七条衣也。」郁多罗僧伽之略。见[鬱多罗僧]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司死者七七日乃至叁十叁回忌之佛也。 一、字。其意以為今此之最期即為来生之因也。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叁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此谓不动本所,徧至十方。 二、字也。 叁、字。是差别之义也。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
《佛学大辞典》 / 533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紫而浅黑,非正黑。若黑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则尚黑色,若服黑色最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问緇衣者何状貌?答:紫而浅黑,非正色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广大意,谓菩萨修行,发广大心,历无数劫,而得菩提。于此时劫,常舍身命,及以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七宝供施如来,从初至终,其心犹不满足,是名菩萨广大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69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外道所执之实我也。我体常实而為灵妙不思议,称為神我。数论外道二十五諦之第二十五,称為神我諦Puruṣa,又曰Ātman。以思為体。远离二十叁諦而以神我独尊為涅槃。唯识述记一末曰:「金七十论。神我以思為体。」其他一切之外道,有自我、他我、即蕴、离蕴等差别,而要之於诸种之法...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理具之即身成佛。一切眾生之身心,本来為两部之体,身為五大,是胎藏界本有之理体也,心為识大,是金刚界本有之智德也,身心即為两部,故凡夫肉身之外,更无本觉之体性,肉身之当相為大日法身,是曰理具之成佛。二加持之即身成佛。眾生本觉之功德,与如来叁密之加持力相应而成办...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